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大楚做始皇在线阅读 - 第九十八章 ?御前会议(二)

第九十八章 ?御前会议(二)

    熊横思索了一阵后,望向刘启。

    “不知司吏可有何策?”

    刘启略微停顿道:“启禀大王,一国之主,乃在君王,一国之稳,乃在于臣子,所谓为国体,君王臣子,皆是不可缺也,若无君王,国之不为一国,若无臣子,则国根基不固,危及深远。”

    “臣以为,其一,补足空缺。景氏南氏一族之乱,令我楚国官职空缺众多,更有甚者,国事都到了无人问津之地,因此这空缺出来的官职,需得尽快补上。”

    “其二,乃有臣子者,排于国事府之外,虽有名而无权,虽有权而不实,虽有实而不法,凡此种种,已造成了楚国行事混乱,臣以为国事府之权力,该下方至诸位臣子,凡此政事,可由国事府经手之后,再禀明于国事府、大王。”

    “其三,便是我楚国各地,虽已行郡县之制,但有些地域,则以封君,臣为司吏,掌管我楚国官吏考教,可对这郡县之事,却是无从下手,臣以为司吏之权,可限于鄢郢,其余郡县封地,则维持原样。”

    “臣之所言,句句为大王所虑,还请大王慎重思量!”

    刘启虽为他舅舅,但是在话里话外,无一不是在要削弱国事府的力量。

    其一者,要补足空缺,那就是要将楚国官制恢复到楚怀王、南太后掌权的时期;其二,分明是在说国事府的权力太大,要削弱国事府的权力,至于其三,更是令人气愤。

    他身为楚国司吏,不想着为楚王管好官吏,却要想着让郡县维持高度自治,高度自治是什么意思,就是可以自己领兵,自己任命官吏,和封君有什么区别。

    楚王一言不发,只是用一双眸子扫视群臣,大殿中的气氛,忽然冷了下来。

    “启禀大王,臣以为司吏之言不可!”

    屈原见机起身说道。

    “噢,不知令尹有何高见?”

    见楚王有问,屈原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后,方才是说起。

    “启禀大王,方才司吏所云,其一者,不可取也,大王行国事府,乃是鞭策群臣,壮大我楚,实乃良策,不可更也。我楚国自立国以来,便有政事混乱之弊,其最主要的便是这官吏众多,且官职权限相互交错,如中射之与涓人,左徒之与令尹,取之其一便可。”

    “大王之国事府,将我楚国事划分得当,致使群臣各司其职,各有其事,免去了此弊,若是如司吏所云,我楚国不免又要陷入政事混乱之中,因而臣之以为,有些官职该要取缔,便要取缔,此不可更改之策。”

    说到这里,屈原转身望向刘启:“敢问司吏,大王新开司吏一府,可为的是什么?”

    听到屈原问话,刘启微微一笑道:“自然是考教任命我大楚官吏了。”

    “好,那我在问司吏,何为考教?”

    不待司吏回答,屈原折身,又望向楚王道:“启禀大王,考教者,乃选拔也,能者上,弱者下,刘启身为司吏,就该当考教诸位臣子,令其能者上,弱者下,令其有名而无权者,有权而不实者,有实而不法者,行考教之后成为真正的有权有实有名,如此一来,也就能堵住众口了。”

    昭雎顿了顿,似乎正要说话,就听得屈原又立即接话道:“臣猜有人又要问了,那既是考教,考教之后,臣子又该何去何从呢,这其实也简单,善于纵横者,就去典客府,善于刑律者,就去司败府,善于礼乐者,可去司礼府,至于什么都不善者,必然也就入不了这考教了吧?”

    如今楚国的政治,还是氏族当政。

    你背后的氏族有势力,你就一定会出来做官,因此每日在楚王宫门口闹得,也就是这些氏族。

    屈原的办法无疑是拉拢一批,打压一批,政治嘛,可不就是朋友搞的多多的,敌人搞的少少的。

    “大王,方才司吏还有其三,臣一样也有其三,司吏所云,乃是以郡守镇守一方,然我楚国土地辽阔,一郡之地,就犹如春秋一小国,如此岂是郡守一人,能治理过来的,臣以为诸地县尹,都需得由国事府委派,一则减轻郡守负担,二则也可让司吏有用武之地。”

    屈原三策,也算不得新颖,而且多是秦国已经干过的事。

    考教官员,任命县令。

    当年秦孝公在出招贤令,号召山东士子入秦时,就是通过考教后,令其为县令,就是这些人成为了商鞅变法的主力。

    只是当年之秦国,国力微弱,氏族也远没有楚国这般复杂,执行起来这般的困难。

    楚王默不作声,只是再看过众位臣子,最后将目光。落到了昭雎的身上。

    今日刘启忽然说出这样一番话,让人很难不怀疑,他身后之人就是昭雎,说起来熊横的两个舅舅,就没有一个是能站在他这边的。

    原先一个刘信,已经跟着南晖去了,现在这个刘启,不会也要步入刘信的后尘吧。

    “不知司马以为呢?”

    楚王出声问道。

    昭雎似乎是才反应过来,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熊横面前:“大王,臣以为凡事须得徐徐图之,徐则不会出错,令尹之言,俱是公忠体国之言,可若是要做到这些,并非是能一蹴而就。”

    熊横不依不饶,再度问道:“那司徒以为,哪些可以快,哪些不可以快呢?”

    “大王,臣以为其一其二,皆可以快,至于其三,一定是快不了。不管是考教臣子,亦或是补足空缺,还是变革官职,都在我郢都之内,而任命县令之流,乃在郢都之外,大王可闻而不可观,快则容易生乱!”

    闻之,熊横略作思索。

    昭雎的考虑,也不无道理,朝中之事可以紧,但对于诸位封疆大吏们,却是一点的也紧不得。

    “那依司徒所云,对于各郡之事,是做还是不做?”

    “启禀大王,臣以为要做,也须得慢。”

    楚王闻之,点了点头。

    “看来司徒才是我朝堂当中,最清醒的人,也罢,寡人就听司徒一言,将这考教臣子的事,让司徒去做,司吏辅佐可好?”

    去考教臣子,那就是去只能选一半,意味着要得罪剩下的一半,这种事情留给昭雎去做,也好斩断他与氏族们的感情,至于被他安插亲信什么的,根本不用担心,因为最后楚王还要阅览的。

    “怎么,大司徒莫非不愿意?”

    见昭雎半天没有言语,楚王又问道。

    “臣遵令。”

    昭雎只能是硬着头皮,将此事接了下来。

    “也罢,今日就议这两件事,其一,齐国使者苏代,其二,就是官吏考教,寡人乏了!”

    楚王落座,群臣皆是会意,纷纷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