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衙内闯三国在线阅读 - 第100章:刺史与州牧

第100章:刺史与州牧

    “父亲,如今天下大‘乱’,朝中外戚掌权,中涓横行。。。我估计京师之地,早晚也将有变。父亲此去,不妨向天子求告,寻一个偏远之地立足。如此,无论局势如何变动,咱们都能进退自如,此万全之策,还望父亲三思。”

    刘璋算算时间,便鼓动刘焉主动外调,目标自然便是蜀中了。在现在这个时空中,四川僻处一隅,山高路险,自然算是偏远之地了。

    刘焉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沉‘吟’起来。对于自己这个小儿子,他此刻早不拿着当小孩看待了。不说这次解蓟县之围的能耐,单只看他手下那帮文武,哪个不是经世之才?

    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拥护,自家这个小儿子,果然不负当日自己给他起了个“季‘玉’”的表字,真是刘家最幼的美‘玉’了。

    是以,对于此刻儿子的建议,刘焉怎会等闲视之?对于大汉当前的局势,老辣如他这般人物,又怎么可能没有想法?

    从刘璋那儿知道这次蓟县之围的真相,显然有人也是打着裂土而治的脑筋。自己身居九卿之首,号称清流领袖,真窝在京师之中,只怕算计自己的人,排队都能排到城‘门’外。

    这时候,若能以汉室宗亲身份进言,谋求一个边鄙之地,远离战火争斗。不但可保一家平安,更能度势而动,果然是上上之策。

    至于说地处偏僻,虽然初期困难了些,但正因偏鄙,大可自行其事,等若国中之国,或进或退,自可游刃有余了。

    想到这儿,刘焉不由的微微点头,暗赞自家小子见识。面上愈发温和,沉‘吟’一会儿,才看着刘璋道:“季‘玉’此言有理。不过若是单只请调外地却还不够!为父准备上表朝廷,请去刺史而改为牧伯治州,你觉得如何?”

    刘璋一愣,随即大喜,自己可不是忘了这个茬儿了。历史上,好像正是自家老子搞出来的这一出。终于使得各地诸侯坐大,从而引发后来的三分天下。

    这原本州刺史一职,便像后世的军政分离。刺史只是负责民生州治之事,多为监察职责。对于军伍调配掌控,却是由中央控制。需要领兵之时,由中央加将军号才可。如刘璋现在,领涿郡太守,却还顶着一个破虏将军的称号,就是这个原因。

    而牧伯则不同,所谓牧伯也即州牧。州牧的权利比之刺史要大上许多,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乃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所掌本州一切事务,均可按照需要自行调配,不必报请朝廷批示。遇重大事情,也可行先斩后奏之便。

    两汉时期,这两种制度更迭数次,并无一定之规。眼下,黄巾大‘乱’,各地剿匪不利。虽然有中央朝廷不作为的因素,却也是刺史无调配军伍的权利,反应太慢所致。

    刘焉这会儿提出改刺史为州牧,正合时宜。事实上,按照史书记载,刘焉也正是以这个借口提出的改制,从而获得通过。

    至于说因而加速了汉朝的覆灭,倒也非刘焉当日本意。如果不进行这次改制,只怕后面接二连三的起义,没了各地州郡的自募军伍抵制,汉朝灭亡的还要快些。此时改州刺史为州牧,正是火烧眉‘毛’,且顾眼下的策略。

    刘璋眉‘花’眼笑,对着刘焉竖起大拇指笑道:“父亲高见!不愧为当今名士也!”

    刘焉一愣,哪想到这小子竟毫不掩饰的给自己戴高帽子,甚而有些调侃的意味。这般行为,却是不符君子父子之道的。

    只是俄尔却又失笑,貌似自家这小子一直就是古灵‘精’怪,打小就没正理八百的遵守过什么规矩。好在大事上,却是从不糊涂,让刘焉很是安慰。

    微微摇头,也不理会刘璋笑的跟‘花’般的神‘色’,自顾沉‘吟’一会儿又道:“至于请调之地,便是‘交’州如何?”

    嗯?‘交’州?

    刘璋不笑了,原本眯缝的俩眼登时瞪得溜圆。怎么可以是‘交’州呢?我勒个去的,老爷子你往‘交’州一猫,那我费劲心思安排的一切,岂不全都白费了?

    再说了,‘交’州有啥好的啊?虽说在后世确实是最富裕的地方,可现在是东汉末年,是三国时代啊。这个时候的‘交’州,简直就是荒芜瘴疠之地。不但没什么鱼米之乡,就是人口也是最少的。

    除了士燮一族所在的龙编地区有些汉人,再就是分布在穷山恶水里的土著了。刘焉要是真个去了‘交’州,那自己这边再放弃了北方之地,可不知要积累多少年才能壮大起来了。

    “不行!绝对不行!”

    刘璋霍得站了起来,直接嚷嚷上了,他真急了。

    刘焉吓了一跳,愕然看着脸红脖子粗的刘璋,一时间全然不明所以。

    “咳咳,那个,咳,我就是觉得吧,有更好的地儿,咱干嘛非得往那儿去呢是不是?”察觉到老爹的异样,刘璋终于醒悟过来,眼珠子一阵‘乱’转,斟酌着语句说道。

    刘焉皱了皱眉头,问道:“更好的地方?你指的是哪里?要知除此之外,怕也就是凉州了。但凉州那边,如今也是战‘乱’不定,耿鄙韩遂为‘乱’,更有羌、氐外族为祸,又怎比的上‘交’州?”

    刘璋头摇的拨‘浪’鼓一般,心中对自家老头的眼光,简直鄙视到了极点。

    去什么‘毛’的凉州啊?那里咱以后当然会去搞下来,包括现在这个‘交’州,但那不是以后嘛,这会儿却是打死也不能往那些地儿去。不为别的,就一个原因,太穷!

    “益州!父亲,您应当请调益州!”刘璋也不顾及礼数了,在厅中来回转悠着,大声的向刘焉说道。

    “益州沃野千里,物埠民丰。地连剑阁崤函之险,南通荆襄富裕之地。实为易守难攻之所!只要在那里好好经营几年,必成天府之国,正是咱们立足求存之地。”刘璋直直的看着老爹刘焉,很肯定的确定道。

    听着刘璋所言,刘焉面上‘露’出古怪之‘色’。定定的看着他,半响一言不发。

    刘璋本以为自己一口喊出益州,再加上这么一番分析,老爹怎么也得拍案叫好,大大的褒赞自己一番。哪知老头儿压根不接腔,却只顾盯着自己看。

    被刘焉看的心中着实有些发‘毛’了,勉力咽了口唾沫,刚想出言探问一番,却见刘焉轻轻的摇头。

    “当真是异想天开!这话儿今日便在这里说说也就罢了,万万不可在外稍‘露’半句,否则,必是一番大祸!尔当谨记!”刘焉满面沉凝,缓缓的说道。

    刘璋一呆,完全搞不明白这怎么就成了大祸了。话说自己这可是有先知先觉,只不过将未来之事提前说出来罢了。

    看着刘璋一脸的‘迷’茫,刘焉轻轻一叹,摇头道:“益州险塞,乃我大汉十三州郡中的上州,高祖更是因之而成大业。当今天子虽暗昧,但对皇权向来极为重视。你可曾见有任何宗室藩王,在益州就藩的?”

    刘璋听的心中一动,若有所思。刘焉没理会他,顿了一顿,又自接着道:“益州一地,不惟形格势禁,对我大汉皇室,更是有着莫大的意义。其地,向来由天子亲派外臣巡视。如今的刺史郄检,更是陛下龙潜时的亲信。为父若是明言求牧此地,岂不是自掘坟墓?如今天下虽有动‘荡’,但大势晦暗难明,汝当谨言慎行,切莫自作聪明,否则,一旦祸至,悔之晚矣。”说罢,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自顾端起案几上茶盏轻啜着。

    刘璋听的心中怦怦直跳。自家老头这番话不但是给他解说益州不能去的原因,更是隐隐似明了他的心思,隐晦的提醒他大势未明,不要轻举妄动呢。

    小心翼翼的偷眼觑着刘焉,刘璋不由的咽了口唾沫。自家这位老爷子可真不是盖得,都老的成‘精’了。

    他本以为自己掩藏的够深了,哪知不过提个请调益州,便被老头儿敏锐的捕捉到了其中的关窍。如刘焉这样的人物,现今大汉朝中可不知有多少,便说是车载斗量怕也并不为过。以后自己说话行事,可要加倍的小心才是。

    刘璋暗暗告诫自己,将先前一番轻视之心收起,蹙眉苦苦思索。历史上明明是自家老爹去了西川,如今怎么说来竟是完全不可能之事呢?

    看来这里面怕是有许多变化,是自己未能了解的。唉,当年上学时,他怎么就不好好读书,搞得现在这么‘迷’糊呢?

    某同学破天荒的,为当年的荒度时光而深深自责着。只不过这种自怨自艾最多持续了三秒钟,便被某同学随即将之抛诸脑后。

    管他那么多呢,来了大汉这么久,虽然好多事儿都发生了变化,但总体大势却是从未偏离。历史,以其巨大的惯xing,执拗的按照原定轨迹而动,所差的,只是时间早一点或者晚一点而已。大不了自己多折腾一阵,实在不行,提前启动那步暗棋,也不见得就成不了事!

    刘章心中盘算已定,遂不再多言。自家老头究竟调往何处之事,便由老头自己决定好了。以自家老头的狡猾,怎么也吃不了亏,拿下一地是一地儿,反正都是白赚的。

    当下父子二人又再就琐事计议一番,各自归房休息。其中涉及到刘璋与吴苋的婚事,看来只能明年往京师中走一遭完成了。

    毕竟,刘璋做为当朝太常的儿子,自己更是一方诸侯的身份,‘成’人礼可不能太将就了。到时候,在京师之地举办,更符合刘家的利益。

    刘焉当日与刘璋商议完了,便在数日后启程返回京师。这次分别,因刘璋已然有了府邸封地,熏儿与安琪儿便都留了下来。

    只是母亲柳氏刚刚经历三子之死,如今却又要与幼子分离,神伤之下,情况更是堪忧。刘璋也只得在老爹临走之前,尽量‘抽’时间多陪了母亲几日,尽些孝心。

    送走父母后,刘璋安心坐镇大营,催促士卒CAO练,为了南下参战做准备。

    对于涿郡太守一职,刘璋尚未搞清楚状况,又临近出兵,便拖延着没去赴任,自也没人来指责他什么。只是这事儿一日没搞明白,心头始终不实落,却让刘璋极是不爽。

    直到半月后,朝廷忽然传喻天下,改刺史为州牧,并颁布了几个人事任命,刘璋看到其中几个名字,猛然省悟过来,想起了汉末一件极隐秘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