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十朝代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二章老子

第四十二章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当公元前570年),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扩展资料:人物生平出生苦县老子大约于公元前571年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据《史记·老子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效力周室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有人认为老子就是老莱子,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商容)学习知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郭兰芳在《论老子哲学思想》中写道: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生于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长、管图书,是孔子的前辈,曾向他问礼。说他“陈国相人”或楚苦县人均可,因为相与苦是一个地方,即今天的河南鹿邑县。著书出关后来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死后加封老子长寿,大约卒于公元前471年,享年一百零一岁。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祥符六年(1013)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后世纪念太清宫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城东5公里的太清宫镇的东北隅,是老子的诞生地,也是祭祀老子的祠庙,1978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鹿邑太清宫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鹿邑县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史料记载,公元前571年,老子就诞生在这里。所以,鹿邑县既是李姓的发源地,又是老子的故里。农历二月十五是老子生日,后人为纪念老子,在鹿邑县老君台、太清宫兴起庙会进行祭拜。2012年2月,鹿邑县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正式命名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据《后汉书》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始名老子庙。当时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并立老子祠碑。宋帝好道,宋真宗赵恒自称道君皇帝,拨国库银重建太清宫,规模比唐时更大,并于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亲率群臣朝拜太清宫,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立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

    《道德经》这本书究竟是什么时间成书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老子排在孔子之前,意指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哲人。但是,持反对意见的哲学史作者亦不在少数。

    据传说老子是东周典藏史,相当于现代国家图书馆馆长,这的确是个非常适合学者做的好工作,可以轻松读尽天下藏书。还传说孔子曾向老子问礼,老子却劈头盖脸将孔子教训一番,尽管如此,孔子从老子处回来后,还说:“此人犹龙也“。总之,意思是说孔子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

    但是也有学者称,作为东周典藏史的老子和孔子问礼的老子并不是写作《道德经》的老子。他们认为写书的老子当在孔子之后,《道德经》是孔子之后才出现的著作。

    顾颉刚先生甚至认为老子要在杨朱之后。1933年,郭店楚墓发掘出楚简老子三篇,但是内容不足通行本的三分之一。楚墓被相关专家确定为战国中后期的墓藏,据此推测《道德经》一书应当出现于战国前中期之前。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儒,继承儒学大统。孟子极善辩,但绝口不提老子,由此学者们认为老子又当在孟子之后。

    这样看来历史所记载的老子其实是两个人,春秋时期有个老子,战国时期也有个老子。但究竟哪个是《道德经》的作者呢事实上,早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写《老子列传》时就已经概叹“世莫知其然哉”,生于今天的我们更无从辩说了。

    老子经文中有“绝仁弃义”、“行不言之教”之类的反儒家仁义的言论,又有“千乘之国”之类似战国时期的口吻,可知老子当是孟子子之后,战国中期之间的学者似较合理。

    说到《道德经》,有人以老子文中大谈道与自然而认为它记载的主要是自然哲学思想,但我认为书中讨论的主要是社会与政治问题。《道德经》主要记载了作者的政治哲学思想,解答的主要课题是人类社会通过怎样的治理才能实现天下太平的目标。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弱,诸侯僭越,称雄争霸,天下遂纷争不息,人民百姓便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孔子将这段历史时期描述为礼崩乐坏。混乱的世道最容易激发学者们救世的热情,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文化,几乎指向了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治乱与救世。

    每个学派都曾提供出一整套治乱救世的方案,并且宣称只要遵循这些方法天下就一定能归于清静太平。老子学说是诸子学说中最具特色的一个,但尽管如此,其学说的宗旨仍旧是救世治乱,它试图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治理社会,才能使天下实现清静太平的目标。

    为什么说老子学说在诸子学术中最具特色是因为他在自己的学说里提供了一个非常奇怪的观点,他说无为才是治乱救世的最佳的政治方案。

    可以翻看一下那段时期的历史,春秋战国时代的君主们个个励精图治,养贤蓄士,不断的改革内政与外交,鼓励生产,修制武备,都没有能实现使乱世得治的目标。难道那些君主们最应该做的是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对官员的作为,百姓的生活不加任何干预,任其自然而然的发展么

    做出这样的推理,大家看了一定不会住的摇头说,“不可能,不可能”。可是,那些大讲老子的不都是这样解释无为的吗宣称无为就是无所作为,对自然事物,不加丝毫干预,任其自然而然而发展。很显然,当我们将无为等同于不为时,将面对不可调和矛盾。

    然而多数学者要么无视这个矛盾,要么试图调和它。但是,我们却没有见到过能在这两条道路上获得成功的。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原因是我们不加任何审查就将无为定义为不为了。你可能会反驳说,无不就是不的意思么无为不就是不为么不为不就是毫无做为吗没有什么错误呀。

    这个推理从表面上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所讨论的无为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词汇,它是哲学家在表述其思想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特有概念。普通词汇可以通过其文字表面的意义去理解,但概念却不能,概念是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来确定其含义的。所以我们若了无为概念的含义就需要了解它的定义。

    无为是老子特有的概念,所以要了解无为概念的定义我们只能通过仔细阅读经文,从经文中寻找老子为这一概念所赋予的定义,而不是一看到无为就联想到不为,看到不为就联想无所作为。

    将无为与不为等同,是阅读者主观给予这一概念的定义,并不是老子的原意。矛盾之所以出现的根由于读者主观武断,而并不是作者持有了消极的立场。

    在经文中,老子也的确为无为概念下过定义,老子给出的定义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这个定义的意义是贡献于万物(万民)而不谋取私利,功劳于万物(万民)而不争居万物(万民)之上。

    用现代的语言讲就是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了这个定义,命题无为是使天下得太平清静的根本原因的意义就不再是统治者无所作为就能使天下太平了。

    它的真实含义是:统治者要做到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因为自己贡献于万民而谋取私利,不因为自己功劳于万民而为王为主,争居万民之上。

    这才是使天下得太平清静的根本原因。相同的命题,仅仅因为其中概念定义的不同,就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

    为什么无为是天下得太平的原因老子给出的方案究竟合不合理老子不仅提供方案,还要证明这一方案是正确的是合理的。按照老子的意见,天下纷乱的根由就在于统治者多欲,他们因为功劳于民,就要恃功谋私,要拥尽天下的财富与土地,要过奢靡享乐的生活。他们对于财富、权力、奢靡生活的欲望无休止,便导致了他们之间不停的争斗。

    统治者一天不放弃他们的欲望,争斗便永远得不到止息。老子倡导无为就是要求统治者放弃对于权力、财富和奢靡生活的无穷嗜欲,只求奉献而不谋取私利,不谋私利就是不以财富、权力、奢靡生活为目标。就是经文里所说的“我无为民自化,我好静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无欲民自朴”。

    大家可能又要问了,既然老子主要讲为政治民的道理,那他为什么又大讲道与自然。孰不知自然哲学往往是政治哲学的基础,这在西方哲学史里是最常见不过的现象。

    比如,机械主义自然观往往导致享乐主义的人生观。目的论的自然观往往导致理性主义的伦理观。老子讲道讲自然,也并不是为讲道而讲道,也并不是为讲自然而讲自然,他最终的目的是为他的政治学说建立先验的根据。

    老子认为道是实在的,虽然不能成为人类经验的对象。道是万物发生发展的原因,之所以存在的根据。它是天地万物最高最大的主宰,但却以虚以无的形式卑微的存在着,以至于万物都不知道它的存在。道生万物就是以虚生实,以无生有。

    也就是道生万物而不谋私,为于万物而不私己,功劳于万物而不争居万物之上。这即是说道于万物就是无为的。所以无为是最高实有的最大的德性,也就是玄德。

    自然之道是无为的,那么社会政治之道也必将是无为的。所以统治者欲治天下,就必须效法天道之玄德,以无为取天下,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也就是只求奉献于民而不索取于民,全心全意为什么服务。

    只有统治者做到这些天下就自然而然地归于太平清静了。所以老子讲道就将无为法则提高到自然与社会最高原理的高度上,如此我们就不能简单看得他的政治学说了。

    总之,老子学说主要是讲政治,讲如何施政治民才能使天下大同的原理。他讲道讲自然是为他的政治学说建立自然哲学的基础。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从38章开始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关于他的身份,还有人认为他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何其人有过此两种猜测。“或曰:老子亦老莱子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并不是道家创始人。

    老聃长寿,一百零一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老聃好友秦佚来吊唁,至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待其欲转身回去时,邻人拦住问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当然。”邻人道:“既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礼,可乎”

    秦佚道;“有何不可”邻人闻言,由怒转,大声责问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闻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聚气而成,顺时而来,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为不当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为不当悲而悲也,放生时贵生,死时怕死,皆是以己之意愿而强求生来、强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而背自然、违天理,合于道乎不合于道,可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动、顺于道而行者也。吾既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邻人闻之,似有所悟,又问:“汝既不悲,何以哭号三声”秦佚笑道:“吾哭号三声,非因悲也,是与老聃辞别也。一号,言其生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二号,言其死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三号,言其在世传自然无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举足而应时,动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众邻闻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为主葬之人。合土之时,秦佚颂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在我国神话传说中,老子被奉为“太上老君”和道教始祖的“道德天尊”。然而在历史上,他却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老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老子又与宗教发生了关系,因此,他的生平事迹便变得扑朔迷离了。

    关于老子的姓氏,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老子姓“老”说。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古时有“老”姓,据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左传》记载,当时确有名叫“司马老佐”“司徒老祁”的人。

    然而关于“老”也有不同的说法,战国思想家庄子所著的《庄子》一书中称老子为“老髯”,并把老子看作是前辈,认为“老”乃尊称。汉代郑玄在《礼记·曾子问》中说:

    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也。

    三国吴人葛玄说老子“坐而皓首,故称老子”。还有的人说:“老子老而隐,故自称老子”。

    另外一种说法是老子姓“李”说。汉代司马迁的纪传体史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这种说法影响深远,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和中国大型的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以及一些哲学史论著,均持此说。

    老子怎么叫李耳呢?如果老子姓李,为什么叫“老子”而不叫“李子”呢?有人根据历史推论认为,老子叫老聃,因为排行最小,又叫老季聃,是周朝王室的后代。

    在春秋后期,发生了王子朝之乱。王子朝率领东迁贵族与东周原先的贵族之间发生战争,老子也被卷入其中,站在了王子朝这一边。结果王子朝战败,于是逃到了楚国北部。根据《左传》记载,王子朝带走了周朝的典籍,老子也随他一起逃到了楚国。

    之后,东周贵族派人暗杀王子朝,跟随王子朝的人便四散奔逃,老子则逃到了宋国。所以,在历史记载中,有的说老子是楚国人,有的说老子是宋国人,就是这个原因。

    老子逃到了宋国后,担心被人追杀上,于是他隐姓埋名,如果有人问起他叫什么,他就把自己的名字隐去姓,而把名字“季聃”去头去边,改为“李耳”了。

    为《史记》作索引的司马贞认为老子的母亲姓李,又说:“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但是,据学者考证,春秋时并无李姓。

    《老子》也称《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书是否为老子所著呢?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老子因为能够“修道”和“养寿”,所以活了160多岁,甚至200多岁。并说老子晚年弃官出走,途经函谷关,在那里“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还有人认为《老子》作于春秋末年,但书中有后人附加的部分,也有人认为从书中思想内容、文体风格及用词等,可以断定此书成于战国中期或者末期。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据考证为战国时期作品。这一考古发现验证了清代学者汪中、近代学者梁启超的论点,即《老子》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叫太史儋的人,也即老子。这又与《史记》中的“或言二百余岁”相合,但是,把老子和太史儋说成一人在历史上也有不同认识。

    还有一种说法是,太子儋和老子是两个人,春秋时期老子的学说思想流传到战国时,为太史儋所采纳,并写成了《老子》一书。《老子》一书成书于何时,作者是谁,一直没有定论,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留著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道德经》。而后他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之后就没了消息。老子出函谷关后到底去哪了,这引起了很多历史学家的兴趣,一直没有得出结论。

    一种说法认为,老子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

    还有一种说法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和归隐老者学习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

    第三种说法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在《庄子·天道篇》中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了。老子的故乡位于后来的河南鹿邑,离孔子所在的曲阜不远。

    传说孔子还曾拜访过老子。这件事不论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还是在儒家著作《礼记·曾子问》等著作中都有记载,说明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比较可靠,其他的说法,还有待学术界提供新的证据。

    关于老子生平的疑案还有不少,如老子的寿命究竟多长?老子的故里是在河南还是安徽等,都有待人们进一步去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