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在线阅读 - 十九 人才

十九 人才

    铛~

    铜锣敲响,陆秀夫立刻大喝道:“时间到,诸生止笔,收卷!”

    监考的军兵立刻上前,把所有试卷小心收起。

    考生们交了试卷,各自如释重负,走出校场当即呼朋引伴。

    因为多是温州本地人的缘故,倒也没有什么文武之间的隔阂,都聚在一起讨论试题。

    “题目并不难,估计是陛下怜惜我等,因此放了水。”

    “想要答好殊为不易,目下国事颓唐,陛下奋发,必不喜空空之谈,非得言之有物不可。”

    讨论中,考生们往酒楼走去,等待傍晚时分的放榜。

    按照制度,科举有解试、省试、殿试三级,不但耗时久,还得三连中才能成为进士。

    并且僧人、道士、吏人、罪犯是没有科举资格的,即便加开的恩科这些人也没有资格,但是这次不限定身份,而且速度快很多。

    校场中,陆秀夫再次清点了试卷数量无误,随即押解试卷去了州衙。

    到了州衙,赵昰与一干文武已经在等候。

    陆秀夫见礼之后,奉上试卷,说道:“陛下,此次参考者百三十二人,文科四十六,武科八十六,试卷尽皆在此。”

    赵昰道:“往日武试人少,如今却反了,足见民间拳拳之心,此时能来参试者,皆忠义之辈,朕以为全部录用,诸公以为如何?”

    刘黻点头道:“陛下所言甚是,国家正值用人之际,不可使义士寒心。”

    “不可。”谢枋得反对道:“全部录用失去科举本意,公正有失,伤的是朝廷威仪,反而不美。”

    赵与檡说道:“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时事易移,因势就变,臣以为陛下之议可行。”

    谢枋得坚持道:“时局倾危,人心动荡,朝廷威仪更不能失,否则尽皆无视中枢,事不可为也!”

    眼看双方就要陷入争论,赵昰打圆场道:“谢公所言甚是,然忠义之心不可冷,公何以教我?”

    谢枋得说道:“臣以为各取一半,未中者陛下按才能赐官,如此两便。”

    陆秀夫点头说道:“此乃老成谋国之策,请陛下纳之。”

    赵昰是下意识地相信陆秀夫的决断,最主要是谢枋得说的有道理。

    任何时候,朝廷的权威都是最重要的,若是所有人全部录取,恩科就是一场闹剧,这会破坏朝廷的权威性。

    特别是赵昰才八岁,别人不免以为朝廷是草台班子,本来有心投效也不会投效。

    这是赵昰轻忽的地方,就如他用文天祥为丞相一样,穿越者常犯的小错误。

    赵昰说道:“便如谢公所言,取一半,余者赐给出身,只是授予何等官职,诸卿可有意见?”

    刘黻说道:“武进士可为副指挥使,特别优秀者可为副都统、机宜文字,文进士可充实中枢、地方佐贰,特别优秀者可为知县。

    赐出身者,武者可为副都头,文者可为校书郎、六曹之属。”

    “诸卿以为如何?”赵昰问道。

    陆秀夫说道:“善,虽非高位,却可发挥才能,免于揠苗助长。”

    常规军制,百人为都,五都为营,设指挥使,将兵法所为军制,三千人至万人为一都统,设主副都统,机宜文字相当于一军参谋,负责记录军机命令、提供意见。

    初来乍到,作为副职实习一番,有真才实学的自然能够脱颖而出,死于战乱的算是命歹,属于战乱时代的自然遴选。

    商议妥当,赵昰道:“既如此,诸卿一起阅卷。”

    文武进士题目都是针对当前局势提供建议,这是很简单的题目,但是在场的都是官场大佬,想要打动他们可不容易。

    比如一份试卷建议朝廷不拘一格用人的,只论述人才的重要性却不说如何选拔人才陆秀夫给予的评价是空泛,而一份建议朝廷降低盐价和房税以收城市居民之心的,黄震的评价是可用。

    大家不在乎观点,只看措施,措施可行才能行。

    百多份试卷,交叉评点,半天便完成了,大家再次合计一番,排定了名次。

    此时,考生们已经聚集在州衙之外。

    陆秀夫带人到了告示牌前,喝道:“暂且退后,容官吏贴榜。”

    大家退后,待文吏贴了榜单立刻一拥而上。

    “我中了!”

    “哈哈哈,第十名!”

    中了进士的欢天喜地,大呼小叫,没中的免不得感觉沮丧。

    这么简单的考试都中不了,以后也不用参加科举了。

    待众人稍稍冷静下来,陆秀夫大喝道:“诸位,无论是否考中,陛下皆有赐宴,另外,落榜者可赐官!”

    “果真如此?”有人追问道。

    陆秀夫不悦,呵斥道:“陛下金口玉言,岂容质疑?”

    “学生孟浪。”这人立刻认错。

    陆秀夫离开,众人立刻围住朱晔和丁轶,纷纷送出恭贺后,又问起二人写的什么中了这文武状元。

    朱晔道:“小弟谏言朝廷加强乡村治理,复置乡老、啬夫、游徼,其中乡老由乡民推举,不记名投票,职期三四年,轮换选举,免得权柄为豪强把持,而啬夫由经年老军充任,负责治安、巡查,同时cao练乡兵,游徼由州府点选才干出色之小吏充任,政绩出色者可提拔为官。

    三者配合,负责教化、税收、征兵、水利、上下沟通等事,又可相互监督,免得害民。”

    “子美兄之策切合时弊,选为状元理所应当。”众人赞叹。

    历朝历代都有乡官,本朝自不能免,规定以一等户轮充里正,二等户轮充户长,负责赋税徭役的催缴,有缺额则有里正户长补足。

    然而很快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因为税收徭役艰难而无人充任,要么大户cao持权柄把负担摊给下面,害处多与好处。

    朱晔论策提供了相当好的解决方案,被选为状元理所应当。

    没等大家问武状元丁秩,又有文吏出来叫道:“文武状元策论出色,陛下诏令,公布于众,臣民俱观之。”

    待两份试卷贴上,众人又去看。

    只见朱晔试卷上御笔批示:“乡里安则国安,此策甚妙,当为国本。”

    “子美兄简在帝心,前途远大,恭喜。”众人又是恭维。

    至于御字比较难看,大家也能理解,毕竟皇帝才八岁嘛。

    随即大家又看丁秩的文章,其核心是给军队设置专门的政委,加强军队的思想教育,树立士卒的荣誉感,让他们知道为何而战。

    赵昰的评价是:“亘古以来,强军莫不因名将而起,余者足衣足食则足战,未见庸者以贫贱为强者。此策犹有不足,然可见强军之途径,试行之,或可以穷困为强师。”

    但大家的评价是别具一格。

    固有认知里,军兵钱粮给足就能卖命,如果能够加上严格军纪,那就神仙难挡。

    荣誉感?立功升迁不就行了?

    为何而战?当兵吃粮,卖命杀敌不是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