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625章闲来垂钓池塘边

第625章闲来垂钓池塘边

    从长平之战开始第625章闲来垂钓池塘边大梁城内,车马如流水的一条大街之上,一座深宅大院错落其中,光看那大门的门槛就知道其中主人定是尊贵无匹。

    只是,就是这样一座大院的门前,却是冷落异常,不仅没有抬着沉重的箱木穿梭其中的***贵族,甚至就连贩夫走卒也几乎绕着这儿走,就好像是在躲避着瘟疫一般。

    那用红漆与黄铜装饰着的大门,更是紧紧关闭着,甚至隐隐的有蛛丝残绕其上。显然,这扇正门已经有太长的时间没有打开过了。

    信陵君在与魏王交割完兵符之后,已经在这宅院之中闭府幽坐了十数日之久了。

    一根钓杆,一坛深水,几尾小鱼便是信陵君如今的全部了。面前的荷花坛水依旧,只是其上的莲花莲子却早已不见了踪影,徒留下一片的狼藉。

    「君上。」忽然间,后方一个带着些苍老的声音响起。

    不用回头,信陵君也知道这是自家的老管家来了。

    「何事?」似乎是怕惊扰了这池中的鱼儿,信陵君淡淡地开口,却不曾转头。

    「禀君上,又有门客请求离去。」老管家的声音越发地低沉:「这已经是第七批请求离去的门客了。」

    叹息着,老管家再度看向了仍稳坐钓鱼台的信陵君,不由得担心道:「君上,是否与众门客们分说一番,若是再如此下去,恐怕......」

    「呵......」眼见着家老的叹息声将鱼儿全都吓跑了,信陵君也干脆收起了鱼竿,转过身对着老管家说道:「当年管家不是还埋怨本君留客太过,靡费颇多吗?」

    「这?!」老管家闻言一时间有些语塞。

    信陵君却是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在战场上见惯了死亡的他,此时对这些门客的倒戈根本不放在心上。

    更重要的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信陵君深刻地知道,真正有用的、能用的手下,就那么几个,就足够了。

    随即,信陵君一边收起了鱼竿,一边对老管家说道:「若是要走,给些银钱布帛,全了这份情谊便是了,无需计较太多。」

    见信陵君如此洒脱,老管家悬着的心也算是稍稍地放下了。

    毕竟,信陵君府有史以来的主心骨,从来就只是信陵君一人而已。再多的门客,也不过是壮壮威势而已,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还是信陵君本人。

    要不是怕门客的离去会影响到信陵君,老管家才不会这么在意呢。

    当即,老管家微微颔首,便答应道:「是。」

    「另外。」就在老管家就要离开之时,信陵君却是将老管家又叫住了:「粮食收购得如何了?」

    「哦。」老管家似乎刚刚记起来,当即答道:「禀君上,今年国内大丰,粮价颇低,已经在大梁附近收购了粮草约十万担了,剩下的,恐怕要从周边郡中收集,时间会慢一些,另外......」

    说着老管家又小心地看了信陵君一眼。

    「如何?」信陵君蹙着眉问道。

    「家中钱物已经不够了。」老管家赶紧解释道:「虽然粮价较低,可毕竟十万担不是个小数目,而外地的粮食运输也还需费用,因此......」

    「若是不足,便将家中玉石宝器卖出一部分吧。」信陵君微微叹了口气,随即说道:「若还是不足,便卖些田地吧。」

    「这如何使得。」老管家当即一蹦三尺高。

    果然,华夏人对于田地的执着那是刻入了血脉之中的。

    「此本就不是君上之务,如何能让君上一力担之,甚至到动用田产的地步?!」老管家立即为自家的君上抱不平道。

    「住口。」信陵君当即打断了老管家的话语,厉声地呵斥道。

    闻言,老管家当即躬身行礼,不敢再言。

    「吾率倾国之师,未能为国取利也就罢了,还丧师辱国。论罪,便是腰斩弃市也不为过也。」信陵君将手中的鱼竿往地上一扔,继续怒斥道:「我王不以败师之罪而降,我岂能因己之故而靡费国帑?」

    「欠赵国粮草的本就是本君,二十万担粮草,赎的也是本君的性命,自当由本君偿还。」信陵君蹙着眉头,看向自己的老管家,一字一顿地说道:「莫非家老以为,本君尚不值这二十万担粮草吗?」

    闻言,老管家立即一揖到底,忙道:「小老儿不敢。只是......」

    虽然信陵君将所有的过错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但身为信陵君府上的老管家,对信陵君手底下的将领那也是相当的熟悉,如何能不知道其中原委。

    在老管家和信陵君手下的将领们看来:战场之上,韩军倒戈,若非信陵君当机立断,恐怕连最后的两万大军也保不住啊。

    而向赵国借贷的粮草,显然也是迫不得已,是为了救援这魏国最后的精锐的无奈之军。因此,在众人看来,怎么也该是国库出资才是。

    自然,对于信陵君自筹粮草以还赵国之债的做法,众人的心中很是不愿,更是不平。

    其实,信陵君又何尝想要用自家的家资去弥补这个国家的窟窿啊。

    可是,没办法啊!他怕啊!

    他怕如果自己不出面来还这个债的话,以魏王的贪婪,极有可能就会当这个事情从未发生过,以期能赖过去。

    虽然这笔债,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根本算不得什么。

    可架不住自己的王上是那样的贪婪啊!

    若真是这样,若是赵国直接遣使来讨要,或者大军压境,那还好,迫于压力,魏王应该还是会还上这笔债。

    可赵王何其英明,极有可能,赵国根本连提都不会怎么提起这件事情。

    而等魏国渐渐淡忘,秦国彻底缩回河西之后,这件事情就会是赵国出兵魏国最好的借口。很显然,这个借口能让赵国顺利地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就算是秦国,也未必能出兵帮自己。

    甚至即便秦军出面协调,魏国所需要付出的,也绝不仅仅是几十万担粮食的事情了。

    因此,为了打消魏王的这种愚蠢而贪婪的想法,信陵君只能硬着头皮将这份外债给接下了。哪怕这笔粮食会让本就有些衰落的信陵君府更加的颓废。

    为了魏国的安危,他只能这么做。

    而既然已经决定要背负此债,那信陵君自然要打造一番自己爱国的人设。当然,从这一举动之中也足以说明他的爱国。

    「继续收购粮食吧。」信陵君接着淡定地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况且,只要魏国还在,信陵君府就不会败。」

    闻言,老管家的精神也是为之一振。

    显然,他也明白,只要信陵君不倒,即便是撒出去些许的钱帛也会很快回来。

    在如今缺兵少将的魏国,面对着秦赵争霸的复杂局势,信陵君显然有足够的信心会重新得到重用,不管是政务还是军事,如今的魏国已经少不了信陵君了。

    虽然信陵君两次带兵出征,两次都铩羽而归,但你要知道,信陵君的对手可是号称无敌的秦军啊!无数名将都在他们的手上折戟沉沙,甚至曾经的龙贾老将军更是兵败被俘。

    能够在凶猛的秦军手上全身而退,还是两次,也足见信陵君知兵了。

    是的,在如今的诸国之中,能够在秦军的手下败而不死,便已经算是名将了,若是能够与秦军不分胜负,那已经是顶尖的名将了。

    说起来,信陵君的第二次失败,还真不能怪他,主要的原因还

    是韩军的临阵倒戈。

    而即便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信陵君还是能乱而不慌地将部分兵马领回来,说实话已经无从指责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信陵君会带着走的,除了是魏国的精锐之外,还有另一重的重要身份——信陵君自己的嫡系!

    这或许不是信陵君故意的挑选,但却是战场法则筛选下来的最终结果。

    很显然,如果不是信陵君的嫡系,在面对生死的抉择时,未必会听从信陵君的命令,同时,若不是嫡系部队,信陵君也无法如臂使指地带着这样的部队在乱军之中毫无顾忌地冲杀。

    再加上一路上信陵君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样子,魏军将士们也都是看在了眼里。虽然在败军的途中或许感受不到什么,但在关键的时候,这群跟随者信陵君回国的部队显然会更加信任信陵君这个和他们一起经历过生死的将军。

    而这群真正跟秦军交过手的部队,显然会成为魏军未来的骨干力量。

    换言之,如今的魏军之中,信陵君已经在无形之中,立下了自己的名号。魏军的现在和未来,都将在信陵君的掌控之中。

    或许下次,信陵君即便没有「窃符」,也能「救赵」了。

    两次大战,信陵君虽然折了在民间的些许口碑与名声,收获的,却是军中的威望与认同。这一点,显然高坐庙堂之上的魏王并没有发觉。

    有了魏国大军在后头给信陵君撑着,这才是信陵君不管自家门前冷落鞍马稀,不担心门客四散,还能够安心地在自家池塘钓鱼的最根本的原因和底气所在。

    手中有兵,心中不慌。而这,还是如今的赵王赵括教给他的。

    至于在所谓的政治上,那就更不用说了,往前十数年,自己已经收留过太多的门客,推荐过太多的官员。

    虽然现在自己一时失意,但只要一朝风云变幻,自己重新掌权,很快便能重新聚拢一大股的势力。

    这就是政治,也更是利益。

    正如信陵君自己所说的,只要魏国还在,他信陵君就不会倒。只要信陵君不倒,自然信陵君府就不会垮!

    只是,信陵君也着实没有想到,他的起复,会来得如此的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