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在线阅读 - 第366章 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第366章 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第368章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开封。

    曾经的金国南京已经被改回开封。

    宋军攻破开封时,城中还有五六十万百姓,其中有大量金国女真族等外族。

    八月,宋军发出通告,强制所有女真族也好,契丹族也好,改为汉姓,易汉饰,以后学汉字,用汉语,家中不得藏有女真族或契丹族书籍。

    城中好多女真族不肯改汉姓,也不肯易汉饰,驻守开封的守军一天内砍了五百多人,顿时没有了反对声音。

    女真族和契丹人这会都喜欢编小辫子,少则两根,多则好几根。

    从九月开始,整个中原大地,原金国领土上到处都有公告“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凡发饰还是女真族,用女真姓,着女真衣者,斩。

    一时间,原金国领地的女真籍书被焚一空,各商店不敢卖女真衣饰,连着着契丹衣饰和发饰也被统统消失。

    九月初,天气炎热无比。

    一大早,张小洪独自走上街头。

    张小洪今年才十七岁,原本是女真族人,其父是原金国当地一名小官员,宋军破攻开封后,其父率先表态投降,宋军原本打算让其父为开封府祥符县县令,以做为女真族中投降的表率。

    后宋军要求剃发易饰,改汉姓,城中大量女真族反对。

    其父又是第一个改成张姓,束汉发戴汉饰。

    不料引起激奋,有十几个女真族人在街头暗杀了其父。

    虽然事后宋军帮他报了仇,但张小洪的父亲已经死了,还是被女真族自己族人杀死的。

    张小洪不知道该恨宋军呢,还是恨女真族人。

    他茫然站在大街上,不时低头看看自己服饰。

    他身上穿着汉人长袍,头上发饰也是汉人模样,若不是仔细打量,很难看出他和汉人有什么区别。

    我是汉人,我是汉人,他心里不由暗暗嘀咕了几句。

    父亲临死前就交代了这句话,若想让张家长久的生存下来,必须牢记,自己是汉人,除非,蒙古打过来。

    蒙古会不会来,张小洪不知道,但他宁愿没有打仗,到处和平。

    开封府在经过蒙军宋军前后两次包围,死伤无数,张小洪现在就希望天天能和平,不用打仗最好。

    他不是生长在马背上,从小在开封府长大,既不会骑马,又不会打仗,他虽然是个女真人,却也是普通人,宋军没有公告前,他就学着汉人,也没留辩子,原本汉化就比较重,城中也有很多汉化严重的女真族,大部份对宋军公告并不感冒。

    那些强烈反对,并在上个月想办法抗争留辨的各部族人,经过宋军一番屠杀之后,彻底老老实实,开封城也终于又安静下来。

    当然,张小洪知道,这安静的下面,也可能波涛暗涌,也有女真族的勇士,会想着如何的反抗。

    可宋军不会客气,驻守开封的大将是原金国汉大将汪世显。

    汪世显破城有功,目前是开封守将,这家伙曾经是金国人,现在杀起金国人来完全不手软。

    “哎”这该死的世道。

    张小洪一路嘀咕着,很快来到一个茶楼。

    这茶楼是新开的,算是官办,张小洪来过几次,也基本相信是官办。

    现在天气热,茶楼提供一文一杯的凉茶,还可以续杯,所以很多人没事干,就会来茶楼听书。

    没错,这茶楼每天都有人说书。

    张小洪和以前一样进入茶楼,茶楼内已经人满为患,古代大热天的没事干,喝茶避暑听说书也挺不错的。

    但茶楼里人满了之后,空气就不好,温度也上升。

    张小洪进来之后,花了一文钱,先连喝了两杯凉茶,接着到边上用冷水洗了把脸,这才感觉身上没这么燥热。

    茶楼提供井水洗脸,也是很多人愿意进来的原因之一吧。

    “张公子,楼上请。”茶楼里的店小儿也认识他,原本他爹不出事,他就是县令公子。

    张小洪一路上楼,观察四周,发现茶楼里女真族人也不少。

    楼上说书人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楼上桌子不多,空位不少,大部份人都站着,因为坐在凳子需要另外加钱,张小洪交了十文钱,找了个位置坐下。

    说书的是个中年汉子,声音非常大。

    通常他上午讲靖康之耻,下午说宋军破开封。

    每天都是重复的,但来听的人还挺多,像张小洪这样来了几次的人也不少。

    张小洪认为,这是宋人故意用来比较。

    现在城中很多女真族对宋人不满,但宋人用说书人告诉他们,和当年靖康之耻相比,你们是幸运的。

    张小洪听过几次靖康之耻,相比现在开封城的女真族人命运,他也认为是比较幸运的。

    宋军进来后,没有屠杀,也没有凌辱,除了在反对割辨焚书时杀了一波人,宋军对女真族还算友好。

    当然了,很多女真贵族们不会这么想,因为金国高级官员、王族和贵族们的财产和粮田,都被宋军查抄了。

    而对普通女真百姓来说,唯一的耻辱大概就是改姓易饰。

    张小洪喝着凉茶,慢慢头上的汗也越来越少。

    正感觉凉快起来,突然楼下一阵喧闹,接着有两个宋军走了上来。

    楼上的所有人瞬息把目光聚集到两宋军身上。

    说书人也很快停下。

    其中一个宋军低头和说书人说了几句,接着说书人道:“朝廷有新的政策,会在楼下贴公文,不识字的,可以这里听下。”

    说罢让出位置。

    一宋军来到说书人位置,看了看四周大声道:“大伙听完可以到处宣扬一下,身为大宋子民,当多多宣扬朝廷各种政策,踊跃参与国事--”

    宋军先说了几句,大概意思是,不管是什么身份,农民也好,读书人也好,商人也好,都要关心国事,因为国家好,你们就好,大宋强,你们就安全。

    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张小洪一边听着一边看四周,很多百姓听到可以参与国事,还是略有兴奋之色。

    接着宋军说了最新的移民政策。

    朝廷要往长春城移民,这个长春城所在的地方,当然先吹了一遍,全是好话,张小洪听着这么好,都感觉有些不真实。

    然后说开封府全府分到一万户名额,只有这么多,想多一户也没有。

    凡举家迁移的,家中有多少亩田,到了长春城,同样给多少田,同时五年免税,另外家中每有一口人加两亩田。

    家中有成年男子者,两次免兵役。

    大宋朝在去年征新兵时已经启用新的兵役法,凡年满十八周岁,低于三十五岁者,都需无条件应征,但朝廷在各地都有名额,不一定会征到。

    从明年开始,采用每年三十户左右征一人,大概全年全国可征新兵五六万人。

    也就是每家每户有十八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有三十分之一的机会被征招为新兵。

    听起来几率不高,轮流的话,三十年才轮到一次。

    但一旦移民,可以两次免兵役。

    即,如果抽到你家,可以免除两次。

    按照三十分之一的机率,约等于六十年免兵役。

    张小洪听到后心中微动。

    他今年已经十七岁了,明年开始满十八岁就可以进入抽兵役环节。

    他当然不想当兵。

    现场估计好多人和他一样的想法,宋军刚说出来时,楼上还有些吵,慢慢就安静下来,所有人宁神听着。

    移民政策条件有很多,不论女真和汉人都是一样。

    若是读书人,最早一批可以参与当地官员选拔,有机会成为官员。

    读书人报名越早,越有希望成为官员。

    张小洪听到这里眼睛一亮,当官才是他的梦想,如果还是大金国,他女真族有优势,早晚还是有机会当官的。

    现在是大宋国,他父亲又死了,张小洪肯定只能指望自己。

    宋军洋洋洒洒说了好多话,张小洪认真听着,听完后,就已经想移民去长春城了。

    朝廷对移民有很多优待,唯一的缺点是那边天气没中原明显,而且目前还在建造中,早去的估计还得参加建设,但早去有优势,先分房先当官,先分田。

    军士说完之后,现场很多人已经开始交头接耳,张小洪听到有女真族的人用女真语在商量这些事。

    朝廷严禁用女真话,但大伙下意识还会在同族间交流时会用到,只要没人举报,一般不会有事。

    女真族人对移民比较感兴趣,那边原本就靠近他们崛起的黑山白水,是他们故乡所在,据说现在那边还有很多野女真人。

    留在开封只有无尽的痛苦和回忆。

    相信大部份人女真人都不想呆在这里。

    从茶楼出来,张小洪看到街上到处都有有衙役和军士在贴告示。

    大宋朝现在最大的不同,就是宣传。

    从临安到全国各府县,三天两头都有各种公告贴到街上。

    像临安城等一些重要的城府,能贴的满大街都是。

    开封府也是一样。

    宋军进来后就贴公告,三天两头再换。

    张小洪从茶楼出来,就看到一堵长长的围墙,这是原金国一个贵族的家,现在被宋军没收,围墙对着街的一面被贴满了各种公告。

    不时有路人经过会看几眼,有不识字的会让识字的读一下。

    张小洪顿足看了会,刚刚宋军说的移民之事,已经贴在墙上,不一会功夫,陆续有经过的百姓开始围观。

    大部份人都不识字,人群中有读书人在帮忙念。

    张小洪看了片刻,百姓们就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想移民,有人不想移。

    想移民的大部份都是比较穷的,家中田比较少的,屋子比较破旧的。

    根据朝廷政策,移民后,田会变多,每多一人多两亩田,而且免税五年,另外还可以两次免兵役。

    这些条件对穷人相当友好。

    金宋时代粮田都集中在地主贵族手上,南宋在赵与芮的打击下,查抄了大量地主粮田,然后基本是优先分配给自己的军队,余下的租给其他百姓,并且是优先人口比较多,粮田比较少的百姓。

    但金国这边刚刚收复,赵与芮主要还是在分田给军队,之所以没给百姓们大规模分田,就是指望他们来移民,填充其他地方。

    赵与芮现在开发海南岛,在东北建新城,都需要大量的移民。

    如果把中原查抄的粮田全分给百姓,那就没人愿意移民了。

    张小洪听了一会就知道,未来中原地区愿意移民的不会少,主要还是没田逼的。

    大部份普通百姓都没有自己的田,要么租以前地主的田,要么现在租宋朝朝廷的田。

    宋朝查没以前地主的田后,虽然还租给百姓,但谁不想拥有自己的田。

    移民政策中还有一条,凡家中没田,或人均田少于一亩的,只要移民,补足三亩,然后再按人口加田。

    这意味着,如果一家三口,一亩田也没有,只要愿意移民,到了长春城那边最少能拿九亩田。

    当然,移民长春城,不能只有穷人。

    公告里也欢迎商人和读书人过去。

    商人在开封有商铺的,到那边同样有商铺分配,而且只会比原来的大,不会比原来的小。

    没有商铺的,想当商人的,可以低价买商铺,相当便宜。

    商人过去后,都是五年免税,做大宗生意的,还有朝廷补贴。

    比如想做精盐,白糖的,只要你有能力往远处卖,朝廷会低价支持。

    有些商人有门路可以往更北的地方,或东北蒙古控制地方向卖,朝廷也会低价支持。

    至于读书人估计移民的更会多,因为先过去的可以当官。

    朝廷除了府县主官外,其余官吏,都说要在当地移民中挑选,这对读书人来说是个好消息。

    朝廷现在的科举是百分制,而且还有官办学校在学新东西,很多原先的读书人,特别是金国的根本考不过官办学校的,现在当官唯有的途径就是移民到新地方。

    “必须得移民。”张小洪看着公告,越加坚定自己要移民去长春的念头。

    不为了别的,就为了当官,最好再弄个商铺就更好。

    朝廷对这方向很宽松,当官的照样可以开商铺。

    张小洪转身准备走的时候,边上又有两衙役到了现场,然后挤开人群:“借过,让让,让让啊。”

    人群纷纷散开,就看到衙役们又张贴什么。

    “又有新公告啦。”四周老百姓叫了起来。

    “哈哈,好事情,好事情啊。”衙役笑道。

    百姓们顿时来了兴趣,纷纷围过来。

    但挤到前排的大部份不识字,有人便叫道:“老齐,齐捕头,给咱念念--”

    张小洪也赶紧挤过去,但前面全是人,挤不到最前面,他只能隔空看了几眼,慢慢还是能看清。

    朝廷刚刚平定金国,正准备新税法。

    新税法对百姓们采取人丁税,这人丁税和以前的不同。

    大宋的人丁税是,家中人口越多,税越少,并且还有个前提,即家中田地在二十亩以下的。

    比如原本秋粮税是二成的,如果人口超过五人,可为一成半。

    如果人口超过七人,可为一成,限制粮田在二十亩以下的,基本就是为普通低层百姓减税,对中产不友好。

    同样,这批百姓中,家中有十八岁以下少年少女,从两个开始,每多一个,朝廷每月补贴两斗米。

    这补贴可以从百姓的秋税里扣。

    比如原本你秋粮税是一成,需要上交八斗米,但你有四个小孩子,朝廷需要补贴四斗,那你只要上交四斗。

    张小洪看着这新税法,认为朝廷是鼓励多生育,扩充人口。

    而且这时那衙役也在叫了:“大伙多生啊,朝廷这新税法也不会太久,据说只执行五年。”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以后没有补贴啦。”

    赵与芮说五年,只是为了先看下效果,后面可以再根据效果调整,是继续弄,还是换个办法。

    他现在就是要考虑打败蒙古之后的事,大宋朝要殖民,要移民,就需要更多的人口。

    现在大宋防线已经布置到黄河以北,只要能守住,国内无战事,百姓能安居乐业,就得加大生育。

    后面赵与芮还会想各种办法剌激百姓生育,为大宋增加人口。

    此时衙役又继续道:“朝廷在各地已经陆续开设医馆,以后接生都有朝廷免费负责,由朝廷派稳婆接生。”

    赵与芮在前几年成立医药部,然后在各地重新医馆,也是为了这步准备。

    古代百姓也是看不起病的,找个稳婆生个儿女,很多穷苦百姓都承受不了。

    所以赵与芮先帮大伙把接生费给省了。

    下一步,家中人口多的,考虑科举也得加分,赵与芮是拼命相办法剌激人口增长。

    南宋人口原本八千多万,到赵与芮登基这八年因为防线守的好,又没被蒙古入侵,还吞并了山东,慢慢已经接近九千万,得到中原之后,基本有机会破亿。

    赵与芮要争取在五十年内,让大宋人口破两亿。

    以这个时代大宋的国力和经济,如果有两亿的体量,那简直就是世界无敌的存在。

    没有任何王朝可以抵挡住大宋的铁骑。

    ――

    轰隆隆,天空中一声雷响,震的察合台脸色发白。

    漫无边隙地的战场上,蒙军正奋力往前,而前面宋军阵地一层又一层,蒙军进展颇为艰难,根本没有打过这样的阵地战。

    前面喊杀声震天,后面察合台与阔端两人都在抬头看头。

    这会已经是八月中下旬。

    蒙军与宋军孟珙部在中兴府东南角大战了近大半个月,难分胜负。

    但宋军的蓄水堤坝越来越高,这对蒙军来说,不是好事。

    “要下雨了。”察合台抬头看着天空:“今天打了好几次雷,怕这两天要下大雨。”

    阔端面无表情,只是有些不甘的看着天空,从东南面黄河对岸,已经可以看到远处的阴云,正向中兴府飘过来。

    “斡扎箦”察合台突然叫道。

    “下官在。”斡扎箦恭敬的上前道。

    斡扎箦是党项人,原西凉府守将,蒙军当年攻灭西夏时,斡扎箦和高智耀商量举城投降,避免被屠。

    当时孟瑛也在,劝说高智耀带着全城牛马羊和他一起逃向宋朝四川。

    斡扎箦还专门为他们拖延了几天时间,事后差点被成吉思汗砍了。

    西夏被灭后,斡扎箦和历史上一样,因办事能力出众,被任命为中兴府管民官。

    相当于中原的知府知县之类,一府民政长官。

    他处理民政是一把手,中兴府在他管理下,给蒙古供应战马和粮饷不绝,深受好评。

    斡扎箦长年在西夏,对这里气侯地势相当了解。

    阔端刚刚被分封到西夏时,斡扎箦面见他向向阔端提到中兴府地势比较低洼,每年一到雨季,四周几十里到处泥泞,水泽遍布,是不是考虑把西凉王府迁到西凉

    阔端当时没有在意,只说以后考虑。

    现在几人在城外看着宋军蓄水,也是相当无奈,终于想到斡扎箦的话。

    “雨季什么时候开始,大概会下多久?”察合台一连数问。

    斡扎箦道不一定,通常八月或九月,但下起来可能连续半个月以上,甚至会一个月,然后还会断断续续的下。

    因为中兴府地处低洼,一旦下雨,一两天后四周就开始泥泞,很多道路步营都不好走了,骑兵也是勉强。

    等过三五天以上,甚至连骑兵都难走。

    当年蒙古被自己堤坝的水淹了,中兴府的西夏兵也只能干瞪眼,无法出城,如果能出城追击,六万蒙军能全军覆没在西夏,成吉思汗也得挂掉。

    当时到处泥泞,骑兵也不好走,根本没法打仗,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蒙军缓缓退出西夏。

    接着他又道:“宋军十几万人在那,也要吃喝拉撒。”

    “他们也呆不了多久,他们想淹咱们,也得想着自己的后勤和撤退方向。”

    斡扎箦这时建议,可遣五千到一万精锐,到中兴府百里之外等着宋军撤退。

    如果宋军淹不了中兴府,或没有达到效果,到时肯定也要撤出泥泞地区。

    按现在宋军驻地方向,极大可能往陕西撤退。

    到时可以半路截击,而且这样保证蒙军在雨区以外也有预备兵力。

    但百里之内肯定不能有伏兵,到时怕是到处泥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