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记录美好生活在线阅读 - 记录美好生活(二十四)

记录美好生活(二十四)

    “千手千面说电影”聊天群创建者姓庄,名叫庄容,网名安安,是个女性。

    当初庄彩虹推荐陈西进群的时候,陈西发现她们两人同姓,就疑心她们两人是亲戚关系,后来了解了安安的简介,知道她们并不是同省的人,且在成为独立自媒体人之前是国内某电视台的导演及制作人,汶川大地震后参与过救援工作,走访了川西不少心灵导师,狂心顿歇,毅然决然地从电视台辞职,成为一个独立的自媒体人。

    群公告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是聊电影,但当陈西进群的时候,群内正推荐了一部电视连续剧及原著小说。

    陈西对这种讨论氛围很感冒,他很快就追完了全剧,并买了原著阅读,读完后,就急不可耐的趁热打铁的写了一遍感受。

    《法无禁止皆可行?善有大小都能积!》

    小时候看电影,经常会与同伴们不等电影结尾便迫不急待的互相询问:(电影中的那个角色)是朋友还是敌人?

    读书时候,常受到父亲的训诫:行要好伴,坐要好凳,要与好人多交往,离坏人远点。

    苦痛经历过,尘世繁华看过后,我常常扪心自问:道是什么?我如何才能活出一个真正自性自在的我来?

    现在看电影,我会尝试着去读各类人物的内心,尽量去理解他(她),站在角色的立场与其所处的时间与社会背景去想问题,我才发现,朋友还是敌人?这是需选定一个参照系的,而且在很多时候,即使参照系建立了,很多人物或事也很难界定一个子丑寅卯,真假善恶来。

    现在与人打交道,即使内心潜意识里会去给人贴一些标签,但是我心里还是明白,所谓的好人与坏人,其实是做了好事的人与做了坏事的人,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有的只有是否有做好事或做坏事的诱因与各自定力及修为的程度。

    科学有很多分支,但殊途同归,最终服务为满足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人类对未知宇宙的探索与更高层次精神需要的追求从未停止过。无论是基督还是儒,佛,道或者其它的一些哲学,都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探索方式。

    因为朋友的推荐,我最近电视连续剧《一念起灭》,然后我买了长篇小说《潘多拉的魔法盒》。

    注:(以下斜体字为书中原文)

    故事从1995年爨一的私募基金解散说起。

    1994年6月在BJ创办个人私募基金,1995年5月私募基金预备解散。(P4)

    赚了钵满盆满的公司说散就散了,解散的理由是:

    1)爨一歉意地说:“没什么,我就想清静一段时间……这话让我都觉得是敷衍。”(P20)

    这是爨一准备离开时对德国生意伙伴詹妮说的。

    2)“国内信用是个问题。私募基金是个没爹没娘的买卖,一边做生意,一边得准备拼刀子,脑后还得长只眼晴看衙门的脸色”(P32)

    爨一放下酒杯,重重地吐了一口烟雾,说:“都说商场如战场,可私募基金这个仗已经打不下去了,那不是打仗,是屠杀。中国的股市何以成了一台取款机?(中间观点号字略去)我是中国人。”(P35)

    爨一与某集团老总喝酒说的。

    3)爨一点上一支烟,答道:“股票的暴利并不产生于生产经营,而是产生于股票市场本身的投机性。(中间观点号字略去)所以,得适可而止。”

    这是爨一接受了龙巧兮后对她的解释。

    4)爨一的助手说:“还没立法,怎么违法?”(P9)

    对龙巧兮说的。

    因此,我觉得此时的爨一要么迷乱的,是对自己强势文化观念的拷问与存疑,要么是见好就收,等待下一时机成熟再择机而动。

    而他所擅长的,他念念不忘所遵循客观规律的强势文化就是让自己强大再利用法律的空白或打法律的擦边球而巧取。

    而恰好在此时,他遇到了警员龙巧兮。龙巧兮,有着成为无挂无碍,自性生活的所有属性:单身,年轻漂亮,高学历,放弃了德国的永久居留权回国内工作,有一个在国内做导演的父亲与一个在德国开餐馆的母亲,物质资料丰富,有无挂无碍的现实物质基础。凭个人喜好成为了一个小警员。

    对爨一的刮目相看来自于她在爨一的房间里用高科技的音响听了原声碟《念念无明》,这不啻于给她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龙巧兮被震撼了,心里在惊叹:天哪,太美了!太让人陶醉了!人原来还可以这样活!灵魂原来还可以这样滋润!(P53)

    巧兮的欲望就这样被勾起来了,人类对于更高层次的心灵需求被勾起来了,这样时候,她与爨一彼此找到了暂时可以有共通点的同类。

    就这样,不在同一层面的两条线在此时似乎相交了。一个羊爱上狼的故事就此展开。

    当然,羊是伪羊,龙巧兮追求的是恬淡,自然,但她对生活仍旧有着自己的独立理解与自由的生活方式。但狼是真狼,虽然有着短暂的反思与渴望被救赎,但骨子里仍然是狼性十足。

    龙巧兮觉得,虽然此刻只是远远的在谈一种意向,但是“杀富济贫、精神绝症”这些词似乎让她嗅到了一股“招招见血,剑剑封喉”的寒气。(P169)

    不同层面有相交自然就有分离,这个龙巧兮自然清楚,所以她向他索要了一个很多形式逻辑的女人都会想要的一个神话作为礼物,那就是让一个历年以来在王的呵护神的庇护下的“黄庙村”脱贫致富。

    爨一毫无疑问是自负的,无论是灵修山问道,还是对龙巧兮审讯王姓犯人让他开口时的点拔,甚至是所谓的黄庙村神话的写就,无一不按照他自以为是的道发展并变化着。

    般若大师对爨一的概括是中肯的: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还有一分是住于心中,游于心外的痞气。

    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于登天。

    爨一从三个层面透视社会:技术、制度与文化。他理解的强势文化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是期待救主的文化。

    技术他有,无论是从私募基金的获利,还是与欧掌柜打赌对一年后某一个股票的预测成功还是书中P215页他对选取音响作为加工产品对产品属性的四点论述。

    对制度他也了然于胸,哪些是法律空白,哪些空子可以钻,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他也一清二楚。

    对于文化,他也有一套自己的未上升为理论的说法,虽然读者可能会看得一头雾水,剧中其他人也是似懂非懂,但这并不影响他左右自以为是的故事可能发展的方向,引起社会上多数形式逻辑女人的仰慕。

    你送给我的礼物不是神话,是觉悟。

    你与传统习俗格格不入,这使你不愉快,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不愉快。如你所说,不该作为的不作为就是作为,你确实适合清静,还是乖乖在屋里呆着吧。(P441)

    这时,我认为龙巧兮是有觉悟了的。有一张她与狼狗的照片很引人注意,她爱上了狼,她也觉得她有能力驯服狼。

    最终,她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作为一个警员,她死在与犯罪份子的搏斗中。而王庙村的神话,则以那个“只有矛没有盾”的音响前辈的留了面子的死与耽于物质的刘三好跳楼自杀而收场。

    大哥会因为龙巧兮的死而醒悟吗?结尾以爨一悄悄出走收场,从最后的一句话来看,我觉得他仍旧没有醒悟,而是奔赴了另一个战场。

    书中结尾写道:欧掌柜失神地望着大门外的车流,心里自语:大哥,你又要挨骂了。

    当今社会在迅速发展,市场的变化,文化与观念的转变,很多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了出来,对于我国国情来说,很多立法严重滞后或出现空白是常有的事,而且,就算有立法,但很多法规对下不对上,在和平的年代里,上层人物常做着掩耳盗铃或不断地捂盖子的勾当而收获颇丰,所以我们常常会说,资本是有原罪的。

    现实社会中,从物质层面上看,处于井里的人占绝大多部分,极少部分因为出身或个人的努力可以扒到井口看一看,但无论怎么去提高个人的觉悟或努力,这个社会,金字塔式的结构在暂时的一段时间里不会有太大改变。

    然而,在精神层面上,我认为众生平等,社会上的人们就如人挨着人围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圏,无前亦无后,无上亦无下,无所谓输赢,有区别的只是多数人习惯于向前一个人看,只能看到前一个人的后背或脑后或脚后跟,而也有一些好奇的人们则会左顾右盼,徬徨努力,试图逃离这个圈子去领略圏子外面的世界。

    记得有位林姓还是一个其他的革命家说过:我原认为,打下江山后,人们就可以平等的安居乐业了,但现在看来,原来的想法多么愚蠢。(原话找不到了,大概意思是如此吧。)这就是他的惑。

    爨一也有迷惑,虽然他不是佛门中人,也很努力的在参,但他那与生俱来及后天练就的狼性却是他最大的障碍,所以般若大师才说那一步比登天还难。

    爨一回答:“讨个心安。合了国法,还得看看合不合佛法。”(P208)

    其他观感:

    1.我觉得此书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阴阳双剑合璧的产物。

    2.我先看的是电视剧,当时看到男主角关于某某胸襟的一段论述感觉很突兀,书中果然没有。

    3.电视剧中未交待龙巧兮是自杀死亡,所以有一段七兮同事对爨一的调查与态度不理解,看书后才顺理成章。

    4.看剧时以为正气的陈某演可能会比现在的男主好些,但看书后,觉得找现在的男主演是对的,要的就是这一种似正似邪的痞气。

    5.世界是多维的,而读书人往往会自负,喜欢钻牛角尖。爨一的思维用在当时的股市是暂时成功的,但将他的观念应用到社会,可能会有腥风血雨,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说知识越多越反动,从现今某高校的老师杀害老师夫妇个案也可窥一斑知全豹。我有一个朋友,办了一个电子公司成功后,信心爆棚,说餐饮业如何落后,说他要将他的理念也应用到饮食业,办了一个中餐馆,结果没到半年就关门大吉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6.他说的觉悟或者说开的方子是一剂竭泽而渔,弱rou强食的方子,不可取。

    7.书中硬伤还是太多,不合常理的发展太多,作者有缜密的思维,但没有实际的制造企业管理经验,对社会底层人的思维也不甚了解,所以很多事的发展会让人匪夷所思,这些我就不一一列出了。但可以作为一部好莱坞的英雄片来看,这样心里会释然很多。

    8.这是近年以来,我第一次静下心来,一字一字地看了的书,也正因为有很多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沟通障碍而出现的小瑕疵,所以才真实,这也是我愿意多看两遍的理由。

    读书时,老师给我们厘清了“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今天,我们仍旧在物质丰富与精神富足的对立面中迷乱。如果某人能做到既合国法,又合佛法,我相信,他(她)已经得道了。

    2018.10.22

    写完后,他不假思索就将它发在群中,果然引起了大家的讨论,群友们从各自的立场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有说陈西的见识还不如欧掌柜的;有说陈西需要将书再看两遍的;甚至还有人说出了“夏虫不可语冰”的话,只有一个在川西某佛学院读书的女性对陈西表示赞扬,说爨一看似与劳工签了与公司无关的合同,但虽合了国法,并不合佛法。

    最后安安作了总结性陈词:

    @陈西,你的《一念起灭》观后感我认真看了。

    第一次打开看,在开车,我扫了一眼,还告诉编辑可能又有一篇《一念起灭》副文要发了;

    然后,我到家认真看了第二遍,才发现你的文章中提了很多问题,这问题是提给读者的?不完全是,这问题更是提给你自己的。

    你的文章不是“观后感”,而更像“观中感”,这让我想到我写“红袖伴僧”,从决定写它到真的写出它,有半年时间。

    因为我问出的那个问题一直在我心里过来过去,我在用我的知见回答,也在用我的人生经历回答,直到我觉得我有了一个我满意的回答。

    但是,这满意绝对吗?

    当然不是,只是暂时的满意罢了,它绝不是“果”,是下一个“因”。

    我看到大家都对你文章中的问题做出了回答,而这些和我今天说的这些,都会纳入到你的“因”中去,启发下一篇文章,而那篇文章很可能是你对自己所提问题的回答。

    期待你的下一篇文章(也不一定是文章,文章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谁也替代不了你的答案。

    安安的这一段话,就像是她在陈西的心中植下了一颗种子,那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在后来的日子的,陈西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作者与男主角对应现实中的生平,并逐渐坚实自己的看法与立场。

    陈西说的“腥风血雨”,也在几年后让他背生寒意,那次他与一个做线材的朋友聊天,朋友现在雇了极少的员工,大多数发外到广西的农户家生产了,大大降低了成本。朋友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陈西马上联想到“黄庙村”,他意识到了那剑剑逼人的寒气。

    直到几年后,陈西在“蓬莱第一峰”里看到群友发来的女主角在川西与娃娃们一起玩耍的照片,原本知性的女主成了一张大众脸,他非常失望,马上发出了一个“差评”,群友解释说,照片是师兄拍的,可能做了修图,现实中她们一起玩耍,大家并不认为谁是明星,谁是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