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万历四百年在线阅读 - 第七十八章 处置(三)

第七十八章 处置(三)

    但是怎么说。

    再聪明的人也想不到家里有些混账坑爹玩意。

    当然,更多的说法则是人算不如天算。

    老爷子怎么也不会想到。

    自己随口一说山里闹大虫。

    本意是想告诉自己家的那个孙儿,想让他明白一下,创业不易,守业更难的事情。

    但是被自家那个整天在县城里胡作非为的孙子听到了。

    却让事情走到其他方向。

    在狐朋狗友的拱火与科普下。

    了解到了天门境的大虫可算是一身都是宝。

    这样的宝贝,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都是宝贝。

    特别是对他这种整日花天酒地。

    底子又亏的差不多,又不敢去找人把身上的零件换成机械的人来说。

    天门境的大虫的虎胆虎鞭,可是上好的补药。

    但是文家村小门小户。

    村里的天门境修士哪个自己遇到了不得叫爷爷奶奶的。

    一个不成器的小辈,哪有资格去使唤安排他们。

    于是乎,在听闻家中有人要去府城中做生意交割。

    决定让人下发一个悬赏任务。

    只不过,没过几天。

    这大少爷早把这事情抛之脑后,连找人去猎这大虫也忘记了差不多了。

    但是只有下面的几个人忠诚的执行这件事情。

    等到把平阳王氏的人请到家里。

    连忙报告给大少爷。

    可惜,大少爷脑袋里也完全没有想过其他东西。

    只道自己的虎鞭又着落了。

    床笫征伐的更加厉害了。

    所以今日,县衙里的衙役把他从会所里抓出来的时候。

    还在想是不是前几日与哪几个纨绔子弟争风吃醋惹恼了人家。

    他们决定给自己点颜色看看。

    眼睛一直转悠如何求饶。

    但是没想到,直接被手起刀落。

    做了个刀下冤鬼。

    这里不提这些文家村人的下场。

    只提王安之的这句话。

    让全场冷了下来。

    就是后面的那些个乡绅小吏们。

    再怎么掩藏。

    也遮不住眼底的错落与愤慨。

    你当这批人是真为了攀上平阳王氏的大腿而来?

    虽说平阳王氏在他们眼里,是九天神龙一般高高在上的存在。

    他们这等乡绅小吏,平常只有仰望而已。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

    难道还期望着能够攀上如此高高的存在。

    只是结个眼缘罢了。

    更多的,就是为了文家村这处黑石矿。

    王安之这等娃娃都知道的律法规定。

    这些乡绅能不知道?

    有人曾经讥笑过,乡绅在乡里横行霸道。

    必须有几个前提。

    一个是得精通律法。

    一个是得结交官员。

    如果这两点都没有办到。

    这不是什么狗屁乡绅。

    那只是官员眼里的肥rou。

    此刻能在刘县令身边第一时间赶到的,无一不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路上,他们就通过天讯等方式,互相之间拉拢自己能够拉拢的。

    许诺利益。

    逐渐分化。

    还没有到文家村。

    他们都已经把大致的矿区相关利益都分好了。

    要知道。

    大明帝国对资源矿产的划分历来属于严格至极。

    文家村的黑石矿区虽然在规模划分上,因为年产量不到一百万吨。

    只能算一个小规模黑石矿。

    但是即使如此。

    它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

    就拿文家村这黑石矿来说。

    平常耗费的就是流民的命。

    每天开采的黑石。

    都会有专门的大企业来收取。

    文家村也不采购什么高新仪器。

    更不打算发展黑石产业链。

    对他们来说。

    开采一吨黑石。

    基本上花费不了什么成本。

    要知道,抛去上交国库的百分之三十收益。

    给予地方官府的百分之二十收益。

    剩下的打发各路牛鬼蛇神。

    这一吨黑石,差不多到手百分之二十利润就是他们的纯收益。

    别看听上去利润一分配下来。

    就没有多少了。

    但是架不住这基数大。

    文家村这黑石矿官方数据是年产值八十万吨。

    那么一年下来,文家村会有一亿银元的纯收益。

    换算成金元的话。

    就是十万金元一年的收益。

    要知晓。

    就算是京城各部尚书,他们官阶是正二品。

    他们不算赏赐。

    一年的俸禄也就一百五十二枚金元。

    当然,本朝的官俸是历朝历代出了名的低薄。

    那些尚书们哪个不是修为通天的大修士。

    他们的奢侈生活也绝对不是区区法定的俸禄可以维持的。

    逢年过节。

    各省的总督巡抚的馈赠礼品。

    一次可能就是他们俸禄的十数倍。

    更别提很多大人很多本身就出自一些高门大户。

    他们的家族产业和底蕴,足够让这些大人们干干净净做一个清官。

    不说那些大能修士。

    就说任浮萍这样的天门境修士。

    出一趟悬赏。

    价格也就八百枚银元。

    忙活一年。

    不出啥意外。

    可能也就赚个七八个金元。

    一年给五个金元。

    可以雇佣一个不错的天门境修士来做一些保家护院的工作了。

    从这个价格,也可以看出为什么平阳王氏族地里。

    这么多非王氏的人对他们这么衷心爱戴了。

    要知道。

    王安之他家聘用了几个照顾的仆役。

    一年就要六七枚金元。

    这个价格放在外面。

    都可以聘用修士了。

    当然,这样的价格,也只是在太平年间的太平地段。

    要知道。

    放在前几年。

    那个刘氏兄弟作乱的那个年代。

    一位保家护院的修士价格得翻上几翻。

    那时候,荒野之外多少日夜小游神(一种监控机器,能够第一时间把画面上报给最近官府的一种巡逻器具)被那些贼寇捣毁。

    甚至北地的天际卫星,都不敢把目光投下来。

    生怕被刘氏兄弟队伍里那几位大修士发现给击落下来。

    那个年代。

    很多修士趁乱是发了一笔横财。

    而像文家村这样的钱多而没什么高阶修士的,正是最好的对象。

    在那个年代,文家村大部分的利润都花在了请几名高阶的修士上面了。

    文家当时当家的老爷子每年过年光景给钱的时候都心疼的把牙齿给咬碎了。

    只不过年岁光景一转好。

    老爷子也就拿出了大红包。

    一个一个把这些修士客客气气的请出了家门。

    要是当年那些个修士还在。

    今天那位县丞恐怕也不会这么轻易得手。

    甚至很有可能。

    老爷子还能到这场合上发言几句。

    这也算的上是有得有失。

    当然这也不能说当年老爷子做的不对。

    毕竟这出去的可是真真实实的金元啊。

    到了现在。

    修士的价格大致上也呈现着越往边境越高的趋势。

    同样是看家护院。

    在冀县。

    一年到头,一位天门境修士大概是五枚金元。

    这价格还是有市无价。

    到了北地边境。

    要得翻翻才能起一个天门境修士。

    同样,到了江南腹地亦或是直隶天子脚下。

    那等地方。

    就连普通的巡街虎都很可能是明法境修士的地方。

    一般的天门境和普通人没啥区别。

    也吃不了看家护院这碗饭。

    所以对一些修士来说。

    恐怕天下太平并不是什么好话语。

    不提这些,只说王安之他们。

    就王安之一句话。

    让这些乡绅们原本到手的肥rou。

    又立刻离开了嘴边了。

    刘县令皱着眉头。

    不顾天讯里一直不停发来的信息。

    低声下气问道:“郎君有何指教。”

    无论如何。

    不说后面站着的那位王惊风。

    就算是冀县的太原王氏的企业。

    也足够让他低下头来。

    好好聆听面前这个少年郎的想法。

    王安之知道面前这位县令为什么低声下气。

    他没有一丝骄横。

    也没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反而提出了一个疑问。

    “县令大人,您看这些流民如何处置?”

    刘县令皱着眉。

    按照自己的思路。

    老实作答,“按照《大明律》被圈养者,从解救之日起,归属地管理。”

    这也是他心中暗暗不爽的原因。

    大明帝国对天下官员有一整套考核制度。

    县令有县令的考核。

    县丞有县丞的考核。

    尚书有尚书的考核。

    学士有学士的考核。

    可以这么说。

    下至大明帝国的小吏。

    上至宰执。

    帝国都有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

    能者上,不能者下。

    这是洪武大帝时候就定下的规矩。

    当然到了今天,里面的猫腻和龌龊更是难以想象。

    但是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

    每次大考,都是要他们命的时候。

    每年一小结,三年一小考,五年一中考,十年一大考。

    除了小结分为上中下三等外。

    每次考第都会分为甲上,甲中,甲下,乙上,乙中,乙下,丙上,丙中,丙下九个等次。

    这些等次都将成为一名官员是否晋升的依据。

    两次大考甲上即可晋升。

    两次中考丙下就得降职。

    对刘县令来说。

    县令的考核是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生实事等方方面面来进行考核的。

    如户籍人口的增长。

    县中秀才数量的增加比例。

    亦或是此县上交国库的财富增速等等等等。

    总共有三四千个指标考核着一位县令。

    就拿这件事来说吧。

    文家村的处置必然会带来大量的流民入籍。

    从数量上来说。

    文家村原本就在冀县户籍上的人口只有几千人。

    但是现在一下子增加了几十万人。

    就算是放着整个冀县来说。

    也相当于一下子增加了百分之几的数量。

    流民的入籍从户籍增长的这项考核来说。

    会让刘县令获得一个加分。

    但是从长期而来。

    会影响县令考核的最重要的一个分数,那就是辖区内百姓的就业率(不提造反失县这种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