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借天改明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一章 不成熟

第四十一章 不成熟

    更新时间:2013-08-26

    钟进卫道:“陛下,两位大人,我以为军需官也应以军功晋身,效仿秦朝军功封爵制度。”

    孙承宗听了不由得摇摇头,道:“这个本朝都有,公侯伯三等,非军功不能封。”

    到这里,看看崇祯皇帝,又道:“当然,外戚也能封爵。”其实还有例外,一些强力宦官的子弟也有封公侯的,比如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曾被封为宁国公。

    “这就是,没有一个制度化的东西。”钟进卫马上接过话题道:“而且,公侯伯三等爵位,应该只限于高级将领吧,秦朝的军功封爵分二十等,从士卒到将军,都有份。这样,才能激励将士上下用命。”

    温体仁在一边提醒道:“秦用此等军功封爵,士卒疯狂,战力飙升是没错,可刚过易折,故二世而亡,后世因此而都不采用之。”

    崇祯皇帝在上首就看着底下几个臣子的辩论,不以人身攻击,而是就事论事,为解决事情而辩,这种做事态度很是满意。不过好像又偏题了吧,不是军需官以何晋身,如何晋身么,怎么讲到将领士卒上去了,难道后面还有一个转折来讲军需官之事?想到这里,也不发言,就静静的看着。

    钟进卫回答温体仁道:“温大人的好,因此,我们可以取其长,避其短。使我大明军队的战力飙升,却又不疯狂。如此一来,岂不两全。”

    “如何两全?”大嗓门在钟进卫的耳边响起。

    “第一,实行军功封爵;爵位和待遇挂钩,刺激士卒将领立功;第二,不以首级为唯一实现军功条件,不以首级作为士卒个人军功条件。”

    怎么算军功,历来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很头疼这个事情。听钟进卫到重点,都认真听着。

    “第一点就不用了吧,我们重点第二点,就秦朝的二十等军功来,是士卒按照首级来分的,军功算到具体士卒头上。如此一来,会造成首级假冒,就是杀良冒功,士卒拼抢首级,或不顾军纪,或不顾同袍之情。可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战场上只有你一个人,你能割对方的首级么?没有同袍的掩护,拼命,你能割对方的首级么?没有将领优秀的指挥,你能割到对方的首级么?”钟进卫一连问了三个反问语句。

    孙承宗、温体仁和崇祯皇帝都点点头,表示不可能。

    “所以,战场其实是讲究团体作战的,戚大帅有一点其实就做的很好,他的兵是按照一个小团队进行的,其中有一个人专门负责割首级,然后整个小团队共分首级功劳。”

    钟进卫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偏题了,更关键的是,这个话题继续不下去了,没想好!!!

    挠了挠头,脸色微红:“不好意思,我又偏题了。我还是回军需官的事吧。”

    士卒将领军功确认之事,对于长于军伍的孙承宗来,也是极为关心的事情,所以也不在乎钟进卫所的偏题之事,没等崇祯皇帝发言,就先开大嗓门了:“无妨,你且来。”

    “对不起,我还没想好!”

    孙承宗和温体仁面面相觑,啥,没想好......。这,这是御前啊,你没想好就了,这是君前失仪,要降罪的。

    没想这个时候,上头的崇祯皇帝呵呵笑了,然后道:“钟先生,幸好现在不是大朝议,否则鸿胪寺的人想为难你,参你个御前失仪,朕都不好话。”

    孙承宗和温体仁都不是迂腐之人,看钟进卫如此年轻,又有如此才干,如果因为这点小事而遭罪,显然不是爱护人才之意。现在看崇祯皇帝明显回护钟进卫之意,就当刚才没听到钟进卫话了。

    “钟先生,你继续军需官之事。”崇祯皇帝继续道。

    钟进卫感激的看了崇祯皇帝一眼,然后开始军需官的事儿:“对于军需官,我认为应该要有爵位对应,不一定要是公侯伯,可以再设一些低级的爵位。理由是:军需官都是忠君爱国的先行者和教导着,如果只是发银子之类的物质奖励,我觉得不够,而且也利益化了。给了大明的爵位,给他们荣誉,这样,他们会更加的忠于大明,忠于陛下。”

    这个靠谱,崇祯皇帝点点头。

    “第二,军需官的功劳认定,我认为可以根据他的职责来评。首先,是所负责的士卒的识字率。可以给一个识字率的标准,低于标准的要处罚,等于标准的算一般,不处罚,也不奖励,高于标准的就奖励,记功;其次,所负责的士卒违纪违规情况,也和识字考核一样,给定次数标准,低于则处罚,高于则奖励;最后,所负责的士卒立功情况,立功越多,分润给军需官的功劳也就越多。可以分一定的等级来评论。”

    “还有么?”温体仁比较细心,提醒钟进卫道。

    “嗯,还有,比如士卒也可以给军需官打分,有否克扣军饷,是否有偏袒之类的,进行不记名打分,给巡查的官员。如果军需官做的够好,就不用担心打分会低,当然,如果做的不好,就要小心这个打分了。低着扣功劳,高则加功劳,如此。”

    钟进卫在温体仁的提醒下,又补充了一点。

    这个,好像有点超出崇祯皇帝和孙承宗、温体仁的认识了,民告官也允许?不过都没有对此进行发言。

    孙承宗皱着眉头问另外一事:“此等军需官如此重要,又不归统兵将领管辖,则一军之中,以谁为主?”

    哦,还是漏了一个问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钟进卫赶紧回答道:“军队是打仗的,当然是以统兵将领为主了,但统兵将领只管打仗,而其他辅助类的事情以军需官为主,不过军需官不得干涉军事,和统兵将领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崇祯皇帝看到钟进卫不再话了,知道他已讲完,就问孙承宗和温体仁:“孙师傅和温卿以为如何?”

    孙承宗站起来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以为此法加上之前所的军制革新和军需官之培养,非常之妙!”

    “臣附议!”温体仁也站起来回答道。

    钟进卫一听他们都赞同自己提出来的想法,心里美滋滋的。

    孙承宗提高了声音:“然则,建虏还在关内,当前各勤王军正在整顿,臣以为短时不可实施推广。”

    崇祯皇帝点点头,表示知道这点。

    温体仁也开口道:“而且推行此法,不禁军队中树立军需官之威信需钱粮支持,培养军需官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崇祯皇帝一听这个,心里就发愁,都是问题啊!然后看向钟进卫道:“钟先生,你回去整理下,写个完整的策略方案给朕,以便后续在合适时间加以革新推广。”

    “好,不过,我只会写大白话啊。”钟进卫有点不好意思。

    “没关系,朕认可之后会让人重新写一份的。”崇祯皇帝笑着安慰道。

    “对了,先生身体已然大好,朕想让先生出来帮朕,不知可好?”因为钟进卫之前表示过不想当官,只在台后帮自己。但这样没有身份不是很方便。所以崇祯皇帝咨询钟进卫的意见。

    “我现在就是在出主意啊!”

    “不是这个意思,朕是想赐先生同进士出身,受翰林院士,列席朝堂,共商国事。”

    这待遇不可谓不高了,一介布衣,一跃成为朝廷重臣,而且多少人一辈子努力一辈子,都没有进士的身份,他一下就有了。孙承宗和温体仁都看向钟进卫,想听听他怎么。

    “陛下,我不想跟那些人打交道,我不擅长这些。宁可什么都不要,就在后面出主意好了。”谁知道钟进卫摇摇头。钟进卫在前世其实就是觉得自己人际沟通能力不行,所以就选择了技术行业。

    “先生推荐大才给朕,又给朕出如此妙策,还有救驾之功,不赏就让人以为朕刻薄寡恩了。”

    “怎么会,是我自己不要的。”钟进卫还是想坚持。

    温体仁明白了两边的意思,见双方现在一个要赏,一个不要,坚持着也不是办法,就开口道:“陛下,臣有办法,能两全其美。”

    “哦,爱卿快讲。”

    “钟先生不知我朝礼仪讲究,与同僚朝夕相处共事,得罪同僚而不自知,确有妨碍。然则钟先生又要出谋划策,商讨国事,不赏也不行。臣以为,可封爵酬之,有爵位在身,进得朝堂,又省去与同僚日夜相处之事。可谓两全其美。”

    崇祯皇帝点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看向钟进卫。钟进卫本人只要不和那些古代官僚,特别是现在这些只会打口水仗的官僚朝夕相处,也就没所谓了,于是也点了点头。

    看钟进卫同意了,崇祯皇帝想了想道:“先生推荐人才,朕是觉得不错,但还未有大功,所以不能以此赏你爵位。你所献之策目前还需保密,所以也不能以此赏你爵位。故只有救驾之功赏你爵位了。朕先赐你伯爵,就号中兴伯,以示先生要助朕中兴大明之意。可好?”

    伯爵啊,那不是吸血鬼专用的么,好像韦小宝开始得的也是个伯爵吧,钟爵爷,好像听着不错哦。钟进卫点点头,表示没意见。

    孙承宗始终在一边看着,对这个少年(看着年轻),年纪轻轻不被功名权力所迷惑,知道自己的份量,有自知之明,不计较未算之功劳,心胸豁达,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不由得微微点头。

    “如此,朕明天在早朝上将宣布此项决定,包括温卿的事。明天你也要上殿听封,要早做准备,钟先生这身临时的衣裳就不要穿了。朕让人给你准备一套布衣,先暂时将就下。”

    “谢陛下!”温体仁和钟进卫都回道。

    “好了,你们先回去吧,朕还有一事要处理。”崇祯皇帝等他们都退下后,叫过王承恩,让他去把内阁首辅韩爌传进来。

    韩爌这些天来一直不好过,先是自己估错形式,结果被崇祯皇帝非指名道姓的了一通。然后又是自己的弟子袁崇焕犯下大错,关进了大牢。不知道自己最终会落过什么下场。

    现在一听崇祯皇帝传诏自己,不由得一颗心提了起来,肯定不是好事,但不知道会坏到什么程度,颇是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