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馅饼砸头
藏国正文卷第八百零一章馅饼砸头梁飞踌躇片刻,缓缓道:“这次招募文吏,其实只是做给朝廷看的,不想让朝廷太敏感,它实际上就是一次科举,当然判司参军、文吏都有,但绝不仅限于此。 有人还会被任命县令、县丞、军队文职等等,两百个考试录取名额之外,还有五十个特殊名额,二十个贡献名额,三十个声望名额,我拿到的就是贡献名额。” 韦应物和杜佑半晌说不出话来,原来这位大大咧咧的梁老弟已经拿到名额了。 “你们家捐钱了吗?”杜佑酸溜溜问道。 梁飞摇摇头,“我的家乡绵州有一座大山,叫做老君山,因为里面盛产一种矿,好像是硝石矿,我们家十几年就花了一万贯钱把老君山买下来了,后来河陇军想要那座山,我们家就把山捐给河陇军了,然后就得了一个贡献名额。” 韦应物和杜佑对望一眼,原来是捐了一座矿。 “声望名额是什么意思呢?”韦应物问道。 “就是名门子弟,天下名人之类,像二位兄长,一个韦氏、一个杜氏,都是长安名门,其实你们可以去试试看,说不定就能得到声望名额。” 杜佑苦笑一声道:“现在也来不及了,明天考完试再说吧!” 三人吃完晚饭各自回了客栈,韦应物和杜佑来到房间里,心情都有点沉重,韦应物叹息一声道:“其实我应该想到,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太单纯了。” “还好吧!毕竟没有占用招募名额,特殊名额都是另外算的。” “但不一样啊!你没听小梁说,还有县官等职务吗?这肯定是给特殊名额的。”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拍门声,只听梁飞急促道:“两位兄长快开门!” 韦应物上前开了门,梁飞一阵风似的冲进来,“伱们快跟我走!” 两人一怔,“贤弟有什么事?” 梁飞关上门,低声道:“刚才我去了一趟政务府登记报到,然后有个官员问我认不认识你们,我说认识,官员让你们赶紧过去一趟。” 韦应物和杜佑瞪大了眼睛,他们并没有得到任何特殊名额啊!有的话,他们肯定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小梁,你没搞错吧?”杜佑疑惑问道。 “我怎么会搞错呢!韦应物、杜佑,长安杜陵人,除了你们二个,还有其他人吗?快跟我走,马车在下面等着呢!” 两人又惊又喜,手忙脚乱地收拾一下衣冠,跟着梁飞下楼去了,坐上梁飞雇的马车,一路向政务府而去。 考试的前一天才是特殊名额的登记报到之日,就是怕消息过早传出去,影响不好。 现在是黄昏时分了,政务府内依旧灯火通明,有从事看了名册,便把韦应物和杜佑请到一间屋子门口坐下稍等。 片刻,从事从房内出来道:“韦应物请进!” 韦应物站起身,平复一下内心的紧张,这才走进房内,房内坐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官员,后面还有两名官员。 “学生韦应物参见使君!” 官员笑眯眯摆手道:“韦公子请坐!” 韦应物忐忑不安坐下,官员正是陈焕,他负责确定特殊名额。 “其实一般特殊名额的士子都不需要我接见了,直接报到登记便可,但你和杜佑比较特殊,你们应该没有拿到特殊名额推荐信。” 韦应物摇摇头,他们确实没有拿到。 陈焕又缓缓道:“事实上,京兆韦氏我们是给了特殊名额,韦敦你知道吧!” 韦应物点点头,他当然知道,右相韦见素的侄孙,商州刺史韦伦的儿子,韦敦才是真正的名门子弟,自己这个庶房比不上。 “杜家也有一个名额,杜家推荐的并不是杜佑。” 韦应物沉默片刻问道:“既然我们不符合推荐,也没有推荐信,为什么找我们过来呢?” “问题就在这里,事实上,你们有推荐信,是岐王殿下给你们的推荐信。” “什么?” 韦应物一下子愣住了,自己和岐王没有任何交集,岐王为什么给自己写推荐信? 陈焕淡淡道:“应该还是和你的家族有关,殿下很看重京兆世家,多给一个名额很正常。” 韦应物点点头,也只能这样理解了。 陈焕又微微笑道:“你们明天还是正常参加考试,如果能考上,那么就不用占用特殊名额,但你们也不要担心,我不妨给你透个底,既然殿下给你们写了推荐信,那你们就不会是文吏,九品官或者八品官的可能性大一点,具体是哪一种,就看你们的成绩。” 停一下,陈焕又笑问道:“你个人有什么入仕意愿?” “学生想去县里为官,积累低层经验!” “河陇可都是边疆地区,县里可能会比较辛苦。” “卑职还年轻,辛苦点无妨!” 陈焕点点头,“去吧!明天好好考试。” 韦应物如梦如幻走出政务府,坐在台阶上发愣,他感觉自己仿佛被天上的掉下的馅饼砸中了。
不多时,杜佑也在他身边坐下,一脸的困惑,两人也不说话,就静静地坐在那里。 直到梁飞喊他们上车,他们才如梦方醒。 韦应物拍拍杜佑的胳膊,“我们走吧!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尽全力考试,等正式任命下来,我们再好好庆祝一番。” 次日天不亮,一万多士子齐聚城外军营,这里是临时考点,今天的文吏考试只考一天,正如梁飞所言,第一题考出典,考士子们的阅读量,第二题考判案,主要是民事案,第三就是看书法。 其中大头是考断案,这实际上是吏部考的内容。 “咚——咚——咚——” 随着钟声敲响,考试开始了,每座大帐内,考生们在沙沙提笔写字。 其中第一道题是最简单的,只要系统读过书,第一道题都能答上来,直接在后面的空格上填上答案,大家也做得最顺利,很多人一炷香的时间就把三十道题答完了。 但第二道题就开始有人抓耳挠腮了,这道题目根本没法作弊,四周每个人遇到的题目可能都不一样,这个就能拉开距离了。 优秀者熟悉律法,条例清楚,判决有根有据,而更优秀者,能把法律和人情相结合,这才是最好的答案。 但对大多数士子而言,他们不懂律法条款,只懂人情,只能从人情上来判决。 这样答题得分就不会太高了,李邺的意图也很明显了,他想招有经验的文吏,然后结合特殊名额,就是完美的一次招募了。 与此同时,雍县也在同步进行考试,但雍县士子多了一道选择题:如果您的分数达不到判司的要求,只能招募为文吏,你是否愿意去陇右做文吏? 填写是或者否。 下面还有备注:文吏薪俸每月五贯,加上各种补贴奖赏,每年收入八十贯钱左右,住房由官府提供,陇右物价约为长安一半。 备注下面还有警示:请慎重选择,被录取后不去报到,将记入河陇节度府失信名册,永不录用。 这是防止考生被录取后再反悔,所以丑话说在前面。 这个选择题就让很多士子开始左右为难了。 最后结果,一半人选择了否,他们只想做判司,不想当文吏。 这些士子的试卷当然也全部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