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东坡往事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二章 《山村五绝》里的民生咏叹

第六十二章 《山村五绝》里的民生咏叹

    到了富阳,苏轼独自游览了县治以北五里的普照寺,这是一座唐代李太白就曾到过的历史悠久的古寺。

    游罢普照寺,苏轼又顺道游览了县治北四里延寿院门前的东西两座庵堂。

    在妙庭观董双成故宅,流传着董双成采撷桃花,配以山中的芝草炼制丹药的故事。董双成本是西周时代钱塘江畔的一位绝色美女,浑身上下洋溢着一种灵秀的气韵,后逐渐被演绎成了神话人物。传说此女商亡后于西湖畔修炼成仙,飞升后任王母身边的玉女,是传说中的西王母的蟠桃仙子,望仙桥就是她丹成得道,自吹玉笙,驾鹤仙去的地方。

    妙庭观旧号明真,世传为董双成之故宅。

    传说在此座宅院里曾出土过一尊盛放丹药的铜鼎,刚出土时,鼎上还盖着一只铜盘,鼎的下面用琉璃盆作为底座。后来鼎下的铜盆破碎了,铜鼎里的仙丹也被尽数抢去,等苏轼到来之时,就只剩下铜鼎与铜盘了。

    置身于这一座曾被历代文人所偏爱的美丽女子的故宅,苏轼一口气作了两首诗,诗中提到了仙丹炼制要九转才能丹成。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即可得仙。

    “九转仙丹”的各个阶段分别为:第一之丹名曰丹华,第二之丹名曰神丹,第三之丹名曰神丹,第四之丹名曰还丹,第五之丹名饵丹,第六之丹名炼丹,第七之丹名柔丹,第八之丹名伏丹,第九之丹名寒丹。凡此九丹,但得一丹便仙,不在悉作之,作之在人所好者耳。凡服九丹,欲昇天则去,欲且止人间亦任意,皆能出入无间,不可得之害矣。

    传说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董双成炼成了一炉“百花丹”,异香扑鼻,传播至数里之外,自食数粒后,顿觉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历史上,最早的“仙丹”其实原指借服用仙果仙草来达到长生的。在“鸡犬升天”传说中,汉代的淮南王刘安成仙后,服食剩下的丹药就放在庭院中,谁知被院子里的鸡与犬偷食,这些鸡犬最终也尽得升天。

    当然,炼制仙无非就是古人对于长生不老最为朴素的崇拜了。

    杭州新城县(今富阳新登镇)在杭州西南一百三十里,在前往新城的道中,苏轼所到之处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新城县令晁端友治下的繁荣景象,“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这是苏轼视察杭州属县,自富阳经过新城时所作。这两首诗写出了苏轼在这次出巡途中见到的美景以及对于晁县令政绩的赞美之情。

    回杭州前,苏轼经过了富阳县的一处山村,不知怎么回事,他竟然连赋五绝。这五首绝句,都看似平淡地描写了江浙农村的山野之境,实则是大有文章(至少在变法派看来),为了能够一展其貌,在此全文录出:

    《山村五绝》

    其一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其二

    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其三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其四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其五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

    先说第一首,“无象太平”源自《旧唐书》中宰相牛僧孺上奏唐文宗的话,面对文宗“天下何时当太平”之问时,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无象太平”本意指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后来被引申为讽刺封建官僚的粉饰升平。

    苏轼在此处引用这一典故,用“孤烟起处是人家”借描述炊烟来掩盖上句的题旨,本身就极为巧妙。所以在这五首意境奇佳的七绝中,第一首历来被首推第一。

    第二首中的后两句,引用的是《汉书》中的典故,我们都知道苏轼自小就熟读汉书,因此里面的典故那就是信手拈来。

    《汉书》中记载,龚遂做渤海(今河北仓县东)太守时,适灾民作乱,龚遂不带一兵一卒,单车赴任。到任后,先以文书布告吏民,并命令解除镇压农民的官吏,规劝起义者归田。民间凡有带刀持剑者,就劝其卖剑买牛,卖刀买犊,致力农耕。数年之后,渤海郡果然出现了一派升平殷富的景象。

    苏轼初到杭州任时,发现由于新颁布的盐法太过苛刻,致使当地铤而走险贩卖私盐者,常常数百人纠集一处,多带刀仗、满副武装以抗衡官府。所以,对此情景苏轼不免想到了汉代的龚遂之政,就在诗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倘若当下的盐法稍加宽平,令人舍弃刀剑而买牛买犊,那么就根本不用什么布谷鸟来催促,老百姓便会勤加耕作。

    第三首的“闻韶忘味”引用的典故是:孔子在齐国时,闻习韶乐之盛美,故忽忘于rou味。这首诗是说,山中的贫民饥饿无食,虽然老了还能到山里采一些竹笋或蕨菜来勉强充饥。而有些边远之地,动辄数月无盐无食,不知他们该怎么过活。

    古代的圣贤毕竟是圣贤,他们或许能够听听韶乐就把rou味给忘了,我们的山野小民岂能食淡而乐乎?在苏轼这一时期上书朝廷的奏章里,也如实地反映了江浙一带的山野贫民,数月都不曾食盐者“大有人在”这一事实。

    第四首说的是,每每到了开始发放青苗钱的时节,到县中的酒库买醉者暴增,以至于到手的青钱转手而逝,乡民多有徒手而归家者。乡村之人,一年两度的春秋税,又要数度地去城里请纳和预买钱,如今又增添了助役钱。所以说,庄户人家的小孩子,每年都要数度地穿梭于城乡两地,以至于别的什么没有学会,倒是城里人的口音全都学的惟妙惟肖。

    第五首的前两句,“窃禄忘归我自羞”,说的是苏轼自己,而“丰年底事汝忧愁”中的“汝”说的却是弟弟苏辙,这里有苏轼面对时弊,相约弟弟解甲归田之意。

    纵观上述五首诗作,加上当时苏轼向朝廷的上书内容,就知道了在苏轼眼里当时的新法在民间的一些具体反映。

    熙宁六年二月初十,这个癸丑年的春分已过,杭州下了一场春雪。

    在苏轼看来,漫长的冬日已过,充满希望的春日也就不会远了。“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到了次日,婺州知州苏颂携其子苏嘉婺州来杭。

    这个苏颂,苏洵在世时,就曾与之联宗,后世的苏轼家族与苏颂家族有着长达四十多年生死之交的密切交往史。因此说,苏轼与苏颂一生的血rou联系,宗亲关系是他们交往的情谊基础,工作关系则是他们交往的道义基础。

    此次苏颂父子的前来,苏轼也是极为重视与欣慰的。他郑重地邀约了知州陈襄作陪,还有孙奕、黄灏、曾效章等人一起与苏颂父子游览了杭州的石屋洞。

    说到杭州,西湖永远是绕不过去的风景,诚然西湖的四季皆美,而更兼杭城神韵的景观却藏在其后的群山之中。西湖周边的群山其山虽不高,但却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无数,更是聚集了不少闻名于世的古洞,如满觉陇一带的石屋洞便是如此。

    这些古洞藏于深山,多有佛道造像和摩崖石刻,也有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诗词歌赋与传奇佳话,细细探究其乐无穷。石屋洞位于南高峰烟霞岭下,比较好找的入口位置是满觉陇路与五老峰隧道交叉口,是有名的烟霞三洞之一,与水乐洞和烟霞洞齐名。

    石屋洞内很宽敞,形如一屋,故名石屋洞,吴越国时期曾在洞前建寺,如今已无存。南宋高宗皇帝赵构曾在此躲过金兵追击,定都杭州后便封石屋洞为“南山第一洞天”。石屋洞内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壁上有佛祖、菩萨、罗汉和飞天的浮雕,其中最早的作品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

    苏颂在杭州的一把手与二把手的陪同下游玩了石屋洞之后,苏轼还专门带他去夜游了西子湖,到了杭州,游西湖这一保留节目自然是杭城人上乘的待客之道。而因苏轼的此次游览,石屋洞遂变成了如今游人口中还在津津乐道的人文话题。

    夜泛西湖之时,同为苏轼知己的苏颂意气风发地唱和了苏轼的旧作《腊日游孤山》诗,苏轼还把近期新作的数首诗作呈给苏颂品赏。苏轼此前曾亲往婺州(今浙江金华)拜访过苏颂,在婺州与苏颂就汉赋的创作之法进行过详细的探讨。记得苏轼在去往婺州的途中,经过七里濑时,还赋《行香子》词两阕。只是此词无名,暂且不述。

    七里濑(水流沙上为“濑”),一名七里泷、七里滩,又名富春渚,为今浙江桐庐县城南富春江段的一处著名峡谷。自胥口至钓台河段,绝壁夹峙,水流湍急,连亘七里,故得名。在此处行舟,惟视风力为迟速,故有“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之谚。北岸富春山(一名严陵山)相传为严子陵垂钓处,元代黄公望举世闻名的《富春山居图》长卷,即取景于此处。宋永初三年(442),谢灵运自京都建康赴永嘉太守任,途经富春江畔的七里濑,曾作过五言古诗。

    宋时的“七里濑”隶属严州建德(今杭州建德市),过了七里濑即进入到婺州地界。有了谢灵运的加持,七里濑也就成了连苏轼也乐于前往凭吊的人文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