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罗列不足
书迷正在阅读:一首海底,抑郁全网、把老婆培养成首富、全职漫画家、当造梦师的我靠模拟在诸天找素材、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全民创世:我打造怪谈世界、冥修葬天、哆啦A梦,我要你助我修行、变形金刚从赛博坦之战开始、末世开局一辆红警车
大船停泊江中山城的渡口,卫英带人率先登陆,然后亮出了皇子令牌。白帝城的守城将领,名为赵崇济,是夔州境内宁江节度副使,在这里镇守东大门。而宁江节度使的正使是高彦俦,也算后蜀为数不多,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了。不过,此时高彦俦并不在白帝城内,而是在长江北岸,夔州治所城内的将军府。赵崇济听闻二皇子驾临,立即带人赶来迎接。“末将赵崇济拜见二殿下!”孟玄钰登船上岸,与赵崇济近距离相见,挥手道:“赵将军不必多礼,诸位将军在这里严守城关,阻挡宋军压境,实属不易,本殿下出使归来,途经此城,特上来探望一下诸位将军。”赵崇济等人听完,都是心头一暖,脸上露出几分欣慰之色。皇子亲自过来探望和慰劳,他们在前线提心吊胆,时刻警惕宋军入侵,也觉得付出有所值得。“本殿下带来一些酒水和武侠话本,留下几名会读书识字的人,为军中将士讲武侠故事,这样丰富一下将士们的业余生活。”孟玄钰微微一笑,他从润州书轩买了不少武侠话本回来,听从苏宸的建议,打算在前线军营留下一些,派人像讲书一样,每日讲解武侠故事,增加这些将士的个人英雄主义,反抗精神。许多时候,抵抗外来入侵,靠的就是一种斗争精神。有了精神凝聚和激励目标,便如同打鸡血一般,可以出生入死,变得勇气过人。武侠小说中,那股“侠义精神”难能可贵。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多谢殿下!”赵崇济拱手,与诸将一同谢过二皇子。孟玄钰打算在此逗留一晚,顺便让人更换船只,原来的船艘经过昨夜的厮杀和起火,已经破损了。“今日在这停留一晚,顺便观察一下白帝城的防御措施,本殿下从唐国回来,还有一些部署想法,打算跟诸位将军讨论一番。”孟玄钰深知白帝城的重要性,所以,要检查一下这里的防御部署等,才能安心。顺便再让苏宸观察一番,然后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这才是关键。如今他可是把苏宸当成了卧龙、凤雏一般的人物了。赵崇济点头,伸手道:“殿下请入白帝城!”“好!我只带部分侍卫进去便可,其余人在这卸货换船。”孟玄钰说完,背负着双手,迈步向前,很有上位者的气势了。此时,苏宸和彭箐箐已经下了船,跟随在入城的几十人的队伍中,左顾右盼,观赏这座地处长江三峡地段,一处特殊的江心位置。白帝城虎踞夔门西口,利用夔门险要的山形水势营造城池,依山傍水,凭高控深,是峡江城市类型的典型城址。放眼望去,城套城、城压城,具有强烈的军事堡垒特征。白帝城因其天生易守难攻,而且处于长江三峡的关键区域,也自然成为古代历朝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的楚国夺此地而得以西进,西汉公孙述据此地而割据一方,蜀汉刘备退守白帝城托孤而汉室得存,南宋筑山城而抗御蒙元,故白帝城有“镇守三峡、拱卫巴楚”之称。尤其是宋元战争时期,白帝城为南宋“四舆”、川东“八柱”之一,与渝州城、合川钓鱼城、渝北多功城、南川龙崖城、泸州神臂城等,共同构建了南宋政权西线山城防御体系。苏宸走在山城之中,心中涌起沧海桑田成历史的其妙感觉,时空变换,地点未变,只是人和事不同而已。赵崇济客气道:“殿下出使过来,舟车劳顿,请到白帝城的将军府邸歇息,午膳再多饮几杯,为殿下接风洗尘。”孟玄钰摇头,他已经无心接风洗尘这一套了,开门见山道:“请赵将军带路,领我等参观一下山城的几处要塞口,并请赵将军全盘拖出,打算如何御敌之策。本殿下在此逗留时间只有一日,希望能够有所作用,咱们群策群力,希望能够守住东大门。”赵崇济有点意外,本以为皇子刚才只是说说而已,开场的漂亮话,没想到认真起来。“那请殿下跟末将走一走,视察防御工事吧。”孟玄钰点头道:“好,现下就去!”赵崇济一边走,一边跟二皇子解释道:“目前宋军蠢蠢欲动,慕容延钊派人在边塞打草谷,封锁了下游的江面,而陆地上刘光义、曹彬所率的兵马,已经接近夔州地段。大宋对蜀用兵之心,已经昭然若揭,只是我等还推断不出,宋军会先从陆路攻击夔州城,还是从江水上部署船舰来攻白帝城,想听二皇子高见!”其余将领纷纷点头,目光看向二皇子,想听从皇子的分析,给他们提供战略指导。孟玄钰干咳一下,忽然微微一笑道:“这个问题,在途中时候,本殿下与身边几位谋士,早有推断。这样吧,由宸公子为诸位将军讲解一番。”苏宸心中鄙视了二皇子一番,把皮球踢给他了。他沉吟了下,然后开口道:“依照我等推断,若是宋军全面攻蜀,会两路齐下,一方是北面凤州地带,会有大军走陈仓道、金牛道;另一路大军,便从长江上作为突破口。”“这里的战局嘛,二皇子分析,宋军的真正东部主力军,应该刘光义、曹彬所率的兵马,会从夔州城作为进攻重点,白帝城易守难攻,所以,宋军若拿下夔州,才能放心来围城登陆。依我等所见,最好的抵御手段便是死守,宋军涉险远来,利在速战,我军坚壁固守,胜算很大。”赵崇济等人听完,似乎大有感悟,都忍不住称赞:“二殿下高瞻远瞩,果然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