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分段运输法
第145章分段运输法 司农寺里,对接范铮的是熟人,司农主簿阎玄邃。 两饶品秩相近,阎玄邃还要高上两级,规格绝对不低了。 凭司农卿郭嗣本怎么重视范铮,巨大的等级差在那里,他也不能自降身份去与范铮交涉。 哪怕是后世,都要讲一个对等原则。 范铮倒是松懈了许多,捧着细瓷茶碗吃了口茶:“司农卿也真是的,他要通过你来找我,也不会耽误时间了。” 阎玄邃干笑一声:“瓜田李下。” 范铮秒懂。 李泰是阎玄邃的妹婿嘛,让阎玄邃出面延请,郭嗣本怕被贴上“李泰一党”的标签。 三品以上大员,几乎没有人愿意掺和争储夺谪的糊糊事。 要么,等新君登基时,他们早就老到致仕了; 要么,位高权重、根深蒂固,根本不需要站队,谁当皇帝我认谁。 “咋,太仓署与太原诸署,需要查一查?” 范铮眨巴眼,心头在盘算,最多只给你算太仓署的,那些各地的仓储,最少得娃儿出世才可能出长安,帮忙去算一算。 阎玄邃略为骄傲地笑了:“司农寺的职司,重点就是仓储粮食!别的地方粮仓敢玩花活,司农寺的粮仓,谁动死全家!” 范铮奇怪了:“你们司农寺重点仓储,仓储不出问题,找我干嘛?” 阎玄邃笑道:“仓储不出问题,可运转艰难啊!” 长安号称人口百万,凭关中的出产,很难供得起如此庞大的消耗,势必从扬州等地贡粮。 运河的好处,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扬州到洛阳段走水运很畅通,比走陆路的成本多了。 “问题是,各河段的水位深浅都不一样,跑船吧,不划算;跑大船吧,容易搁浅。” 现在的粮食水运方式,是直运,也就是从杭州到洛阳,一条船从头跑到尾。 范铮置下空茶碗,轻轻敲着桌面:“可是,为什么不在各节渠口设仓,收取下一节送来的粮,然后统一换船,再行到上一节的渠口移交?” 这个困扰唐朝的粮食转运问题,直到开元二十一年,裴耀用分段运输法才彻底解决了。 装卸、转阅费用并不低,好歹免了因运输不便而造成的损失,收益大过成本。 后人站在前饶成果上,当然一目了然,可对前人而言就是个怎么都绕不过去的门槛。 还有一个问题更现实,谁来承办此事? 一个环节的变动,往往需要数个部门以及地方上的配合,裴耀是身为宰相,要不然实施的阻力还不。 各部门间的协调,就是个心累的活儿。 掌固续茶,走神的阎玄邃举碗饮了一口,烫到嘴了,不禁龇牙咧嘴,重生吐了几口大气。 分段运输法,其实真不难,却恰如那一层窗户纸,没捅破之前,伱根本想不到竟如此简单。 微微思量,阎玄邃就知道,这个方法,可行! 杜家妹子的夫婿,要得! 阎玄邃步履匆匆,踏入司农卿公房,将分段运输法讲述出来,郭嗣本震惊了。 “此子还在司农寺否?” 阎玄邃笑容绽放:“下官与他共膳哩,故而没走。” 没有足够的交情,你做不到这一点! 郭嗣本匆匆起身,随阎玄邃到他的公房,满面堆笑:“有劳监察御史走一趟,郭某刚才忙于公务,怠慢了!” 范铮赶紧起身叉手:“上官日理万机,又是尊长,岂敢因范铮误了正事?” 其实范铮也明白,能给的利益大了,大员也得折节下交。 郭嗣本的做法,看上去有些世俗,却是很正常的事,不必在意。 现在距午膳时间不远,属于鸡肋时段,郭嗣本主要目的也只是拉近关系,于是谈地,颇有魏晋谈玄之风。 话题谈着谈着就拐弯了:“林邑王范镇龙,去年遣使者来贡犀牛,使者卷发黑肤,赤足,一身上要抹几次麝香,味儿真冲鼻子。人家还真有礼,见谁都合什行礼,跟佛门居士一样。” 林邑的地理位置,大约就是后世的越南南部,主体部族并不是后世的京族,而是被称为占族,后世还有十六万人在那片土地生存,信仰佛教,火葬之后,以瓶盛骨灰入水。
喜食生菜,这一点倒是连后世的京族也雷同。 关于有争议的昆仑奴,《旧唐书》的法是: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 范铮谈笑风生,丝毫不差不怯场:“林邑有一个叫东涛的地方,产一种鸡,腿有手腕粗,鸡爪甚大,数量稀少,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 东涛鸡的大爪子,好吃烤鸡脚的人最喜爱,可惜价格让常人望而却步。 “上官可知,林邑之稻,再熟甚至三熟?” 郭嗣本有些茫然:“本官记得,不是两熟吗?” 范铮笑道:“如果种到大唐,倒是两熟,可林邑气候炎热、无霜雪,就是十二月都可以再割一刀啊!林邑稻种,产量倒只是比大唐的稻种高一些,胜在成熟早、肥地瘠土都能种,缺点是米粒、饭硬、难吃、不香,救灾荒什么的还校” 不是贬低本土稻种,但在明清的精耕细作以前,本土稻种的产量确实不咋地。 明清之后,本土粳、糯的产量提升了,占城稻才被彻底淘汰了。 郭嗣本手一摆,陷入沉思。 这个事,运作得好,子孙可以多荫官啊! 至于郭嗣本自己,到顶咯! 问题就一个,后周的司农寺还掌三农、九谷、稼穑政令,到了隋朝被去除了,大唐的司农寺沿袭隋朝啊! 那些具体的三农政令,下放到各州去了。 范铮看出了郭嗣本的挣扎,轻笑着:“上官可启奏陛下,让林邑先贡一两车稻种,择一些良田、瘠地试种,看看效果嘛。” 郭嗣本点头:“本官这就上表陛下,请让司农寺潭州屯监试种一年,看看是否值得大肆推校” 潭州炎热,倒是试种的好地方。 “很多地方,土地破碎,零星得很,放任长野草也不对,可用条锄吧,还容易崩了口子。”郭嗣本摇头晃脑。 范铮轻笑:“桂州境内,民间使用踏犁,耕种破碎的地块,比锄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