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武夫在线阅读 - 第六百四十四章 内外之分

第六百四十四章 内外之分

    莫要小瞧这定价的权力,每一项价格后面都代表着巨量的货物,一文两文的上下代表着几万十万甚至更多银两的波动,大明户部甚至都做不到这一点。

    只不过现在没人觉得这会如何,只觉得这是个无奈之举,取个便捷而已。

    赵进来到清江浦的第三天,辽东大败的消息传到了清江浦,这里的豪商同样需要第一时间知道朝廷的动向和天下大事。

    和王兆靖的失态完全不同,大家都表现的云淡风轻,千里之外的失败,和这边有什么关系,咱们大明是有天佑的,什么瓦剌的也先太师,什么小王子,什么土默特的俺答,还不是一个个起来,一个个败亡,区区一个建州女真,暂时得势而已,以后和那些鞑子一个下场。

    甚至还有人发现了商机,既然一下子九万多兵马败亡,那么新建军队,需要的各色物资肯定是天量,能吃一口,或者能分一杯羹下来,那就是金山银海,至于别家担心被朝廷官府拖欠,他们是不担心的,对他们来说,此时正是和朝廷大佬一起发财的好机会。

    李子游的那家通北号一时间也宾客盈门,既然辽东战事紧,那么辽东和关外的物资肯定变得紧缺,他家的存货和渠道,也肯定变得热火起来,而且在可见的将来,肯定会越来越红火,大家抓紧联系沟通,将来就能互通有无,分润分润这红火

    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什么秘密,大家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可保密的,赵字营在清江浦的眼线们轻易得到了消息,然后汇集到赵进这边来。

    本来已经镇定不少的王兆靖看到这局面又是无言许久,末了对赵进苦笑着说道:“大哥,小弟是不是想的太多,想的太坏。”

    “他们也没错,千里之外的军国大事,和他们没关系,趁这个机会赚钱发财才是真的,我们也该学学他们,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做强做大,然后随机应变。”赵进笑着打趣说道。

    说完这个之后,赵进语气变得有些悠然:“蚂蚁头顶的一片天不过巴掌大小,他们能看到的就是这么多,可鹰飞在天,俯视大地,看到的广阔无垠,看到的不同,感受自然也不相同。”

    听赵进这么说,王兆靖沉默不语。

    来清江浦并不仅仅为了经济和情报,驻扎在云山车行边上的第二团才是真正的重点,赵字营三分之一的力量放在这边,不可能不重视。

    安排石满强在这边是最好的选择,石满强做事不打折扣,而且憨厚沉稳,不会因为身在繁华之地而心浮气躁。

    赵进去了之后,不光和石满强见面,下面连正和队正也要见面,了解的也是充分,知道训没有一天松懈,不比徐州那边差分毫,而且纪律执行的比在徐州还要严格,一有触犯立刻严惩。

    除了这些,石满强还和赵进说了另外一件事,当时陈晃领着流民过来平了牛家,那几百流民青壮就被分为几拨,有的放在宿州,有的放在徐州,表现最好的这些则是安排在这清江浦这里,大概有五十六人,这些流民青壮已经算内定的家丁候选了。

    这五十几人被暂时安排在赵家武馆,也就是内卫队和赵字营附庸江湖人所在的地方。

    和有纪律约束的赵字营家丁不同,附庸徐州武人不是那么沉得住气,在清江浦这等天下第一等繁华的所在,想要按捺住性子很难。

    看着外面酒色财气,金山银海的,谁也静不下来,更何况清江浦本地还有些心怀叵测的人想要拉拢,甚至也说不上心怀叵测,手里养些能打能杀的江湖武夫,也是豪商富贵们平日里所作的勾当。

    又要耐着性子不出门,外面偏生还有好处和去处,沉稳些还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那一类就忍受不住了,他们想着拍屁股走人,可赵字营这边却有规矩,一来二去,就有了乱子的苗头。

    要说乱也不是什么大乱,无非是离开这武馆去外面求食,可赵字营的人不许,终于是忍耐不住要火并一场。

    根子在徐州,赵字营的厉害那是知道的,见血出人命也不敢,所以火并出走的时机选的不错,选在赵家武馆这边只有五十名流民青壮的时候发动,心想一帮差点饿死的苦哈哈,动动刀子就吓跑了,不伤和气还能走人。

    没曾想这些流民青壮根本就没被吓退,直接结阵开打,几十根长矛刺过来推过去,战斗很快就是结束,地上躺了十几具尸体,其他人都被吓住了。

    这件事赵进早就知道,石满强也不觉得是什么大事,之所以这次提起,却是要把这几十名青壮专门吸收到第二团里面来,不过一个团十个连,人数都有定制,而且这规制是赵进亲自定下,想要增加削减都是大事,必须要等赵进亲自决定。

    “会给你专门补充几十人,凑足一个连的数目,但这个连必须常驻在赵家武馆那边,和你团里的连队轮换,这边只能有十个连,那边只能有一个连,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赵进说得很直接。

    一个团十个连,如果有人带着十一个连,那就乱了,现在张虎斌手里有六个连队的力量,独立成队,不从属于任何一处。

    “大哥的意思我懂,那些江湖人不是咱们练出来的,就怕要紧时候靠不住,赵家武馆又在清江浦腹地,我总怕出什么乱子赶不及,放一个连在那里,怎么乱咱们也压得住,就不用担心那么多了。”石满强说得很诚恳。

    “归根结底,江湖人就是不如家丁管用。”王兆靖感慨了一句。

    赵字营的家丁自成一体,觉得自己是赵字营最嫡系的力量,和赵进出生入死过来,打下了这般局面,而徐州其他的武人和各处的江湖人是看到日子好了才投奔过来,至于徐州团练则是被收容的叫花子。

    不光家丁这么想,赵进的伙伴们也是这般认识,评价某个连队的强弱,讲究个老家丁多少,这老家丁并不是指当年跟随赵进平流贼的几百人,而是最开始整编的两团一队。

    “眼界放宽一点,总念叨着什么老家丁,就不会有什么新人过来投靠。”赵进简单说了一句。

    以赵字营眼下的规模,已经有些惊世骇俗了,只不过徐州封闭,外面不知内部的动向,而清江浦又太大,千把人丢在这边没什么人会注意到,即便如此,内外的人都知道,赵字营目前的规模是个极限,而且短时间内不会向外扩充,甚至有人还以为,赵字营以后不会扩充了。

    但随着王兆靖对赵进和这套体系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他自然明白赵进的意思,听到这说法之后,只是笑着说道:“倒是小弟肤浅了。”

    石满强挠挠头,却有些似懂非懂的样子。

    看完了驻扎在这边的家丁,周学智又是找上门来了,身为赵字营系统各项生意的大掌柜,他不比赵进轻松多少,要照看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加上清江大市的细务也要他来管,当真是脚不沾地。

    不过忙归忙,周学智却是忙得红光满面,手握大权,每日里手边金山银海的流淌,清江浦方方面面恳求,方方面面低头客气,实在让人感觉春风得意。

    当然,周学智知道这一切从何而来,也知道自己身边和手下有多少眼睛盯着,多少耳朵听着,稍有不慎就会惹祸上身。

    这次来见赵进,把账目和细务例行汇报,然后商议开设北货商行,现在云山行和孙家的商行都在发卖毛毡以及相关的塞外口外货物,赵字营这边的毛毡都是来自归化城,那是土默特俺答部的所在,是草原上少见的,十万人以上的大城,那边的毛毡并不是牧民手工纺织,而是用了大明的工具,在作坊里制造出来的,批量大,质量也好,是上等货色。

    以往这样的毛毡都被晋商垄断,行销天下,而王自洋靠着汉井名酒的力量也掌握了一定的货源,这些毛毡也被当做烧酒的货款支付过来,依托清江浦大市,这些毛毡的销路极好,同样的,来自塞外口外的各色货物,在这里都销售极好,已经有必要专门开设商行来经营,做好了,又是赵字营的一大财源。

    “看来得专门安排个酒坊为王自洋那边产酒”赵进笑着说道,能够发财赚钱,大家都高兴的很。

    周学智来说的不光是这件事,前面说完,随着一起来的掌柜账房捧着账本离开,周学智笑着说道:“老爷,小的三个孩子,周德中和周德幸年纪已经不小,身子骨也不差,想请老爷安排个出路,女儿周阿香年纪还小,不过也该学学做事了,现在老太爷和老夫人那边伺候的人也不多,老爷您觉得合适的话,就送过去做个丫鬟,自家人用起来也方便些。”

    别看周学智在赵进面前谦卑恭顺,做足了下人的姿态,可里外都知道他的身份不凡,几年下来,身价也是丰厚无比,他的儿女比起寻常富人家的公子小姐来丝毫不差,但还是要送到赵进这边,等若是家生子的意思了,实在自轻自贱。

    感谢“元亨利贞、织田白”两位老友的打赏,织田白老兄是本书盟主了,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