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牵丝劲
..第二百章牵丝劲 苏明秋这一口气,气息绵长,又深又沉,比起王越的呼吸吐纳要彻底的多得多。 而且,王越一眼就能看出来,苏明秋的这一手牵丝劲法门,不但牵动了五脏六腑,练力如丝,而且还勾连内外,遍布浑身上下的每一处末梢。那从血管里传出来的宛如潮水一般的声响,分明就是气息推动血液,两者交融结合而自然迸出来的力量潮汐。 “西方的格斗术,呼吸只是作为辅助而存在,为的就是给身体再剧烈力的时候,带去更多的氧气,从而使自身的爆力更加猛烈。而你们的这种练气术却是第一步就对五脏下手,以气息循环的方式来锻炼柔软的内脏……。” 王越见状,心里更是佩服,同时也对于东方武术的了解又加深了许多。 东方人以内敛谦虚为美,西方人以张扬个性为荣。 这本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最大不同之一,若是放在各自的武术和格斗中,那最直接和最鲜明的体现,先肯定就是对于力量本身的运用方式和目的的不同。西方格斗,以斗为主,不管什么样的力量几乎都是以如何击倒敌人和对手为第一目标,换而言之这本来就是应用在战场上的一种杀人术。 而东方武术,以人为本,虽然同样是产生于战争之中的杀戮之术,但在理念上却提倡止戈演武。武术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为了养生。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的身体就是一台最精密的机器,西方人千方百计的挖掘它的能力,以期挥出更大的功率,为己所用,却一直忽略了机器本身也会有磨损,也会有毛病,一味的加大输出的功率,时间一长对于机器本身的损耗就会产生不可弥补的伤害。 反之,东方人却在开动机器的时候,每时每刻都不忘保养检修,始终都让机器处于一个性能最巅峰的状态,这样一来使用的寿命自然就会延长,利用的效率也会后来居上。 说白了,格斗术易学难精,入门容易,精通艰难。武术却是反过来,对气的感悟艰难,入门最慢,但一旦得了气,再练习起来就会相对的容易一些。 王越从来都不是个狂妄的人,尤其是到了这个世界上,他的潜意识中一直都有种非常紧迫的危机感存在,而这也最终促使着他,开始不断的追求个人力量的强大。哪怕是在精神力受损之后,一时间不能重新修持他最擅长的念力,他也在千方百计的想办法,要通过格斗术的学习,使自己的精神再度觉醒恢复 所以,碰到这种可以极大提高自己力量的机会,王越自然不肯放弃。更何况对方还是苏明秋这样一位,真正的武道高手?自从懵懵懂懂不知在黑洞中漂游了多少岁月之后,王越的心,就早就磨去了昔年曾作为联邦最强大的九级大念师时的那一种俾睨天下,目无余子般的傲气。 既然已经重新来过了,一无所有了,那就要彻底沉下心来,去体悟,去观察,去现,去学习。 也唯有如此,才能不负来世,不负今生,没有哪一只老虎刚生来就是百兽之王的。历代的大宗师大高手,无一例外都是要先磨练心性,而后才最终取得后来的成就。 而苏明秋也是早就练通了“小周天”的人,心思敏锐,当然也能在王越这一番话里,听出来他语气中饱含着的那一股nongnong的惊羡和赞叹,没有一丝一毫,故作姿态,言不由衷的地方。 当下对于王越的心性,又高看了一眼。随后,他慢慢收功,一口气落入腹中,咕咚一响,听起来就像是往水井里扔了一块石头,鼻端的两条白气,也活了一样,钻进体内不见。 “唐国的道家玄门,师法自然,以天地为师,从古代起就提倡养生,讲究天人合一。今天很多耳熟能详的经典,讲的就都是养生之道,后来被前辈先贤把这种道理融入到武术中,以呼吸吐纳与天地合,连通身体内外的能量,进行交换,久而久之无数前人的心血和智慧全都归于一处,流传下来的,就是精华。当然就和你们格斗术里那种简单的呼吸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了。” 苏明秋见王越不说自己这“牵丝劲”有多厉害,而是拿来和西方的格斗术进行直接的对比,立刻也就明白了王越现在的功夫,已经到了不见外物,直指本心的地步了。 看什么事情都不会为表面的东西所影响,一眼就看透了东西方武术和格斗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唐国的武术,练气修身,生于内而形于外,不管是什么拳法,就连外门功夫,都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说到底,其实就是精气神相互转换,内则养生延年,外则驭力伤人,在挖掘人身体潜力的同时,改善人的身体素质,这是内功,绝非你们那种以技击为目的的纯粹外功所能比拟的。” 道教是唐国独有的本土宗教,虽然在世界上的传播不广,影响力也没有佛教那么大,但在唐国本土的势力范围内,道教却是土生土长,根深蒂固的,尤其是作为道教的前身,道家做为一种思想学派,他对于唐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深,简直无法形容。 一本《道德经》,洋洋洒洒,不过五千文字,却早在几千年前,就高屋建瓴道破了这世间“一切”的奥秘。 再比如古代的道士学道修道,观察天地自然,万物演变,每每于静思之中,返观内视,一代一代总结下来,就对人的身体结构,有了一个最直观最细微的见解,然后归纳出经脉学说,气血理论,并最终以此为基础,导引以强身,纳气以祛病。 而这亦即是唐国历史上最早的练气术雏形。所谓的练气术原本就是这些道士,餐风饮露,深山修行时,用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一种手段。 只是这些东西,后来传到外面,慢慢地就被一些人结合着战场上搏击杀人的手法和技巧,逐渐融合在一起,从此之后手搏之术和技击之道,就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武术。 以暴制暴,止戈之术。 唐国的武术借鉴了道家学说中的许多理论,把力量分为刚柔,把阴阳套入全身,认为人的身体就像是整个天地一样,奥妙无穷,处处都有阴阳的存在。 想要练好功夫,就必须调和好阴阳,掌握到力量中某一点上刚和柔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练养结合,能打能战。
太强大的力量是把双刃剑,能伤人更能伤己。猛烈的力固然可以带来强大的杀伤力,却也使得自己的身体同时受到反作用力的伤害,伤人伤己,未伤人先伤己。 所以在唐国的武术里,养生是本,技击是末。所以看他们练拳时,才会现他们的动作很慢,因为只有慢下来,才能让心静下来,使得精神和动作形成一个循环着的阴阳。而练时柔和,打时猛烈,这同样又是一个阴阳。 格斗和武术,从战斗力上讲,本来也不分什么高下,但正因为是武术里有了这些养生的东西,所以东方的武术从一起步,立意之始就领先了西方格斗一头。而同样做为宗教,西方教廷对于信徒信仰的执着显然是和唐国的道教无为是完全不同的,历史上他们的精力更多的是放在了和异教徒的征战和教派内部的争权夺利上。 这也正是造成东西方格斗武术差距的最大原因之一。 大家杀人的本事和技巧都差不多,但一边多了内养的步骤,一边却只知道追求战斗力,不顾及自身身体的伤患。长此以往,自然高下立分。 东方的武道,打只是手段,养才是目的,这正是王越现在所缺少的,所以他才在来到苏氏武馆见识到苏明秋的本事后,立刻就提出了要在这里练拳的要求,免得夜长梦多,平白错过了大好机会。 而事实上,苏明秋既然已经做出了这种姿态,王越就没有一点客气的意思,眼见人家连练气的秘法都向自己展示了,他也把自己的功夫,以及对阿道夫先生练功笔记中关于骑士锤战法的几种力手法,一一做了一下演练。 就这样,从晚饭过后,一连三四个小时,直到月到中天了,两人才在苏晴雨的提醒下回去休息。 苏氏武馆在坎大哈的资产虽然不是太雄厚,但依托于茱莉亚的家族帮助,苏明秋又收下了十几个徒弟,依靠学费倒也不愁吃喝。日子过得很是悠哉。 至于苏晴雨今年也只有二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就一直留在原来的学校读研究生,平时没有事情,都是住在学校的宿舍里的,轻易不会回来。 所以从第二天开始,王越就留在苏明秋的院子里,每日一次针灸推拿,闲暇时就盯上了苏明秋的书房,里面有很多他从国内带过来的古籍,都是这边买都买不到的东西。 然后,苏明秋又特意找了几张标注清楚的人体经脉图,挂在他的房间里,让他没事时就记清楚上面的经脉xue道,并讲了子午流注的道理,让他每天按照时辰,在自己的身上循经认xue。唐国的武术,很多道理都和医家有关,这些东西以后是要经常用到的,不能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