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离开
进入严冬,灾民们日子越发过得艰难,尽管众人都缩在住棚里不出去,但这棚本就搭的简陋,四面透风,地上铺的稻草也不够厚,晚上夜宿在地上盖再多的棉被都觉得背心发凉。 更何况有些人出来的时候走得匆忙,也没料到灾难过后是这般场景,带出来的东西也不多,许多寒天的用品都留在了家里。个个勾着腰,缩着脖子,恨不得日日都在被窝里待着。 朝庭分发了几次粮食,十分少,清粥稀饭的也只不过撑两三日,有贵人来施粥过两次,其余日子都是灾民自己出去想法子寻吃的。 这次受灾的面积极广,卫家镇周围村子遭了泥石流,而据镇长府卫管事透露的消息,卫县和壤城周边地方却是遭了洪灾。 卫家镇闹泥石流,将通往顺河几条要道堵了,所有的河水经由一条河而下,几个月的雨水使本不高的河堤处于饱和状态,泥石流一暴发,又是几日暴雨,洪水彻底冲垮堤岸,许多地方受了洪灾。 严重的和卫家镇一样,家破人亡,无家可归。幸运的,虽屋毁但人在,依然能重新开始。不像卫家镇的灾民,是彻底没有去处! 一时间,西南一带灾民流离失所,遍地皆地,街边路上随处可见衣衫蒌褴,饿得面黄饥瘦,摇摇欲坠的人。有的体弱多病,逃出来时什么也没拿的人,强撑了半个月后就死在了路边。让人心情沉重,十分难受! 卫家镇的灾情严重,损失也最为严重,但好在逃出来的人基本上都带了生活用品,像棉被衣裳之类的均有,至于是否真能抵御这严冬就是另一回事。 狐大友看见相氏等人冷得瑟瑟发抖的时候,此时才是真正的佩服狐小媚,幸好她有先见之名给家里每人做了两身羽绒夹衣,穿在里面,外面又套上棉衣。显得臃肿,但却不怎么冷。 而卫大河和孔氏也得了一身,虽然每人只有一件,但还好是给做了的。 不过。这个秘密是怎么也不能告诉其它人的,独轮车上一人还有一件羽绒衣,那可是宝贝了,所以,狐小媚直接将包袱拿来当枕头垫在脑下。为了不让人起疑。她也甚少出去。 此时在躲灾,男男女女一家子混住在一个棚里,倒没有人说什么,这里面就十三力量最大,所以,狐小媚要出去的时候就将包袱交给十三看管。而十三要出去找吃的时候,狐小媚就和卫三娘,狐篱香三人留下。 朝庭发了一些粮食,几人省吃节用,自个儿的粮食倒没怎么动。 泥石流后的第三日。卫青宝就在住棚区找到了狐小媚一家。 卫青宝一家也是泥石流暴发那日早晨离开卫家村的,他们并没有住在住棚区,因为卫石明在外做生意,在镇上有个要好的朋友,泥石流发生那日,卫石明就带着一家老小住到了朋友家,那朋友家是个小院子。天寒地冻的,为了家人着想,朋友挽留,他便带着卫青宝几人留了下来。但也没敢多打扰别人,于是,院子里本来刚好有两间空屋,但他们一家四口只住了一个屋子。多弄了一张床。两人一张床,也不显拥挤。 卫石明那朋友笑说他太客气。卫石明带着卫青宝两兄弟向他感谢了又感谢。因为比起那些住在住棚里的人他们一家子要幸运太多。 所以,当卫青宝找到狐小媚时,便想让他们一家子跟着住过去,至于占了别人的屋子,给点租金吧。反正他自个儿还有一点儿私房钱。 可狐大友和卫三娘思虑一阵后还是婉言谢绝了。 一来。他们家银子本就不多,狐家村回不去了,这以后的日子全靠这点家当,哪敢再乱用。二来,让卫青宝帮他们付租金,别说流氏不会答应,他们自己也不会答应。那孩子是个心好的,但难世当道,别人也是要紧着那点银子过日子的。 卫青宝无奈,只好每日过来。偶尔会带点吃食,卫三娘和狐大友特别不好意思,叮嘱他:“不要再拿东西过来了,你们也艰难,咱们现在还能撑得过去。” 至于狐应天几兄弟,在住了两日后,狐应天就带着狐应地几兄弟,还有狐老爷子,一大家子离开了住棚区,也没和狐大友打招呼,那两日狐小媚见过狐篱云一面,后来直到她走也没见着她。 狐小媚猜测狐应天很有可能带着狐家兄弟到卫县投奔狐篱白去了。 天越来越冷,日子也越发过不下去,因为吃不饱穿不暖,有人陆续生病,加上没有钱看病,有人陆续死去。一时间住棚完全沉浸在对未来惶然恐惧之中。 镇长只是泥石流暴发后到住棚区来过,施粥的时候来过一次,后来再也没有见过。有人说,镇长早已经举家搬离,去了壤城。 见状,那些有点家底,有主意的人住了一段日子后,便也毅然带着家人离开了这个地方。有去往卫县的,也有去往壤城的。 听说大的城池朝庭救济更多,还有富贵人家轮流日日施粥。住的地方虽然简易,但比这搭棚好。所以,冻死饿死的人比这边少。 狐小媚劝卫三娘和狐大友早拿主意。 “……天气越来越寒冷,今年说不定会下雪。虽然咱们穿得厚,但也禁不住路上风雪。此时上路,咱们兴许还能在三九来临之前到。” 十三也赞同:“西南一带受灾太严重,咱们这只是个小镇,特别是到了严冬,朝庭的人哪会顾得到这儿,到时候恐怕会更冷!” 大街上人烟稀少,不光是首饰衣裳铺子,连酒楼米铺都关了门。到时候就算拿着银子也没处去买米,最后就只有一条路,不是饿死就是冻死。 第二日,卫青宝过来也劝狐大友和卫三娘。 “……我爹他们已经收拾好,准备这几日就上路。这边虽然有住的,但家里粮食已经撑不过冬日,只有去卫县或壤城才是最好的办法。” 一通劝告,狐大友和卫三娘终于决定离开卫家镇。见狐大友一家要离开,相氏慌了,拉着卫三娘,眼睛红肿的道:“若连你们都走了,我们娘俩怎么办啊?” 卫三娘始终是个心软的,道:“那你们要和我们一起走吗?” 相氏喜极而泣:“可以吗?” “只要你们愿意离开当然可以。不过,这一趟路途遥远,恐怕不是一两日就能到的。天也越来越冷,你要做好心里准备,万一路上……” “如果万一路上有个三长两短,我不会怨你们的。”相氏红着眼睛道。 留在这个地方,凭她根本不可能带着王小宝过完这个冬天,虽然有些狐家村其它人,但是这个时候谁能能顾得上她们娘俩,只有卫三娘和狐大友好说话些。她便想拼拼,若真能走到大城市去,活下去的机率就大了。 决定好,几人开始收拾东西,交通工具只有一辆独轮车,东西一部分放在独轮车上,另一部分放在背蒌和桶里面。来的时候十三和卫三娘一人挑了两只桶,狐小媚觉得此该轻装上路,桶就挑两只算了,另外两只只有留下来。卫大河也不要挑桶了,干脆全都塞在背蒌里,背蒌比桶轻便许多,就算背累了,还可以换人。 于是,在第三日,狐大友等人上路了。 王氏和张昌明还留在住棚犹豫不决。像唐大明和卫七凤早跟着儿子唐举生搬走了。 饥寒交迫,灾民越来越多,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冻。越来越多的人生病倒下。对生命的渴求使人失去理智,有人开始强抢粮食吃食。 只有少数衙役难以维持秩序,大量的人开始往卫县和壤城而去。一时间卫家镇一带大量流民涌向西南两个方向。 卫家镇到壤城约有百里路左右,赶牛车顺畅的情况下要三日时间到。而卫县距离卫家镇有一百五十里路,则最少要五日时间。 所以,卫家镇离壤城更近,以现下情况三五日是到不了的,故,去壤城的话怎么也得十来日,卫县少不得要半个月。 那到底是去壤城还是卫县呢? 少些路程少走几日路,便可少受两日罪,但,狐小媚决定去卫县! “为什么呀?卫且可得半个月的路程,咱们老弱妇孺皆有,途上再耽搁些时日,走上个把月都有可能啊!”相氏急急叫道 “对呀,老二,咱们最迟得在三九来临之前找到住处!”卫三娘也皱眉道。 “那是指正常情况下!”狐小媚一脸严肃:“像现在这种情况,路途肯定不会好走,加上粮食不够,越到后越是力不从心,别说一个月,就是一个半月也有可能。”她指着向南方向的道路上稀稀拉拉的流民,又示意众人瞧西边方向寥寥无几的人:“这只是开始,越往后,去各大城逃难的流民会越多。难民多了,路上肯定会出现哄抢东西的情况,现在人人自危,巴不得有粮食东西分,若是发生被抢,谁会上去帮忙,到时候只怕会有不少趁火打劫的。所以,咱们得选一条人少的路走。” “篱晶说的对。”一向很少说话的十三也道:“正因为壤城较近,所以大家都选择去壤城,反而去更远的卫县流民较少,虽然咱们多花几日在路上,只要不遇上抢东西的那又算得了什么!” 几人凝眉思忖纷纷点头。 “还是二丫头想得周到。” 其他人都同意,相氏不好再说什么,而且她自己本来也没什么主意。(未完待续。) ps:今天是跨年夜,大家有出去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