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崇祯中兴在线阅读 - 第23章:崇祯

第23章:崇祯

    北京城猛然一下安静下来,就好像时间线突然被按下了暂停。

    被按下暂停的又何止只是一个北京城,大明这个国家也是如此。

    庚辰国难朱由检固然是杀的过瘾,可换来的结果就是六部五寺一院一司全空。

    来自全国各省的奏本比腊月的雪花还要多出数十倍,但却没有人再去处理。

    几千道本全被送进了乾清宫。

    王承恩望着这堆积如山的奏本,再看看朱由检,都替后者担心。

    如此之多,皇帝能处理过来吗。

    朱由检当然处理不过来,他只看了几十道之后就懒得再看,奏本一合直接唤来内侍。

    “全给朕烧了。”

    内侍先是一楞,随后便是一哆嗦,连忙领命安排人手来做。

    他竟然敢在朱由检的面前发呆?

    想想都后怕。

    王承恩也是没想到,他和寻常太监不同,面对朱由检的时候胆子还是要大些,因此敢开口问上一句:“陛下,您不看了?”

    “有什么好看的。”

    朱由检向后一仰,就开始闭目养神:“全是地方报灾、报反、报乱的奏本,要么求着朝廷拨钱拨粮赈灾,要么求着出兵平叛剿匪,这样的奏本你让朕怎么处理。”

    王承恩顿觉噎住:“陛下,这、这些可都是关乎社稷安定的大事,难道不该处理吗?”

    作为一个大一统政权,民生艰苦不该赈灾吗?地方作乱不该平定吗?

    这显然不能作为一个问题,因为答案是肯定的。

    该!

    但很遗憾,朱由检不那么想。

    因为此时此刻的大明,只不过披着大一统的皮,却没有大一统的实。

    “如果地方省府县官员都同朕一条心,地方有难,朕当然要替他们思量,但他们和朕不是一条心啊。”

    朱由检叹出一口气来:“现在地方上那些官员,到底哪些是一心为民请命的好官,哪些是憋着心思从朕这里骗钱的恶官,朕名为圣人非圣人,看不出来。

    既然看不出来,那就干脆一视同仁,宁杀错不放过,全当做贪官污吏来处理,所有赈灾、平乱的奏本一律不批,让地方自己想办法。

    这个年熬不过去就熬不过去,朕也没办法。”

    这种事朱由检不需要向王承恩过多解释,也不会说什么心有余而力不足之类的话。

    现在的他有心,更有力。

    借着庚辰国难那一晚的混乱,明镜司、司礼监抄家抄出多少银子?

    这么说吧,二十多天了至今还没有称量好。

    就眼下已经称量出来的便已经高达三千五百万两。

    什么银冬瓜、银砖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官员将银子熔造成床板的。

    至于粮食,大明朝从来不缺粮。

    小冰河时期大旱、大涝、严寒接连不断,那怎么会不缺粮呢。

    这件事放后面再去说,只说现在的朱由检,有钱也有粮。

    所以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说法。

    这个灾他偏偏不能救!

    这些赈灾用的银子粮食一旦出了北京落到地方手里,就不可能再到百姓手里,就这么简单。

    朱由检拿过崇祯剧本的第一步计划,是重新实现中央集权,或者说更准确些的皇权大于一切。

    在这一步没有实现之前,他什么多余的事情都不会去做。

    任何一文钱、一粒米都至关重要,比人命更重要。

    “朕知道现在天下的百姓嗷嗷待哺,知道很多地方易子而食、生灵嚎啕,等着朝廷救他们的命,等着朕这个君父救他们的命,可朕做不到啊,朕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看着他们反。”

    朱由检来到殿门处,亲身感受着天地间呼啸的寒风,便仿佛看到了皇宫外的生灵涂炭,痛心疾首。

    “世道艰难如此,不是朕现在一句话就能拯救的,国家的根已经烂透了,要把烂根掘出来才有的救,若是掘不出来,就算赈灾活了几万、几十万百姓,十年二十年后依旧会有几千万人死于荒野之间。”

    王承恩能感受到朱由检此刻的痛苦于煎熬,也是望向殿外的大雪纷飞,或许思及了自己的家乡,不由得红了眼眶。

    属于大明朝的寒冬,能撑过去吗。

    “冬天到了,春天就不远了。”

    朱由检想到了这句话,便拿出来说给王承恩听:“去歇着吧,晚上多点一炉炭火,小心点身子。”

    见王承恩想要说话,朱由检打断:“不用省那点银子,朕现在有钱,只可惜,这钱只能花在皇宫里,花在你们身上,把自己身子照顾好,才能有干大事的能力,去吧,朕在这坐一会。”

    说罢便倚着门框坐了下来,怔怔的望着殿外出神。

    王承恩低头退下,不多时取来一绒氅,披到朱由检的身上。

    也不多说什么,离着不远处陪坐。

    主仆二人就这么一直坐着,彼此也无任何交流。

    直到宫外一声钟响。

    钟楼守夜的大汉将军提了调门。

    “天启毕,崇祯继。子正,万事如意!”

    不知不觉,天启七年结束了。

    朱由检这才知道,今晚竟然是年三十。

    宫里竟然一点准备都没有。

    也是,司礼监的人都忙着清点抄家脏银,曹化淳忙着明镜司的事,而王承恩这个内相如今又得兼职外相,每天收集整理如此多的奏本。

    确实没人提醒自己。

    对了,自己好像还有个媳妇?

    “明天年初一,去一趟国丈府,把皇后接回来吧。”

    在庚辰国难的前夜,朱由检便把周玉凤送回了娘家,眼下并不在皇宫。

    朱由检不想皇宫内的血腥牵扯到周玉凤,也不想让自己这个媳妇知道自己太多的事情。

    她只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很容易被吓到。

    王承恩诶了一声,小声劝道:“陛下,夜凉,回寝吧。”

    “走,睡觉去。”

    朱由检总算是起了身,折身欲回暖阁,身子却又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叫住。

    扭回头,夜幕中探出曹化淳的匆匆身影。

    “陛下,周延儒转呈,南京的温体仁给他写了一封信。”

    朱由检挑眉接过,一看之下面露微笑。

    新年尹始,万象更新。

    这么快第一个好消息就来了。

    崇祯这个年号,取得也不算太差。

    所谓崇者:重复、兴盛。

    祯者:吉祥、福禄。

    崇祯者,取光复之期许、合吉祥之愿景。

    煌煌大明,未必不能在他崇祯的手里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