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血之孙吴在线阅读 - 第804章 石沉大海

第804章 石沉大海

    我们一直在武关待了半个月,期间,王猛发往樊城、西陵的书信却好似石沉大海了一般。

    照理来说,距离王猛派人送去书信已经有两个月了,后方怎么也该派军队北上。

    然而并没有,不仅没有军队北上攻打南阳,甚至就连一封回信也没有。

    一切就好像没发生过一样,也不知道是王猛骗了我,还是后方压根没有收到王猛的书信。

    根据周瑜、王猛、诸葛亮几位智囊的分析,如今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外乎有以下几点可能:

    其一,事起突然,后方毫无准备,因此准备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然而荆北军团就在襄阳、樊城,樊城—新野—宛城又是我方和曹军约定的运粮路线,因此军队和粮草都是现成的。

    只需要西陵那边一纸调令,荆北军团即刻便能北上攻打南阳,甚至都不会耽误多少时间。

    毕竟信使骑快马前往樊城、西陵,也就只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再到荆北军团出兵的话两个月时间绰绰有余。

    因此,这个可能性并不大,除非新野被曹军攻占已经挡住了我军北上的道路!

    其二,荆北军团甚至是整个荆州北部地区,如今都无驻军存在。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无非就是三种原因:

    一是荆州北部的所有军队可能都被调离了;

    二是后方可能出现了何种变故;

    三是荆州可能已经不复我方所有!

    荆州北部没有军队驻守的情况倒是很有可能,毕竟我率军北上雍凉已有一年半载的时间,在此期间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其三,书信已经成功送到了樊城、西陵,结果被别有用心之人给扣留了。

    然而樊城只有荆北军团下属霍峻一部在那边驻守,但是仅仅只隔着一条汉水的襄阳却有孙贲在担任刺史,襄阳左近又有荆北军团的主力存在。

    因此,樊城方向,若是要扣留书信的话可能性几乎为零!

    唯独往西陵的方向,从南阳、新野南下,直到西陵还需要途径安陆。

    如今在安陆担任刺史之人正是孙权,孙老二这人阴得很,要想作出扣留书信之事倒是很有可能!

    毕竟就算樊城—襄阳这一路畅通,但若是没有西陵的一纸调令的话,荆北军团就无法离开驻地北上。

    更何况,若是没有西陵的命令的话,荆北军团甚至连一粒粮食也带不走!

    如此一来,书信石沉大海,军队无法北上的可能性也就存在了。

    综上所述,总之后方要么是出了什么变故,要么就是被别有用心之人给扣留了书信!

    否则的话,为什么已经过去两个月之久了,后方却依旧没有派军队北上呢?

    鉴于此,我方再也不能在武关久留,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回到西陵,否则迟则生变!

    于是乎,大军立刻开始收拾行装,准备班师。

    可在离开武关之前,尚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处理下武关的防务问题。

    如今,在我方的整个防御体系当中,武关乃是重中之重。

    守住武关,才能够防止秦军南下,荆州也才能成为安全的后方!

    因此,武关必须要留一二大将率军驻守,且必须要智勇兼备才行。

    对此,我想到了两种方案:

    其一,留下一员智勇兼备的大将,比如姜维、邓艾。

    其二,留下一员猛将和一名智谋之士,比如太史慈、黄忠、邓羌、张蚝中的一人加上陆逊的配置。

    然而武关狭小,驻军的极限就是一万人的规模,因此条件并不允许留下两员大将 两万大军。

    除非一个守在关内,一个守在关外,互为犄角之势。

    但如此一来,驻军人数多了,也就意味着后勤压力会加大。

    因此,最后我经过一番思索,便决定从姜维、邓艾中择选一人留守。

    可具体该由谁留下呢?这不禁又让我犯了难,直到我问计周瑜。

    周瑜认为,姜维与宇文泰交厚,因此并非上上之选。

    毕竟姜维是宇文泰钦定的“女婿”,虽然没有板上钉钉,但宇文泰和姜维之间彼此有好感却是真的。

    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留下姜维的话会存在一定风险。

    哪怕姜维忠于我,可难免落人口舌,容易遭到别有用心之人的离间!

    相反,邓艾是南阳本地人,守住了武关,就等于守住了他的故乡。

    如此一来,邓艾必将尽心尽责,努力防守好武关。

    何况邓艾和陈庆、吴才也是妻族兄弟,和邓羌又是同族兄弟,关系网复杂也不容易被人离间!

    如此一来,邓艾就要比姜维合适的多了,于情于理都该是邓艾!

    说到这里,我当即拍板,立马就决定留下邓艾。

    而我想的也比较多,在历史上,姜维是接替魏延镇守汉中的大将。

    可姜维做得并不好,至少在防守这块,姜维不如魏延。

    邓艾的话则在历史上,乃是曹魏后期防御蜀汉的大将之一,其在陇西、天水屯田把雍凉一线守得滴水不漏。

    雍凉一线多么漫长?邓艾尚且可以守得滴水不漏,又何况区区武关?

    如此一来,在把武关的防务交给邓艾之后,我也就能彻底地放下心来。

    随即,大军班师,准备前往宛城。

    毕竟眼下后方失联,武关对于荆州来讲,尚且还是一块飞地。

    因此,在回到荆州之前,我军尚且还需要先攻下南阳全境!

    为此,我军除了要拨营出发以外,尚且还需要作好随时大战的准备。

    届时,这一路上,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我方也务必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才行!

    为此,我再次下令将大军一分为三:

    然而这一次却是由太史慈担任前军主将,陆逊、沈庆担任部将,率领三万精锐先行。

    由陈庆担任后军主将,邓羌、傅肜担任部将,率领大约三万辅兵殿后,一起的还有一万头牛和部分粮草。

    我本人则是和周瑜、王猛,诸葛亮、姜维、张蚝、孙翊一起,率领三万精锐为中军,居中进行指挥。

    至于为什么要更换人员阵容?那是因为之前已经吃过一次亏了,所以这一次把姜维、张蚝也一起带在了身边,以此保证我方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