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无形脑补,最为致命!(求订阅)
派我当间谍,接头人竟是女帝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章:无形脑补,最为致命!“姚先生所言,甚是,就依先生所言,令南北镇府司,入手大理寺案卷之事。” “三日将案卷调查清楚,还诸位大臣一个清白,犯罪者依大魏律法严惩,清白者,入财政一部,配合姚先生负责宝钞一事。” 姜灵的声音,从龙椅上缓缓传入朝堂百官之中。 寂静之后,就是喧哗。 下一瞬间。 朝堂百官炸锅了。 “陛下,不可!”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陛下,这不符合流程,大理寺未查,就由南北镇府司审,这,这,哪有这样的事?” “……” 一瞬间,朝堂上呜呼哎哉者尽为杨党和李党之人。 而柳党官员从最开始的不敢置信,到现在的惊喜。 这惊喜来的太快了。 宝钞之争持续了半月有余,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变故。 就连柳严明也是一脸不敢置信的模样。 事情的转变太快了。 在姚广云开口说话的时候,他还疑惑,对方的举措有何深意? 然而,下一刻,陛下就直接决策了? 一时之间,柳严明没有缓过神来。 愣在了原地。 不过随着杨党李党官员的惊呼,柳严明瞬间就回过神来。 不管对方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 既然陛下都开口这么说了。 管他有什么想法。 这事情,对自己有利。 如果真的是南北镇府司出手。 宝钞之事还有悬念吗? “陛下,微臣认为此事大可,大理寺不作为,南北镇府司定能调查清楚案卷。宝钞之事也能落下定夺。” “太后寿诞,科举在即,江南道部分地区干旱,这些都是需要朝廷花银子来实施救济的。” “所以,当务之急,是行宝钞之事,配合姚大人,完成财政一部的部署。” 柳严明站了出来,高声喝道。 没办法,此刻朝堂之上,乱糟糟的,宛如菜市场一般,嘈杂不已。 伴随着柳严明的声音一出。 柳党一派的官员似乎是收到了将军的指令。 一个个柳党官员全都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 “陛下,微臣认为……” “陛下,……” 此起彼伏声,络绎不绝。 朝堂决策,以大魏目前的局势,任何一方,都无法做到一言堂。 特别是女帝。 姜灵自上位以来,每每想要决策时,必有大臣反驳。 但今日是例外。 一言既出,百官拥护。 这种感觉,让她第一次体验到了皇权的快乐。 和上次改稻为桑不同。 上次是妥协。 这次是拥护。 “好,既然诸位爱卿无异议,那就如此定下。” 姜灵的声音,从龙椅上传递下来。 成为了定局。 伴随着朝堂太监的一声吆喝。 “退朝!” 姜灵缓缓离开龙椅,走出朝堂。 而百官也缓缓离去。 …… 离开宫门。 这一次,气氛成了两个鲜明的对比。 柳党一派官员,面带喜色。 杨党和李党官员,面带凝重。 京都,柳府大院。 诸多官员,笑容满面。 “宝钞之事,已成定夺,这次王爷的南北镇府司出手,财政一部的位置,还有闪失吗?” 一名官员,开怀大笑,心中的喜悦洋溢在脸上,显得他心情万分舒畅。 “那肯定啊!必然万无一失,到时候南北镇府司出手,杨党李党的人还不是任由我们拿捏?” “对极对极!说不准,工部刑部礼部,我们也能入手一二。” 几名官员商讨着。 旁边走过来一名官员,接过话,道:“那些往后再说,当务之急,还是拿下宝钞之事,等宝钞之事拿下了,这些都不是问题。当时之刻,无需多造波澜,以防对方狗急跳墙!” “程大人所言极是!” “我等短视了!” “要我说,还是柳大人厉害,不知不觉中,就摆平了此事,真要按照昨日那种争斗法下去,恐怕在座的诸位,都要在大理寺备上案卷!” “确实如此,还是柳大人能耐,结合王爷,以南北镇府司入局。” “也不知道,柳大人和王爷是怎么说服姚广云的。”
“这有何难,姚广云虽说是杨党举荐,但大家心中都清楚,姚广云绝对不是杨党之人。传言宁王招揽了姚广云,现在看来,只是谣言罢了!” “多半如此。哈哈哈!” “等柳大人从书房出来,我等一起询问不就知道了!” “是极是极!” “……” 书房之中。 柳党一派的几位核心官员,皆面露轻松喜悦之色。 只有柳严明神色无比的凝重。 “宝钞之事算是落下定夺了,回头我等和王爷招呼一声,让南北镇府司从大理寺接过案卷之后,这事,就算结束了。” “确实,只需要将杨党李党的几个重要人物拿下,然后安排我们的人上去,还他们清白,财政一部的关键位置,就差不多都在我们手中。” “这一次的收获,远超出想象,还是柳老厉害,不知不觉中,就说服了姚广云,完成致命一击。” “……” 几人议论着。 沉默许久的柳严明突然开口说话了:“姚广云不是我安排的。” 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书房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半响,严嵩才一脸震惊的开口道:“不是柳老你安排的?那是谁?” “姚广云为何会这么帮我们?” “他可不是我们的人!” “这其中难道有什么阴谋吗?” 严嵩问了在场众人心中所想的疑惑。 “我也不知!” 柳严明沉默了两息,开口回应。 “姚广云虽为杨党举荐,但以在下认识姚广云几十年的交情来说,姚广云绝对不会是杨党的人,当年先帝以丞相之位邀请对方入朝为官,姚广云都不应允,杨党有什么东西可以许诺姚广云?就算杨党背后的燕王,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入对方之眼。” 当即就有人分析起来。 “确实,之前有小道消息传言,说是宁王招揽了姚广云,但以姚广云帝师之名,投奔谁也不会投奔宁王,若说是潜伏之策,那选我们,选杨党,都可以,又何必选个远离京都的宁王呢?” 伴随着这一声声疑惑不解,书房中陷入了安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