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反应(中)
回返府中,陈文沐浴更衣,休息了片刻便继续处置公文。明天还有一天的时间,工作还有不少,会议、约见,可能一天都不见得能闲下来。不过明天也就是腊月三十了,在除夕夜之前公务总是要处理完毕的,陈文也打算借着过年好好休息几天,为明年——永历十二年的到来积蓄更多的气力。 “看来本王的贺信是送到了,这位国姓可也真是会找时候。既然人家都开口了,那就批了,不就是种子、农具什么的吗,卖!” 四月,陈文还在席卷湖广,郑成功从中左所出发,挥师东进,大举进攻台湾。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恢复,尤其是与陈文瓜分了耿继茂的产业,实力恢复了一些,军队的规模也比历史上要稍微大上些许。 只不过,稍微二字,总体兵力没有增加多少,但是战斗的过程却是摧枯拉朽一般。这其中,郑成功用陈文制造和训练的臼炮炮组轰塌荷兰人的堡垒没有出乎陈文的意料,但是在此之前,郑成功与荷兰人野战,却使用了在瓷瓶里装灌火药,点燃引信后投掷的国姓瓶,军情司勾连到的一个军官却是在报告中狠狠的写上了一笔。 “老天爷真要再给国姓爷几十年的寿数,天下谁属还真是未知之数。” 陈文叹了口气,很可惜老天爷在历史上没能让国姓爷再多活些年,不过这一次,永历暂且不会去缅甸,李定国也还在云贵奔波,满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也不敢去动郑芝龙,算来算去,当初导致郑成功病故的因素,好像也没剩下什么了。 “要中左所的情报人员查查,延平郡王世子,最近有没有什么不太合乎礼教的行为。” “末将遵命。” 军情司送交了几分机密报告,这些都是要直接送到陈文案前的。陈文细细看过,一一作出了批示,待了结了军情汇报,他便让人将那几个朝鲜的遗老遗少唤来。 之所以称其为遗老遗少,那是因为朝鲜在今年已经被满清正式灭国了。朝鲜皇族李氏家族无一例外的被清廷捉拿进京,清廷在朝鲜,用旗人和汉人充当文官、用从漠南蒙古招来的牧民组建核心的占领军、提高朝鲜的贱民“邦子”的地位,充当民间治安的维护者,借此组建伪军。现如今,已经没有朝鲜这个藩属国家了,有的只是满清的北高丽和南高丽这两个行省而已。 “齐王殿下,天朝于下国,名为藩属,实同父子,当年朝鲜的国号都是太祖高皇帝所赐,显皇帝更是对下国有再造之恩。现在鞑子因下国怀念天朝洪恩浩荡而行灭国之事,还请齐王殿下早日出兵,解救下国百姓于倒悬之苦啊。” 朝鲜的这几位见势不妙干脆直接逃亡日本的遗民,此时此刻在陈文面前哭天抹泪,好一副亡国之民的惨痛。 哭秦庭,这样的戏码当年冯京第在日本也来过一回。这样看来,朝鲜对中国文化还是学的很不错的嘛,别说什么精神、内在之类的东西,起码样子还是作出来了。据说这些日子,这几位仁兄在驿馆和大街上还好,一见到齐王府的官员就立刻变了痛哭流涕,敬业精神也是值得称道的。 “这样吧,各位先把贵国的情况说明一二,本王也好有个了解才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齐王殿下不愧是天朝藩王之首,诛杀奴酋济尔哈朗的盖世名将,小人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听了这句恭维,陈文也笑着摇了摇头,继而对他们说道:“藩王之首,不敢当。本王如今是亲王,领了太师兼太子太傅的荣衔,确是国朝加衔最高的藩臣,不过今上现在最为信重的晋王殿下,所以这句什么藩王之首的话,还是免了,当不得。” 马屁拍在了马腿上,那个年老的朝鲜前府尹当即便闭上了嘴巴,旁边那个中年牧使咽了口唾沫,连忙将话题引向陈文刚才的问题。 “回禀齐王殿下,鞑子在下国暴行累累,罄竹难书……” “本王不想听什么暴行,鞑子在中国做的事情本王见多了,不差你们的。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本王还有很多公务,没时间听你们哭诉。现在进入正题,本王听说鞑子在贵国组建高丽八旗,可是如此?” 陈文粗暴的打断了朝鲜官员的话,他是实在没有兴趣跟这些朝鲜人扯闲篇了,朝鲜很多的情况,此前郑奇、小野一郎他们前往朝鲜时遭到了清军和朝鲜伪军水师的进攻,护卫的水兵没能占到太大的便宜,双方杀伤相当,但是却抓了回来一个清军军官,拷问出了不少东西。他现在需要知道的,只是实情,而他也相信这些遗民或多或少在朝鲜本土还是有些门路的。 “小人知罪,小人知罪。” 陈文眉头一皱,中年牧使满头大汗,连擦也不敢擦上一把,进入到正题之中:“回禀齐王殿下,确有此事。下国全国分为京畿、忠清、江原、黄海、全罗、庆尚、平安、咸境等八道,鞑子在这八道之地,将招募来的那些不要祖宗的朝jian打散组编为八旗,其中有一部分已经离开了朝鲜,据说是要去京师的。” “高丽八旗规模如何?” “据小人所知,每个牛录两百人,现在各旗各编了十个牛录,两黄旗多一些,各有十五个牛录。” 两黄旗多一些,加一起也不过是三十个牛录,再算上另外六旗,总共是就是九十个牛录。好像不多但是按照每牛录两百人计算的话,那么这也就是一万八千的高丽八旗。 如果再按照军情司的报告计算,满清在最近的一年抓捕了不下三千鱼皮鞑子,招募了五千蒙古人补充蒙古八旗,将不下一万的绿营和包衣,尤其是八旗包衣改编为汉军八旗。这样算来,满清在江南的八旗军兵员损失,起码从数字上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了。唯独这战斗力,只怕还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缓过来的。 “本王听说,鞑子还在朝鲜开科取士了?” “回禀齐王殿下,都是些不要祖宗的朝jian。” “果然如此。” 针对不同区域,满清的统治政策也大有不同,例如蒙古,组建盟旗、推崇黄教、以及臭名昭著的减丁政策,而对汉地则是推崇儒家、开科取士、拉拢地主士大夫来镇压民间反抗,太平天国时期若是没有那些湘军、淮军的团练,只怕是我大清早就被拜上帝教给推翻了。 现在,满清针对朝鲜,用的是“邦子”这等贱民组建的等同于绿营的伪军,在开科取士的同时组建高丽八旗,借此来强化核心武力,一如汉地那般。有此一举,也正是因为朝鲜本就不同于蒙古、西藏,受中国文化影响深刻,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这样吧,具体如何处置,本王还需要时间考虑。各位若是等不急的话,可以前往昆明,面见天子。今天就这样吧,本王若有问题还会再派人去寻各位,各位若是想起了什么也可以交与驿馆的官员。” 朝鲜如今已成满清一臂,是否派出军队在那里做一些文章,陈文还没想好,更需要对朝鲜现今情况的进一步了解,并非急于这一时。不过嘛,有些事情,却是可以借此来提前做做文章的。 “就用这个作为核心论点,让宣教司的笔杆子们好好写写。” “大王,这是要发到邸报上去的吗?” “不,把写完的东西刊印个几千份,让郑奇和小野一郎他们把那些东西送到日本,给日本人一个作死的理由。” 派人送走了这伙朝鲜人,陈文继续处置公务,直到晚饭时分才处理完毕。吃过了晚饭,陈文坐在书房里看着杂志,今年的前几期,他在武昌时都已经看过了,其中不乏着奇思妙想,很有意思。 此刻他手中捧着的乃是永历十一年的最后一期,也是刚刚刊行未久的一期,其中有一篇文章提及新莽时有一种铜制卡尺,由固定尺、固定卡爪、鱼形柄、导槽、导销、组合套、活动尺、活动卡爪、拉手等部分组成,与后世的游标卡尺极其相似,甚至用法和用途上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投稿人自称,他的家中就收藏了一套,并且将图形绘于投稿之上。陈文在杂志上看过,也是吓了一跳。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依稀的想起,以前在网上看过类似的文章,题目好像是类似于“震惊,中国古代高科技产品领先世界千年”之类的样子。当然,那一篇的震惊却不是白白浪费感情,却都是有考古实物的真实事物。 陈文记得,根据现代考古成果和古代文字、图形记述,中国古代多有领先世界的发明创造,秦汉唐宋,乃至是他此时身处的明朝,皆是如此。然而到了清末,中国留给外国人的印象就只剩下了辫子、缠足以及一切与愚昧无知挂钩的词语。 “还好,现在还不晚,游标卡尺已经有人想起了,不知道秦人的轨道会在什么时候被人想起来。我这辈子,大抵是看不见火车问世了,但若是能看见蒸汽机,也不枉走上这一遭。” “夫君刚刚说什么,妾身没听清楚。” “没什么,我在琢磨事情,娘子继续教授馨若写字。” 三岁,按陈文想的,小孩子还是要解放天性,要玩的年纪,周岳颖则认为孩子要早早的开始学习,起码识字是要早早开始的,就差说出那等“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的话语,若是真让她知道了,大抵还会引起些共鸣也说不定。 陈文常年征战在外,孩子又都太小,儿女的启蒙是别想了,只得交给周岳颖负责。虽然不太喜欢这么早开始启蒙教育,但是看着女儿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他干脆也让女儿在书房里写写字,鼓励了一番。 只是看着杂志,有感而发,口中轻轻的念叨起了一些事情,却是干扰了到了这母女俩儿。不过,周岳颖看了看时辰,吩咐了女儿将剩下的字写好了就回房睡觉,而她则与陈文又聊了起来。 “夫君,那位山海关总兵,你就真的不想去共襄义举了?” 听着周岳颖的口气,陈文也知道,他的这位正妻对吴三桂也没什么好感。毕竟现在还不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大行其道的年代,吴三桂开关把鞑子放了进来,其结果是中国走到了再度亡于鞑虏的悬崖边缘。若不是有陈文力挽狂澜,只怕是现在已经亡国了都说不定。 不过嘛,据陈文所知,士大夫阶级对吴三桂的恶感却不大。很多人都认为李闯损害了儒家士人阶级的利益,而吴三桂开关是为了借兵打李闯,甚至是这些年跟着鞑子作恶也是情有可原。这等感官,大抵也是要等到永历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之后才会扭转过来的。 “当然,吴三桂想要火中取栗,我去掺和什么,人家在檄文里可是连我半句都没提到,我这无端端的过去凑什么热闹。” 吴三桂的檄文,早在湖广时陈文就已经看过了,当时他还讥讽过被吴三桂祭旗的那个川陕三边总督李国英,说是少了给满洲大兵牵马坠蹬的好奴才。甚至是屠满城,他也能够理解这里面藏着的心思。只是理解归理解,就个人而言,陈文不喜欢吴三桂这个乱世jian雄,于江浙明军的整体利益来看,也没必要因为这次的突发事件而乱了自身原有的节奏。 “夫君,吴三桂可是在西安城下打赢了八旗军的,若是联络了朝廷,引西南大军北上,陛下再来个御驾亲征的话……” “御驾亲征?娘子,咱们这位天子,只怕是没有这个胆量。为夫进军贵州,若非李定国和刘文秀,一个北上把住门户,一个镇守昆明中枢,只怕是早就弃城而逃了。这等事,他以前做过太多,对他的胆量抱有希望,还不如寄希望于鞑子现在在京师集体自杀来得可能性更大呢。” “那若是晋王与吴三桂联手东进呢?” 周岳颖的问题说到了点子上,李定国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军事统帅,这样的人在南明就出过他和郑成功两个人而已,一旦李定国和吴三桂联手,以满清现在的实力,确实是存在问题的。 “娘子,这两份报告看过了吗?” 陈文伸手拿起了案上的两份报告,周岳颖今天一直在辅导女儿识字、写字,哪有功夫看这个啊。眼见着陈文拿了起来,她伸手接过,细细的品读起来,直到第二份看过了,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现在看来,晋王能够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已经没有妾身想象中的那么巨大了。就怕,晋王会受了吴三桂的一些影响,尤其是吴三桂的那个什么忠勇、义勇的营头。” 两份报告,一份是从西安逃出来的绿营军官逃到河南后告诉河南当地官员,而后经这些“身在大清心在齐王府”的“抗清义士”们的手送到了陈文的案前,而另一份则是军情司北京站的报告,关于满清编练的那支新军的消息。 “这到没什么,军队一旦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很多东西都将是他们承受不起的。现在,为夫更关心的还是,到底是吴三桂从那些东南经标手里学到的二把刀的西班牙方阵厉害一些,还是满清到现在为止都还在保密之中的新军厉害一些。当然,如果是两败俱伤的话,那想必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