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在线阅读 - 027章 西川局势

027章 西川局势

    “圣上,诸公。”

    杜让能先站了起来,朝着御座躬身行礼,又叉着手团团一揖。

    天子方才的话里提到了他的名字,就理应由他来先说。

    “光启四年六月,朝廷下令讨伐西川田令孜、陈敬瑄,共计四路大军,除韦国公统领的朝廷大军、兼节制各路人马,另有杨守亮的山南军、顾彦朗的东川军和王建的永平军。大军十月入蜀,进展顺利,年底便攻至成都城下,建营于城东不足三十里的唐桥,田令孜与陈敬瑄二贼龟缩城内,不敢出。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双方隔城僵持,难有进展,想来是成都城池高大坚固,韦国公虽拼尽全力,却难以一时攻克……”

    仅用时两月便能攻至成都城下,然后一直在城外耗了一年半,还说拼尽全力?

    这样荒唐的言论,传出去怕是要笑掉大牙。

    杜让能自己都解释不通,更无法用这番话来搪塞天子,顿了片刻,又补充道:

    “其实也并非全无进展……这一年多来,先后有眉、简、资、蜀、嘉、戎、雅、蜀等州地脱离田、陈二贼。西川十五州,目前仅有成都府和彭州杨晟还负隅顽抗中……”

    杨复恭插话道:“仅剩成都和彭州两地,看来西川不日将全境光复,可喜可贺啊。”

    杜让能再也开不了口,叹着气垂下了头。

    因为那些州县脱离了田令孜、陈敬瑄,却没有归附朝廷……

    “我来说吧。杜国公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我张濬可是脸皮厚实的人,就眼下这个形势,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讲出口的。”

    张濬愤慨地立了起来,出列。

    “西川十五州,除成都与彭州外,确实已尽叛离田、陈二人,可他们归顺的却不是我大唐朝廷,而是永平军节度使王建。

    “说来可笑,我们认定田令孜与陈敬瑄是逆贼,发兵讨伐他们。可他们虽有罪过,却并无谋逆的举动,还一直向朝廷缴纳贡赋……如今那些州县全归了王建,诸公何妨猜上一猜,王建得了这些州县后,是会像我们口中的逆贼田、陈二人那样缴纳贡赋呢?

    “还是会如那些关东藩镇一样,口口声声是大唐忠臣,却肆意杀害朝廷官吏,扣留当地所有贡赋?”

    这才是两年来大家避而不谈西川问题的关键原因。

    仗打成这样,还有什么可谈的……

    之前顾彦朗和王建联名上书讨伐西川田令孜、陈敬瑄,朝廷很快便批准了,并迅速派出时任中书令的韦昭度为招讨使、充西川节度使,以节制各路讨伐部队。

    一来田令孜早被定为jian贼,是黄巢之乱和沙苑大败的首要罪人,如今潜逃成都,若不能将他抓回长安,处以极刑,无法正刑名,给天下万民一个交代。

    二来,西川富庶,虽然这些年也是动乱不止,但终究要比杀红了眼的关东各地强,尤其西川盛产锦缎、茶、井盐,茶利和盐利两项巨大收入让人眼馋。

    田令孜为谋自保,劝说他的三哥陈敬瑄继续向朝廷上缴两税田赋,但却私吞了大部分盐茶税利,用以供养军队,朝廷自然是想收归这部分钱利。

    三来,王建据有利、阆两地,这两地属山南西道辖治,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屡次发兵去攻,却均以失败告终。如今王建要统兵攻西川,主动撤离利州和阆州,杨守亮自然是大喜不已、列队欢送,他的“伯父”杨复恭当然也要大力支持,极力鼓吹朝廷同意王建讨伐西川……

    天子诏令,朝廷出兵,名正言顺,又有了王建为先锋,顾彦朗打辅助,杨守亮欢送,因而前期攻势十分顺利。

    韦昭度领着部分神策军(以蜀地籍“黄头军”为主)进入蜀地后,几乎没打什么仗,便也顺利地跟着到了成都府下,驻扎在城外。

    可随后,战争便停滞了。

    这一停便是一年多。

    期间,朝廷除了每月不间断地派发粮草、军饷外,也没少下诏给前方的将帅,催促他们赶紧攻下成都,可却不见任何成效。

    时间一长,各方是什么心态,朝廷也都心知肚明,知道催促没用,便也就渐渐不提了。

    只有身兼三司使(户部、盐铁、度支)的杜让能心疼军饷开支,时不时还拿出来说一下,其他人早就麻木了。

    要不然呢?

    已经打到这个地步了,总不能现在撤军吧?

    眼见殿内一片死寂,张濬再愤愤道:“诸公为何沉默不言?当年鼓吹出兵的时候,可不是现在这副景象啊。”

    张濬的腰杆挺得很直,因为当年他是反对讨伐西川的。

    “当年是什么景象?”杨复恭的大嗓门嚷了起来,“当年我就说了,你们这些嘴巴上打天下的文臣就老老实实待在京城里,统兵打仗跟朝堂上打嘴仗不一样,得派选有行阵经历的将领才行,可你们不听,非得派了韦昭度去。你们心里存的什么龌龊念头,以为我不知道?这就叫什么,善恶终有报,老天爷看着的呢。”

    张濬等人的脸一下就黑成了锅底。

    他们还能存什么念头?

    杨复恭的势力遍布陇右(指出兵当年,如今的陇右被李茂贞蚕食殆尽)、关中、山南西道、剑南东川等地,已整个把长安城团团包了起来。若再让他推荐自己的义子去占领了西川,整个关西,他杨复恭便成了第一强藩,关西第一人。

    而且与其他地方上的强藩不同,杨复恭同时还把控着神策军,若他的势力无法进行节制,那朝廷百官与天子便都成了他的玩物,可以随时更易。

    众议之下,只得推出了韦昭度。

    而杨复恭因为自己的建议未得通行,便怂恿京内外各营神策军闹事,拒绝执行朝廷的调兵诏令。最后,原定的两万神策大军只派出了不到五千人(这还是因为当年的神策军内蜀地将士居多,他们思乡心切,冲破了杨复恭的阻挠,才有了这五千蜀地籍军士)。

    按这样算起来,韦昭度统领的朝廷大军在西川停滞不前,其中就少不了他杨复恭的“功劳”……

    但韦昭度在西川毫无建树也是事实。

    尤其是他坐看王建不断坐大却束手无策,总归是无能,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所以张濬等人也只有任凭杨复恭嘲讽,耷拉着脑袋,一时无法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