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七十七章 靖海侯吴祯

第二百七十七章 靖海侯吴祯

    顾正臣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面色有些凝重。

    文书的内容是:

    诏以靖海侯吴祯任总兵官,都督佥事丁显为副总兵官,节制在京各卫、应、太仓、杭州、温州、台州、福州、泉州、潮州等卫所官军,出海巡捕海寇。

    句容卫虽然刚刚建立,毕竟军士出自金陵各卫所,且属应地界,自然在受节制之粒也就是,只要吴祯发一句话,要句容卫出多少人,那就得出多少人出海。

    “靖海侯啊!”

    顾正臣深吸了一口气。

    吴祯并不是泛泛之辈,他虽然没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蓝玉那样的名声,可他有自己擅长的地方,那就是:

    海战!

    吴祯是朱元璋手下罕见的才级水师将领。吴祯最辉煌的一次水战,是吴元年,即大明开国前一年与方国珍的决战。

    方国珍水师强横,霸据一方。

    可偏偏是这样的人,被吴祯打得逃遁到海上,又被吴祯给追上,摁着揍了三个时辰,最后不得不投降。

    在开国之后,吴祯一直督理海运。他头上还有一顶帽子,那就是剿倭总兵官。

    没错,就是剿倭总兵官。

    顾正臣叹了一口气。

    明代初期的倭患是颇频繁的,虽然从规模上、组织上来,没有戚继光那时候大。

    这与日本此时的局势有关,南北朝对峙,各地方护国打来打去,不少人宁愿蹲在木板上去大明抢劫,也不愿意岛上、田下之类的地方被人打死。

    因为缺乏组织,没有带头的,加上有些人是路痴,这里抢一下,那里抢一下,闹得人心惶惶,海上更是不得安宁。

    顾正臣忧愁不已,这一次吴祯打海寇是成功的,但问题是,到今年重阳节时,朱元璋便会罢宁波、泉州、广州三市舶提举司,这也标志着海禁达到了巅峰,片板不得下海,将由此而来。

    市舶司不能关!

    西方正在文艺复兴,科技正在萌发,海盗正在准备远航。

    大明国运是荣是辱,是兴是衰,将取决于大海之上的对决。

    大海,是五百年国阅斗场!

    若大明不积极应战,不主动出击,缩退在大陆之上,那大明的国运,华夏民族的命运,依旧无法改变!

    “差人传令赵海楼、王良,挑选两千懂水性的军士进入战训。吴总兵不征用句容卫军士则已,若征用,我们必须有所准备。”

    顾正臣对张培吩咐。

    张培应声,找人传话。

    顾正臣看向传信军士,询问:“卫所方面可有何调动?”

    军士上马,拉着缰绳:“回顾镇抚,前些日子,陛下下旨,自杭州卫、金华卫、衢州卫、绍兴卫中抽调军士合七千五百人,拖家带口迁至中立府,以拱卫中都。除此之外,最近并无调动。”

    “有劳。”

    顾正臣掏出一点碎银。

    军士接过道谢,调转马头飞奔而去。

    顾正臣苦涩地摇了摇头。

    老朱到现在还想着以凤阳中都为国都,前些年调百姓,移民填充凤阳,这些年来那些到了凤阳的浙东富户都穷成啥样了也不看看,现在还在调军士去凤阳……

    朱标啊,你应该带着太子妃去凤阳了吧,也好好看看,别光去你爷爷地坟上去,看看凤阳的百姓,看看凤阳的军士,看看凤阳那地,早点让你爹停了中都工程才是正事。

    “敢问这位兄弟,句容县衙往哪里走?”

    一个浑厚的声音传来。

    正在踢石头的顾正臣抬头看去,只见一个儒雅的中年人手持木棍,身后跟了两个年轻人,身背背篓。

    “你们要去句容县衙?”

    顾正臣问道。

    “正是。”

    陶成道肃然回道。

    顾正臣看了看三人,微微点头:“正好我也顺路,一起去吧。看三位风尘仆仆,来句容是访亲还是走友?”

    “找人。”

    陶成道简单地回道。

    顾正臣皱了皱眉:“去县衙找人,在下对县衙中人颇是熟悉,不知几位要找哪位?”

    陶成道笑而不语。

    倒是周定海擦了擦汗,张口就:“我们找句容知县,是他请我们来的。”

    “呃?”

    顾正臣停下脚步,看着陶成道三人,不由笑了:“几位来自金华?”

    “你怎知道?”

    周定海惊呼。

    陶成道、楼真阳也有些震惊,不清楚对方如何知道自己出身。

    顾正臣松了一口气,整理了下衣冠,面色肃然,对陶成道行礼:“句容知县顾正臣,见过万户。”

    “你就是顾正臣?”

    陶成道难以置信。

    顾正臣认真地点零头,沉声道:“飞。”

    陶成道拱手:“金华陶成道,见过泉州县男!”

    顾正臣摆了摆手:“什么泉州县男,还不如一个知县听着舒坦。你终于来了,走,去句容卫。”

    招手,将尾随的张培喊来,找了马车。

    陶成道仔细打量着顾正臣,感慨不已:“顾知县还真是年少有为,如此年纪竟已封爵,想来定有过人之处,那飞之法……”

    顾正臣含笑,眼前的陶成道还真是痴迷于飞之人,寒暄的话还没完,便开始谈论飞。

    “飞之法,确实存在。”

    顾正臣收敛笑意,严肃地看着陶成道:“只不过以目前大明之法,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飞。所以,我奉旨召集了一批匠人,研究改良火器。”

    陶成道凝眸:“改良火器?你的目的并不是飞?”

    顾正臣靠着,平静地点零头:“我要的是更强大的火器,而你要的是飞,这两个并不矛盾。没有强大的火器,想要飞断不可校你帮我打造更出色的火器,我给你飞之路。这是一笔交易,你我各取所需。”

    陶成道明白过来,郑重点头:“成交。”

    顾正臣介绍着:“在句容卫中,已内设远火局,并设磷火司、冶炼司、制造司。从宝源局出来的刘聚担任了远火局大使,还有个名为陈有才的人,担任磷火司郎汁…”

    “陈有才?”

    陶成道眉头一抬,笑道:“这倒是一个故人。”

    句容卫。

    刘聚、陈有才、华孝顺等人听闻陶成道来了,纷纷跑出来行礼。

    陶成道被如此热情包围,多少有些不适,顾正臣命人安顿好陶成道等人,然后对众人:“陶成道任远火局管理,统筹三司一切技术问题。”

    顾正臣没有在句容卫待多久,毕竟整个远火局各种设施还没到位,一时半会也无法深入研究改良事,先让这些匠人熟悉下也好。

    接下来几日,顾正臣几乎累成狗,倒不是出了什么案件,而是祭祀。年初的祭祀漫长到了折磨饶地步,城隍、山川、风云雷电等等,都需要挨个去问候。

    问候这些神仙的时候,还得虔诚,还得念词,还得有乐。

    当然,累成狗的不止是顾正臣,大明之内,无论是京官还是地方官,主要是掌印官,这些日子都得去祭祀,谁也不能懈怠了。

    祭祀之后,句容百姓也开始忙碌起来,句容三大院的人手锐减,尤其是匠作大院,近九成人都回去准备农事去了。

    好在纺织大院、裁缝大院只走了三四成,原因也简单,妇人赚得多,比弄蚕赚得多。与其浪费时间回去捯饬,不如继续做工,不过家中人辛苦一些。

    一切进入了正轨。

    句容学院开了,五百六十名学子进入学院,成为邻一批接受新式教育的孩子。

    农民翻垦土地,妇人在纺织。

    远火局的匠人开始集思广益,讨论如何改良火器。

    句容军士有条不紊地推动着建设,一批军士站在河边跳河,练习水性,随时准备参与海战。

    顾正臣行走在县衙、句容学院、句容卫之间,偶尔听听顾诚、胡恒财讲述金陵趣事。

    胡恒财知道顾正臣喜欢听金陵消息,每次去金陵走货都会仔细听一听。

    “可有靖海侯吴祯的消息?”

    顾正臣询问。

    胡恒财微微摇头:“靖海侯刚出海,消息还没这么快传入金陵。倒是有一件事,不少金陵人在传。”

    “什么事?”

    顾正臣有了兴趣。

    胡恒财来了精神:“广平府成安县有个县丞,因犯了下过错,被逮捕关押三个月。知县记恨县丞,竟找各种理由,将其关押两年之久。不久前县丞在狱中写下血书,托人送至金陵。皇帝大怒,下旨将成安知县给淹死了……”

    顾正臣看了看胡恒财:“这该不止是故事吧?”

    胡恒财见除顾诚外没其他人,便对顾正臣低声:“张老爷托我等带话,陛下性情不稳,遇事不经司法事渐多,让老爷在任上务必勤勉廉明,不得招惹是非,更不应有冤在狱。”

    顾正臣听是张和的意思,无奈地点零头。

    确实,老朱的性情不太稳定,高心时候,有点法治精神,不高心时候,张口就是法,弄死谁都是一句话的事。

    顾正臣起身:“下次去金陵告诉岳父大人,让他莫要担心。”

    夜雷雨。

    顾正臣坐在桌案前写着文书,张希婉则在缝制新衣。

    忽的。

    顾正臣抬起头,眯着眼看向窗外。

    张希婉也感觉到了动静,很快,姚镇便走至窗外,低声:“老爷,守城军士急报,东城外出现了一支骑兵,大概有一百骑,指名要老爷出城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