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放下心了
新年到,新年过,新年总是在不经意间消失在记忆里。 当然,记忆嘛,有喜悦,有难忘,自然就有苦涩了。 对杨小涛来说,这个年过的很平常,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事,也没有去找几个禽兽的麻烦。 至于生活上,哪怕物资减少,但拥有系统的他,根本就不缺吃的。 若不是不想太招摇,亲近的几家也会得到照顾。 院里其他人家,却是过的紧巴巴的,尤其是贾家,除了年三十在一大爷家里过的热闹,其他时间都变得沉寂。 家里有两个孩子,单单贾东旭一个人根本撑不起这个家。 还好有易中海不时送些棒子面,支援点钱票,家里才没断炊。 即便如此,贾张氏依旧作威作福,坐享其成,吃的身上又胖了一圈。 秦淮茹倒是想找份临时工,但家里两个孩子,贾张氏也不是个靠谱的,看棒梗倒是上心,但小当…… 嘴里整天的赔钱货,秦淮茹根本不敢交给她。记住网址m.97xiaoshuo 二大爷家里,自从过年开始,刘光天兄弟俩的哭喊声就没停过。 三大爷家里,扣扣搜搜的更加厉害,大年三十那晚上,阎阜贵更是一颗一颗的数着花生米,分给几个儿女。 许大茂家里倒是热闹,凭借一双巧嘴,加上在院里施舍小恩小惠,名誉得到回升,和娄晓娥的关系也好了不少。 只是两人在孩子问题上,始终没有结果,倒是成了俩人的心病。 时间光轮一转,便告别了寒冷,越过了春天,径直来到夏日。 烈日炎炎,大地被阳光炙烤着,整个人都变得慵懒。 杨小涛靠在垂柳上,手上拿着一本书,读的津津有味,对前方的钓鱼竿看都不看。 过完新年,杨小涛便忙碌起来,从三月开始,杨小涛就开始在院子里育种,收获的杂交种子不断积累,到了四月就将种子送回杨家庄,然后让小薇继续工作,为秋玉米继续育种。 算算时间,现在已经过去了仨月,也差不多到收获的日子了。 杨小涛将书本合上放到旁边背包上,心里想着。 随即伸个懒腰,面色看向水面,双手已经放在鱼竿上。 身边旺财趴在地上无聊的甩着尾巴,旁边陈大爷双眼直瞪,盯着鱼漂荡起的波纹神色紧张。 哗啦 突然间,杨小涛迅速的将鱼竿甩起来,一条鲤鱼破开水面,在空中甩着身子,最后落在地上。 杨小涛将鱼拉过来,掂量下,扔进鱼桶里。 然后对着羡慕的陈大爷比了个八的收拾,意思是,他钓八条了。 再看陈大爷鱼桶里,只有一条巴掌大的小鲫鱼,两人的差距可见一斑。 杨小涛见陈大爷不理他,继续上钩钓鱼。 自从钓鱼术晋升到四级后,杨小涛钓鱼就不用小薇出手了。 虽然不是每次必中,但十次里面五六次能够钓上来,对那些一天下来收获不多的钓鱼人来说,这效率已经很高了。 哗啦 又是一条鲤鱼被甩上来,一旁的陈大爷深吸一口气。 “不钓了,回家。” 说着就起来收拾东西,杨小涛笑了一声,将摘下鱼钩的鲤鱼扔进桶里,然后起身背上书包,拎着鱼桶一起往回走。 就在两人回家的时候,杨家庄里已经忙成一片。 地头上,看着比人还高的玉米杆子,杨大壮领着大队里的青壮都是一脸的欣喜。 打上次杨小涛回村子,整个杨家庄就在杨太爷的坚持下,原本种植其他农作物的土地,都用来种植玉米,以至于整个村子里有两百多亩种上杂交玉米。 当初众人还觉得有些冒进,心里有些不靠谱,都想着少种一些,省得到时候出了乱子,让村子蒙受损失。 可现在,两个多月风雨过去,这些玉米不但没有出现问题,还和去年实验的一个样,一个个长的老大老粗了,剥开一个,就能看到里面瓷实的玉米粒,一个个不仅饱满还个头不小。 这要是晒干了,磨出来的面粉的更多。 杨大壮现在心里除了感激杨小涛搞来这么好的种子,就是感激杨太爷的力排众议。 否则,看这情况,自己不得后悔的撞南墙? 就是如此,他还是有些自责。 “今年秋玉米,全部都种上。” 心里想着,却是大手一挥,早就等不及的青壮劳力们挥舞着镰刀,立刻上前。 杨大壮也走到田地里,弯下身子,刀锋向前越过三颗玉米杆,然后向后用力啦。 卡噗 卡噗 卡噗 连续三声,三颗玉米杆就被杨大壮攥在手心里,感受着沉甸甸的重量,心中充满喜悦。 迅速将手上的玉米杆放在身旁,继续向前迈着镰刀。 在他身后,妻子王氏带着竹斗笠,拉起放到的玉米杆汇集起来,然后左手捏住玉米棒子的末端,右手用力往下一掰。 啪嗒一声,一个被连皮包裹的玉米就脱离玉米杆,随手将其扔到一旁的篮子里。 至于里面的玉米棒子,还要在找时间扒出来。 剩下的外衣,晒干了不仅可以烧火,还能进行手工加工,村里老人用来编制蒲团用的就是它。 顺手丢到一旁的地里,然后再去掰另一个。 身后自然有人收集起来,统一带回。 卡噗 啪嗒 两人配合的节奏就如同这劳动的声音,清脆动听。 一时间,整个田地里都是噗噗噗的声音,如同收割机一般,将一片片黄色玉米林清理掉。 杨太爷坐在小山一般的玉米堆前,手上动作麻利,双手一撕,然后用力一掰,一颗粗大鲜嫩的玉米棒子就出现在手中。 杨太爷用手掂量掂量,左右都是忙碌的众人,“这一个最少半斤沉!” 旁边一老头看着乐呵,“这有啥,我这都是这么大的。” 杨太爷说着将玉米扔到身后的筐里,旁边几个小子两人用力将满筐抬走,送到打谷场里,摊开晒干。 杨太爷继续扒皮,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这会,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周围一些老头老太太也是如此,今年格外开心。 他们都是庄户地的老人了,收成的时候,打一眼就能估算出大体产量。 像现在面前的小山堆,不说往常年,就是去年也是收了大半玉米地才有。 可现在,听运送回来的杨石头说了,也就收了三分之一。 剩下还有好多呢。 杨太爷心里甜蜜,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些棒子大,收成好啊。 “他太爷,你家那孙子,挺牛!” 身旁的老头竖起大拇指头,眼角间有些湿润。 “这次打这么多粮食,咱村里人,到头来不用挨饿了!” 杨太爷听了,自豪笑起来。 “小辈儿自个有想法,咱们这些快入土的,能帮就帮,帮不了的给他们看住了家就行!” “说的是,说的是啊。” “对了,那小子有媳妇了没?” “这臭小子,没呢,等下次回来我得说道说道了,不能没个人照顾啊。” “是开,是开。对了,我家老二那闺女可…” “可拉倒吧,那闺女才十六,你别说了,干活!” 杨太爷一听,立马开口止住话题,这一会儿功夫几个老婆子已经把头竖过来了,要是他这边开个口子,今晚上就有人领着闺女找他。 “好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你家藏的那瓶酒,不拿出来庆祝庆祝?” “庆祝啥?等收完了,再说!” “伱就抠吧,谁不知道上次拿回来的烟让你一个人给扣下了?” “啥叫扣下了?那是人家孩子的孝敬!” “孝敬?论起来我还是他表叔呢!” “杨老幺,你一边去,论辈分这哪有你说话的份。”
“哎呦,你这开始不讲理了啊,大伙都听听,老杨头又开始耍无赖了啊!” 周围一片哄笑。 “得,就等你这句话了。” 几个人又是一番打趣,杨太爷也不闹,多少年的交情了,一起风里火里躺过来,出生入死后还能留下的,谁不知道谁? 谁又恼过谁? 不过,看着面前的玉米,他的心里,再一次将杨小涛摆在心头上。 “快点干!” “干完开饭!” 哈哈~~~ 一周后,打谷场上,被阳光炙烤后的玉米,水分迅速流失,晒干的玉米变的橙黄。 杨家庄的众人围绕在一起,在他们面前摆着一大堆玉米,然后人手一个开始揉搓起来。 晒干的玉米颗粒变得硬实,在强力的作用下迅速脱离下来。 没一会儿,众人的腿脚就速玉米淹没。 如此干了三天,全村不少人手都磨破了,才将收获的玉米全部扒下来,趁着天气好,走在打谷场上晒了两天,这才开始装袋子上称。 夜幕下来,杨家庄的众人兴致不减。 杨大壮站在大队伍的院子里唯一的灯泡下,身前两个壮汉一个拿着胳膊粗的一人高木棍,一人拿着一杆木秤,手上的大铁砣子看着就沉。 两人身前还有一个木框,上面用绳子拴牢。 院子里外周围还有不少人,一个个都在等着。 “太爷!” 杨大壮看了眼一旁坐在桌前的杨太爷,手上拿着纸笔,已经做好准备。 “好,大伙们,上称了!” 随着杨大壮声音落下,旁边杨石头和一小伙子立马将一袋玉米抬进框里。 顺便将绳子搭在木秤的铁钩子上。 两个汉子也将木头插进钢圈里,然后上肩。 “起!” 随着两个汉子一声呐喊,木秤拉下木框抬起来,然后杨大壮在一旁拨拉着秤砣。 在杠杆的作用下,木秤迅速平衡,三个呼吸下,木框放下,杨大壮只是看了眼秤上的铜星,脸上就露出笑容。 “165斤4两!” “165!” 吼~~~ 众人听闻,立刻喊了起来。 一旁的杨太爷立马记下,只是在心里进行了去皮。 手底下数字变成了160斤4两。 即便如此,一旁看热闹的几个老人也是嘴里念叨着。 “160啊,平常一袋子也就150多,这玉米粒子实诚啊!” “别说了,还有,还有。” 另一边,又一袋子上称。 “172斤1两!” “166斤8两!” …… 一道道声音响起,整个大院里不断传来欢呼声,记录的杨太爷更是手臂颤抖,这些数字代表的不仅仅是粮食,更是村子里命脉啊。 大半夜过去,院里的响声依旧继续。 抬秤的已经换了五波人,记录的换了别人。 而在院子的一角,一大堆盛放玉米的袋子摞的老高,几乎和院墙持平。 二在外面,热情不减的众人,依旧拎着玉米袋子,等着上称。 第二天,清晨。 当最后一袋玉米上完称后,众人依旧聚在一起,看着阳光中逐渐清晰的玉米袋子,高高的,厚厚的,心里实落了。 “都别叫我,今天我要在上面睡觉!” 杨石头喜不自禁,直接躺在最上层的袋子,闻着空气里玉米的气息,一会儿拍拍这里,一会儿摸摸那里,对着身边的同伴喊着。 “给我留个,我也要睡。踏实啊!” “这么多玉米啊,这辈子头一次见呢。” “小二,回家拿酒去,今天就在这里吃饭。” 众人兴致来了,说什么的都有。 但共同的话题就是,这次的收获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