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愁苦叹然
公元264年初,在朱提登基称帝不久的刘谌,以姜维为统帅,宣布北伐。 虽然号称北伐,但实际两方军事实力对比,极度悬殊。 首先兵力方面,魏国仅在成都附近的驻军就接近二十万,这还不包括投降的蜀地各边军。 而姜维这边满打满算只有不足四万人的士卒。 另外,得到成都府库补充的魏军,兵甲器械粮草皆无比充裕。 再观姜维这边,将士从剑阁前线退下来后,破损的武器铠甲得不到修复补充,粮草也日渐匮乏。 两相对比下,注定两者不能长期相持,果断进攻或可改变局面。 可主动进攻,姜维也是没有什么信心的,对于此次这所谓的北伐,他是别无他法,只是硬着头皮在上而已。 至于进攻的战略,他也是迷惘不已,敌人太强大了,他能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联系蜀地已经投降魏国的各地边将,希望他们能念及大义,与己联合出兵进攻成都。 二是联络东吴,请东吴加大出兵,牵制魏军。 姜维的想法是,只要蜀中响应,东吴配合,自己在依托蜀地险阻的地形,也不是完全没希望收复益州。 尽管面对实力堪称碾压的魏军,这种成功的希望还是很渺小,但这就是姜维,明知不可为亦要为之。 … 几日后,成都行宫内,天子曹髦已收到,姜维等人从南蜀率军北上的消息。 “诸卿,姜维已引军北上,意图夺取成都,各位有何建议?” “陛下,刘谌姜维等人自不量力,想以此四万残军就反攻成都,实属找死,臣愿意率本部人马,前往剿灭。” 振威军指挥使胡烈抢先开口。 曹髦听完胡烈的话,表情有点耐人寻味,他看了看自信满满的胡烈,心中思忖到。 胡烈此人当初跟随其兄胡奋,在颍河边及时率军起义,自己才能在与陈骞的决战中,逆转乾坤,夺取最后的胜利,可以说,胡氏兄弟居功至伟。 正因为如此,胡氏一门作为自己最讨厌的氏族门阀一员,还是得到了自己的重用与封赏。 爵位官职什么的就不提了,仅在军事方面,就保留了其兄胡奋的青徐私兵,还承诺其私兵编制可以世代承袭。 后来扩编属于自己的“禁军”,天子六军,其中的振威军指挥使一职,也给了胡烈。 虽然是六军之一的指挥使,但胡烈这个人的能力吧,陈骞早有评价,“有勇无谋”。 其人在历史上,也是因为用兵失误太多,最后被围,战死阵中。 胡烈在自己手底下,能按照自己的命令,实行具体战术作战,还能凑合着用,但想自领大军去对战姜维,朕看他才是实属找死吧。 曹髦有点无奈的吸了一口气,幽幽的说道: “胡卿勇武敢战,朕深感欣慰,但姜维承继孔明之衣钵,兵法韬略皆属上乘,也不是寻常易对付之人,何况其部下皆为蜀中本土兵卒,熟悉蜀地作战,不以优势兵力绝无可能一战将其击败之。 此不能速灭之,则姜维军必退之群山中,在依托蜀中莽莽群山,长此以耗,我大魏又将不堪其扰。” 曹髦话音刚落,杜预接其言 “陛下所言甚是,我军兵力充沛,粮草器械俱足,何须分兵拒之,此不是正中姜维下怀? 依臣之见,陛下可遣一惯征之上将,统率驻守成都的诸军,以雷霆碾压之势必能速灭其残军。” 杜预的话正合曹髦之意,曹髦点了点头说道:“元凯之见,也是朕之想法,姜维此人久经沙场,用兵老道,正面决战能力极其出众,诸位不可轻敌大意。 “是,陛下…”,诸人回应道。 曹髦接着道:“朕看,稳妥起见,要统帅大军与姜维作战者,必须熟悉姜维的战法与用兵习惯,那么,邓艾将军就是最为合适的了,不知武然侯可愿统军愿往之?” “老臣愿往!” 邓艾等的就是曹髦的这句话,自己领兵灭蜀后,陛下不满自己效仿汉朝邓禹故事、私封降臣的行为,多多少少自己也是感知到了一些,尽管陛下没有因此有丝毫冷落之意,但自己内心还是焦虑不安,毕竟伴君如伴虎,天子所想谁人敢测? 所以在曹髦开始提及姜维率军北上时,自己也很想请旨领兵,可考虑到此种种就反而沉默了起来,不敢发言。 不过,陛下还是愿意将此大任交于自己,说明了陛下还是信任自己的,自然心里释怀。 加上以优势兵力,去彻底剿灭自己的老对手,且不说功劳这些,就是冥冥之中的宿命也要自己如此吧? 曹髦看着邓艾兴奋高兴的模样,心里也是一阵唏嘘。邓艾私封降将的行为,无论在哪位掌权者眼中,这都是不可触碰的禁脔。 历史上邓艾也是因此而死,但曹髦还是秉持着后来人的道德观念,君臣互相成就,有始有终。 既然决定让其统帅全军,那么肯定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好,朕现在封将军你为太尉,统率十万雍凉诸军前往剿灭刘谌姜维等人。朕还给你,根据战略需要,可调动成都的两万本地驻军,以及益州各地驻军的权力。 除此之外,朕再派陈彦率武卫军配合你,同样归你节制调动,务必彻底将姜维等人给朕肃清!” 曹髦不想和姜维去纠缠,姜维虽然只有四万兵马,但姜维的军事能力那也是正史认可过的,一旦自己婆婆mama的续油用兵,搞不好就打成了长期战,那可就让自己头疼不止了。 如今自己手中有得是筹码,早就不是昔日阿蒙了。 “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火力碾压。” 这可是后来人总结的经验。 司马昭就是当初一开始,不断分兵作战,才会被自己以弱胜强,打得个身死族灭,他曾放过的错误,自己绝对是不可能再犯的了。 … 随后几日,邓艾在领旨后,开始调动大军往南而去。 而还在朱提附近的姜维,却只率大军出城了不到三十里地,尽管北伐的誓师口号在当日喊的震天响,但明显后续的行军底气却严重不足。 蜀中各地的将领,并没有像刘谌姜维等人想象的那样,群起响应。在他们看来,蜀汉已经没了,皇帝都投降了,至于所谓汉室正统的大义,也早就在黄皓弄权、刘禅昏庸无道中,消失殆尽了。 他们生在蜀地,本就无意争取什么汉室天下,要是他们心中无敌的诸葛武侯尚在,他们可能还会听之。 但明显姜维没这份威望,要他们白白送出性命,那是不太可能的。 只有真正念及昭烈帝旧主提拔之恩的老将廖化,在听闻刘谌登基、姜维北伐后,才率领所属的三千无当飞军从南中地区,复投汉军。 东吴方面,不是没收到姜维邀约出兵的书信,但有罗宪在巴中防守,东吴大军寸步难进,再增派兵力也是无用,只是徒耗粮草。 如此情况,姜维就变成孤军北上,叹然无奈。 大军裹足不前的同时,十几万魏军南下的消息也随之传来,领兵的统帅还是自己的老对手,邓艾。 姜维觉得邓艾的军事水平,与自己不相上下,但若比正面决战能力,邓艾不是自己的对手。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敌我实力相差巨大,想战胜兵力碾压的魏军,实无任何信心。 面对气势汹汹的魏军,姜维愁苦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