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青年必读书手册在线阅读 - 第74节

第74节

    一条讣告,对他作出很高的评价。【】这个讣告对他以后的工作提供了

    一些便利,因为有此“盖棺论定”的评价,那些“左”倾领导人并不敢特别

    把他怎么样。在严厉的批判中,**于1931年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

    席,这就是“**”这一称呼的最初由来。

    因为排除了**的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被迫长征。

    最初领导人还不准备带**一起走,只因为他在红军中的威望,才不得不

    带他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往往是在一念之间决定的。假如**没有参

    加长征,真是不知道中国革命还要经过多少曲折。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

    **重新被选入领导集体。遵义会议挽救了**的政治生命,他挽救了

    中国革命。

    长征到达陕北,建立了根据地。西安事变、芦沟桥事变之后,开始了全

    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逐步确立他在党及党领导下的军队中的

    领导地位的时期,也是他的军事思想初步形成及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时期,

    更确切地说,他的军事思想就是从战场上得来的。以后的斗争更加波澜壮阔。

    在延安,他与**结了婚,这被历史证明,于他于国都是一个不幸的婚姻。

    抗战胜利了,接着是重庆谈判,接着是解放战争,筹建新中国。有很多很多

    的文艺作品反映了筹建新中国这一段的历史,这里就不再多说。

    这部传记的突破性成果,是对**解放前的一些个人失误的描述。我

    们来看几个例子。

    六届七中全会作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会上发言,

    其中有句话说:“决议把许多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我的错误缺点没有挂上,

    不是我没有而是没有挂,为了党的利益没有写上。这是大家要认识清楚的,

    首先是我。”事情的确是这样,处于当时那样一个斗争的环境,不写**

    的缺点有益于党的事业;到今天,我们已经能冷静、客观地看待党在那个时

    期的历史,写出他的缺点和失误,也有益于党的事业。

    延安整风时期,扩大了对王实味的斗争和批判,最后错误地处决了他,

    造成一起冤案。审干运动也出现严重偏差,一时之间“特务如麻”,甚至大

    搞“逼、供、信”。后来在一次讲话中,他说,在审干时,“整个延安犯了

    许多错误,谁负责我负责,因为发号施令的是我。别的地方搞错了谁负责

    也是我,发号施令的也是我”。

    解放战争前夕在东北,保卫四平的战役,**命令我军必须“死守四

    平,寸土必争”,结果四平没有守住,后来证明这种战法也有欠妥之处。

    但总起来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贡献是巨大的,决定性

    的。这部传记,写出了他艰难曲折的人生经历,不屈不挠的斗争经历,纵横

    捭阖的作战魄力,光芒四射的个人魅力,是我们后人了解他、学习他的好材

    料。

    精彩篇章推荐

    **的一生有几个关键环节,他的性格中也有几个关键之点,我们在

    上面的叙述中已简略提到,读者若想深入了解,可阅读以下几章。1.出乡

    关一个山沟里的农家子弟怎样来到大世界开始自己的人生历程。

    2.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上、下他的正确主张不被采纳,他的正

    当权力却被剥夺,他坚持、他斗争,决不退缩,决不气馁。

    3.重庆谈判**胆略、见识以及斗争艺术最集中体现的一个时期。

    精彩语言辑录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cao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机会总是要来的,我们还得耐心地等一等。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问题复杂,还要讨论。

    “不要另起炉灶”的话我很赞成,但是蒋介石处要管饭,他不管

    我们的包,我不另起炉灶怎么办

    你既然可以打到延安来,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来而不往非礼嘛。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邓小平传

    作者:英理查德伊文斯

    成书时间:1993年

    类别:传记

    版本推荐: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邓小平传是前英国驻中国大使理查德伊文斯撰写的关于邓小平生

    平的传记,原名为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的诞生。理查德伊文斯早在50

    年代就来到中国,担任英国驻华代办处的政治参赞。1956年。他负责把邓小

    平在党的八大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传递回英国。他为邓小平的报告所

    吸引,并对邓小平本人产生了兴趣。在以后的30多年中,一直从事外交工作

    的伊文斯先生先后到过许多国家,但他却始终关注着中国,关注着邓小平。

    1984年至1988年他担任英国驻华大使,参加了中英关于香港的会谈。1993

    年,伊文斯先生写成了邓小平传一书,将他所了解的邓小平展示给中外

    广大读者。

    邓小平是20世纪全世界最有魅力、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家之一,他设计

    和导演的中国改革开放震撼全球。在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中,他始终坚持实事

    求是的原则,从不盲目崇拜党内的最高权威,也不屈服于各种形式的压力。

    在30年代,60年代,70年代,他先后3次因坚持正确的意见而被打倒。作

    为一个政治家,能够在政治舞台上“三落三起”,这在中外历史上极为罕见。

    在成功的著名政治家中,一帆风顺、平步青云者有之,“一下一上”东山再

    起者也有之,上的一个非常时期,生存环境过于严酷,许多学者都被搞得晕

    头转向。郭老未能免俗,倒也不足为怪。况且几次险些大火烧身,不可过分

    苛责。

    然而,郭老治学上的硬伤,并不仅仅发生于“文革”期间,近读余英时

    所著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才知道

    郭老治学上的实用态度还可上溯到40年代。余书中收入一篇50年代所写的

    〈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文章逐段比较了钱穆30年代

    所著先秦诸子系年和郭沫若40年代所著十批判书之有关部分,说明

    “十批判书中至少有五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

    名辩思潮的批判,前期法家的批判,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是基本上根据

    系年的论旨和资料而立论的。其他各篇虽然没有这样严重,但抄的痕迹

    也处处可见。上举抄袭,不仅是资料的,而且还是见解的;不仅是部分的、

    偶然的,而且还是全面的、根本的。”余英时认为,“本来十批判书和

    系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著作。批判的用意在解释思想和社会之间的

    关系,是企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说明先秦诸子反映了怎样的变动。系年

    则以建立年代学为主,对先秦诸子进行了全面的考订。因此十批判书作

    者本可以坦坦荡荡地明引系年,承认自己的解释是部分地根据钱先生的

    考证。这样做完全无损于批判的价值如果真有价值的话。但他不此

    之图,竟出之以攘窃,这样一来,我们便不能不对他的一切学术论著都保持

    怀疑的态度了。”郭沫若与钱穆历史观不同,郭对钱的研究成果,或肯定,

    或否定,或反其意而用之,均无不可。问题在于,一边袭用对方的成果而不

    宣,一边又蔑称对方“实在是薄弱得可笑”,这就有悖于起码的学术道德了。

    近年中国学界强调重建学术规范,要点之一就是先说明所论专题前人有什么

    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再谈自己的独到发现。这摆脱贫穷,让中国人民富起

    来为宗旨,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一个已往闻所未闻、过

    去想都想不到的水平。

    内容梗概

    邓小平传全书按时间顺序分为15章,叙述了1904年至1993年间,

    邓小平的主要历史活动,展示了邓小平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党和国

    家领导人”,直到光荣退休的革命历程。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楼村一个望族

    家庭。他的本名邓先圣,别名邓希贤。邓小平自幼天资聪明,喜欢读书,学

    习勤奋刻苦。16岁远渡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18岁担任旅欧**青年团

    执行委员会委员,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1924年邓小平加入中国**旅欧

    支部,成为一名党员。1926年,他从苏联回国,投身到国内革命战争。1929

    年3月,年仅25岁的邓小平作为**中央的代表来到广西,以他卓越政治远

    见和军事指挥才能,成功地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开创了令全国瞩目

    的左右江红色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中,邓小平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同刘伯承一起,转战在抗

    日战争第一线。解放战争中,邓小平担任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统一指挥三

    路集团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突破了被蒋介石誉为“固若金汤”的长江

    防线,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在北京参加完开国大典后,邓小平出任

    西南局第一书记,统帅第二野战军,轻取重庆,攻克成都,进军**,直捣

    拉萨。刘邓大军胜利完成了解放大西南的任务。

    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当选**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

    局委员,进入到党的最高领导层,成为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成员。以他杰出

    的治国才干和高瞻远瞩的胸怀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战略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成为我们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

    班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者,是改革

    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也是第二次革命中最有权威的

    政治家。在解决和处理如何正确评价**和**思想,平反“文化大革

    命”中的冤假错案,选拔安排接班人,建立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等一系

    列重大问题上,邓小平都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精彩篇章推荐

    1.第二章:油印博士19201926年间的留法勤工俭学生活,是邓小

    平性格形成和人生道路选择最关键的时期。生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

    机中的法国,求职的艰难,劳动的繁重,生活的贫困,使邓小平和所有留法

    勤工俭学的学生渴望学到工业技术、实现工业化救国的幻想成为泡影。在法

    国的几年中,邓小平从一个16岁的爱国青年成长为一个职业革命家,一个马

    克思王义的信仰各他从刻蜡纸的工人做起,很快成为里昂地区党团组织的负

    责人。留法勤工俭学时的邓小平虽然如此年轻,却已变得那样的坚强和;目

    信。

    2.第十一章:粉碎“四人帮”这一章写的是1973年至1976年邓小

    平第二次复出和第三次被打倒,直到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本章极为精彩

    地叙述了在**的提议下,邓小平复出,并以他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毛

    泽东的信任。就在他集党、政、军要职于一身,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全国

    范围内大规模进行整顿的时候,却因坚持否定“文化大革命”被第三次撤消

    党内外的一切职务。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屈服于各种压力,他因坚

    持正确被打倒,反而激发了人们对邓小平复出的渴望。

    精彩语言辑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

    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致富。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

    义是科学。

    甘地自传

    作者:印度莫汉达斯甘地

    成书时间:1920年

    类别:传记

    版本推荐:杜危、吴耀宗合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书海领航

    莫汉达斯甘地18691948是现代印度民族**运动的领袖,印度

    **前国民大会党的领袖,印度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甘地的历史功绩,是他始终站在印度民族主义的立场,用他的实际行动

    和大量宣传性著作,动员、组织、集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反英力量,打击和摆

    脱了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恢复了印度作为文明古国的

    尊严与荣誉。甘地也由此被尊为“圣雄”,被认为是现代印度史上为了民族

    的**而斗争的伟大民族英雄。

    值得指出的是,甘地之所以被称为“圣雄”意指“伟大的灵魂”,近

    乎对神的称号,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历史功勋,而且还因为他的思想品德

    和情cao,因力他对个人美德的苦苦追求。在甘地自传中,读者通过作者

    的自述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在盛行金妆丝缕,声色犬马的现代社会,

    甘地上身**,仅披一匹自制的粗糙的土布,不但在饮食上严格要求自己甚

    至多次绝食,当然更多地是应用于政治斗争中,如他在79岁高龄时曾绝食

    40多天的抗议教派之争,而且以青壮之年即开始严格节制**上的**,

    大半生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曾说道:“他不是教徒,

    然而他比我认识的所有教徒都要虔诚。”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也评论道:“如

    果你没有与他打过交道,你很难相信现代社会中还存在着如此古怪而又令人

    敬仰的政治活动家。”

    在甘地自传中,作者生动地再现出他一生追求真理的过程。“任何

    想从伟大传记中汲取力量,提高自己人生修养的读者都不应漏过这本书。”

    相信读者在阅读之后会同意笔者的这一看法的。

    内容梗概

    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于1869年出生于印度西北部波尔邦达尔的

    一个官僚家庭。早年曾留学英国研究法律。1893年去南非,担任印度财阀在

    南非一家公司的法律顾问。在南非,甘地深刻地体验到了英国殖民统治当局

    的残暴无礼,因此在那里即提倡了“非暴力抵抗”运动,进行反种族歧视斗

    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反对英国当局对殖民地残暴统治的同时,

    也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支持英国的参战,并在伦敦召集印度侨民组成志

    愿救护队。1915年回印度后,又曾为英国征募士兵,规劝农民参加英**队

    以换取印度自主。

    大战期间,英国殖民政府迫使印度承担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付出的重

    担,导致印度人民生活极其困苦。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印度

    人民掀起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开展反英斗争。为了镇压印度人民的反抗,英

    国殖民者在1919年3月宣布实施罗拉特法案。该法案规定,殖民政府可以随

    意逮捕印度人,不加审讯即予以不定期监禁,被捕者不能聘请律师及证人辩

    护。印度人民强烈反对实施这一法案。甘地以国大党领导人身份给英印总督

    写信,恳求他停止实施罗拉特法案;在遭到拒绝后,号召全印度人民举行祈

    祷和集会演说,对殖民当局实行非暴力的对抗。4月13日,英军残酷镇压旁

    遮普邦阿姆利则城集会群众,当场死伤3000多人。印度人民的反抗之火在全

    国被点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