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汉室再兴:从攻略董白开始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二章 黄忠初现身 南郡唾手得(1/2)

第一百零二章 黄忠初现身 南郡唾手得(1/2)

    在张燕等人前往京城的道路上,刘协便已命人给黄琬报信,告诉他黑山军归顺朝廷的消息,让他审慎施为,争取早日拿下白波军,平定司隶校尉部。

    北方战火连绵不休,南方却也不是死水一片。

    刘协将目光看向地图上的荆州、扬州、益州和交州。

    荆州,刺史赵琰曾邀襄阳蔡瑁、中庐蒯良等地方豪强相会,起初双方谈的并不愉快。

    盖因赵琰性格刚毅、耿直,察觉到这些地方豪强野心勃勃,其害不下于朝廷想要对付的宗贼,遂不欢而散。

    后朝廷将四万白波军归顺的捷报传檄天下,蔡瑁、蒯良心忧朝廷速胜,筹码减少,遂再约赵琰相会,言语中做出许多让步,这才让赵琰勉强同意他们的请求。

    没办法,不妥协,赵琰面对荆州,就像浑身是刺的刺猬一样,难以入手。

    于是蒯良派人诱请数十名宗贼赴宴。酒酣之际,赵琰在黄忠的护卫下,出现在宴会大厅,历数这些宗贼的罪行,并令黄忠将他们全部处死。

    这些宗贼的部众,震慑于黄忠的悍勇,不敢反抗,遂归降于朝廷。

    黄忠乃宛县人,在种拂初任宛县令时,因仰慕种暠之名,遂拜于种拂门下,被举荐为门下督盗贼,主掌侍卫。后种拂擢任颍川太守,黄忠因不满继任的宛县令贪腐,遂弃官。

    去岁种拂被朝廷擢升为南阳太守后,黄忠心慕种家忠义之名,再次投效种拂,欲为国效力。

    种拂知悉黄忠的忠勇,遂向朝廷举荐其为都尉千人,俸三百石。

    刘协注意到这份奏表,看到黄忠之名,心中大喜,直接擢拔其为都尉候,秩比六百石。

    此次赵琰入南郡和蔡瑁、蒯良相会,种拂遂遣武艺高强的黄忠跟随保护。

    趁宗贼新死,消息尚未传出,黄忠率手下千余人,在蔡瑁、蒯良等地方豪族的协助下,内外夹击,很快便将南郡大多县城收复。

    在赵琰的授权下,黄忠顺利整合南郡各县的降卒,裁汰部分老弱,整顿出一支五千人的军队。

    同时,赵琰下令招募州兵,蔡瑁、蒯良等地方豪强积极配合,既送粮又送人,很快便拉扯出一支五千人的新兵队伍。

    鉴于黄忠在数次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赵琰爱才心切,遂上表为黄忠请功。

    刘协斟酌半晌,擢升黄忠督荆州兵事,却未加官。

    毕竟,仅以南郡数战之功,不足以加封校尉职,故刘协决定压一压黄忠,增权而不升官。

    如此,黄忠便能名正言顺地习练州兵,同时也拥有调动各郡兵马的权力,当然,这项权力会受到州刺史的制约。

    蔡瑁、蒯良等地方豪强为收复南郡建功,根据赵琰的请功奏折,刘协略有斟酌,便驳回了奏议。他批注道:功不彰,名不著。望再接再厉,为朝廷效力。可辟除为州从事,悉心培养。

    经尚书台润色,一道圣旨便颁下。

    赵琰受领圣旨后,依旨意命黄忠督荆州兵事,辟蒯良为主簿,蔡瑁为治中从事等。

    蔡瑁心知赵琰并不待见他们一众荆州豪强,可是,皇帝酬功居然如此小气,显然也是不待见。

    这种猜测,让他心中有些发慌,遂去寻蒯良商议。

    来到蒯府后,蔡瑁发现亲近蒯氏的一众豪强皆聚在此处,不知议论何事,这让他不由得生出忌惮之心。

    蒯良得到通禀后,还未来得及出门相迎,便见蔡瑁急匆匆踏入客厅。

    他不由地苦笑道:“诸位是想将蒯某架上火上烤灼啊!”

    刘协的批注,早已传遍南郡。是以,关系相近的一些豪强,便来寻蒯良谋求对策。哪曾想,还未应付完他们,蔡瑁却也沉不住气,主动登门拜访。

    这若是传言出去,他蒯家便成了众矢之的啊!

    微叹了口气,蒯良拱手道:“良和德珪商议后,再和诸位详谈。”

    这些地方豪族势力较小,向来和蒯家亲善,此刻见是蔡瑁来访,自是不敢怠慢,很是一番谦让。

    蒯良将蔡瑁迎入内厅,这才问道:“蔡兄何来?”

    蔡瑁压下心中的忌惮,苦笑道:“蒯兄,刺史赵琰防备吾等,却不料皇帝也不重视吾等,这可如何是好?”

    蒯良抚须摇头道:“荆州仅复南郡,你我功劳不著,有何怠慢可言?”

    蔡瑁看着蒯良老神在在的模样,心中就有气。这家伙,仗着有几分谋略,老摆出一副运筹帷幄的姿态,实在是让人作呕。

    他试探性地问道:“若是陛下一直轻忽吾等,吾等该当如何?”

    蒯良捋须道:“据闻,陛下批注:功不彰、名不著,望再接再厉。显然,仅凭南郡之功,不足以入陛下之眼。君不见都尉候黄忠,此次亦未升迁么!”

    蔡瑁心有不甘道:“瑁仅被辟为治中从事,这职位也太寒碜人了。”

    蒯良淡笑道:“吾亦不过主簿,却也不曾有怨言。德珪啊,当今陛下非桓灵可比,出言需慎重啊!”

    董卓何等凶残,皇帝收其兵,却敢留其在朝中,委以大将军之职。其胆略之高、气魄之大,焉是他能妄度、非议!

    蒯良不愿多言,遂招来从弟蒯越。

    蒯越得知事情的原委,不禁摇头道:“德珪,何其速也!上次和赵使君不欢而散,吾等便曾商议,当今陛下乃英明之主,妄动心思,不如勤恳任事。如今,刚收复南郡,你便耐不住性子,这可如何是好啊!”

    顿了顿,他劝说道:“收复荆州后,一切自见分晓。与其担惊受怕,不如筹谋建功立业!”

    蔡瑁闻言,讶然道:“异度可有良策?”

    蒯越道:“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守襄阳,若是能够说服二人归顺,兵不刃血拿下襄阳,则南郡尽可归于朝廷。其他各郡势必不敢再与朝廷相抗。如此,岂非奇功一件。”

    蔡瑁闻言,踌躇片刻后道:“待吾细思后,再作答复。”

    他虽然贪功,却又惜命,自不会考虑这种拿性命换功劳的差事。

    看着蔡瑁匆匆离去的背影,蒯越摇了摇头,叹道:“见利而惜身,色厉而内荏,不足信也!”

    蒯良摆手道:“噤言,现在蒯、蔡两家应相互扶助,至于将来,就看各家的造化吧。”

    蒯越默然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