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十朝代在线阅读 - 第六十八章阴阳家~谈天衍邹衍

第六十八章阴阳家~谈天衍邹衍

    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战国末期齐国临淄人。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主要学说是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他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仲连是同时代人。著有《邹子》一书,《永乐大典》等将其列入道家部。《绛云楼书目》子部道家类《邹子》不著卷数。

    邹衍到过临淄稷下,因此,他也是临淄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与临淄稷下先生如淳于髠、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邹奭等人,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此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的良策。邹衍很重视齐国,并在那里活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又到过梁国,梁惠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他,“执宾主之礼。”可见,当时的各诸侯国都很器重他。他还曾到过赵国。在赵国,他在平原君处,平原君“侧行撇席”。最后,他到了燕国,燕昭王尊称他为“先生”,“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并“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在燕国,他撰作了《主运》,很受诸侯的尊敬。但“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因此,他的一生并不得意。

    邹衍著有《邹子》49篇和《邹子始终》56篇,现均已失传。他在历史观方面,创立了“大九州说”。

    邹衍当时目睹那些封建统治者骄奢yin逸,“不能尚德”,既不能修身治国,又不能施恩于百姓黎民,“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作“《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他尊奉黄帝的学说,认为“学者所艺述”,用此推断“并盛衰”,“载其祥度剃,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的道理,从而创立了“五德终始”说。他“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由此推而广之,以至及于海外,称引自开天辟地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上天都会显示出征兆来。然而,邹衍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始,始也滥耳”,因此,没有被封建统治者真正采纳。也就是说,邹衍的学说迂曲而善辩。他与邹奭、淳于髠三人有“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髠”(以上引均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之说。

    在邹衍之前,原始的五行学说,只是企图解释事物的生成,原因和作用,并没有包含神秘的意思。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而阴阳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阴阳首见于《周易》。孔子阐明《易》理,认为最大之物是天地,它们的属性是阴阳。天永恒在上,地永恒在下,天体运动,地体静止。天的运动是循环式的运动,地的静止不是独立而是顺承上天也就是属于“天”的静止。根据这样的世界观,抽象出阴阳两种属性,用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已见的现象用阴阳来解释,未见的现象用卜筮来探求。因为数有阴阳(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从数的阴阳可以先知事物变化的后果,这就成为孔子宿命论的依据。“阴阳不测主谓神”,祭神如神在。这就是孔子的鬼神观。想用天地之道来解释万物。正是这两种思想;在邹衍那里混合为一,由儒家化变作道家化的阴阳五行论,由唯物论和辩证法改造成为唯心论,使其向神秘主义方面发展,成为阴阳五行学,邹衍本人也成为阴阳五行家。这是他所始料不及的。

    邹衍认为,“五德从所不胜”;虞是土德,夏朝是木德,殷朝是金德,周朝是火德(见《文选》五九《齐故安陵昭王碑》李善注引),因此,周朝代替殷朝是火克金,殷朝代替夏朝是金克木,夏朝代替虞是木克土。邹衍认为,“终始五德,从所不胜”,万物土中生,“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文选》六《魏都赋》李善注引)。凡是帝王将兴,上天必先有兆头启示下民。他举例说,黄帝时代,见大螾、大蝼蛄,黄帝便说:“土气胜”。因此,当时“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至到了大禹的时代,“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说:“木气胜”。因此,“其色尚青,其事则木”。等到商汤的时代,“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成汤说:“金气胜”,因此,“其色尚白,其事尚金”。到了周文王的时代,“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说:“火气胜”。因此,“其色尚赤,其事则火”。由邹衍的学说可以推论:“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吕氏春秋·应同》)当时,邹衍到赵国去,“平原君见公孙龙及其徒綦毋子之属,论‘白马非马’之辩”,以问邹衍,邹衍回答说:“不可。彼天下之辩有五胜三至,而辞正为下。”他认为,“辩者别殊类”,是为了互相不妨碍;提出异端学说,“使不相乱”;任意发挥,要使别人明白他所说的是什么;不要使人越听越糊涂。因此,胜利者“不失其所守”,失败者“得其所求”,如果这样,“辩可为也”。如果因为“烦文以相假,饰词以相悖,巧譬以相移,引人声使之不得及其意”,这样就会“害大道”。(《史记·平原君列传》《集解》引刘向《别录》)

    邹衍著书56篇,10余万言,讲的都是阴阳与五行的结合。但不是简单地结合,而是发展为神秘的德和运。邹衍把德即“五行”之性当作本体,运即阴阳变化当作作用,以德运为出发点,推断自然和社会的命运。属于唯物主义的原始五行论、阴阳论,经邹衍改造后,成为唯心主义的阴阳五行学,即“五行终始”论。但内容却更加丰富,也更加具体化了。

    在地理观方面,邹衍依据当时已有的知识,用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边的方法,阐述中国九州的名山、大川、道路、禽兽、物产、奇珍,称为“赤县神州”。由自然观到历史观,他运用同样的方法,推至黄帝各时代的制度和盛衰,而往上推到天地混沌未开的时候,扩展了时、空观念。这是邹衍学说中在地理观方面的有益部分。

    邹衍把阴阳消长与五行相胜配合起来,造出水德克火德,火德克金德,金德克木德,木德克土德,土德克水德的“五德终始”的循环论和命定论。这是邹衍学说中的消极部分。

    说到“大神”,邹衍绝对称得上是邹氏家族有名的“大神”之一,邹衍到底是干什么的,到底有多厉害,且听我慢慢道来。

    阴阳五行创始人

    邹衍生活在战国时期,那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七国连年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文化方面,诸子百家并起,百家思想争鸣。邹衍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过,他不仅发扬道家的思想,同时也开创了自己的流派,在道家的基础上,邹衍提出了自己的学说——阴阳学说。

    邹衍有着极其高深的学问,经常游走于各个国家宣扬自己的学说,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很受人们欢迎。他的思想学说在后世广为流传,东方朔、诸葛亮等人都有继承邹衍的学说思想。邹衍最大的成就就是提出了五行学说,还有九大洲理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金木水火土”,他常常用五行学说解释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许多人不解,觉得这些理论是封建迷信,殊不知其中蕴含了很深的奥秘。

    邹衍还是第一个提出九大洲理论的人,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的九大洲理论竟然也是根据五行学说推算出来的,通过一系列的五行假设,加上八卦九宫排列成九州,形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可是最早形成的宇宙观思想,没有依托任何科技设备,在当时如此落后的年代,能提出这样伟大的理论,宗亲们评一评邹衍是不是当之无愧的“神人”是也!

    有关邹衍的诗词

    古往今来,更是有许多知名的诗人、学者,对邹衍表示钦慕、赞誉: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

    古风其十五

    唐李白

    燕谷无暖气,

    穷岩闭严阴。

    邹子一吹律,

    能回天地心。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之六邹衍

    [唐]陈子昂

    大运沦三代,

    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

    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

    今也则无推。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唐]李商隐

    建国宜师古,兴邦属上庠。

    从来以儒戏,安得振朝纲。

    叔世何多难,兹基遂已亡。

    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

    屋壁余无几,焚坑逮可伤。

    挟书秦二世,坏宅汉诸王。

    草草临盟誓,区区务富强。

    微茫金马署,狼藉斗鸡场。

    尽欲心无窍,皆如面正墙。

    惊疑豹文鼠,贪窃虎皮羊。

    南渡宜终否,西迁冀小康。

    策非方正士,贡绝孝廉郎。

    海鸟悲钟鼓,狙公畏服裳。

    多岐空扰扰,幽室竟伥伥。

    凝邈为时范,虚空作士常。

    何由羞五霸,直自呰三皇。

    别派驱杨墨,他镳并老庄。

    诗书资破冢,法制困探囊。

    周礼仍存鲁,隋师果禅唐。

    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

    星宿森文雅,风雷起退藏。

    缧囚为学切,掌故受经忙。

    夫子时之彦,先生迹未荒。

    褐衣终不召,白首兴难忘。

    感激殊非圣,栖迟到异粻。

    片辞褒有德,一字贬无良。

    燕地尊邹衍,西河重卜商。

    式闾真道在,拥彗信谦光。

    获预青衿列,叨来绛帐旁。

    虽从各言志,还要大为防。

    勿谓孤寒弃,深忧讦直妨。

    叔孙谗易得,盗跖暴难当。

    雁下秦云黑,蝉休陇叶黄。

    莫逾巾屦念,容许后升堂。

    张侯温如邹子律,能令阴谷黍生春。

    有齐先君之季女,十年择对无可人。

    箕帚扫公堂上尘,家风孝友故相亲。

    庙中时荐南涧蘋,儿女衣袴得补纫。

    两家俱为白头计,察公与人意甚真。

    吏能束缚老jian手,要使鳏寡无颦呻。

    但回此光还照己,平生倦学皆日新。

    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

    我肱三折得此医,自觉两踵生光辉。

    团蒲日静鸟吟时,炉薰一炷试观之。

    元曲·窦娥冤

    【元】关汉卿

    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

    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

    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

    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宋代陈普

    六月咸阳霜亦飞,五行正是水昌时。

    族秦自是谈天衍,不用陶朱与仲尼。

    咏史上·邹衍

    游南寓题

    [唐]黄滔

    亦将寒律入南吹。

    天不当时命邹衍,

    毒草过秋未拟衰。

    江山节被雪霜遗,

    春阴(长安作)

    【明】盛鸣世

    积晦连幽朔,长阴动十旬。

    六花犹作雪,三月不成春。

    易白愁中发,憎寒病里身。

    因怜邹衍后,吹律更何人。

    雨霁山行

    清代乌尔恭阿

    团瓢村落互方圆,苔藓斑斑度陌阡。

    野水骤添三宿雨,远山横束一围烟。

    唐时寺废犹存塔,燕地台荒剩有田。

    堪笑无人论祀事,不知邹衍是先贤。

    不言而喻,邹衍的思想学说在战国时期乃至后世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他的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中国和世界地理的知识和推测,他的思想学说可谓惊世骇俗,是邹氏家族名副其实的“大神”。

    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列举了邹衍在四个国家的活动情况。

    其一,“重于齐”,未说明具体时间。

    其二,“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如此看来,邹衍似乎见过魏惠成王(前369年~前319年在位)。

    其三,“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公孙龙似乎见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而在《平原君虞卿列传》,又说“平原君厚待公孙龙,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及邹衍过赵,言至道,乃绌公孙龙”,问题是在该传中,公元前257年邯郸之战后,平原君依然很信任公孙龙,则邹衍见平原君还在其后。自魏惠成王去世(前319年)至邯郸之战结束(前257年),相隔62年,是记载有误?还是邹衍十分长寿?《史记集解》引用刘向《别录》说“齐使邹衍过赵”,邹衍晚年或许在齐国。

    其四,“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在《燕召公世家》也有提到,邹衍在燕昭襄王(前311年~前279年在位)时自齐国前往燕国工作。《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的李贤(655年~684年)注文中引用《淮南子》说“邹衍事燕惠王尽忠”,说明燕惠王(前278年~前272年在位)即位时邹衍依然在燕国。

    那么综合来看,邹衍的人生轨迹基本就是,早年在齐国(可能去过魏国),燕昭襄王时前往燕国,至燕惠王即位仍在燕国,晚年回到齐国。时代当在战国中后期。

    对汉代影响极大的“五德终始说”,据《史记》所说,出自邹衍。然而我认为,“五德终始说”始兴于汉代,在秦之前,影响甚微,也未必是邹衍提出的。

    根据《史记》,秦并六国以后,自以为得水德,于是崇尚黑色。可是《史记》又说刘邦入关中之前,秦国只有四帝祠,分别是白帝、青帝、黄帝、赤帝,刘邦来了以后才自称黑帝,立了黑帝祠。秦始皇这么喜欢祭祀的人,甚至连齐国的八神都要祭,既然认定自己是水德,为何始终不在秦国立一个黑帝祠?此其一也。

    《汉书·艺文志》“阴阳家”下有《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既然同为邹衍之说,《邹子终始》为何要脱离邹衍其他著作而单列出来?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中介绍阴阳家“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为何不提有五德、五行?此其二也。

    在先秦文献中提及五德、五行之说的,一是《尚书》的《洪范》篇,该篇称“五行”而不称“五德”,无论是传世文献《荀子》还是郭店楚墓、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献,“五行”在西汉之前的儒家中都是指仁、义、礼、智、圣五种品行,据《荀子》说,“五行”乃是孔伋和孟轲“案往旧造说”的产物。如果当时已有《洪范》确定五行的具体内容,孔伋、孟轲又如何能凭空创造而取信于人呢?然后便是《吕氏春秋》,此书初版或许在秦并六国之前,但古书流传中,难免为后人篡改,先秦典籍而汉人一字不改的,几无可能。《吕氏春秋·应同》集中论述了五德终始说,它说黄帝时土气胜,禹时木气胜,汤时金气胜,文王时火气胜,于是:“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这句话本来没什么问题,可以理解为当时秦国官方还没有正式接受五德终始说,所以该篇只是建议的口吻,没有指名“代火者”就是秦。但是它接下来又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大触“水气”的霉头,似乎是在为土代水做准备,作者不要命了吗?且西汉在张苍之时还认为汉为水德,直到公孙臣上书才提出土德,《吕氏春秋》已经在谈论土代水,竟如此有先见之明?此其三也。

    《史记》记载了秦国四帝祠的建成顺序,其中最早的就是白帝祠。公元前770年,秦国建了第一座白帝祠,公元前756年又建了第二座白帝祠,公元前672年才建了第一座青帝祠,此后,直到公元前422年才建了黄帝祠和炎帝祠(炎帝即赤帝)。如此看来,白帝很可能是秦国四帝中最重要的一位,列举时也排在白、青、黄、赤四帝之首。青、黄、赤接近于现代所说的减法三原色——青、黄、品红。青色提取自蓝草,赤色提取自茜草,黄色提取自栀子,由这三种颜色的颜料可以生成多种其他颜色,古人因而以之为基本元素。而白色,一开始就是特殊的,无法由减法三原色的颜料调和,隐然凌驾于三色之上。刘邦起兵伊始,斩白蛇,自称赤帝子斩白帝子,以白喻秦也。如果秦国尚水德,则刘邦无所斩,反为秦所制。此其四也。

    《史记》所记的齐国八神分别是: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有天地、阴阳、日月、四时,而没有五行,也没有秦人信奉的白、青、黄、赤四帝。即使东方确实存在黄帝传说,目前来看也只是作为一个古代帝王,而不是作为上帝。如果五德终始说出自邹衍,邹衍长期在齐国活动,难道齐人对五德的传统信仰尚不如秦吗?此其五也。

    五德终始,最终是为了确立一个王朝的正当性,其上序夏、商、周三代,都是中原共主,而邹衍事齐王、燕王,齐国离中原共主距离尚远,燕国更不足道。齐湣王时受秦国邀请,两国一同称帝,结果齐国还是率先把帝号去掉了,盖其实力不足也。有人说邹衍是为了维护田氏取代吕氏作为齐国国君的正当性,如果是这样,他应该去考虑田氏齐国的初代国君田和继承了什么德、吕氏齐国的初代国君吕望继承了什么德、更之前的薄姑国又继承了什么德。除非齐国将要统帅六国,否则思考夏、商、周三代天运转移于其毫无益处。此其六也。

    由以上疑点观之,则五德转移未必早于秦代,而《邹子终始》未必出自邹衍也。

    《史记》说,邹衍将“儒者所谓中国”称为赤县神州,范围包括了传说中禹所划定的九州,而这赤县神州只是世界陆地面积的八十一分之一。具体来说,这个世界由大瀛海环绕,大瀛海之外是天地交接处,大瀛海之内有九片大陆,每片大陆又可分为九个区域,称为九州,赤县神州即其中一片大陆的九州之一。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传统的“中国”这一概念,东方已达大海。以齐国为例,齐国显然在禹之九州范围内,齐人称今渤海为北海,今黄海为东海。如果整个中国是邹衍的九州之一,它就不可能是中州,中国也就不能称为“中”了。

    《淮南子·地形训》中,也记载了九州,按方位以东南、正南、西南、正西、正中、西北、正北、东北、正东的顺序排列,其中的第一州“东南神州”,与《史记》所说的“赤县神州”可能同源。公元前214年,秦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疆域扩至今南海。秦代以后的中国显然已经了解南海,了解自己疆域的东、南两个方向都是海,西、北两个方向还有广袤的陆地。中国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常称西北方的昆仑山是大陆中央。《淮南子》的“东南神州”,将神州置于大陆东南,可能也是源于这种地理认识。

    至于邹衍所处的战国中后期,能否认识到这点,就未可知了。不过九州的方位确实与所谓四时八位的“八位”相对应。

    二十四节气之名始见于《淮南子·天文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其源自邹衍。但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中介绍阴阳家“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其中的“二十四节”即今人所说的二十四节气,属于阴阳家的成果。《汉书·艺文志》所载“阴阳家”著作的相关人物中,又以邹衍、张苍二人最为著名。《艺文志》说,阴阳家“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通过观测天象,指导人民在正确的时间进行农业生产。

    前文说道,五德终始说未必是邹衍提出的,大九州说也未必是邹衍提出的,那么邹衍都做了些什么呢?

    《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的李贤注文中引用《淮南子》佚文:“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仰天而哭,五月天为之下霜。”又《北堂书钞·乐部八》引用刘向《别录》:“《方士传》言:‘邹子在燕,燕有黍谷,地美天寒,不出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邹衍仰天而哭,天降霜,邹衍吹奏音乐,温气至。在传说中,邹衍拥有改变气候的能力。凭一己之力改变气候,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但预测气候,正是阴阳家的老本行。

    首先解释下,为什么中国古代会把音律和历法联系起来,并称律历。说来纯属巧合。《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最早记载了古代调律的计算方法,后世称之为三分损益法。简单来说,古人在管长、弦长等涉及乐器发声波长的问题上,试图用1~1.5~2这三个数字,模拟一组等比数列。由于1.5和2^(7/12)≈1.4983非常接近,仅相差0.11%,所以最终模拟出来的等比数列,自1~2共13个数字,相邻数字的比值接近于2^(1/12),因首尾比例固定为1:2,所以去头或去尾,以12个数字为一周期。如果公比等于2^(1/12),那就是当今世界通用的十二平均律了。尽管中国的古人不具备这种计算能力,但他们通过不断的“÷1.5”、“×2”运算所模拟出的数列,与十二平均律的最大误差为1.23%,基本属于人耳不可分辨的误差。为什么称为三分损益法呢?因为“÷1.5”就是去掉了三分之一,“÷1.5×2”就是增加了三分之一。

    《国语·周语》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前544年~前520年在位)问律于伶州鸠,伶州鸠为其介绍了十二律的具体名称,与《吕氏春秋》的十二律名称一致。同时期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也依据1~1.5~2相乘除的方法制定音律,但未能尽得十二律而仅得七律,以致于现代西方音乐术语中只有七个间隔不等的基本音级,必须使用升降符号才能表示完整的十二平均律。

    中国先民制定十二律之后,将它和一年的十二个月对应了起来,《吕氏春秋》就是这么做的。原因可能是,其一,都是“十二”,其二,都具有周期性。十二律按波长递减、频率递增的顺序,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应钟之后复为黄钟,依次称为清黄钟、清大吕等等。为何又叫黄钟呢?同一个发声体在振动时,除了波长最大的基音以外,还会有1/2波长的第二谐音、1/3波长的第三谐音、1/4波长的第四谐音等等,只是强度依次减弱。也就是说,能发出黄钟的乐器,也在同时发出1/2波长的清黄钟,基音是黄钟的乐器与基音是清黄钟的乐器会发生共鸣。古人因此而以同样的名字命名基音和它的第二谐音。事实上,十二律的构建最初就是由谐音而起,黄钟1/3波长的第三谐音因为能与等同其2/3波长的林钟基音共鸣,所以古代东西方人民才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以共鸣程度最强的1~2/3~1/2的等比数列构建律制(相当于用1~1.5~2)。

    以阴历(自然月)纪年,一个太阳年未必是十二个月,有些年置闰,就会有十三个月,不能与季节相互契合,也不能与十二律相互对应。所以在阴历之外,又产生了阳历,以反应四季的变化。《吕氏春秋》使用的就是这种阳历,其十二个月对应十二律,仲冬对应黄钟、仲夏对应蕤宾。到了《淮南子》,这种对应关系又发生了变化,因为白昼在冬至最短、夏至最长,一年中昼长在二者间有一个往返的过程,《淮南子》将白昼最短的冬至对应波长较短的清黄钟,将白昼最长的夏至对应波长较长的黄钟,进而依据每天同一时间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时间代表太阳的相对位置、北斗指向代表地球自转轴的相对方向)确定一年的二十四个时间节点,即“二十四节”,其所对应的十二律在清黄钟与黄钟之间完成一轮往返:

    二十四节气或许不是邹衍创造的,但在此之前,冬至、夏至等概念已然存在,天文观测者也已发现日照长度的周期性变化。而日照长度往往是农作物从营养生长期进入生殖生长期(俗称开花结果)的条件。这其中又分为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前者只有当日照长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进入生殖生长期,后者只有当日照长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进入生殖生长期。中国传统的五谷中,大豆就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小麦就是典型的长日照植物。那么如果预先计算日照长度,结合农作物的营养生长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农业生产的有利时机。邹衍外号“谈天衍”,足见其精通天文,再来看那句“燕有黍谷,地美天寒,不出五谷”(前一个“谷”指山谷,后一个“谷”本为“榖”,指粮食作物,简体汉字简化时并入“谷”),为什么原本不出产五谷的地方,邹衍来以后就能出了呢?很可能是邹衍根据该地的纬度、地形,计算日照长度,调整了农业生产的时间。所谓的“吹律而温气至”,因古人常将律、历相联系,在各个节气吹奏不同的音律,实际上应该就是指邹衍制定了历法。

    由政府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节点,以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这符合阴阳家“敬授民时”的工作。《邹子》、《张苍》被《汉书》归入“阴阳家”而不是“天文”,说明阴阳不只是天文。阴(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