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青岛未来
青岛,蔡锷等人根本就不知道,逃跑的那些日本人,把信息已经发回到日本了,这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任何的意义,全歼是歼灭日本人大部分的有生力量,不是彻底的把所有的日本人都给干掉,这里是一片开阔地,还经过了晚上,随便的一跑,只要胆大的,懂一dian的中文的,再找寻他们会非常困难,出力也不讨好。←小,..o 再说了,围dian打援,一定情况下,需要时间夯实防御的阵地,却不代表着一定不要把情报泄露出去,如果一dian情报都没有,还围什么dian,打什么援,最大的战果,就是把包围圈之中的3万人给全歼了,这些已经是预定战果了。 3天的时间过去了,神尾光臣这边,工事已经没有可以挖的了,可是西北那边还在继续,不但是里面挖,外面同样在挖,当3个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员和机器设备都上来的时候,这一片靠近海边的平原,变成了一个大工地的,机械化的cao作,远超过一个人,当挖掘机向下,一次性挖起数十个立方的泥土,一台机器相当于几百上千人的时候,更大范围的包围圈开始形成了的。 钢铁,水泥,甚至是火炮,这不是一次性的工程,而是一个半体系工程,由6个岸基炮台组成大规模的防护体系,不但对内,而且对外,高耸的炮台,依托着丘陵的高度,再加上旁边密集的战堡和阵地,只要驻扎足够数量军队,可以抵挡住5倍。甚至是10倍的敌人的攻击。 对于此,神尾光臣一无所知。他看到的,还是对面的西北军。一diandian完善的工事,如果说之前,他就已经没有心思反攻的话,现在,就更是如此了,铜墙铁壁一般的防护,让他根本无法攻击,打了也是损兵折将。 因为人员的减少,之前大部分冲到岸边船只之中。还存有整个部队一半左右的给养,这些足以支撑一个月了,最大的问题是水源,在防守区域之中,有3口丼,又经过了日军的继续挖掘,勉强足够使用,这方面不用他来cao心,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心态。面对着死死的围困,他只能够尽可能的去加油鼓劲,可是士气上还是在不停的下降,神尾光臣很清楚。现在除了18师团之中的精锐部队,还有一丁dian的战斗力,其他。几乎都废掉了,对方没有攻击还可以。一旦攻击,就是一盘散沙。无法抵挡。 神尾光臣何曾遇到如此场景,可是闲暇时间细细想想之后,他发现自己没有丝毫的机会,没错,从东京上船之后,就没有一丁dian的机会,除非海军联合舰队不靠近青岛,没有被岸上舰炮所伏击,还有一线希望,之后,命运就无法更改了,即便他当天晚上去冲击对方的防御,结果会更糟糕,8万人,可能连3天都抵挡不了,就会全军覆没。 青岛,大本营之中,在得到了蔡锷肯定的答复之后,杨元钊已经把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面,战斗的事情,由蔡锷等人负责,已经围住这些日军,只有不到10平方公里的区域,加上双方接火的距离,对方防线已经压缩到了相当小的程度了,这种情况之下,胜利是一定的,关键就在于,怎么的胜利,到底取得怎么样的胜利,最终可不可可以扩大战果,这dian蔡锷等人已经尽量的去做了,就看日本如何去选择了。 青岛由德国人交到了西北的手中,哪怕提前的进驻,青岛的事情也不少,现在的青岛的城市管理,日常维护和发展,都由西北接手了,要想让青岛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还需要调整,德国人的发展方法,跟西北的完全不同,就算是青岛港,德国人也是满足与一个普通的港口和军港,没有考虑到后续的,同样作为良港,青岛跟上海几乎是天上地下的差别,虽然上海借助了长江航道,可是整个北方,铁路网的密集程度,远远超过南方。 北方以平原为主,有的只是一些大河,只要一些关键性的桥梁修建成功,就可以快速的布局铁路网,可是南方,却是河道密集,江南水乡的河道湖泊,成为了建设铁路的障碍,除了一些大动脉,支线和小型的铁路较少,特别是长江大桥,在杨元钊的要求之下,必须达到60米以上的高度,以保证长江主航道可以通行万吨级的巨轮,这成为了铁路网密集的巨大制约,从这一dian上面来说,青岛具有成为大规模海上枢纽前提条件。 整个西北系的核心和工业生产能力都在北方,在铁路顺畅的同时,青岛可以成为上海的有效补充,甚至会成为西北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青岛作为西北控制的第一个港口,肯定在未来的地位,不会低于的上海的,在城市的规划没有一个大的更改的前提之下,港口的兴建是必须要提前的,年吞吐量在5000万吨的码头是要具备的,甚至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提升能力,有了巴士拉港的扩建经验,西北在扩张青岛港上面,自己就可以了,最多一些设计问题,让德国方面的设计所帮忙而已,大量的原材料,通过西北铁路运输过来,那3个军的生产建设兵团,就是港口兴建大军的一部分,当设计图出来之后,会跟其他先期抵达青岛2个军一起,投入到青岛的建设之中。 150万人,数万台各种专业机械,还有天车塔吊在内的起重工具,他们之中五分之一,是曾经参加过巴士拉港口建设的熟练工人,只要基础的港口图纸出来,建设速度会非常的快。 人口,是中国巨大的包袱,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关键就在于人口,当土地承载不了庞大的人口的时候,战争就无可避免的发生了,这也是数百年一次王朝更迭的原因,哪怕你统治的再好,也无法改变,最多延缓一下他的时间。 杨元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农业方面的投入,是杨元钊第一个改变的,大农场,化肥,科学种植的方法,让农业收获更多,在满足了吃饭问题之下,开始投入到了工业之中,庞大的人口产生了巨大的红利,这也是中国商品横扫世界的根本所在,在科学的调控之下,百万,甚至是千万动员和调集能力,都不是问题。 对于青岛的改造,不单单是港口,哪怕是千万吨级的码头,需要的人员也不可能是150万,这些人负责处理整个青岛,甚至是胶州湾的建设,从青岛为核心,一系列的港口城市,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港口带,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周围。,
除了港口之外,城市的布局,也需要大规模的改进,工业区,仓储,甚至是未来的一些商行之类的,都需要提前规划,西北获得青岛,付出了巨大的资金,总要让这些资金获得足够的收益,青岛的将来一定比现在更好。 出色设计和计划,让胶州湾变成了一个庞大工地,各种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在这里堆积如山,杨元钊和一些德国设计师,西北培养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一起,就青岛港的未来,进行的谋划和设计。 欧洲已经开战了,在战争前提之下,整个德国的中心都转向了军事上面,一切跟军事无关的项目都受到了压缩,在军队极为缺乏人员的前提之下,连适龄的设计师都有可能应招入伍,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几百万大军之下,一个大头兵,又有多少人重视,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炮灰。 没有人愿意当炮灰,这种情况下,西北以设计需要入手,用真金白银,从德国招募了大量的设计师,甚至是一些事务所,整个所的都被招募到了中国,德国严谨和科学的设计理念,跟西北大工业,大集群的设计相结合,成为了1913年中国发展的亮dian,这其中,青岛就是最重dian的一个。 大港口,18个大小不同卫星港口,跟青岛的主港口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其中,又集中了军港,船舶制造和大规模的工业区,西北在兴建这一dian上,有足够的经验,钢构结构形成的标准化厂房,跟西北的大型机器相结合,足以填充整个上百平方公里的地区,当工人和家属集中之后,青岛会在瞬间,由现在这么一个不大的城市,变成一个超过世界想象的庞大城市,人口可能会突破千万。 当然了,这些只是远景,青岛的建设计划,会合理的分配到2-3年的时间之中,甚至在现在,还没有彻底的实行,改动的只是青岛附近的这一片区域,原因无他,这里还是战区,还有几万日军在包围圈之中,未来,是否有战争,还不好说的,别建好的工业区却在战火中被毁于一旦了。 建设暂时不着急,可是设计,却必须提前定下,一个庞大的,足以载入史册的新城,一个在东方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港口,就算是没有战争到来的前提,都会让这些德国人全力以赴的投入,更何况超过千人的助手和十倍的人员,让市政厅之中,新青岛的沙盘在快速的增加,并逐步的完善,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