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华夏风雨情在线阅读 - 第426章 选帅

第426章 选帅

    皇帝华隆坐于朝堂之上,华服一身,金龙闪闪,器宇轩昂,威仪庄严。

    董宁立于边旁,镇定自若,大口道:“今日陛下开朝理政,只为议论出兵邺城之事,有本奏来。”

    简雍上前,俯首道:“陛下,太上皇龙体欠安,此时不宜兴兵增添杀戮,当大赦天下,开坛祭天祈福,为太上皇延年益寿。”

    言语落,附和声一片片,隆隆不绝,响彻殿宇。

    皇帝华隆听过,思绪跳跃不停,心想,我若强力争辩,定落下一个不孝的罪名,到时理亏,定是事与愿违,还不如让他人代为说话。将眼光落向高台之下的靖王、宁王、豫王,见其嘴唇微动,似有话说。

    连忙站起身来,走离龙椅,道:“靖王、宁王、豫王,昨日你们在养心殿向父王问安,你们向朕提议开坛祭天、大赦天下,为父王祈福之事,父王怎么说来着的?”

    靖王将宁王看了一眼,宁王出列,俯首道:“回禀陛下,父王说,生命长短自有定数,非人力所能左右,当顺其自然,坦然面对,苛求不得。”

    皇帝华隆将目光交给豫王,道:“六弟,父王昨日对我们兄弟可有什么寄予?”

    豫王出列,俯首答道:“父王说,天下动乱,他不能上阵杀敌,为国锄jian,是为遗憾。余生之愿,莫过于陛下您带着我等兄弟,快速平定叛乱,让百姓安居乐业,还天下以太平安康,大夏国永远繁荣昌盛。”

    “众爱卿,太上皇之圣意,岂可不遵从。”皇帝华隆坐回龙椅,接着大声道,“为完成太上皇之愿望,朕决定向叛军首府邺城兴兵,光复邺城,进而一鼓作气平定冀北,还天下以太平。”

    徐任枫一听,伏拜在地,大声唱和道:“陛下圣明,爱民之心可昭日月!老臣愿意弃文从武,做回热血男儿,驰骋疆场,为陛下先锋,打头阵。”

    严松、杨怀宁、林元治、苏达仁等大臣一听,立马跟随徐任枫的脚步,俯首礼拜,请缨出战,言语纷纷。

    “老臣愿意为运粮官。”

    “老臣愿意为大军架桥铺路。”

    “老臣就是不能冲杀疆场,就算做个火头兵,开灶做饭,为大军填饱肚子,也能尽一份绵薄之力。”

    ......

    皇帝华隆欢欢一笑,走下宝座,将徐任枫扶起,欢言道:“卿等其心可嘉,朕非常欣慰。但爱卿们乃朝廷股肱之臣,跟朕一样,面对的是整个天下,朝堂离不开你们。”

    靖王、益王出列,俯首道:“陛下,臣弟愿意亲赴前线,驰骋疆场,为国杀敌。”

    皇帝华隆坐上宝座,大声道:“好,不愧是朕的亲兄弟。就如你们所愿,益王为监军,靖王为大军督办粮草,明日起程,奔赴汴州,协助王猛,攻打邺城,进军冀北。”

    杨怀宁出列,俯首道:“陛下,大军攻打邺城,进军冀北,可谓是毕其功于一役,若不选出一位主帅,发号施令,各地兵马难免号令不一,贻误战机。”

    林元治、苏达仁出列,附和道:“陛下明鉴,杨大人言之有理。军中无统帅,号令不一,为兵家之大忌。”

    皇帝心喜,走下龙椅,面对满朝文武,大声道:“众爱卿,你们以为,何人担当兵马大元帅一职合适?”

    见皇帝一副有备而来的架势,简雍心中隐隐作痛,为日后计,出列,谏言道:“陛下,兵马大元帅乃国家安全之根本,依臣看,禁军大统领李长青将军再合适不过。”

    “简爱卿言之有理,事关朝廷安全,不可大意。”皇帝微微一笑,转向李长青,问道,“李爱卿,你觉得自己能胜任否?”

    李长青出列,望了皇帝一眼,见其射过来的目光中似有一千个不愿意,俯首道:“回禀陛下,以臣之才能,统帅五万兵马尚可,若超出五万兵马,臣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望陛下另觅良将。”

    皇帝欢言道:“爱卿言尽于此,朕绝不勉强。统帅一职,事关胜负,须得量才而论。”

    吏部侍郎晏道衡,字辨知,原二皇子齐王旧部,与黄宗乃齐王府旧人,曾有几分交情。心想,若是黄宗得了统帅一职,获得平定叛乱之大功,他日朝堂之上也有个帮手,出列,谏言道:“陛下,昔日不是任命黄宗将军为统帅了吗!”

    很多朝臣一见李长青自动退出,想到黄宗不是皇帝的嫡系,便来个退而求其次,相帮晏道衡,谏言道:“陛下,黄宗将军护卫京城有功,况且担任统帅一职以来,收复了虎牢关、商州、汴州之地,功劳颇大,实为统帅的不二人选。”

    皇帝将兵部侍郎周斌看了一眼,道:“兵部可有什么要说的?”

    兵部侍郎周斌出列,俯首道:“回禀陛下,纵观近两年来朝廷用兵,战而必胜的将领,唯王猛将军一人。此人用兵,极为稳妥,不管是攻城略地,还是固城防守,还是野外作战,都能应付自如,战则必胜。若是让此人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我军定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举荡平冀北叛军。”

    晏道衡俯首道:“陛下,王猛将军能征善战不假,可他麾下兵马过众,再假之以大元帅一职,节制天下兵马,若是心存异心,那可比安思景还要可怕,不得不防。陛下明鉴!”

    皇帝本就害怕王猛手中的兵马过多,日后难以制衡,被晏道衡一个点拨,忧虑四起,脸色极为难看。

    温良玉见之,为天下计,再也顾不上避嫌不避嫌,出列,俯首道:“陛下,臣有几句话想问问晏大人,不知可否?”

    皇帝知道温良玉为王猛说情而来,虽不情愿听之,但还是看在往日结义的情分上,答应了下来。

    温良玉将晏道衡看了一眼,问道:“晏大人,以你几十年的活头,可知何为国家之敌?”

    晏道衡笑答道:“温大人,有敌才会不安,使国民不安者,是为国家之敌。”

    温良玉笑道:“晏大人真是明察秋毫,在下敬佩。那敢问晏大人,何为国家之贼?”

    晏道衡得到了温良玉的赞许,自是高兴,欢言答道:“有贼才会受害,使国民受害者,是为国家之贼。”

    温良玉一听,甚喜,赶忙问道:“晏大人,依你看,王猛是敌人,还是贼子?”

    晏道衡一听,不知如何作答,哑口无言,站在原处一动不动,赶忙用眼光向皇帝求援。

    皇帝将徐任枫、严松、杨怀宁、林元治、益王、靖王等人看了一眼,见其欢笑不止,只好不接受晏道衡的求助,冷言旁观之。

    晏道衡见求助无门,只好自己答之,道:“温大人,王猛现下虽不算敌人,也不算贼子,但谁又能保证他不心存异心,不做那大逆不道之事,就怕只是时机未成熟而已。”

    温良玉冷笑道:“晏大人,他王猛是何等的贤德,上德若谷,从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心里,从不把自己的成绩当做资本,从不把他人的侮辱当做障碍,拿得起,放得下,腾出心胸,虚怀若谷,容下他人。你却倒好,仅凭自己的臆测,就能给他散播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真是好人。你父母帮你取名‘道衡’,你自己帮自己取名‘辨知’,今日所为,对得起这四个字吗?”

    晏道衡听过,两眼圆睁,脸上的肌rou抽动,手指指向温良玉,言语混乱,上气不接下气,道:“你...你...你...”

    众人听过三个“你”字,全被吓到,生怕他晏道衡跟温良玉动手,连温良玉自己都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温良玉就怕气不死晏道衡,接着说道:“晏道衡,你身为吏部侍郎,不仅不为朝廷物色人才,举贤任能,却反倒仅凭臆测,就给忠臣良将散播恶毒的言语,扰乱圣听,是何居心?”

    豫王不知好歹,站了出来,声援晏道衡,道:“温良玉,朝堂之上,就事论事,怎可人身攻击?”

    皇帝安坐龙椅之上,道:“好了!就按兵部的意思办,加封王猛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张守城为天下兵马副元帅,益王为监军,攻打邺城,进军冀北,扫平叛乱,快速还天下以太平。早一天平定叛乱,天下百姓就能早一天安享太平,安居乐业。”

    温良玉、林元治、徐任枫、严松、苏达仁、益王、靖王等人连忙伏拜,齐声道:“陛下圣明!”

    皇帝华隆将董宁看了一眼,董宁大声道:“朝事已毕,散朝。”

    众朝臣恭送皇帝,出得奉天殿,各自散去。

    朝会以后,皇帝将林元治叫了去,问道:“国丈,依你看,让王猛做这个兵马大元帅,朕可做对了?”

    林元治答道:“陛下,皇权没有旁落,王猛可做治世之良臣;皇权旁落,王猛可做乱世之枭雄。臣看着王猛一路走来,所到之处,亲民爱民,所做之事,忠君爱国,受尽委屈,却从无半句怨言。如此上善若水之人,很少有了,不值得陛下您为他心生猜忌。”

    皇帝笑问道:“真的不值得?”

    林元治笑答道:“不值得。我林氏一族的兴衰荣辱,全系于陛下您一身,哪敢有半句假话。”

    皇帝欢欢一笑,道:“走,国丈,一起,到凤儿那里喝酒去。”

    林元治欢愉一身,跟在皇帝的身后,朝着皇后的寝宫走去,步子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