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的姑父叫朱棣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学习

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学习

    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二百三十二章藩王要学习“对啊!蜀王殿下,你能这么想,那可是太英明了。”徐景昌抚掌大笑,他是绝对不会介意朋友越来越多的,尤其是皇家血脉,老朱之子的身份,拉着他们一起做事,自己藏在后面,别有一番乐趣。

    “蜀王殿下,你既然花了那么多心思宣扬教化,为什么不出来办学啊!”

    朱椿尚在迟疑,“定国公,你的意思?”

    徐景昌笑道:“我很早就在应天办过学堂,还被陛下赞誉为天下第一私塾,连太孙殿下都是在那里发蒙的。”

    朱椿似乎记起来了,可又迟疑起来,“定国公,这办学肯定不便宜吧?花销非常大?”

    徐景昌翻了翻眼皮,认真想了好半天,然后才道:“办学会亏钱吗?我记得还赚了不少啊!”

    这时候低着头的朱高煦突然幽幽道:“伱赚的都是我的钱!”

    徐景昌愣了一下,半点感激的意思都没有,冷笑道:“是我的学生帮你发财了,你现在能把生意弄得这么大,还不是我帮忙的。”

    他们俩这一争吵,让朱橚和朱椿都来了兴趣,立刻拷问,你们到底干了什么勾当?

    徐景昌见瞒不住住了,索性和盘托出……当初为了安顿流民,徐景昌四处化缘,弄来了军营的废弃土地,要来了粮食,可以说是没花什么钱,就把学堂弄起来了。

    而这所学堂,九成以上,培养的都是工人。

    给朱高燧排字,给朱高煦纺织,还有快速培养的账房先生……现在这些人都是中流砥柱,还是多多益善,可以说是个无底洞。

    朱椿听懂了,“定国公这是占了朝廷的便宜……那我办学,能不能要点好处?”

    朱橚似乎也动心了,“定国公,我倒是不想做生意,我想教一些医者出来。”朱橚不由得感叹,眼下别说良医难求,就算庸医都没有多少。

    认识几味草药的都敢坐堂问诊。

    主要是元朝这一百年,让大量的医学著作流失,老百姓沦为四等人,哪里还能看得起病?

    虽说徐景昌不说宋朝的好话,但是不得不承认,宋朝的医术还是相当了得的,奈何出现了断档。

    就比如著名的国宝天圣铜人就在靖康之变中丢失。

    天圣铜人是按照青年男性铸造,含有经络xue位,又有内脏构造,可以拿来教导针灸,也能当做解剖学教材,珍贵无比。

    奈何两尊铜人都成了金兵的战利品,随着“二圣”一起到了金国,后来据说又落到了蒙古人手里。

    只是不知道蒙古人带没带回中原?

    如果他们拿回来了,那天圣铜人或许还在某个不知名的仓库里蒙尘……当然更大的可能是被人熔铸了,变成铜钱。

    “定国公,我一直想寻找天圣铜人,兴办学堂,复兴医术,造福苍生……倘若能够成功,我死而无憾矣!”

    徐景昌非常能理解朱橚的心情,而且让医学失传,国宝蒙尘,也属实是他们的过错。

    “周王,蜀王……咱们更不能浪费钱财,培养那些只会四书五经的穷酸书生了。这不是说读书明理不重要,而是说读书明理只是入门而已。咱们需要更有本事的读书人才行。”

    徐景昌用力回屋拳头,“我在应天办学的时候,就倡导需要什么,就培养什么。要账房,我们就教算学。要工匠,就教他们技能。现在需要医者,那就开办医学院。需要重新整理史书,总结前人的治国理念,经验教训,咱们就办史学院。”

    “两位殿下,任凭儒家士大夫垄断知识的时候过去了,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不然再过若干年,我们就算想做,也没有机会了。现在儒家地位动摇,陛下锐意进取,正是我们的天赐良机……”

    不得不说,徐景昌是真的能忽悠,朱高煦就在旁边看着,亲眼目睹两位叔父从将信将疑,变得热血沸腾,他们的情绪彻底被点燃了。

    周王想要办学,培养医者。他这些年,编撰了不少医书本草,也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之人。

    朱椿则是希望从诸葛武侯入手,到底探索一番,该怎么治理巴蜀……读了几十年的书,人称蜀秀才,结果自己都读错了,岂不是成了笑话!

    “五叔,十一叔,你们要都是赞同表弟的主张,不如联名上书,身为藩王,表率天下,教化苍生,造福社稷,父皇也会欢喜的。”

    朱橚和朱椿纷纷点头,他们俩也没有多想,很快就写了详细的奏疏,交给了徐景昌,让他递给朱棣。

    两位王爷乐颠颠等着四哥的召唤。

    但是这俩人到底还是单纯的,他们全然忘了,徐景昌这人最擅长的就是借题发挥。

    “陛下,臣现在也只是完成了北平的事情……其余辽东、大同、陕西、甘肃等地,还有不少的麻烦。臣肩负巡视九边的重任,却不能完成吾皇嘱托,不得不向陛下请罪。”

    朱棣微皱眉头,他还没弄明白徐景昌打算干什么,这小子背负了两亿两的欠款,此时跑来请罪,不会是想自己罢免了他,然后好辞官回家,逃出生天吧!

    这怎么行?

    “景昌贤侄啊,这些日子朕高居安卧,全赖你的筹谋,你把什么事都做了,朕也把什么事情都交给了你。你要是还跟朕耍滑头,那朕可不答应。”

    朱棣嘴上笑嘻嘻,心里如何,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徐景昌却觉得莫名寒凉起来。

    “陛下误会了……臣的意思,卫所的土地田产,尚且有办法解决。可是诸位塞王的田产又该怎么办?还有王府护卫,陛下可有章程?”

    朱棣收敛了笑容,比起刚刚严肃起来。

    他是藩王起家,最忌讳有人如法炮制,重蹈覆辙。

    因此朱棣早早控制了一起造反的宁王朱权,现在徐景昌又一次提起藩王的事情,让朱棣瞬间打起精神。

    “你有什么主意,只管说出来。”

    “陛下,臣跟蜀王聊过,发现他热心向学,但是身边就是老儒,能教给蜀王的不过是陈词滥调,毫无裨益。臣就想着,能不能办一所学堂……让所有宗室子弟入学,依照最新的大统,教导诸王,开启智慧,增长才干,砥砺学问,也好让他们更能辅佐陛下?”

    朱棣先是一愣,下意识摇头。

    他忌惮藩王造反,费力气教导他们本事,岂不是作茧自缚?

    但是朱棣何等聪慧……他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一招的厉害之处。

    “你是说要把藩王聚集在一起?”

    “没错!”

    “还给他们上课?”

    “没错!”

    “那如果有人学不好呢?”

    徐景昌呵呵笑道:“那就要看陛下的意思了。”

    朱棣哼道:“不许耍滑头,你给朕说实话,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陛下既然问了,臣也就实话实话了……请问陛下,太祖皇帝一共几个儿子?”

    朱棣皱眉头,但还是说道:“皇考一共二十六子。”

    “那陛下又有几个儿子?”

    “除早夭外,尚存三子。”

    “那陛下能不能算算,以二十年为一代人,百年之后,大明宗室又有多少人?”

    朱棣眉头稍微盘算了一下,眉头越皱越紧,貌似不太好算啊!

    宗室条件好,时间充裕,妻妾成群……他们的繁衍速度自然比普通人快得多。

    像中山靖王那种,一辈子生一百多个儿子,固然有些夸张,但是生几十个,还是大有人在。

    其实用不着几十个,能保证三五个长大成人就行。

    二十年一代人,一百年就是整整五代……会有多少宗室子弟?

    朱棣一时之间,还真算不过来。但绝对是个很惊人的数字,至少比六部九卿,朝廷诸臣要多。

    提起朝臣,朱棣每年都为了俸禄发愁,可如果多了这么多宗室,每个人都张着大嘴,等着朝廷投喂,那还不把大明朝给吃得山穷水尽?

    朱棣抬起头,目光落在房檐前,他记得以前在王府有燕子窝的,每年燕子父母都会衔泥筑巢,然后辛苦孵蛋,等雏鸟出来,就是父母最累的时候,一张张黄色的小嘴,就跟无底洞似的。

    多少虫儿塞进去都不够,小燕子成天叽叽喳喳,一刻不停讨吃的。

    身为天子,就是万民君父,就是那个辛苦的燕子父母……一窝燕子能有几只?

    三个还是五个?

    如果一下子变成成千上万,那又会怎么样?

    朱棣突然打了个激灵,从心底涌起一阵恶寒,脸色都变了。

    “你的意思,是要借着学堂,废掉藩王?”朱棣沉声道。

    “不是!”徐景昌断然道:“陛下不同于建文。他囚禁叔父,逼死湘王,天理不容。陛下勒令藩王入学,是要让他们学到真的本事,造福天下。”

    朱棣想了想道,沉声道:“他们当真学了本事,会不会有?”

    徐景昌道:“陛下可以将三代以上的宗室,从皇家玉牒移除。或者废了他们的继承资格就是了。”

    朱棣想了想,限制在三代之内,或许是合适的,如果不行,再想办法。

    “那些没有学到本事的宗室,又该怎么样?”

    “那就继续学呗!毕竟连学校都没法毕业,又怎么当好藩王?”徐景昌理所当然道。

    情况稍好点,可能有二更啊。顺便推荐一本书,老作者的佳作《仙子,请助我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