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三章印花税

第一百二十三章印花税

    大明公务员第一百二十三章印花税第一百二十三章印花税

    因为何夕的土地政策在。

    这一段时间,土地的价格不断上涨,不仅仅是北京城中的土地价格,而是整个北方的耕地价格。因为很多人赚了钱,都想回家置地。

    对于这一件事情,何夕特别研究过。最后给买卖土地下了很多限制。

    首先对个人拥有土地是有限额的。

    这一点朝廷上下,几乎全部支持。

    土地不是普通商品。土地天然代表着权力。拥有的土地的人,天然对使用这一片土地才能生活的人有管制的权力。因为土地与其他资产不一样,土地占据相当大的空间。很多依靠土地生存的人很难脱离这片土地而生存。

    这与其他资产不一样。

    很多庞大的国有企业,就置办一个小社会,而很庞大的主,他们本身就是掌握了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之中,他们是一切的主人。不管外面是什么规定。

    大地主阶级的存在,不管对资本主义,还是对封建体制,都会有不好的影响,不信请看南美洲社会模式。

    其次对购买资格。

    一般来说,人只能在家乡买地。不能在其他地方买地。官员更是不能在任职地卖田。并制定规定,土地买卖,本地人同等优先权。

    比如一个村子里一块土地要卖。必须买个本县的。而村子里如果有人想要买。同等条件之下,必须卖给同村的。

    这其实也是古代法律一个变种。宋代卖房子,必须先问四邻。

    何夕对土地制度的希望,是希望形成专业化的农场经营。小兼并,能更多的使用机械。而不可能让出现那种拥有土地数万亩的大地主。

    最后就购买方式了。

    购买必须要去府县过户。过户也是必须要交税,而且是重税,这固然是朝廷财政紧张。何夕想办法给朝廷捞钱。但同时,也是限制土地交易的办法之一。

    不过不去县中过户。县里查到了,是会罚没拍卖的。

    这种种条件之下,想要买土地的人,虽然多。但是能到手的却很少。

    但是何夕在卖出燕王的土的时候,这些限制统统没有了。

    没有土地限额,没有资格限制,连赋税都有所减免。要的就是这些人将这些土地买下之后,想办法自己招募人员是开垦。

    这对很多手中有钱的人,也并非不是一个好选择。

    土地是最稳定的资产,而且而今货币贬值的情况,很多人也都看出来。现在是这个样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谁也不好说。单单保值这一点,土地就很好。

    而且,地方便宜,产出不足,人手少,这些问题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问题。

    毕竟,对于这些富人来说,他们又不会亲自去经营,派几个管家管事的过去就行了。冷不冷与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要的是一个保险。是传之子孙的一分产业。偏远不偏远都不是问题。

    甚至某种程度上,偏远才好的。

    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份产业,几乎是他们永远用不到的。等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孙用到这一份产业的时候,就是他们在北京,或者南京的事业败落的差不多了。或者在生意场上赔了,或者在官场上倒了。

    那个时候,或许躲这些边边角角,才是保持家族能够传承下去的最好办法。

    否则还在权力场上,或许被当年看不上的小角色给踩死了。

    于是,这个土地买卖也是相当火爆的。

    沿着嫩江两岸的土地全部买卖完之后,居然收拢了近千万元之多。

    而这一笔钱足够给燕王了。而燕王等这一笔钱之后,会直接给几个铁厂下单。

    购买大量的武器,在总量上不下于南洋诸王一起购买的分量。

    就这样,何夕放的水,一步步转化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因素。而在何夕大放水之后,北京上下各方面更是一片红火。

    最典型的就是印花税。

    印花税,就是朝廷在交易凭证上盖得印,征收的千分之三,乃至于更少的赋税。之前不是没有。之前在房地产交易,土地交易之中,也都有征收。但是说实话,不管是土地交易,还是房地产交易,交易频率都不高。

    没有谁会频繁地买房卖房,再卖房。除非是傻子。

    但是股票国债公债等市场一出来。印花税立即就起来了。

    无他,虽然说而今股票交易不如后世那么发达。但是后世股民很愿意频繁交易,给国家与金融机构贡献手续费。这个时代的股票交易也不差不多。

    甚至一个月之内,就有几十万两的印花税。

    如此一来,一年下来,又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赋税。

    对北京的财政无不小补。

    这一段时间,何夕的心思根本没有在战场之上,而是死死地盯着各种金融市场。他看看各方面数据能不能稳定下来,如果不能的话,说不定还要出一定的手段。

    最少将危机推迟到一年之后。用胜利的消息来对冲危机。

    ------

    何夕在预防未来的危机。但是齐德已经觉得毛骨悚然了。

    十亿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价值十亿两,洪武年间,大明白银流通总量,大概也就是这个数目了。十亿元能做多少事情,而北京有了这十亿元,会做什么事情。齐德怎么能不明白啊。

    他立即求见朱允炆说道:「陛下,而今天下危机,北京的心思,即便是小儿也能想明白。明岁将是朝廷生死存亡之计啊。臣以为当先发致人,大军提前进攻,打贼人一个措手不及。」

    朱允炆内心之中都是嗡嗡的。他根本消化不了这个数字。

    十亿元,即便是当年宝钞滥发,也没有到这个地步。宝钞的价格就崩了。而今,何夕搞出这么大的手笔,北京的物价虽然有波动,但是最基本当初物价,波动不大。

    这让朱允炆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其实不知道,看似波动不大的物价,其中有何夕与杨士奇不知道多少努力。最少,粮食价格一直在北京户部的管控之中,源源不断的从南洋进口粮食,还有河北与辽东的粮食价格,都在北京朝廷的压制之下。

    为了稳定住这个价格,北京每年都要投入不少补贴。

    衣食住行,粮食稳定了。而布匹在工业化生产之后,价格也有所降低。而北京人力匮乏,很多不织布的百姓,很容易找到其他的事情来做。

    而今就不用说了。

    因为营造北京城形成了一系列建筑材料的工厂,而今还在发挥的作用,以北京为中心,发达交通,将这些建筑材料铺开了。甚至还有一些人去其他地方办厂。

    总之,百姓的建筑成本降低了不少。

    行也就不用说,运河铁路体系,是北京作战的后勤支撑,但同时也是民运的大动脉。

    这些成本大部分都是下降的。

    如此一来,何夕才能大规模发钞的情况下,维持了物价的相对稳定。

    而南京这边,他做的其实太少了。毕竟他们虽然照着何夕的模式去做。但是他们到底不是跟在何夕身边,看何夕怎么去做了。最少对粮价并没有那么敏感。

    也没有投入更多精力对经济的各个侧面进行调查。

    只是朱允炆不知道。他对此的感觉是北京可以做到的。南京是不是也可以做到

    ?

    朱允炆不是不知道,其中风险,而是他即便知道。他也想要试试。因为,他也很明白,打仗后勤为先。北京既然为了打仗筹集了这么多钱,那么南京没有相应的金钱,也是很难抵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