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少数服从多数
一旁不远处的江志又起身道:“请问山长,难道读圣贤书不能正身立德吗?” “为何那些秉持着正道之人,大多无法做到善始善终,那如何能够做到始终如一呢? 那些旁观的教习许多都已经坐立难安了,作为这群教习之中威望最深的还是那位老秀才。 他在中年时因为屡试不第后,选择了教书育人,不注重出身有教无类。 虽然说不上桃李满天下,可有不少在他的引导下走向了正途,虽然在领县可听闻建立绥德学宫,依然不顾身边人劝阻,并且规劝许多弟子与他同往。 所以如今的绥德学宫,有如此多的教习这位老夫子功劳不浅。 他起身说道:“因为人心至善,可被物欲所迷,所以不能秉持自己的内心,逐渐忘记了了自己当初的初衷!” 老夫子的话在这寂静的文庙之中显得落针可闻,那泥塑的夫子像依旧还在那个位置俯瞰众人。 这个时候他本不应该站出来,因为这节课乃是杨秉为诸多学子解惑,可他性子刚正不知道何为人情事理。 不会遵循什么官场之道,人情往来需要注重何事,他只知道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这是贯穿他一生的道所以面对质疑,无论何人当前他都会说这番话。 杨秉首先是肯定了老夫子的话:“老夫子乃是师者之心,你们应得牢牢谨记!” 紧接着继续道:“这圣人之学乃是经世致用的一门学问,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求圣人之学而弗成者,殆以志之弗立欤!” 这乃是他当初心中所秉持的,学不立志就如植木无根,自古及今,有志而无成者则有之,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也。 最后他借用了孟子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 无论是学子还是旁观的教习都是陷入深思,还是老夫子说了句:“山长这番话,可真是发人深思啊!回想我们初读圣贤书之时,立志方才是第一等事,诸多学子都应该谨记才是!” 杨秉授课不急不缓,循循善诱一幅师者姿态,全然不似县衙之时那样威严果决。 一番话过后许多学子都在细细深思,在回想这番话。 学宫之中自然也不至于久留,如给这些学子授课,也只有如今日这般空闲之时才能有如此安逸。 平日里哪里有得闲,事事亲力亲为所兼顾的事情实在太多。 在远处久候的赵盼儿看着那个身影,一如当初在半遮面之中与众人传道的时候,此刻却是慢慢重合在一起。 所以看着看着一时间却是有些痴了,以至于杨秉来到了她的身旁,她也没有从中清醒过来。 他有些歉意的说道:“今日好不容易得了空闲,没有好好陪你游历这山间清幽,却把你留在这里!” 赵盼儿什么也没说,只是一个温柔的回眸就足以了,两人相顾无言什么也没说,可就是明白对方心中的所想。 离开学宫之时,面对黄宝他还是有许多的嘱托,他公务繁忙所以无法做到事事兼顾。 即将告别之际,黄宝站立在那里没有出声,显然他在静静听着杨秉对他的嘱托。 他的性子就是这样不喜欢夸夸其谈,十分务实对于杨秉嘱托的事情都会认真的去完成。 在这学宫之中他自然换下了那圆领宽袍的衫袍,换作一身白色襕衫。 对于黄宝他是十分信任的,从第一次见面之时考教他的学问,到后来了解其秉性。 交代道:“你向来为人谨慎小心,沉稳内敛我是十分信任你的,有些话我要交代于你,学宫以“成人之道”为主旨,重视人格养成的人文精神,有教无类、自由讲学也是需要注重的,若是有大儒愿意来学宫讲学论辩都不得拒之门外,需要包容其他不同的理念和观点!” 黄宝记忆力向来不错,这些话即使不用落于纸上,也能凭借记忆力留在脑海之中。 不囿于学说才能不断进步,不需要用条条框框约定成俗,这样才能有自由的无风,他在一点之上是鼓励创新的。 …… 作为吐蕃部落的牛家族酋长慕江在宋人的眼中就是熟户,部落距离宋境并不远,且与宋境地带也有交易往来。 关系还算是密切,如当初小吏骂刘奇乃是生羌是不贴切的,因为他自父辈就已经融入了宋人生活环境了。 予以授田,教以耕战,编人当地户籍,承担国家赋税,已经与宋人无异了。 且在刘奇的心中也并不会觉得自己会是一个羌人,这便是汉化。 吐蕃当初也是曾经阔绰过,只是如今分崩离析分作了大小蕃部,他们生活在山上。 如今山下的大小村落的生活,也让许多族人产生了异心,因为他们本就与宋人交往密切,十数年的相处使得许多族人对于宋人生活知之甚深。 有些族人听说山下的小吏不再盘剥百姓,没有无休止的催收纳粮,日子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他们用着那并不熟练的汉话,倒是和宋人交流的十分顺畅。 身边的心腹告诉他,已经有不少族人已经逃到了宋人的境内了,整个寨子里也开始人心浮动了。 他明白若是再继续下去,恐怕这牛家族一千口多人要走得干净了。 而对于这些进入宋境的生蕃,也皆是授以田地,命人教导耕种田地。 没有选择驱逐出境,而且将这些人编以户籍,来年春后这些人都能纳粮交税成为真正的宋人。 奴切就是牛家族中的蕃人,在族内所有人都是区分等级的,桂就是武士,庸就是奴隶。 作为生来就是奴隶的他,在见识过了宋人生活的他,不甘愿一直遭受剥削,在他的眼中宋人中的小吏就是奴隶主,可是宋人的奴隶主就像是天上温和的太阳。 奴切因为干活卖力,所以主人赏赐给了他一个女奴,两人生育了一个女儿。 看起来就像是珍珠一样美丽,他不忍心等到她长大的时候成为女奴,她应该要像天山上的雪莲花一样去呵护。 牛家族从无这种先例没有奴隶敢逃跑,因为逃跑若是被抓住是要剥皮的。 吐蕃本就是农牧结合的民族,耕田对于他们而言并不困难。 他的妻子是一个看起来有些木讷呆板的女人,身材有些微胖,看到丈夫眼神中开心的神采她也跟着笑了起来。 从县衙而来的小吏,面对从山上逃下来的蕃人脸上并没有异常之色,也没有过分的殷勤,十分公事公办的态度。 可即使是这样也使得奴切一幅诚惶诚恐的模样,他的语言天赋还算不错,汉话说得已经达到了能够听懂的程度了。 他恭敬的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对于这样的姿态小吏并没有流露出受用的姿态。 而是说道:“你们若是真的要谢,当谢知县之恩!” 他走出门外看着远方说道:“知县一定是菩萨,来解救我们这些信徒的!” 吐蕃传统信仰是雍仲本教,后来佛教传入了吐蕃小乘佛法和密宗结合,方才有了佛教的生根发芽。 显然面前的奴切就是一个佛信徒,他虽然不知道知县是什么,但是明白任何的奴隶主都无法做到如此仁慈,定然是菩萨的指引才江他们引到了这里。 奴切这样的只是一个缩影,随着陆陆续续的奴隶出走,山上的一些奴隶主也开始着急了。 一旦发现有逃跑的奴隶立刻处以残酷的刑罚,且在众多奴隶面前实行,以做到震慑的作用。 可奈何这样的结果,使得更多的奴隶出走,无奈慕江也只能派武士驻守,封锁城寨。 可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牛家族的组成实际就是十数个奴隶主组成的,而慕江作为实力最强手下武士最多,所以理所当然就是酋长。 城寨之中十数人聚在这里,他们就是牛家族的统权者,当初他们的祖辈也是农民起义军,可是吐蕃分崩瓦解后,在奴隶主死后他们也成为了新的奴隶主了。 在慕江的眼里那些逃跑的奴隶都必须得死,他们都是吐蕃的叛徒,是不可饶恕和不可原谅的。 今日聚在一起,就是在考虑要不要联络其他部族侵犯宋境,所为的就是让宋人官员交出那些逃跑的奴隶。
如果奴隶全部逃跑了,那由谁来供养手下的武士,以及他们挥霍。 所以必须要做到以儆效尤,否则就像是一味毒药不断侵蚀着人心。 毕竟活着就能进入净土,谁还愿意去等待死后。 “不好了阿爸,又有一些奴隶像老鼠一样又开始逃跑!” 这是他的小儿子丁赤,吐蕃如今是没有姓氏的,和汉人文化不同。 慕江眼神之中满是不悦,他将看护山口出入这样的要事交给他都没有处理好,一幅慌慌张张的模样也没有一定和的风范,雄鹰怎么生出来了雏鸟。 丁赤那毡帽下是充满焦急和忐忑的神情,他今夜与女奴欢好,所以根本没有亲自去看守。 如今犯了错自然十分忐忑,他吞咽了口水在原地不敢随意动弹。 慕江想要训斥,可是却不是好时候只能冷着声说道:“将那些被抓住的奴隶,要亲自剥下他们的皮,就像是处理羊羔一样!” 就在小儿子丁赤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只听见慕江说:“你亲自动手,我慕江的儿子都应该是勇士!” 丁赤的身子都在颤抖可是不敢违背,只是应了下来后退了出去。 屋里的意见分歧不一,有的人认为需要怀柔认为不能不能得罪宋人,派出使者与之交涉即可,也有激进的人觉得必须予以回击。 虽然众人表达了自己意见后,毡帽下的慕江则神色阴晴不定,在沉默了良久之后,声音沙哑的说了一声:“去!”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十几名武士手持明晃晃的弯刀闯了进来。 随着他口中不断报出的名字,那些武士都纷纷向那些看起来养尊处优的奴隶主砍去。 或许当初的他们祖先都是骁勇善战的勇士,如今肆意挥霍和压榨奴隶,他们也慢慢享受变成如今这副样子。 没有任何的反抗手段,就被闯进来的武士统统杀死。 随着一声声哀嚎声,血洒在了他们面前的长桌上,这幅长桌还是山下宋人的杰作,如今却染上了他们腥热的鲜血。 被杀的这些人都是拒绝出战的,而主动出战的奴隶主是多过反对的人,他不想这些人成为自己的掣肘,担心会暗地里给宋人通风报信。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安装最新版。】 若是刚刚主动出战的人远远少过反对的人,那么死的人也将换了一个阵营,不会因为这些人让宋人生出敌意。 面对这突然变故,让活下来的人也未曾从其中恢复过来,再看向慕江眼中也尽是不信任。 他的眼神扫向众人,说道:“如今这些反对者都死了,他们手下的奴隶和武士也将由我们平分了,我们也不再有掣肘了!” 这些人听到这句话后,脸上的忧惧也消失了,端起了手中的酒贪婪的大笑了起来。 这些人的尸体也被武士给拖了出去,其他的人对于桌上的鲜血根本丝毫不在意,依旧畅意的饮着酒。 这在他们的眼中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互相吞并这是一件十分习以为常的事情。 牛家族在这里乃是最大的部落,这些奴隶主也对于今日能够让自己资产更近一步而洋洋得意。 在牛家族是没有平民的只有庸和桂,而无论是奴隶和武士都是他们个人的私产。 而在寨子的某一处,也发生着惨无人道的酷刑,那一声声绝望的哀嚎回荡在如墨一样漆黑的夜里。 朝廷是不允许当地官员,主动挑衅那些吐蕃和羌人,可若是对方敢主动犯境是可以予以回击的。 对于对方是否会予以回击,杨秉心中早就有了准备,所以特意命刘奇带领手下百人驻守在山下。 静候这些生蕃的突袭,刘奇因为上一次驰援清涧的功劳如今也升作了都头,手下可以领兵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