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在线阅读 - 第450章 捉钱宰相崇佛公

第450章 捉钱宰相崇佛公

    第450章捉钱宰相崇佛公

    2023-07-12作者:木子蓝色

    第450章捉钱宰相崇佛公

    皇城。

    门下省内,政事堂。

    这是个不算特别起眼的地方,比起六部衙门环绕的尚书省,门下省显得要小的多,可大唐中枢在此。

    都说三省六部,实际上大唐中央并不止三省,除了尚书中书和门下这三省,还有内侍省殿中省和秘书省,又有九寺五监十二卫四府等。

    房玄龄这位左仆射,引着政事堂的两位新宰相入堂。

    “请。”

    政事堂的大堂上,一个宰相一个蒲团,堂议时跟廷议也没什么区别,席地而坐,坐而议政。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这是如今百官之首,皇帝的绝对心腹,拜邢国公。

    房玄龄落坐,然后便是检校右仆射的秦琼,这位虎将是军方大佬,更是秦王府军功元勋们的代表,哪怕他在政事堂上平时不怎么开口,但往那一座,也是一种姿态。

    紧随其后的便是门下省的侍中王,以及中书省的中书令温彦博。

    起初宰相也就三高官官,尚书令侍中中书令这三位,后来尚书令权重,所以经常空缺,常以次官左右仆射分掌六部,于是左右仆射和中书令、侍中四位成为宰相。

    不过武德朝时,李渊推行群相制,还会任命一些检校侍中、检校中书令,甚至有直接任命两个中书令、侍中的情况,按需任命。

    等到李世民即位后,这群相制度也就更上层楼,不再仅限于三高官官为宰相,以他官加衔也能进政事堂成为宰相,比如参议朝政、参预朝政,甚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

    魏征便是以秘书监守尚书左丞加衔拜相,秦琼之前也是以兵部尚书加衔拜相,还有杜淹以御史大夫加衔拜相等。

    反正只要皇帝认为有需要,直接加衔拜相,这一招极大增加了皇帝权威,更利于皇帝掌权。

    政事堂本身不是一个衙门。

    他只是设在门下省内,让宰相们碰头议事的一个场所。

    但从隋朝的都省,到大唐的政事堂,这里做为宰相们开会决策审议之地,也就慢慢形成了如今的国家中枢地位,甚至开始有了专门的属吏协助。

    武怀玉打量着这个现在还不算成熟的政事堂。

    宰相挺多。

    除了三省的那四位长官,其它加衔的宰相也不少。

    御史大夫萧、吏部尚书戴胄、户部尚书专判度支武怀玉、尚书左丞守秘书监魏征,同样也是四位。

    新任兵部尚书李靖,没能拜相。

    八位宰相,都是老熟人了。

    但今天这个会上,有两个新人,所以大家还是正式的又互相拜见一番,然后各自落座。

    政事堂现在还不成熟,比如说没有一套完整的政事堂制度,会议也并没有固定时间等,带有很大临时性质。

    八位宰相,也没有先后排名。

    并没有首相这一说。

    不过一般惯例由左仆射主持会议,还要负责记录会议,每次会议后还要整理会议纪录,并上呈天子。

    这实际就是一个三省六部的工作协调会议。

    大唐中央的主要权力还是在三省,中书省是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执行。

    决策、审议、执行,这是一套标准流程,差错一步,都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如今李世民在位,很多时候皇帝以廷议方式,召集大臣们商议决策,中书省这个决策机构,反倒多数时候成了草拟诏令而已。

    但就算是皇帝廷议决策的事情,也得走流程,诏令公文也要经门下省审议,要是门下省认为不妥,可以退回修改,甚至直接驳回,没有门下的审议,尚书省都拿不到正式的诏令、公文,自然也就无法交给六部等去执行。

    所以皇帝让宰相们直接在门下省碰头开会,就是让审议这一关能够顺利一些,不要中书和门下扯来扯去,影响效率。

    有什么问题,当面说明,能修改就直接改,然后审议后就直接交给尚书省。

    怀玉他们这四个加衔的宰相,都不是三高官官,但他们是皇帝信任的人,可以参与到这碰头会,一起协商。

    虽说宰相排名不分先后,可实际哪里都要论资排座的。

    左仆射房玄龄当仁不让的是居首,同时也是主持会议的,武怀玉是最后一个进政事堂的,又是加衔相公,哪怕皇帝也说国家财政大权交给他,称他计相。

    但实际上武怀玉既然还是进了政事堂,那仍说明财权仍是宰相们掌握,除非武怀玉不进政事堂,而度支使有个自己的衙门,跟历史上将来发展那样,成为独立于政事堂之外的三司衙门。

    历史上发展到宋朝,三司夺了宰相们的财权,而枢密院又夺了宰相的兵权,政事堂宰相们权力就大为削弱了。

    但眼下,不可能会有这么超前。

    武怀玉就相当于是政事堂里专门负责财政这一块的宰相,就如同长安县有六个县尉,其中排名最后的县尉,就专门负责治安这块,人称捕贼尉。

    八位宰相,武怀玉排名最后。

    可大家看着这位新晋宰相,却都还是目光复杂,实在是太年轻了。

    二十岁的宰相啊。

    更过份的是,人家十八岁的时候还在终南山当道士,这才下山两年,就当宰相了,真正的终南捷径啊。

    想杜淹曾两次上山隐居,一次去长安终南山,一次则是在洛阳的山中隐居,都想走个捷径,但都没成功,隋朝那次隐居终南山结果还让杨坚给流放了。

    人家武怀玉这才是真正成功的终南捷径啊。

    但就连房玄龄也得承认,这年轻人确实有本事。

    今天政事堂新班子见面,也没议什么事。

    房玄龄代表政事堂,跟戴胄、武怀玉两新宰相讲究了下政事堂的一些运作方式,主要还是把中书和门下的两个重要职责,决策和审议合二为一。

    一些重大事务,拿到政事堂上商议,商议出结果,然后要报与皇帝,皇帝通过,再拿回政事堂,到时直接走个审议过程,然后发回尚书省,再分发给相关部门执行。

    平时宰相们在政事堂呆的时间不长,有事就开个会,没事也都还是在各自衙门办公。

    左仆射在尚书省,御史大夫自然也就是在御史台,魏征身兼尚书左丞和秘书监,则要在尚书省和秘书省两边跑。

    此时的政事堂没有实行政事笔制度,没有哪个专执,也没有轮执,但一般是左仆射主持并记录会议。

    政事堂已经有专门的几房属吏,专门负责协助宰相会在政事堂的会议、工作等。

    武怀玉在政事堂还分到了自己的一个办公室,还有一套秘书班子服务于他。

    “时间不早了,堂食时间到了。”

    房玄龄笑着起身,大家于是都起身,今天的会议就算结束,到了吃饭的时候了,身为宰相,有个小特权,在政事堂议事较晚,就可享受一顿堂食。

    这堂食标准挺高,由皇帝特旨让光禄寺提供。

    特供宰相,比起朝会时的廊下食标准高的多。

    会食的地方是个装饰的挺不错的厅堂,八位宰相每人面前一个几案,菜肴丰富,且都很精致。

    炖羊rou、煎鹿排、清蒸鱼、木耳rou,包子一盘、蒸饼一盘,总共是八个菜,荤素搭配。

    主食也是很精致。

    怪不得以前就听说老有官员上书,说宰相们的堂食吃的太奢侈了,太不应该什么的。

    连装菜的都是精美的瓷器,筷子都象牙的。

    可惜没酒。

    这是工作餐,不是宫宴,吃完了还得回各自衙门上班。

    不是朝会廊下食,没有御史监督礼仪,宰相们吃饭也都没那么拘束,就跟在各自衙门里的公厨会食一样,还能边吃边聊,也算是交流一下工作。

    不过政事堂的吏员,还有门下省的官员们,他们都在另外的餐厅吃饭,没资格过来跟宰相一起吃,甚至有严格规定,宰相堂食,官员不得谒见打扰,更不许蹭饭。

    张亮领导的光禄寺还是不错的,这宰相堂食就又精致又美味。

    那清炖羊rou,非常的鲜嫩,那个汤也是非常的清,可却很鲜甜,rou也很嫩,那几粒来自灵州的枸杞更是恰到好处的点缀。

    大口吃rou大口喝汤,八个菜,每个菜份量不多,基本上八个菜都能吃完,就是那个菰米饭,不是太好吃,这玩意就是茭白没感染真菌前结出的种子,去壳后是长长的一粒黑色的米,产量非常稀少,采收还很不易,比较贵重,但味道嘛只能说一般。

    饭后,还有饭后茶点,有茶水也有当季的水果。

    喝杯茶吃点水果,再聊一会,然后就各自拍着肚皮离开了。

    唐朝的中央衙门,大部份都集中在皇城内,这也方便了官员们,尤其是对于宰相们来说,早上要朝参,然后还要回衙办公,甚至还要到政事堂开会,有的官员身兼数职,这要是各衙门东一处西一处,这一天光在路上了。

    怀玉回了民部。

    戴胄一起回去,两人召集部中官吏们做了个宣布,简单交接了一下,武怀玉换了个办公室,从原来侍郎的办公室,搬去尚书的办公室。

    帮助戴胄收拾好后,怀玉这新尚书带官吏们欢送老尚书去隔壁的吏部。

    五十出头的戴胄走出民部的时候,是激动兴奋的,上次皇帝在殿上要给怀玉加衔拜相时,他还很失落,可如今他终于拜相了。

    “民部就交给翼国公了。”

    “戴公就请放心吧。”

    戴胄在民部其实也没呆多久,玄武门之变后,戴胄从秦王府士曹参军到兵部郎中,再升大理寺少卿,又升尚书左丞,再任谏议大夫、升任民部尚书,基本上一年三迁。

    两年不到,从参军到宰相。

    其升迁速度,也是朝中惊人的,火箭军代表,跟武怀玉一样,被有些人妒忌的称为幸进之臣。

    皇城十字大街中心处,便是尚书省,六部衙门左右各三部围绕着,民部是右边的第二,吏部在右边第三,就在民部衙门南边,戴胄走了几步,就到了吏部衙门口。

    那边,吏部官吏们已经在那里迎接新尚书戴胄到来了。

    武怀玉新兼职的太子少詹事所在的东宫詹事府,也在皇城里,就在民部衙门的东北边,相隔也不远。

    送走了戴胄,怀玉也去了民部西南边的御史台,免去这御史中丞的兼职了,便去跟大家打个招呼,收拾下个人物品。

    姐夫马周也已经接旨到御史台上任,听说怀玉来了,还特意出来迎接。

    “姐夫今天格外精神啊。”

    “还要恭喜二郎,荣升相公。”马周对怀玉一拜,为他高兴。

    “同喜同喜,也恭喜姐夫升任治书侍御史兼谏议大夫加太子右庶子。”

    殿中侍御史赵仁本、侍御史张玄素也都出来迎接,连声道喜,这两位是怀玉在御史台这段时间,处的还算不错的部下。

    赵仁本也是马周的老友,曾经他赏识马周才华,鼓励他来长安,还赠他盘缠,想不到如今他还是殿中侍御史,马周却已经成了治书侍御史,他的顶头上司了。

    本来打算跟大家打个招呼,收拾东西就走,结果萧却拉着他到自己公房,本以为老萧是说几句客气送别的话,还想说大家刚才还在政事堂的餐厅会食聊天呢,这才相别一会,以后还是要天天见的。

    谁知老萧却不是说这些的。

    “翼国公上次对三阶教的做法,我以为有些极端了,我也承认法雅罪不可恕,三阶教诸寺也确实有不少问题,可不能如此简单的处置。

    直接没收三阶教的无尽藏,这岂不成了抢劫?还将两千余僧尼强制还俗,这也是不对的,更别说没收他们的田地等等了。”

    萧是个崇佛的,早在隋朝时他就对三阶教主信行执弟子礼。

    当初武德末年,李渊待天下归一,便有意要清理整顿佛道,当时让官员议论,太史令傅奕就是坚决的灭佛派,而萧则是有名的崇佛派代表,双方为此在朝堂上屡屡针锋相对。

    萧直接说佛是圣人,说傅奕之议,非圣人者无法,请严刑处置。

    傅奕反驳,口才了得,萧争不过,只好指着傅奕说,地狱就是为这种人所设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南北朝时代,南朝的佛教是非常兴盛的,北方两次灭佛,都没能涉及到江南。

    那个把自己好几次卖给寺庙,让朝廷出钱去赎他回来的尊佛皇帝萧衍,可正是萧的祖上。

    萧的崇佛态度,其实是多数江南士族的态度。

    傅奕一心要灭佛,提出的是共尊李、孔之教,而无胡佛故也。

    武怀玉也是个道士出身,萧觉得武怀玉跟道士傅奕一样,也想尊道灭佛,所以才借法雅打击三阶教。

    可武怀玉从没想过说要灭佛,自释教传入中土,到如今的影响已经非常巨大,对于朝廷来说,需要的是平衡,道也好释也好,没有谁就是真好真坏,最重要的是在掌控之中。

    只要能够掌管能维持平衡,皇帝就不会有意的去树敌,除非是严重失去平衡甚至危险统治根基,才会出手。

    武怀玉对三阶教的这次行动,在萧这样崇佛派看来,非常可怕,甚至认为这可能是朝廷要灭佛的前奏。

    但实际上武怀玉跟皇帝也说的很明白,监管、控制、削弱到一定范围内就行。

    甚至如今天下释教,不仅三阶教有问题,所有的都有问题,但武怀玉也只是借法雅契机,对三阶教清理整顿,而且也还留有余地,就是不想引起所有释教的抵触和反抗。

    温水煮青蛙,不能上来就把青蛙扔开水里。

    面对萧,怀玉笑着道,“佛道玄妙,圣迹可师,且报应显然,屡有征验,我是深信不疑的。

    然如今释门之中,有许多不行精进、戒行有阙者,不堪供应,滥竽充数,影响清徒,他们只能算是佛门败类,必须得及早清除。

    我对三阶教邕禅师、慧了禅师等高僧大德,也是非常崇敬的,三阶教的利他教义我也很赞成。

    人人奉献一点爱,这世界会变的更美好。

    三阶教的无尽藏很好,劝人向善,劝人布施,布施所得再修伽蓝、供三宝、救贫苦,只是现在三阶教里混进了许多坏人,他们用无尽藏放高利贷收高息,甚至暴力催债,迫人卖儿卖女典妻卖地,

    又有人把无尽藏的钱财占为已有肆意挥霍,就如看守无尽藏的裴玄智,监守自盗,一次就偷了三万两黄金。

    朝廷现在要帮助三阶教保管好善男信女们布施的这些财物,加强监管,让其能真正发挥到信行禅师创立三阶教时,立无尽藏的本意,朝廷不是抢劫三阶教,无尽藏的财富仍在,只是朝廷保管,但也仍由京中十大德和三阶教的各住持、禅师们一起监管钱财的每一笔用处,保证这些都用到了合理之处。

    修葺天下寺观、救济贫苦百姓、储粮备荒备灾,并不会乱用一文钱。”

    “至于说清退了两千多僧尼,但清退的只是jian劣冒充之徒,他们连三阶教的经籍都不会念,这算什么虔诚出家修行的僧人呢?”

    “萧相啊,我一直觉得,就算释门佛徒,也得在精不在多啊。要是良莠不齐,那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释门如何能够真正得世人尊崇信仰呢?”

    “我这是在帮他们弘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