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道德经也不是很难嘛?
书迷正在阅读:战天神记、永镇星河、我的资质,天下第一、西风走马、斗罗:三国崛起之皮大王历险记、从超神学院里开始的宅男、重生之超级富豪、exo之时光里最意外的你、关于重生变成狗学神的两三事、NBA:重回97,做铁血主教
陈羽听了几个小时的道德经讲解,精神很疲累,怪不得地球时代的景炜中年以后变得傻乎乎的。 虽然精神很疲累,但身体却得到了休息,陈羽又练了几遍龙拳,在控制精神不参与而只依靠本能的情况下,龙拳修炼效果却意外的好,短短一个小时陈羽的混沌血脉成长了千万亿分之一。让陈羽了解了何为意,练习龙拳要以意为引,而不是以思维为引。 短时期的快速成长,让陈羽的rou体也感到了疲累,就上床美美的睡了一觉。 第二天,尝到甜头的陈羽,一起床就找到大量的道德经注解,从王弼的道德经注解开始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王弼注: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王弼注: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按照陈羽的理解,王弼认为名可名是简写,意思是想命名道的时候,命名了道却非道之常名。 只有这样理解,道和名才不是并列的。道德经第一句中的名,是指道的名。 道为体名为用,体和用必须是联系在一起的。用是体的延申,但必须以体为主。体先存在,才能又用。 陈羽也不是天生理解力很差,只是找不到追求,不做没意义的事情而已。 现在发现让精神疲累有助于理解意,让他爆发的巨大的热情,虽然让精神疲累的方式很多,但学习道德经这种经文更有意义。哪怕现在用不到,以后也有机会用到。 陈羽把昨天景炜的讲解都通过金手指记录了下来,并且金手指还在他头脑中用上来时间加速,就这样,外界过了一个小时,头脑里过了整整十个小时。 现在大脑疲累的情况,比昨天更甚了几十倍。 陈羽赶紧去餐厅吃了mama给准备好的凶兽rou,为了防止大脑休息过来了,吃饭的同时还在大脑里学习道德经。吃完rou,就马上开始龙拳的修炼。 这一次,陈羽一心二用,一边参悟道德经,一边练习龙拳。在金手指的帮助下,陈羽的大脑好像被分成了两半,一半继续参悟道德经让大脑疲累,一半练习龙拳,以意御拳。 至于为何不用金手指把大脑思维屏蔽起来,那就是这样无助于掌握意,只是凭借已经掌握的意来练拳,练拳效果能保证,却无法通过练拳提升意的水平。 要是屏蔽大部分,却保留一小部分,只是让陈羽变得傻傻的,却不能促进拳法意境的提升。 让大脑疲累,只是让他反应过慢,往往是动作做出来了大脑才反应过来。当练拳的时候,意境提升了,大脑还是能够记住的。意境是基于大脑的,却又有单独的作用。 陈羽反反复复的理解道德经,并且练习了一个上午的龙拳,混沌血脉提升了千万亿分之六。比昨天更快,并且对龙拳的理解加深了,虽然离真正入门还要一段距离。 想真正入门,对非龙族来说只能去战斗。 中午吃过凶手rou,陈羽又来到京都城外,找到凶兽扎堆的地方,一边参悟道德经一边与凶兽战斗,好在陈羽的空间神通也是以意念控制的,感觉要受伤,就传送走。在陈羽与凶兽战斗的时候金手指是不会提供保护的。 到了晚上回家,陈羽的混沌血脉又提升了千万亿分之七。比在家修炼的效果还要好一些。并且龙拳拳意提升明显加快。 不过在家修炼也是必要的,家里布置了重力室,一百倍重力之下,有助于陈羽记住动作,打好基础。 晚上在家里的时候,陈羽先修炼一通玄武真解,非常疲惫的情况下,修炼玄武真解也不受影响,甚至在饮了灵茶之后对修炼帮助更大。陈羽现在饮用的灵茶比交换到异界的灵茶要好很多。 等到大脑非常清明之后,陈羽又拿出李隆基和赵佶的道德经解读批判一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李隆基注:道者,虚极之妙用。名者,物得之所称。用可于物,故云可道。名生于用,故云可名。应用且无方,则非常于一道。物殊而名异,则非常于一名。是则强名曰道,而道常无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李隆基注:无名者,妙本也。妙本见气,权舆天地,天地资始,故云无名。有名者,应用也。应用匠成,茂养万物,物得其养,故有名也。” 说起李隆基的解释,虽然没有太大启发,但是他关于到与名的解释与王弼还是相近的。 只是他的注解明显不是学者的态度,里面加上了自己的理解,给道赋予了一定的含义,并且明显把道和名分开解读了。 或许是时代发展,人们希望道德经也能对人类生活其作用,所以对道德经的解读更生活化了。 这种解读过于强行赋予意义,但还在王弼的体与用的基本范畴之内。基本上,李隆基的解读还是在生活之内,试图让道德经与生活有关。 陈羽看了一遍也没啥用,简单批判了一下,就又找赵佶的注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赵佶注:无始曰道,〔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又曰道不当名,可道可名,如事物焉,如四时焉,当可而应,代废代兴,非真常也。常道常名,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赵佶注:道常无名,天地亦待是而后生,《庄子》所谓生天生地是也。未有天地,孰得而名之?故无名为天地之始。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故有名为万物之母。
赵佶的解读就摆脱了王弼的学者态度,是道家的态度了。 而地球时代的道家对于道德经的解读却是最差的,基本上是强赋予意义。甚至还要曲解道德经的真意,来符合自己的教义。 比如张道陵在《老子想尔注》里面就这样解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茍。”天地像道,仁于诸善,不仁于诸恶,故煞万物恶者不爱也,视之如刍草如茍畜耳。“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茍。”圣人法天地,仁于善人,不仁恶人。当王政煞恶,亦视之如刍茍也。是以人当积善功,其精神与天通。设欲侵害者,天即救之。 张道陵把道对于人的事情不参与,只以规律运转,解读成,对于善恶又区别。这根本上说的是天地很仁,根本不是在解释天地不仁。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道家要宣扬惩恶扬善的思想,而道德经作为道家的根本经典,就需要曲解来符合道家教义了。 而异界通过增加人道,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天地不仁而人道很仁,天地为了维持天地本身的利益,所以尊重人道的意见。 儒家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构成了人道的核心。后来的佛道也是人道的一种,只是有其特殊性,其中加入了信仰成分,所以单列为佛道。 虽然孔子比佛陀更晚一点点,儒家思想却来自三皇五帝,那个时候人道就已经在逐渐起作用了。 陈羽依托异界的情况,把赵佶的道家倾向理解了一遍,没什么启发,只是老生常谈而已,只是让陈羽联想了异界碰到的情况。 由于儒家思想与异界人道的深刻纠缠,陈羽也不能摆脱儒家思想,重开炉灶。那不符合经济原则。 况且在景炜的教导下,儒家不是不能接受,只是需要排除一些糟粕就够了。 在原有的思想中改革当然是沉重的,但是比调整人道要容易得多。 陈羽就是要鸠占鹊巢,让人道本身来给陈羽背书。 陈羽有拓印了一整条律之大道的混沌灵宝作为金手指,算是大道的亲儿子,还怕小小的儒家吗? 虽然这个金手指很不给面子,不能提供直接帮助,但是只要陈羽做的对,就能让人道直接改进。 儒家再牛,做法受到人道排斥的时候,它也只能认倒霉。 只不过,陈羽占据小小魏国的时候,是不能大幅改变人道的,金手指只能小小的让陈羽的势力获得优先关注,后面陈羽势力大增的时候,就是给儒家顽固派以迎头痛击的时候了。 这个时间不能太长,因为魔界入侵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