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复活颂(4K二合一)
1月10日凌晨,天凝地闭,滴水成冰。 耳边的汽车引擎声与冰壳破碎声交织,车窗水雾一片,街头稀疏的煤气灯光在玻璃上弥散成橘黄色的模糊重影。 坐在后座的范宁,在昏暗的车灯下持着一张黑白照片出神。 它有着比寻常照片大一倍的尺寸,接近乐谱本的大小,但由于纳入镜头的人数太多,镜头位置太远,分辨率也不甚理想,仅能保证那些认识的人的五官特征能被辨认出来。 舞台、回音墙、一地鲜花、远景若隐若现的黄铜装饰与乐器谱架。 居于正中首位的是席林斯大师,左一右一是尼曼大师和自己; 左二的卡普仑和奥尔佳并肩而站,不清晰的脸上笑容却很明显,小艾琳被他的妻子抱在怀里,没有看镜头,胖乎乎的小脸仰向空中,不知道被什么吸引了注意力,他们再往左是麦克亚当侯爵夫人、伊丽莎白、洛桑与维吉尔等登台歌唱家; 右二是被自己引导站至身旁的哈密尔顿女士,老太太没有让人搀扶,一手拄拐,一手捏着厚厚一大叠各色祝福卡片,眼睛笑得完全眯起,她再往左是希兰和罗伊等几位声部首席,琼踮起脚尖,兴奋地挥舞着长笛; 再右边是衣着得体,站得笔直的文化部门政要,他们身后是几位留有胡子的画家,马莱在胸口抱着一幅体现钢琴家与指挥家夸张表演姿势的速写画,正好处在官员们的头顶上方。 正后方维亚德林和他的几位分会老部下会员; 右边后方是旧日交响乐团的其他乐手; 再往后是缺乏拍照经验,闭眼者不在少数的合唱团少年少女; 左后方大量脸熟的圣莱尼亚大学同学们; 不少自己不认识的幸运乐迷; 人群最后方,卢双臂向上张开,两柄定音鼓槌高高伸出… “怎么回事?”意识到车辆怠速行驶已有一段时间,范宁收起照片抬头。 “先生,临近教堂,拥堵较为严重。”司机应道。 范宁看到了挡风玻璃前的众多黑色雨衣与马车车尾,于是他意识到汽车已经过了圣莱尼亚大学的西门,葬着安东老师的柳芬纳斯花园公墓都已在后方了。 “没事,希兰,我们下车吧。” 皮鞋踏上地面的冰水混合物,压出铅灰色的涟漪和裂痕。 范宁从车尾绕行至另一边,黑色雨伞撑开,手护门顶将少女接出,寒风吹拂之间,两人汇入人群,沿着西边的方向一直走,穿过草坪与广场,穿出橡树小街。 他似乎看到了碧蓝广袤的天空,看到了圣莱尼亚大教堂雪白的外墙,看到了洁白的石砖台阶,以及尖拱中间的隆起球体上反着阳光的刺眼光芒。 不过那只是毕业后的几日,因探寻老管风琴师生平而造访此处的场景。 视线从雨帘中一路移向远处,教堂自第一级台阶起摆满了花束,它们的边界地带已被污水侵染,不少花瓣被风吹向了偏离的位置,但往上,纯白或淡黄的色块逐渐被堆得有序统一了起来,似乎连不慎滑倒至此都不会沾染上污秽了。 范宁将雨伞递给希兰,自己在台阶前方蹲下。 他看到了部分花束带有贴纸,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笔法幼稚,仅有姓名与时间。 时间段集中在凌晨4点-5点。 而现在…他抬头凝望拱门上更高处的大钟,已是六点过二十分。 在寒冷的凌晨,提前1-2个小时来到此处,没将花束送入教堂而是放于台阶,且没有滞留就匆匆离开,这些人现在的去向只有一种可能—— 他们已经准备进入车间劳作了。 两人开始排队,门口的工作人员直接认出了范宁的身份。 范宁选择了第三排靠边上的位置落座,希兰望着圣礼台上的鲜花丛出了会神:“卡洛恩,我爸爸为数不多的故人又辞世了一位。” “管风琴师维埃恩和诗人巴萨尼,安东老师和哈密尔顿老太太,是啊…”范宁目光飘远,“那个时代已经是旧时光了,人活不到那么久,要么是意外,要么是衰老,除了巴萨尼的两位已突破至邃晓者的学生,他们稍微能多拥有两三个十年。” “十年是很长的时间,我也想在以后成为邃晓者。”希兰用手掌上摊开的一枚小小咒印,表示自己已在启明教堂的训练中第一个晋升中位阶。 “你是不是希望自己比我活得久一点?”范宁问道。 “是的。”少女很认真地点头,“我来参加你的葬礼,因为这一角色不好当,还是不要你来当了。” 范宁默然不语。 “卡洛恩…”希兰又叫他。 “怎么?” “如果一个人死了,有很多人自发纪念她,她生前的过往被很多人铭记,甚至有一个还在世的人特别特别为她伤心…如此如此,她是否就一定会比‘没人牵挂、没人纪念、没人铭记’的死者更不孤独一些?” “伱这么想,是因为我那晚告诉了你关于‘格’的隐知?” 希兰“嗯”了一声。 “我不知道。”范宁摇头,“我理解了‘格’,却不理解它和我自己是怎样的关系,很多生前就孤独的艺术家,难道会因为后世的纪念就不孤独了吗?假设如此的话,可能我死了都得担心着世界末日到来,因为那样子人们全部死亡,连谁是逝者谁是铭记者都再无区别,谁还来认知并守护我的‘格’呢…” 轮到希兰默然不语。 “所以你相不相信失常区或世界末日的存在?”范宁看着她的眼睛。 “相信失常区,不相信世界末日。”小姑娘回答。 “这是什么意思…” “死亡本来就是世界末日,所有的死亡都是,不存在更特殊的某一天了。” “包括个体的死?” “指的就是个体的死。”希兰低下头去,“大家觉得死亡是把自己在世界上这段特殊的人生带走,把与他人分享共处的一个个时刻带走…实际上,这是旁人的视角而已,对死者自己来说,带走就是整个世界,这种感觉就是世界末日。” “‘荒’带给你的一些洞察视角?”范宁觉得这是有分享价值的观点,“不过…我们也不知道死后是什么感觉…” “我大概知道。” “你知道?”范宁讶异道。 希兰“嗯”了一声:“有个简便的办法,要体验吗?” “要。” “想象你尚未出生前的感觉,时间上的,空间上的,各种感官上的。” “我尚未出生前的感觉…”范宁如此闭眼设想。 睁开眼后,他看到身旁席位的少女正弯腰侧脸,近距离看着自己。 “像不像世界末日?”她问道。 “我要把《第二交响曲》各乐章的调性越写越远,不再让它回到c小调上。”范宁思考片刻。 “为什么?” “一种反抗,对于首尾两端皆为同质化的虚无的反抗。如果一部交响曲是一个世界,或能看成一个生命般的有机体,你是否希望它的演进发展,是带有自由意志的痕迹的?” “希望,所以不让它最终回归到其起源?”希兰说道。 “很难保证不回到起源,但总得有伟力和升华,否则一切徒劳轮回,虚无主义又要让人抑郁不乐了。” 少女若有所思地点头,然后开口道:“卡洛恩,我再不想参加下一次的葬礼了。” 范宁转眼便明白了其所指的是什么,他郁郁出一口气,伸手抚了一下她的背。 清晨七点的葬礼正式开始后,两人沉默听着悼词与记叙人的追忆。 记叙人认为哈密尔顿老太太“爱着每个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这让范宁不禁思考,究竟是抽象的死亡值得探讨,还是具体的死亡更值得探讨。 随后,那台管风琴没有奏响,不知是巧合还是别的什么,老太太生前的遗愿似乎选择了和维埃恩相同的方式。 逝者庄严地躺在花环与花朵之下,黑色的帷幔遮住了高处的黄铜琴身,24人的小型唱诗班登台,唱响无伴奏的四声部素歌。 很容易听出其高声部旋律来源于一条中古时期的教会圣咏。 声音庄严、宁谧,没有任何杂质,就连唱诗班换气时音乐短暂的停滞时刻,都似光线强弱变幻般自然又纯净无暇。 所填的歌词,是诗人巴萨尼的一首仅有两个诗节、八行诗句的短诗。 范宁突然浑身剧烈地震颤了一下。 听着这首圣咏合唱,仿佛有一道电流,直接击穿了他的心脏和身体! 那仅有两个诗节的巴萨尼短诗如是唱道: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我的尘埃啊,在短暂歇息后! 那唤你到身边的主, 将赋予你的永生。 你被播种,直至再次开花! 我们死后, 主来收留我们, 一如收割成捆的谷物!” …… 范宁紧抿嘴唇,双拳抓握扶手,整个肩膀都在微微抖动。 泪水顷刻间溢满了他的眼眶,而随着他闭上眼睛,直接顺着脸颊流淌滴落。 “卡洛恩?”察觉到异样的希兰别过头去,被他的样子吓了一跳。 “我错了,你别哭啊…”她从来没见过范宁这样,范宁唯一上次在老师葬礼上流泪她也没有察觉,此刻慌乱掏出自己的手帕往他脸上沾去,“是我不应该在这种场合再去讨论沉重又致郁的话题,我知道你也舍不得卡普仑先生走…” 范宁轻轻抽了一下鼻子,睁开眼睛,沙哑着喃喃念道: “复活,是的,你将复活…” 那日在地铁事故现场所大声而出的,那日在创作第三乐章谐谑曲时所记的“生者必灭,救赎难寻”…那些诘问和灰色调的探索… 此时的圣咏合唱《复活颂》让范宁灵性一片澄明。 那个一直不知该如何回答的终章… 一切迷茫和困惑都迎刃而解了。 “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此所谓生者必灭…” “生者必灭,但灭者必复活!” 「所谓程式。审美的程式、体验的程式、获得慰藉的程式」 「你看啊,它们中间其实都包含着‘现实中难以发生’的虚构因素。不会有神话人物带你游历历史投影,不会有见证之主降临神迹解决微末世人的爱恨情仇,现在的时代也离“全人类的欢爱”差得很远,对吧?」 那个在圣欧弗尼庄园度过的夜晚,和罗伊小姐对于“情感程式论”的讨论,以一种完全不一样的视角出现了现在的范宁心中。 渴望但又在现实中难以发生的叙事角度… 渴望又难以如愿?? “还有什么叙事角度,能比‘复活’更符合这一特征呢?” “人死不能复活…是啊!正是因为人死不能复活,关于复活的叙事才会显得弥足珍贵,充满巨大的慰藉与伟力…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活着所受的苦难到底有没有意义?这一切是否只是个巨大的恶作剧呢?不!在这一幻想的情感程式中听众们会理解,生者必灭,灭者必复活!他们的诞生绝非枉然,他们的生存与磨难也绝非枉然!!” 唱诗班的庄严肃穆之声仍在教堂回荡。 范宁的脸上仍旧挂着泪痕,但眼神却愈来愈亮,目光与灵感所视之处愈来愈高。 “英雄的葬礼、往昔的追忆、混乱的运动、痛苦的渴求…而等到最后那一日,荒原中将传来地动山摇的巨响,墓穴裂开,死者林立,漫山遍野地鱼贯加入行进之列,不分贫富贵贱,国王也好、乞丐也好、义人也好、恶徒也好、信神的也好不信神的也罢,全都不由自主地举步向前,四际都是令人闻而恐惧的哭喊施恩与宽赦之声…” “那些哭声愈来愈高,直震天际,感官弃我们而去,意识随着永恒圣灵之逼临而消殒。在可怕的静寂中,尘世生活显示出最后颤栗的姿态,启示的小号在呼唤,夜莺之声远远传来,俗者与圣人合唱‘复活,是的,你将复活’,他们尽皆受到宽恕,然后出现辉光,奇异而柔和的辉光…” “在那里没有任何审判,没有犯罪者,没有正直者,没有强权,也没有卑贱,没有惩罚也没有报应,天国与人间无分彼此,一切都将归于永恒而静谧的幸福…这就是我完整的第二交响曲,《c小调第二交响曲》‘复活’,生者必灭,灭者必复活,这就是当前我人生阶段的问题的答案!!” “铛!——”“铛!——” 敲响的钟声让范宁的思绪回归尘世,他看到希兰正眼巴巴望着自己,泪水在双眸里打转,下意识地递过去自己的手帕。 然后意识到她好像在不久前对自己做过完全一样的动作。 范宁抱以安慰的眼神,然后轻拉她的衣袖示意跟着众人一同站起。 在最后的道别仪式过后,两人加入了送葬的行列。 “我庆幸我想到了邀请哈密尔顿女士参加新年音乐会…” 希兰望着崭新立起的墓碑怔怔出神。 上面除了老太太的生平与黑白像外,还有已成为范宁《第二交响曲》第四乐章女中音唱词的墓志铭——那首由维埃恩赠写,被抄录在她工作本扉页的《初始之光》。 “…也庆幸你在医院的时候说服了她,我们都是最令人感动的那个送别者。” “不,不是我们用新年音乐会送别了她。”范宁严肃摇头,随即俯下身子献上花束,缓缓连鞠三躬。 “是她用‘初始之光’接引了我们。” (本章完)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