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早请安手足流连
朝旭含晖,最高处深蓝的天空还没有全明,树荫深处已经响起雀子们欢快的鸣唱,谢府诸人陆续起床。 大户人家,规矩也大,早晚向长辈问安是要的。而且是一级一级的问上去。 譬如云舟就要由丫头搀扶着,去大太太那儿请安。母女们再一块儿去老太太那儿请安。 二太太也会带着她那边的人,在谢老太太的门口,与大太太会合。 今天,云舟跟大太太到了谢老太太门口,除了见到照例的二太太那拨人,还见到了林代。 林代并不是跟二太太一起的。她是从另一条路上过来的,先见到哪位太太、就先给哪位太太请安,依次以下再给众兄弟姐妹们请安。 这个时机可不简单,完全是英姑帮着她掐了几次,掐出来的! 都怪谢府规矩太大。若是其他人家,小辈请安也不一定天天请,就算请,也各自出发,一块聚在长辈那儿请了安,当中没有太大讲究。只有谢府,大太太正跟二太太争权,两边天天请安,都不肯落下一天。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两边的儿女,都先跟自己这边的太太会合了,才往老太太那儿去。只有林代,她算是哪边的人? 林代若是先给大太太请安,二太太恼她;若是先给二太太请安,大太太恼她。她若哪位太太那儿都不去,自个儿到老太太这边。若是到得晚了,人人都嫌她懈怠。若是到得比两位太太都早,碧玉、明珠自然请她先进门、先到了老太太跟前,人家难免说她只巴结老太太、不在乎两位太太。老太太要是还没起,她就在外间干坐着呢?一样没脸! 她只有不迟不早、跟一大拨儿一起到,才见得不偏不倚、不左不右、泯然众人矣! 却也是这一天最重要。这一天表明了态度,往后的日子里,她真的到得稍早点、或者稍晚点、或者跟哪位姐妹结伴同来、或者索性生病告假,人家也不是那么关注了。否则,天天要这么小心留意起来,谁吃得消! 林毓笙上一次,撑过这一日,便告病在床。又有谢七姑娘云蕙,居然还跑来跟她讲:你住的这个屋子,是个痨病鬼的屋子。她跟你好像,也好能咳,把自己活生生咳死了! 当时把毓笙气得病更沉了,甚至跟云剑说出永诀的话儿来,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表白了,太过凄厉和缠绵,云剑看这不是话头,不得不跟她保持距离,于是毓笙在谢府就更伶仃孤立了。 ——这且不提!却说易澧可怜。他昨夜跟云柯玩得好不开心!——小孩子本来就都爱跟大哥哥玩。云柯又是个长不大的顽童、混混队里的魁首,易澧一见倾心,恨不能就此定下百年之约。 晚上玩得太疯的结果就是,早上根本起不来。 云柯倒是练出来了,甭管头天晚上啥时候睡、睡没睡,总之第二天该啥时候起来,着丫头青翘给他一唤、再不行手伸到被子里一掐,他就能起来,俨然也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等事情晚了,甭管是什么时辰,栽回去继续睡。 易澧就没练出这种本事。下人请他起床,他完全还在梦里。 以前在那个穷家,还真没有一大早非得叫他起床的必要。他还小,没什么活计是非叫他早起帮忙不可的。家里人多,男小孩也不是那么珍贵,就算爹娘大哥们都要早起到远处去,留他一个在家,也没必要叫他起来一同上路。就留他在家里好了!穷人的命都贱,没人担心他会被猪拱了、还是被鸡啄了。 现在这一早请安,却非要叫他去不可! 富贵生活也有坏处,就是不得不忍受如此拘束。 易澧人穷志短,不敢不从,可惜没清醒就是没清醒,迷迷登登连该从哪边下床都辨不清。 自有下人帮他下床。 易澧触着衣服,也分不出哪是袖子哪是领头。 自有下人帮他穿衣束带、着袜蹑鞋。 易澧几乎就没能睁开眼睛,他的脸就已经被洗净了、头发也梳好了。 他迈不开腿走路,自有下人抱了他去。 易澧惊得睡意全抛:居然有人抱他走路!这是他懂事之后就没享受过的待遇! 这在谢府实在不算什么。五岁的少爷!本来就该背着抱着的。别说五岁,就是十五、二十五,如果身体虚弱,该背照样背、该扛照样扛。这才叫人上人。 易澧为了多享受一番人上人的生活,一路都装睡。只怕一睁眼,人家又会把他放下来。 这么着云里雾里到了谢老太太门前,易澧见到林代来,总算不装睡了,“嗤溜”从下人怀里下来,蹬蹬蹬跑到林代前头,抬起手,想抱她,终于没敢抱,就行了个还不习惯的礼,然后觑着形势,小心抬头,攥林代的衣角,攥稳了,也没人把他拉开,呼!这就放心了!像个小猴子,在树冠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易澧把自己在林代的裙褶边安顿好了。 林代低头望着他,微微的笑。 经过这样的历练,易澧才能真正脱胎换骨,逐渐成为眼界开阔、举止有度的高雅公子。林代之所以要进谢府,有一半就是为了易澧的发展。 易澧之立嗣,令林代得到一段平稳的过渡期,而他自己却要付出离开亲生父母的代价。林代心存内疚与感激,希望回报他。此外,他以后越有出息,林代当然也有希望沾光。正是两全其美的局面。 “这娃儿跟玉儿好亲。”二太太冲着大太太笑,“若不知道,还当亲姐弟呢!” 大太太试着想在她话里找刺,这次还真没找出来,于是含含糊糊笑着点了点头。若不知她们底下的暗潮汹涌,只看她们表面的应酬,何尝不当她们是很友好的一对妯娌! 明珠、碧玉已经打起里头的帘子,屈膝请大家进去。 这是老太太也起了、也梳妆好了,可以见人了。 却自有她心尖上最捧着的宝贝,不用跟众人一起朝觐,先于众人已在帘子里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