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天灾带来机会
书迷正在阅读:玄衍神术、跟班王妃,搞定悍妒王爷、幽灵交易所、剑极天下、捡来的萌宝:继承者的隐秘新妻、帝国崛起、大唐城管大队、重生之极品预言师、官场布衣、末日神医
..连续几年的时间,大明各地的天灾还是不少的,天旱是很常见的情况,已经不算什么了,可崇祯十五年的几次灾害,却因为形势的不同,造成了巨大的震撼。 年初的时候,山西安邑发生了地震,本来地震属于自然灾害,几百年之后的科技很明确的揭示了地震的原因,可在明朝却不是这样的,这被认为是上天的不满,被认为是有变动的异象,上至皇上和朝廷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说呢求神保佑的,唯恐自身的言行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惹恼了上天,降下灾祸。 说来也奇怪了,到了下半年,因为南方的大旱,导致浙江所属的湖州府,发生了大面积的蝗灾,铺天盖地的蝗灾,与上半年安邑的地震被联系起来了,更加导致了老百姓的惶恐。 南方的北直隶和浙江,乃是大明的粮仓所在,也是最为富庶的地方,可接连几年的时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灾害,甚至在最为富庶的苏州,崇祯十四年的时候,也发生了旱灾和蝗灾。这样的情况,对于朝廷来说,打击是很大的。 杨嗣昌担任内阁首辅的时候,秉承了孙承宗的传统,非常注意赈灾,尽管说每年都有灾荒,但因为救济的及时,到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南方总体来说还是安稳的,可惜这样的情形,在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出现了变化。 周延儒与杨嗣昌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杨嗣昌失去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再次担任内阁首辅的周延儒,根本就没有关心南方的灾荒问题,还在沉醉于掌握权力之中,加之报喜不报忧的风气。开始在朝廷里面肆无忌惮的流淌开来,浙江等地的官吏,也不愿意上奏灾荒的事宜,免得影响到自身的提拔和重用,于是灾情被隐瞒下来了。 更加要命的是,浙江各地的官吏。不仅不关心灾荒的问题,还要照旧收取赋税,就连相当部分的商贾,也受到影响了,一时间,大量的灾民开始出现,每天都有不少的灾民饿死,很多的村镇,甚至见不到一个百姓了。 大量的灾民开始流浪。各地的官府也是严防灾民,不准进入城池,就算是有些地方拿出来了粮食,设立了粥棚,可作用也不大,好的是还没有谁敢于造反,灾民只是默默的忍受,他们很清楚。当年威风赫赫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率领数十万大军。都被朝廷剿灭了,若是想着造反,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因为各地官府的阻拦,一些能够流民居然慢慢走到了山东境内了。 能够走到山东境内的灾民,都是身体还不错的,可就是到了山东。也就剩下一口气了。 灾民来到山东的消息,迅速被禀报给了督师府。 在如何对待灾民的事情方面,苏天成与朱审烜等人,意见出奇的一致,必须要救济。而且要让这些灾民活下来。 山东所属的府州县,都开始赈济灾民,设立的义仓被打开了,每天都能够供应充足的粮食,而且还提供棉衣,以防有灾民被冻死。 山东赈济灾民的消息,迅速传开了,浙江和南直隶的灾民,开始大量涌向山东,这些灾民知道,只要能够到达山东,就能够活命,有了希望,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开始体现出来了,大量的灾民,携家带口,朝着山东滚滚而来。 朱审烜开始发愁了,他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灾民,毕竟救济灾民,需要消耗大量的白银,而且需要数不清的粮食,尽管说山东各府州县的存粮是足够的,但总是这样救济下去,也有吃不消的时候,何况江宁营大军开年之后,就要赶赴福建,也是需要大量的白银的。 不过苏天成的态度非常明确,不管怎么说,都要坚持下去,若是粮食储存不够了,就从吕宋和东南亚等地方,大量的购买粮食,保证储存,保证灾民的日常供给。而且这些灾民,不仅仅是吃饱饭,还要能够有油荤,这样才能够保证熬过漫漫长冬。 苏天成下定决心赈济灾民,到不完全是为了名声,他很清楚,赈济灾民是官府的责任,自己本来就是朝廷的官员,若是不能够保护百姓,看着百姓在自己的面前饿死,那还不如也一头撞死了,官府也将在百姓之中失去支持,所以在赈济灾民的过程中,苏天成一再强调,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百姓遇见了困难,官吏义不容辞的要帮助。 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山东各地都动起来了,开始有条不紊的救济灾民,帮助灾民搭好窝棚,暂时居住,让灾民熬过冬天,等到穿暖花开的时候,回到家乡去。 老百姓不笨,他们很清楚,在浙江和南直隶,都遭遇到官府的拒绝,有些地方甚至是驱赶和镇压灾民,唯独在山东,得到了救济,而且官府不仅仅是关心吃饭问题,还关心穿衣服和住宿的问题,这里面的区别太大了,苏天成的名字,迅速在老百姓之中流传开来。 南方的百姓本不是很熟悉苏天成,虽说苏天成做了那么多的事情,立下了那么多的功劳,但那些都是读书人才有可能了解的事情,至于说寻常的老百姓,是不可能知道的,可这一次的情况不同了,灾民都是最基层的老百姓,大字不识,可他们记住了苏天成,也记住了苏天成做出来的很多事情,包括剿灭流寇,重创后金鞑子等等。 老百姓是淳朴的,他们不知道怎么感谢,也知道无法感谢苏天成,但他们能够做一件最为简单的事情,那就是为苏天成立下牌位,供奉起来,每天都乞求上天保佑这位苏大人。 苏天成也不会想到,他的这个举措,为后来在南方的征伐,带来了巨大的效果。 周延儒也知道南方灾荒的事情,可他认为这是不吉利的事情,而且救济需要大量的银子,南方本来就是朝廷的粮仓,若是遭遇灾荒,朝廷免去赋税了,那么朝廷的收入,就要大幅度的减少,这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周延儒没有关心南方灾荒的事情。 之后灾民在山东受到了救济,周延儒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的高兴,恨不得所有的灾民都到山东去,之后周延儒甚至秘密下达了命令,要求南直隶和浙江的官吏,必要的时候,可以护送灾民到山东去。
周延儒认为,灾民到山东之后,需要花费大量的白银和粮食,这对于苏天成来说,也是一种实力上的削弱,或许到了一定的时候,山东也无法忍受了,求助朝廷了,朝廷正好趁着这个时候,提出来一定的条件。 可惜的是,山东顶住了,或者说苏天成顶住了。 这令周延儒大为吃惊,要知道救济灾民,需要消耗的银两是天文数字,就算是朝廷尽力赈灾,也是有些承受不住的,还需要地方上尽力,这次遭遇到灾荒的,有浙江大部分的地方,还有南直隶所属的一些地方,那么多的灾民,苏天成居然能够承受下来,这需要多么雄厚的财力啊,何况江宁营的军饷和山东官吏的俸禄,也是不少的。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让周延儒下定了决心,不要和苏天成为敌,就算是苏天成与朝廷的矛盾爆发出来了,兵戎相见了,自己也不要搀和进去,苏天成的能力非同一般,已经不是朝廷所能够控制的。 暗地里,周延儒委托商贾,送给了苏天成一万两白银,意思是为赈济灾民献出来的银子,周延儒的这个做法很有意思,朝廷是不会拿出来一钱银子的,可他个人拿出来了一万两白银,这等于是给苏天成表态了,我周延儒个人是不愿意与你苏天成做对的,一切的事情都是朝廷决定的,都是皇上命令的。 苏天成没有过多的关心这些事情了,赈灾的事情,各级的官府都在做,而且已经有条不紊的展开了,自己也就不需要cao心了,至于说各级官吏的态度,那是不用担心的,悉数都是从登州等地派去的,知道该怎么做,至于说原来的那些官吏,一些回到京城另外安排了,一些被直接辞退了。 苏天成考虑的是征服福建的问题,不过浙江遭遇了如此大的灾荒,官府的做法,已经令百姓感觉到寒心了,这是他的机会,在拿下福建的时候,可以考虑一并拿下浙江,这样南直隶就被直接夹在中间了,拿下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经过了仔细的思索,苏天成下定了决心,将福建和浙江一并纳入到麾下。 既然下定了决心,苏天成就不会耽误时间了,他开始筹谋和思考,原来计划带领三万江宁营大军,如今看来,还需要增加兵力,至少带领五万人,分为两路大军,一路乘船赶赴福建,一路绕道河南进入浙江,熊子健在泉州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对基础,江宁营进入到福建的泉州之后,能够得到很好的接济,而且展开进攻也方便很多,但进入浙江的大军,情况就不一样了,都需要自身做好准备。 至于说讨伐的理由,非常简单,见到百姓的灾害了,不仅不救济,还隐瞒朝廷,盘剥百姓,这样的官吏,自然是要惩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