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乾隆盖过章的笔筒
书迷正在阅读:八桂奇行、全民领主:亡灵的移动城堡、萧萧风雨下、出师当天,我一头磕死满院亲人、三国:季汉刘璋、网游:开局无限BUFF天赋!、风起东南亚、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蜉蝣人间、学霸青梅来自一千年后
“嘶...好恐怖,这就是传说中的华夏顶奢?果然恐怖如斯!” “主播说的购买力其实属于最低档次的算法,事实上来讲,那时候有一千两银子,肯定要比现在有二十万块钱要强的多!” “肯定不能这么对比,古代一千两银子能在小城市活的很滋润了!” “楼上说的对,有一千两那可是大户人家的标准了,古代主要衣食住行都便宜,我看的某本小说里,常峙节给妻子和自己订制了好几套衣服才花了六两五钱银子,西门庆帮他在县城里买前后两进四间房的院子才花了三十五两!” “好家伙,古代的房子和衣服这么便宜的嘛?” “便宜不便宜不知道,反正前面那位看的肯定不是啥正经书!” “楼上不要平白侮人清白,读书人的事哪有什么正不正经的,这叫涨学问!” “啊对对对,涨学问,您这学问涨的肯定很正经!” ... 眼看着直播间的画风又要偏,刘耀祖马上开口将话题重新拽了回来:“兄弟们说的都对,古代的银子其实不太好直接换算,有太多方面的东西不对等,但可以肯定的说,这笔筒在乾隆年间绝对属于最顶级的文房奢侈品之一!” “那肯定的,几十万买一个笔筒,可比现在几十万买个包厉害多了,毕竟买包还能背出去装哔呢!” “也不能这么说,有些奢侈品未必非得拎出去让人看到,就像不少人花几万、十几万买个手办藏桌里一样!” “我不关心什么奢不奢的,我现在挺想知道这笔筒到底能值多少钱,有没有可能气死那群混账!” “对啊,咱们应该关注点在这笔筒到底值多少钱上面才对!” 刘耀祖:“王哥,大家都想知道这件笔筒的价格,你给估个价呗!” 看到直播间的风向被转移到正题上,刘耀祖转头朝王斌发问。 王斌皱着眉头思考了半分钟,幽幽的开口:“其实这种文房顶奢,在古代价格挺让人望而生畏,但流传至今其实反倒是比较划算了,因为没涨太多!” “根据前几年出现的类似拍品价格估算,这件周芷岩制牡丹图笔筒的价格在三十五到四十万之间,最终成交价应该不会超过五十万!” 王斌把这价格说出来之后,直播间里陷入了短暂的平静。 似乎大家都对这个价格有些提不起兴致了! “唔...怎么说呢,好像突然对这個价格有些莫名的失望啊!” “是啊,在乾隆那时候的价格感觉都比现在的价格要高!” “不是吧,你们是真不拿钱当钱了?这可是五十万!” “没办法,谁让咱们刘总一出手几乎都是上百万的大漏呢,这笔筒的技术含量倒是挺高,可这价格有点对不住技术啊!” 刘耀祖一摊手:“兄弟们说的是,这也是一种可悲之处,咱们的传统文化被抛弃、打压的太狠了,导致这些本该是大众化的藏品反而成了小众化的东西,能有这个价格已经是因为周大师足够有名了!” 同为手艺人,刘耀祖对此感觉十分的心痛却又无可奈何。 像他们这种手艺,最起码还能传承下去,虽然不复往日的辉煌,至少也还能凑合勉强糊口。 可有些手艺,在现代社会连糊口都难,近一二十年在市场化的经济效应下,连很多老手艺人也干脆都放弃了祖传的手艺,几乎处于濒临失传的局面! 正在他心生感慨之时,突然听到身旁的王斌一声惊呼:“啊,这,这怎么可能?” “怎么了,王哥?!” 刘耀祖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回头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王斌的目光,盯上了另外那件笔筒。 只见王斌小心翼翼的捧着另外一件笔筒,仔细的观摩着,嘴里不断发出惊呼:“三松,果然是三松的手笔,没想到今天竟然一下看到两件嘉定朱氏风格的竹雕笔筒!” “主播,这三松又是哪个?” “应该又是一位竹雕大师吧,看王主管这激动的样子,好像比那位周大师更厉害?” 刘耀祖:“那倒不至于,单纯论技术来讲,朱三松比周芷岩略逊一筹,朱三松是嘉定派,也就是所谓的朱氏竹雕风格的集大成者,而周芷岩是在朱氏风格大成之上又拓宽了新的风格,一个是将家学发扬光大,一个有点开宗立派的意思,只不过周氏技法最终还是没完全自成一脉,否则周芷岩的名声在竹雕界应该能达到独树一帜的地步!”
一旁的王斌此时也回过神来,点头道:“阿祖你说的没错,只论技术,周芷岩的确更高一筹,但朱三松的技法更显古朴,所以清初的几位帝王都对其作品爱不释手!” 说着话,王斌将笔筒转了半圈,将其中一面对准镜头。 “你们看这几行字!” 随着王斌的话,众人的目光都锁定在了笔筒上的那几行小字之上。 刘耀祖刚才将其拿出来之后,也没仔细观看,因为他是先从周芷岩的牡丹图笔筒开始讲解的,所以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牡丹图笔筒上。 此时仔细看去,才发现这笔筒上除了朱三松的落款:三松二字之外,另一面的空白之处还雕刻着几行小字。 “近陈棐几平而妥列贮霜毫静以便子臣永璇敬书,这是啥意思?” “有没有一种可能,咱得给人家先分下段?” “行了,人家能这么快认出上面的字已经很厉害了,要不你来分下段?!” 直播间里的人都有些迷糊,不明白这些字到底是什么含义。 幸好此时王斌再次开口说到:“近陈棐几平而妥,列贮霜毫静以便,子臣、永璇敬书!” “这是乾隆的一首《题竹根笔筒》诗中的两句,最后的永璇指的是乾隆的第八个儿子,和硕仪亲王、爱新觉罗·永璇!” “因此可以得知,这件竹雕笔筒,应该是永璇进献给乾隆的贡品,而后被乾隆珍藏、把玩过的御用精品!” “尤其是你们看这底部,虽然有些模糊了,但大体能看出原本应该是一个朱红色的乾字!” “正常的竹雕笔筒底部肯定不会有什么落款,就算有也会是雕刻上去,而不会是什么印章痕迹,所以这个乾字应该是乾隆把玩这件笔筒之时,不知怎么心血来潮,用自己的印章往上面盖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