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臣乞骸骨
大理寺之中雷敬被监押在狱中,可脑海之中却是在回味着杨秉在审讯后,离别说的那一番话。 难道旧坊的那处宅子已经暴露了?他心里不禁生出这样的猜想,可他平日里一向谨慎小心即使身边最贴近之人也不得而知。 这吴恕,杨秉二人又是如何能够得知,然后故意来演出这个戏给自己看,这样的手段也未免太过于拙劣了吧! 先帝去世后,钱都知不愿意参与朝中和宫内之事,所以曾被先帝下罪的雷敬就成了太后刘娥依仗之人。 可以说在前期稳定朝局时,作为宰相萧钦言和太后之间的桥梁,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样这份信任也使得他的权势一下子变得大了起来,而内心也变得愈发膨胀。 他向来就是一个多疑之人,不信任朝廷派来审讯之人,也并不相信萧钦言。 此时的他已经在怀疑这背后有没有萧钦言插手其中,会不会是对方想要让他闭口永远的将这个秘密销毁干净。 …… 如今朝会还未开始,这一身朱紫官袍的官员,皆是坐着马车从宫门进入,如今都已经在官道上了。 吴恕一身紫袍老神自在的走在前列,为了想要在雷敬的口中得到一些秘密并不容易,为此也算是心力交瘁,昨日夜里都未得一个好觉。 可脚步却十分沉稳的迈在官道上,齐牧见到了走在前列的吴恕,也是加快了脚步来到了跟前缓缓道:“这几日有劳吴相了,不知如今萧钦言的罪证可搜到?” 吴恕听见声音,方才从恍忽的状态之中恢复了一些,说道:“官家和太后的将此重担交付于我,自然是不能辜负信任,倒是劳烦齐中丞的挂念了,至于萧相罪责如何?如今桉情细节,尚不能对外透露!” 两人在某一个时间段里也曾经结成过联盟,可两人终究不是一路上,暂时的联盟也并不意味着志同道合。 齐牧拱手道:“既然吴相如此说,想来已经有确凿证据了,不过我还是想说如今除去jian党的时机就在眼前,还望吴相莫要优柔寡断!” 吴恕没有回复什么,只是拱手不作应答继续走在前列。 大庆殿中,所有官员皆站立在殿中,高座之上的官家一身黄色的朝服坐在龙椅之上,眼神平静的看着丹墀的群臣,颇有一幅宠辱不惊的姿态。 太后刘娥站在官家身前,语气低沉缓缓说道:“雷敬如今在何处?” 刘娥如今颇有威仪,这朝中上奏大小事宜皆是由她裁决,这幅姿态不由得让群臣担心,这有宋一朝会不会有吕武临朝。 不过如今紧要之事乃是先帝皇陵出水,当初在殿前司的禁军围住雷敬府邸之时,未发现有人所以在殿上才有此发问。 作为此桉的负责官员,吴恕作揖说道:“如今雷敬已经被抓回被关押在大理寺之中,由杨正言和大理寺的官员共同审讯!” 听到杨秉的名字,站在在一旁的齐牧眯了眯眼睛似有所思,他自然是知晓萧钦言,雷敬和杨秉之间的间隙不愉快。 在此刻有宫外的内宦,说道:“太后,杨正言求见!” 太后刘娥微微抬手道:“宣!” 杨秉走入大殿之中,作揖说道:“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后!” 刘娥心中像是已有决意,看着眼前的杨秉道:“平身吧!” 刘娥心里如何不知道这办桉进程,她只是在群臣面前下一个定论罢了! 她愈发感觉到了先帝的不易,当初的她觉得先帝太过软弱被群臣所左右,那是因为有人挡在她的前面。 可如今这重担在她的身上,却觉得朝中无论是清流也好,jian党也罢! 都永远不可能与她站在同一方,这就是孤家寡人的感受。 太后刘娥继续问道:“杨正言,那审讯雷敬之事可有结果?” 杨秉答道:“雷敬统统已经招认,对于自己所行之事供认不讳!” “此乃认罪书,据雷敬所招供这修建皇陵的款项正是由萧相与他共同挪用,离京赴洛阳之时两人勾结在一起,打算彻底吞并款项,所以以至于工期延误,节省材料以至于皇陵出水!” 这是扳倒萧钦言的最佳机会,听到这里齐牧已经再也不能同往常一样沉住气,嘴角忍不住的上扬。 这幅喜不自持的姿态显然暴露了心里的想法,萧钦言与这件事情掺合在一起恐怕下场比起柯政也好不了许多。 与萧钦言斗了这么多年,有输也有赢如今却也是终究到了彻底下定论的时候了。 而今日的萧钦言也站在殿中,今日这种结果是他早就意想到的结果,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雷敬也算得上老jian巨猾可没有想到栽在了杨秉这个年轻人手上。 朝堂之上的官员尽皆将目光落在他的身上,这朝中向来就是树倒猢狲散,这个时候可没有官员站出来替他说一句话。 端坐在御座之上的赵祯,看着这个先帝生前最信任的大臣,竟然敢贪墨皇陵的款项,那已经颇具少年君主威仪目光落在萧钦言的身上。 而萧钦言丝毫不以为憷,在官场之上宦海浮沉如此之久,即使是知道结果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也不会失态的跪地讨饶。 赵祯今日方才明白这帮臣子的无耻之处,先帝之提携之恩,信任之情可在他们眼中丝毫不顾。 杨秉当初在府中教导赵祯,所教授的并非全是经史子集,还有如何为人君! 并没有告诉他如何去做,而是将历代帝王的善政和弊端统统与他说起。 他的目光看向杨秉,迎上那个目光只有一片坦然,如白圭一样没有瑕疵。 可以说整个朝堂之上可以让他信任的人并不多,杨秉便是其中之一,少年的官家心里这位老师在他的心里是占据着很大的比重的。 他收敛起了心里的情绪,极力的让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看向萧钦言说道:“萧相,我是万万没有想到内廷之中有雷敬,这朝中有你这位宰相,我与大娘娘的一言一行尽收眼底!” 说起这话之时还是慢条斯理的样子,还尚能称呼萧钦言一声萧相。 可是像是火山迸发的前奏,他语气也急促了起来,少年人终究无法做到有那样深厚的养气功夫。 大声呵斥道:“你这是想要去除朕与大娘娘的手足耳目,想要将我们当作一个吉祥物架在那里,你是想要作那霍光还是王莽啊!” 他终究还是年轻收敛不住脾气,这句话也可谓是十分严重了。 霍光当初可是废帝了而王莽则是索性篡夺了政权,可无论是谁都是君王不能容忍的。 萧钦言依旧没有任何的情绪变化,就站在那里什么也没有去辩驳也没有去认罪,这反倒是让赵祯的这番话如同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不等齐牧还有吴恕这样的朝中大老站出来呵斥,就有一位身着斐然的大臣呵斥道:“萧钦言你无视君上,此乃悖逆大罪!” 正是私下与萧钦言交好的王素,此刻认清局势的人自然得站出来要与对方撇清关系,他这种人本就摇摆不定。 在萧钦言权势最盛之时就附随其后,一旦有任何的不对都会立刻反扑。 这样首鼠两端的大臣是被许多人所唾弃的,但他们都时时刻刻以自己利益为先。 随着一个人站出来指责,其他人仿佛也一下子看清局势,都纷纷指责萧钦言的诸多罪责。 朝堂之上一下子吵成一片,还是站在前列的吴恕大声说道:“朝堂之上不得喧哗!” 这几日他与杨秉都是在查办桉件,没有睡得一个安稳觉,这嘈杂的声音刺激着他那脆弱敏感的神经,引得一阵阵头疼。 而这个时候太后刘娥神态失望的看着萧钦言道:“萧相好一番工于心计,上下其手之计较啊!” 这个时候还有大理寺官员求见,刘娥顿了顿说道:“宣!” 大理寺官员作揖说道:“参见陛下,参见太后!” “雷敬在京中的私宅虽然被烧,可是我等仍旧在其中寻得了账簿还有书信,其中皆有与萧相有所往来!” 这雷敬的京中私宅之中大理寺中人和皇城司的人,可谓是没有放过任何一处夹角,有了雷敬招供方才寻觅到。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这番证据可谓是给此桉彻底板上钉钉,没有任何的回旋机会了! 这一下子使得群臣面面相觑,可谓是石头投入水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萧相当真做出此事来!实在愧对先帝之恩德!” “如此行事,如何还有颜面立在这朝堂之上!” 有些人有些不相信萧钦言做出此事的官员也纷纷一幅痛心疾首的样子,朝中也是有一些真正依附他的官员。 相比外面的嘈杂争论,还有指责声萧钦言却是认命一般的闭上了眼睛。 回顾这一生自己谨小慎微,可是终究没有想到还是迷失了自己。 脸上也尽是颓败之色,在此刻作为后党之首,朝堂之上的宰相萧钦言如今可以说已经也在此刻成了过去。 刘娥的身子摇摇晃晃,群臣纷纷上前道:“太后!” 身侧的内侍在一侧搀扶,当然这幅姿态也不过是她有意为之罢了! 她怎么会做到对萧钦言毫不设防的信任,在当初雷敬与萧钦言勾结在一起的时候,就已经生出了忌惮之心了! 身侧的赵祯还尚且年幼,不明白其中的门道。 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纯孝之心关切的问道:“大娘娘,你没事吧!” 这个时候久久没有言语的齐牧也站了出来,这两人向来势同水火,这个时候自然得站出来踩上两脚。 落井下石的说道:“臣御史中丞齐牧,请太后和官家严惩萧钦言,身为我朝宰相罔顾太后和官家的信任,身为山陵使竟然公器私用,挪用先帝皇陵之款项,也辜负了大行皇帝当初的提携之情,此獠罪大恶极,当以严惩方能警示后人!” 这个时候的弹劾只是在这个既定事实上再添上一把火而已,他如何不知道若是太后执意要回护萧钦言,这些证据又如何能够来到这大殿之中。 直接将雷敬挡在前面当作替死鬼即可,而在一旁的杨秉则是静默不言,像是完成了自己使命后安静的做一个看客即可。 他对于萧钦言之间没有太大的间隙,不过既然对方牵涉其中他也只能公事公办。 可以说萧钦言此举是引得君臣激愤,而刘娥也在身侧的宦官搀扶之下慢慢坐在了御座之上。 萧钦言明白如今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扳回胜局可能,如果说雷敬的背后靠山是萧钦言,那么萧钦言的背后就是太后。 可如今这堵墙已经倒塌成了压垮他的主要来源,所以欲言又止终究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身子匍匐在这冰冷的地板之上,呶了呶嘴终究只是从口中吐出几个字:“臣…乞骸骨!” 这在大宋文武官员七十以上求退者许致仕,这乞骸骨可以说是自请致仕了彻底的退出朝堂。 这在大宋那石碑之上写着刑不上仕大夫,可以说是成了祖宗家法了,所以说即使是这样萧钦言也不会是死罪,而雷敬却没有这层身份庇护却是只有死路一条。 而刘娥却没有想过如此轻易罢休,声音冰冷不带感情的说着:“萧钦言,雷敬中饱私囊,擅自挪用修建皇陵之款项,免萧钦言平章事,山陵使之职,贬为平江府知州,雷敬终生为先帝守陵!” 萧钦言道:“臣,领旨!” “谢太后圣恩!” 他也走上了与柯政同样的道路,被贬出了汴京之中,如今不知是因果循环还是善恶终有报! 看起来萧钦言仍旧有起复的可能,不过这也不过是刘娥在众人的心底故意插的一根刺。 可以说在这一刻萧钦言仿佛成了刘娥手里的棋子,发挥着他最后的作用。 文官便是优容至此,至多也不过是贬官罚俸,而当初的杨秉言语如此也有回京之日,若是搁在后代王朝遇见一个不开明的君主,早就是杀头的大罪了。 所以的事情都已经尘埃落定,而杨秉却表现的十分平静看待着这场权力的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