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魏庄风云
<\/b>在解放前,局势混乱。 哪怕是京城附近也有不少胡子。 那年月人们一旦外出,首先担心路上让胡子抢了。 所以。 一到偏僻的小道,财主家的子女上学都要顾警察或家丁护院护送。 商铺掌柜的不轻易出门,有什么事情都委托伙计去办。 胡子把劫道叫做“别梁子”、“卡大线”。 大帮的胡子公开在路上设卡劫道,抢了钱。 还给别人一个理由——收过路费。 他们实在是太有礼貌了。 小股胡子就没有那么有礼貌了。 他们潜伏在路边的顺林里、高粱地,等行人路过突然跳出来。 因为害怕行人反抗,往往采取“打闷棍”的方式抢劫,一锤头将行人的脑袋锄下来。 另外还有一种胡子,更加凶狠。 他们仗着手里有几条枪,专门干打家劫舍,绑票的活计。 老百姓经常带着媳妇儿快乐的种着地,转眼间媳妇儿就被别人劫走了。 所以说,没有胡子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只是红桃儿的切口跟东北绺子好像有点不同。 李爱国直截了当入正题:“你把赵有才和刘翠花的情况介绍一遍。” 红桃儿咬着嘴唇低声说道:“赵有才以前在晋绥军当大头兵,逃回来之后把火枪也带回来了。 三零年的时候,俺们那里日子不好过,村子里饿死了不少人。 眼瞅活不下去了,赵有才喊上村里的几个小伙子,拉起了一支队伍,当了胡子。 主要是绑架人票,向家属索要赎金。 赛英花就是京城富商的小妾,被赵有才接了观音票,打川子500元。” 李爱国倒吸一口凉气,赵有才胃口够大的。 这五百块是大洋。 那时候的钱值钱。 一个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也就挣一、二十块大洋。 一个大洋约等于今天的三百块人民币,五百块就是十五万。 够多了。 这时候,红桃儿抬起头不安的看看李爱国。 “你继续。”李爱国晃过神来,冲着她点点头。 红桃儿似乎受了鼓励,没有那么紧张了,声音也平缓了不少。 “那富商七八个小妾,压根不缺赛金花一个。 再说了那时候农村大姑娘十块钱就能买个。 富商一狠心,不赎了。 赵有才说养个rou票弄不到钱,干脆撕票吧。 赛英花说自己跟护院学过开枪,能用盒子炮,愿意给赵有才当压寨夫人。 她有几分姿色,那双眼睛啊太勾人了,赵有才便熄了撕票的想法,当天晚上跟她入了洞房。 赛英花当了压寨夫人后,很快就成了二掌柜,杀人放火样样在行。 那时候的保安团都是怂包蛋。 只要开了枪,他们就吓得落荒而逃。 靠着绑票,俺们过了几年好日子。 那时候赵有才常唱的一首歌叫做【当响马,快乐多,骑着大马把酒喝,搂着女人吃饽饽】。 因为俺跟赵有才是一个庄的,也会使枪,他便逼俺给他做小。 俺本来不同意。 可是赵有才说俺已经是胡子了。 要是不跟他,他就通知保安团把俺娘关进了监狱。 俺没有办法,才跟了他。 后来。 解放了,赵有才本来还想再干几笔,结果一出手就被大军发现了,折损了十几个兄弟。 赵有才见事情不对头,就找了一个【卖底的】,那人在城里公社当领导,用两根小黄鱼换了新身份。” 话音落了。 李爱国问道:“【卖底的】应该是胡子中带路的人吧?” “呀,李司机,您连这个都知道。”红桃儿瞪大眼说道:“赵有才要确定绑票的目标,需要负责带路的人。这些人大多是临时入伙,被称为【卖底的】。” 李爱国曾听大奎讲过这些典故。 解放前京城的胡子团伙,老大被称为大头子,二把手被称为二掌柜。 既然是团伙,就有分工。 有人负责购买枪支弹药,有人负责销赃和联络外人。 大头子根据【卖底的】提供的消息,选定目标。 到了行动的日子,有人负责在外面站岗放哨,即【押大水】。 其他人手持长短枪、大刀踹开房门,用枪威胁这一家人,然后绑走一两个,勒索赎金。 要是遇到养牲口的,他们还会牵走一两头牲口,既能卖钱也能过rou瘾。 rou票绑来之后,由“看票”负责看管。 等rou票家里送了钱,大头子再根据规矩,给手下胡子分钱。 要是没人送钱,那就只能撕票了。 “你在里面是干什么的?”李爱国问道。 红桃儿低下头:“俺胆子小,只能【押大水】。” 她抬起头,慌慌张张的说道:“李司机,您放心,俺从来没有杀过人。事实上,俺还救过人呢!” “嗯?”李爱国眼神一凝。 “那是一九三五年的事儿。 赵有才带了着十多名匪徒来到了佟家营, 准备绑了佟地主的家属,但是佟家早就得到了消息。 大院内埋伏了十几个枪手,赵有才当时就被打懵了,赶紧逃跑。 卖底的那个人,直接被打死。 有两个胡子小肚子上中了钢砂蛋,半路上就死掉了。 赵有才吃了大亏,在回庞各庄的路上,顺手抢了隔壁黄庄,得了两头牛,十几只大公鸡,还绑了黄家的一个小姑娘。 赵有才本来想拿这小姑娘换五十块钱。 但是黄家人却觉得,黄姑娘进了胡子窝,肯定被糟塌了。 就算是赎回来,也嫁不出去,所以压根就没有打算出钱。 票砸手里了,赵有才吃了大亏,当下就决定立威,选了个好日子,准备砍掉黄姑娘。 幸好那时候保安团开始大规模剿匪了,赵有才只能带着手下到活窑躲避。 俺趁着混乱将那姑娘放掉了。” 李爱国将这条记录在本子上。 这一点倒是容易证实。 只要派人去黄庄打听,就知道红桃儿是不是救过人了。 李爱国随后又询问了两遍,颠来复去的询问。 确定红桃儿的口供没有任何问题后,这才站起身,看着老魏村长说道:“村长同志,现在我们可以去抓人了。” “抓人?抓谁?”老魏村长神情茫然。 李爱国道:“当然刘老汉和刘大娘。” “.”老魏村长流露出了骇然的神色,眼中止不住的震惊。 “他们就是赵有才和赛英花?” “不,这不可能,刘老汉是个好人啊。他是供销社销售员,日子好过,谁家借点米面,他从来不拒绝。” “这样的人,咋能干出那些丧心病狂的事儿?” 李爱国看向红桃儿:“你告诉村长。” 红桃儿低下头说道:“村长,他们就是胡子,解放后俺本来想找个好人家嫁了,他们又找到了俺,让俺冒充遭灾的女人,来到了村里。” 有证人证实,魏村长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昨天刘大娘还在俺家,给俺闺女缝被子来着,咋能是坏人呢。” 其实倒不能说魏村长的警惕心差。 而是京城附近的胡子本身就不是专业胡子,并没有专业的山寨。 他们因利而聚,因利而散。 像赵有才,平日里是庞各庄的老农民,只有找到了目标,才会把人马集合起来。 干了一票后,按财产分“红柜”,藏起长枪,带着短枪。 约定好下次集合的时间和地点,各奔东西了。 有家有口的回家,就说出去做买卖了,回来歇半年。 没家的有亲投亲,有友访友,实在没去处的,就到大车店。 这种人跟一般老百姓没有区别。 除非被人告密,或者是酒后失言,才会“掉了脚”。 村民们生性质朴,很容易被他们蒙骗住。 这也是李爱国强忍住焦灼,花费这么大功夫,审问红桃儿的真正原因。 看着魏村长面带骇然,在那里走来走去。 李爱国冷着脸说道:“村长,现在赵有才和赛英花可能还不知道红桃儿已经失手了,你马上组织民兵,前往供销社,对他们进行抓捕。” 语气生硬,甚至带了点命令的意味,魏村长却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 他惊醒过来,巴掌重重拍拍脑袋。 “李司机,您放心,俺们绝对不会让坏人跑了!” 话音落了,魏村长却又犹豫了起来。 “李司机,这事儿是不是得现报告给周公安员?” “公安员?“ 李爱国稍稍愣了片刻,就明白过来了。 这年月,基层派出所还没有普及,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派出所。 而魏庄公社人口毕竟少,面积也很小,所以上级只委派了一名特派员,来管理公社的治安。 周公安员应该就是魏庄公社的公安特派员。 “公安员现在在哪里?” “不知道,一般来说,周公安员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在各个村庄巡逻。” 魏村长见李爱国神情着急,压低声音说道:“周公安员的脾气不大好,咱们抓人,要是不告诉他,估计会惹来麻烦。” 李爱国抬起手腕看看时间。 距离红桃儿送猪桃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赵有才很可能已经觉察出暴漏了。 不能再等了。 “村长,你派人去通知周公安员。咱们这边马上展开行动!”李爱国直截了当的说道:“拖得越久,赵有才越有可能逃掉。” 王结巴着急道:“村村村长,周公安员怪罪下来,俺担着!” “害,你这是啥话,这是咱们魏家庄的事儿,就算是天塌下来,俺这个村长也得扛着。” 此时是上午九点钟。 魏庄的社员们正在生产队长的带领下,在东边的那块田地里忙活。 金色的阳光下,高粱地里,高粱杆儿摇曳着沉甸甸的穗头,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镰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轻轻一挥,高粱便应声而落。 伴随着“嚓嚓”的割穗声,一片片高粱倒下,整齐地铺满了田野。 社员们头戴草帽,身穿粗布衣裳,手持镰刀,埋头苦干。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汗水从额头滑落,落在泥土里,化作一片片晶莹。 这是魏庄公社成立的第一年,就取得了大丰收,算是开了个好头。 现场气氛热烈。 “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 村口大树上的犁铧片被人敲响。 清脆的响声就像是按快门的声音,丰收的场面被定格在照片上。 社员们纷纷停下了手,呆愣在了原地。 “又吃饭了吗?现在还不到吃饭时间啊。”蹲在地头的黄家小脚老太太小声嘟囔。 那些社员们也觉得这钟声有点怪,却说不出为什么。 生产队长魏大柱稍稍愣了片刻,神情一凝,扔掉崭新的搪瓷缸子,抄起锄头。 大吼道:“钟声三长两短,村子里进了迪特,抓迪特啊!” 魏庄的钟声是有讲究的。 吃饭有吃饭的钟声,开会有开会的钟声。 前阵子老魏村长从镇上开了会回来,村里又多了抓迪特的钟声。 “抓迪特,抓迪特!” 社员们的精神顿时紧张了起来,快步朝着东边的碾场奔去。 村口。 李爱国看到民兵队长王结巴敲响犁铧片,本来觉得有些不妥。 按理说。 抓这种人,应该打枪的不要,应该悄无声息的。 但是旋即想到,这年月公社里的民兵都是采用群体作战方式。 而是通过这次行动,也可以对公社的社员进行一场训练,所以就听之由之了。 李爱国手持大五四,来到碾场的时候,发现村里的年轻人都来了。 有拿锄头的,有拿木棍的,有拿铁锨的,有拿镰刀的,有拿汤勺的,还有妇女手里拿锅铲的…… 就连黄家的那两个小脚老太太,也拿着扫帚站在队伍中。 李爱国没有看到手持长枪民兵的身影,皱着眉头看向老魏村长:“村长,你们村的民兵呢?” “民兵就是王结巴啊。”老魏村长道。 “他是队长!” “对啊,他是队长,也是队员.” 老魏村长也意识到了问题,不好意思的说:“咱们公社不是刚成立吗,重点放在了搞生产上,民兵队伍还没有组建起来。” “不过你放心,不会耽误事儿的,因为我们村有狩猎队。” 说话间,七八个中年汉子奔了过来, 他们肩膀上扛着土猎枪,肌rou健壮,眼神深邃警惕,看上去就是老猎人了。 李爱国这才放下心来。 他是很惜命的。 有了这帮老猎人,赵有才就算是插翅也难逃了。 王结巴见人到齐,着急着为媳妇儿立功,不等村长吭声,就扯着嗓子喊道:“抓抓抓迪特,供销社里的刘老汉和刘大娘是坏人,咱咱咱们马上把他们抓起来。走走走” 说完,王结巴抄起一杆长枪就冲了出去。 那些社员们虽不清楚刘老汉和刘大娘为何是坏人,但还是一窝蜂的跟在后面。
乌央乌央,漫山遍野的,就跟传说中的散兵游勇差不多。 李爱国倒是没有小看这种这些社员,这年月很多迪特就是栽在他们手里。 人群拥挤到供销社门口。 供销社的大门紧紧关上。 “冲冲冲!” 王结巴压根就没刹车,直接撞在了木门上,沉重的木门晃了晃,却没有撞开。 很显然,是被人在里面插上了。 李爱国看到旁边的窗子好像开着,正准备带人从窗子里进去。 “撞撞撞!” 王结巴已经大吼一声,喊上七八个小伙子,拥挤着朝大门撞去。 “哐!” 枣木制作的木门本来很坚固,竟然连门轴都被撞断了,只听得砰的一声,落在了地上,激起一片尘土。 李爱国在心中竖起大拇指,这就是群众的力量。 “搜搜搜!” 王结巴见大门打开,没有任何犹豫,带着那七八个老猎人冲了进去,那些社员们也紧跟其后。 黄家两个小脚老太太很鸡贼,手握扫帚站在门外。 他们虽然没有跟着社员们一块儿冲锋陷阵,但勇敢地把守门口让迪特插翅难飞,也算冲到了第一线。 抓到迪特到镇上报功的时候,也有她们一份儿呢! 李爱国站在外面双手抱怀,一副淡然的样子,这让魏村长感觉到有点不对劲。 “李司机,您不进去搜查吗?“ 李爱国叹口气:“这么大的动静,人估计早就跑了。” “.” 魏村长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大家伙都只顾着高兴了.” 李爱国能理解,也没多说什么,开始盘算等会该如何搜查。 赵有才很可能是听到钟声才逃走的, 距离现在,只有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就算是想跑也跑不了。 并且。 这年月无论到哪里都需要路条。 老魏村长道:“李司机,你别着急。 前阵子我们附近的村子都开了会。 统一规定,发现有陌生人到我们村里来,鬼头鬼脑东张西望的,要上前盘问; 怀疑是迪特的,要盯住他,想办法立即向队里报告。 要是他敢跑,那就更可疑了,你就大叫一声:“抓迪特!”大家听到叫喊声,要立即爬起来抓。 管他是不是迪特,抓起来再说! 刘老汉平日里压根不出村子,在附近也没有亲戚,跑不了多远。” 闻言。 李爱国深感公社抓迪特,跟老猫他们走的是两个路子。 老猫依靠的是个人能力,必须避免惊扰对方,然后出其不意抓到对方。 而公社则是依靠发动群众,有点大力出奇迹的味道。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你迪特再厉害,被成百上千群众围上,也只能束手就擒。 两种方法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别,只是根据情况不同,而选出来的。 想到这里,李爱国觉得刚才有点小看魏村长了。 * * * “我叫周铁锤,咳咳,不对,我真正的名字是周公安员。 原本是原本是锻工车间的技术工人。 怀揣梦想,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选拔,1954年加入队伍。 成为一名光荣的驻乡村特派员。” “日里所做的工作听上去很高大上,维持乡村治安,保护民众安全,实际上净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什么东家公社的牛吃了西家公社的草,什么张家媳妇儿骂老公公扒灰之类的。” “但是我并不抱怨,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是钢铁总能煅成锤子,只要我坚持下去,总能破获大案要案。” “而现在我正在马庄处理一起重大案情。” 马庄东边的田地里围了不少老大娘小媳妇儿。 一个身穿黄褐色制服的中年人,将自行车扎在田垄上,大步走了过去。 他腰间挎着盒子炮,脚上穿着黄胶鞋,跟那些身穿皂蓝褂子的大娘相比,显得格外威武庄严。 “咋回事!一大早就闹事儿,信不信俺捶死你们!” 威武的声音响起,人群都用畏惧的目光看向周公安员,闪开了一条道路。 人群中央。 两个头发花白的老大娘,一个手持磕麦槎,一个铁丝耙,都算得装备精良。 两人正虎着脸怒目相向。 她们的脚下有一堆散落的高粱杆。 马庄生产队长见周公安员走过来,连忙从兜里摸出一包纸烟,抽出一根递给他。 “周公安,没想到把您给惊动了,来一根。” “马大叔,俺们的纪律你是知道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周公安员推开生产队长的手,看着两位大娘问道:“咋回事?” 两位大娘这会正跟斗鸡似的,眼睛对眼睛,似乎谁要是先开口,就会落了下风。 生产队长忙解释道:“这两位是王家大娘和刘家大娘,今儿大家伙不是弄柴呢么。两人为了占了一块好地方,争执了起来。” 弄柴周公安员眼睛一亮。 这可是大案啊,至少比驴子吃麦的案子要大。 不为别的,就因为弄柴是农村的大事儿。 老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柴,是人生中每天开门的第一件大事。 农村不比京城,有液化气,有煤炭,想要燃火全得烧柴。 虽然现在吃了大锅饭,不用烧锅灶了,但是等到冬天,天寒地冻的,你总不能睡到别人家的火炕上。 “弄柴”是女人的活计,民间甚至有句俗语,叫做“囤里无粮是男人的事,烟筒不冒烟是女人的事。” 秋收过后,是弄柴的最后时机了,特别是地里的包谷杆,是上好的木柴。 缺柴的人家的女人就只得扎挷起铁丝耙,带着锨,背起背篓,来到大路上,田地里,小道上,抡起扫子,斜劈向大地地扫着。 搞得到处烟雾阵阵。 每到这个时候,村口的老私塾先生都会念几句酸文:“远看雾气昭昭,近看灰烟尘尘,还以为谁得道升仙了一一走到跟前一看,大娘弄柴咧!” 周公安员在来到乡村之后,特别喜欢跟老私塾先生唠嗑。 扯远了。 总之,这件案子涉及到弄柴,已经晋升为超级大案了。 周公安员的脸色严肃起来,从兜里摸出一个小本本,一根铅笔,走到两人面前。 “现在俺要做笔录,你们都得老老实实的回答,要不然俺捶你们!”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