第二十八章 造反失败
从侍卫之中站出来的,这位军官看向对面。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声音虽然不大,但在所有人都站在原地,不敢动弹的时候,这个声音也格外响亮。 听完这句话,郑聪赶紧大叫了一声:“大家不要相信他们,我们已经造反了,我们现在冲进去活捉郑经,才是我们唯一活下来的机会,如果你们投降了,造反可是要株连九族的。” 听完郑聪的话,队伍虽然有些sao乱,但还是勉强维持了起来。 听完这句话,林武撇了撇嘴,举起手下令道:“三段射准备,不留一人全部射杀。” 林武下完命令之后,第一排的士兵全部开火,第一排打完之后,第二排打。第二排打完之后已经没有几个人还活着了。 至于郑聪,一看就是领头的,有好几个人都瞄准他,直接把他的脑袋打成筛子了。 打完之后,第三排的人拿着挂着刺刀的长枪,将剩余的人砍翻在地,拿着刺刀,一个一个的试探着是否有生还的人。 看着等所有的人全部都伏法之后,林武小跑的走进大堂之中,跪地高呼道:“启禀王爷,贼首已全部服法,无一生还。” 听完这句话,郑经没有睁开眼皮,淡淡的回了一句:“知道了,退下吧!” 过了一会儿,外面又跑出来一个人,跪地道:“董太夫人以及所有支持郑聪之人已全部被抓捕。” 听完这句话,郑经才睁开眼皮回答道“好,把他们通通压入大牢。” 跪地之人感觉事情有些难办,并没有起身,只能回答道:“董太夫人也要关进大牢吗?” 郑经思考了一下,回答到:“把她软禁在祖祠之中。” 董太夫人毕竟是正经名义上的母亲,哪怕不是亲生的,在这个以孝论天下的时代,郑经明目张胆的杀了她,也会被所有人唾弃,到时候别说造反了。恐怕流言蜚语把他的脊梁骨都给他戳断了。 只要董太夫人密谋造反的事情说出去,到时候董太夫人的名声就臭了,郑经只要把她软禁起来,别人根本就不会说些什么。只会说董太夫人自作孽不可活。 只要董太夫人没有死,过一段时间随便安排个病死,谁又能知道呢?就算知道了,只要不被人明目张胆的说出来,也没有任何关系。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潜规则。 郑经说出来,董太夫人的处置方法,下边的侍卫才觉得松了一口气,没办法,连他都知道董太夫人十分棘手。 郑经会不知道吗?万一郑经要他杀了董太夫人,到时候再把他推出来当个替死鬼,就说他私做主张,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宁可多做,让领导觉得你很烦,也不要轻易做错事。这就是这个小侍卫的为官之道。 就这样,这个侍卫走了出去。 郑经看着这个侍卫走出去之后,瞄了一下冯锡范,这让冯锡范吓了一大跳,以为郑经处理完这些人要对他动手了。 冯锡范赶紧走向前跪在地上:“王爷,属下对你忠心耿耿……”反正就是一大堆的表,忠心的话。 听着这些话,郑经也不想多说什么,这次结束动乱之后他必须好好整改一下台湾,他的身体已经快不行了。 历史上郑经就是在四十岁的时候死的,肯定不可能一下子就死,先生一段时间的病,久医不治,再加上败退台湾才病死的。 他必须好好为李文铺一下路,历史之中,郑经突然死亡,郑克臧根本就没有能力统领整个台湾。 反倒是被刘国轩和冯锡范架空,最后两人还造反了。郑克臧年纪轻轻就死了。郑克臧虽然优秀,但远远没有到郑经需要为他铺路的情况。 毕竟如果郑经在历史之中,杀了刘国轩和冯锡范,郑克臧也没有办法抵挡住清廷的攻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现如今李文早早的就表现了自己出色的一面,郑经当然可以看得出李文有大才,凭借李文的能力,可以轻松守住郑家在台湾的基业。
尤其是李文已经布置了台湾反攻大陆的计划。郑经当然需要为李文清空在台湾的驻虫,帮助李文把台湾拧成一股绳,只有这样,李文才能更放心的争霸。 就这样郑经轻松的就打发了冯锡范出去。 第二天清晨,澎湖列岛之中的密探早早的就把刘国轩押送到延平郡王府之中。 刘国轩与冯锡范算是义兄弟,两人一直是政治上的盟友。 郑经指导,如果自己要杀刘国轩,就一定要把冯锡范一起杀死,要不然留下他们两个谁?另一个人都会反叛。 郑经已经决定,这次就杀了刘国轩,等以后自己死了,一定要把冯锡范也赐死。要不然留着一个随时都能造反的定时炸弹在郑克臧身边,实在是太危险了。 而且对军事的改革以及对军队的掌握,必须要加大。 对于郑经这样的枭雄,他们比谁都知道,听那些文官的话语是没有用处的,只有绝对的武力,才是保证自己的唯一手段。 尤其是清廷杀的读书人跪地乞降,直就是告诉所有的有野心的人,让他们都明白,读书人虽然有用,但在争夺天下的时候用处并不大,刀才是最有用的。 在郑经的一声令下,刘国轩被下令处死,而且还是冯锡范监斩。 与此同时远在大陆的郑克爽,丝毫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个争夺台湾延平郡王王位的机会。 而李文正在向台湾回去的路上。在与吴三桂商量了造反之后的事项,双方就各自散去。 刚开始,吴三桂还想给李文挖坑,毕竟如果像原本历史之中正佳,哪怕到了大陆占据的地方,还不到一个省的大小,周边都是尚可喜和耿精忠的地盘,就算占据了又有什么用处呢? 最后商量的是由耿精忠提供便利,帮助郑家进攻浙江等地。这才让李文同意了到时候出兵一起分担清廷的压力,吴三桂进攻武昌等地,到时候与清廷划江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