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见航海侯
大明公务员第五十二章见航海侯第五十二章见航海侯 何夕接过安庆公主手中的密信。细细一看。果然何夕代替皇室持有的靖海商号的五成股份,直接算到了安庆公主名下。 但是何夕内心之中,哑然失笑。 因为何夕很明白一件事情,在今后一两年之内。东南沿海将出现大量的商号。能够直接进行海上贸易,或许还会在靖江进行一下过渡。但是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常态。 到时候,靖海商号还能赚多少钱,是一件很不好说的事情。 当然了,未来一两年,这靖海商号还会很赚钱的。最主要的是船的问题。 前文说过,大明船只缺乏,最少是可以远洋运输的船只缺乏极了。靖海商号的船是走汤和的关系。才到手的。但是汤和手中的船只也不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船只都是紧俏货。 靖海商号有船,有先发优势。自然能赚一些。但不过一两年的先发优势而已。 而且朱元璋放弃这些股份的原因,是因为大明对这些商号收两层赋税。一层应该是资格税。远洋贸易的牌照可不好拿。几年就要重新拍出。即便随行就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一张牌照,估计万两是下不来的。 再有就是进出口关税了。 这两项加起来,估计每年有个几十万两。 不要小看这几十万两。盖因,大明每年收的银子,也不过是三百万两。几十万两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而且还在增加。 靖海商号股份在这样的政策变动之下,只会越来越不值钱,除非有一个商业奇才的掌柜。 何夕或许能经营靖海商号大杀四方。但是何夕才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所以,安庆公主高兴之极的五成股份。其实已经在急速贬值之中。朱元璋既维护了朝廷利益,而顺手糊弄了他的小女儿。让何夕哭笑不得,朱元璋虽然宠爱女儿,但是关乎朝廷大事上,是决计不徇私的。 只是这个小花招。实在让何夕感到好笑。 同时,也不敢戳破。以安庆公主的智慧,想明白这一点估计,在半年,或者一年以后了。 何夕本身不在乎财货,只是笑着哄安庆公主说道;“好极了。这份家业公主要好好守住了。” 安庆公主兴奋得满脸通红。毕竟这靖海商号太赚钱。安庆公主虽然富贵,但是府上的钱,最多也是以百两千两计数的。什么时候能看到以万两为单位的。 可以说靖海商号赚的钱,已经超过了公主府其他方面的收入了。 安庆公主说道:“相公你放心便是了。男主外,女主内。这一件事交给我吧。” 何夕微微一笑。不再多说什么了。只想看安庆公主经营出一个什么样子。 ------ 只可惜,何夕与安庆公主注定了聚少离多。 何夕本来想与安庆公主多聚聚,但是只能快速赶到刘家港了。原因很简单,一来,朱元璋在京师的事情处理得七七八八了。在很多人不知道时候,朱元璋手中的生死簿上面的名字已经填了不少。 上了生册的自然来宁波这里,想办法搞海上贸易赚钱。至于没有上册的,就是另外的问题,将待后至之诛。当然了,以李善长为首的一批人,又臭又硬。却并不觉得,朱元璋会向他们下狠手。 何夕待在宁波不再适合。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航海侯张赫的海运船队,即将再次奔赴北方。 原因很简单,而今夏季。南风正盛,如果等下去的话。北风一起,很多事情就不好办了。 而安庆公主却没有离开宁波。无他,安庆公主正将靖海商号当成自己家的产业了。非常上心。至于很多勋贵来宁波。安庆公主也不用避嫌。原因很简单,何夕如果留在这里,他是要做分配者的,他的资历又压不住场子。会很尴尬的。但是安庆公主不一样,她是来分一杯羹的。 再加上,安庆公主在马皇后膝下长大。这些勋贵们,很多都是抱过她的。估计也没有人非要与安庆公主争个高下。既得罪朱元璋,又显得自己没品。甚至可以说安庆公主在宁波,简直是如鱼得水。根本不用何夕担心。 何夕只能自己赶时间去刘家港了。 一到刘家港。张赫就迎了出来。 张赫是一个五十岁出头的淮北汉子。第一眼看上去,觉得这样的人应该是骑马冲阵的猛将,还不是经营海上,精通水战的大才。或许是因为朱元璋的年龄缘故,功臣之中有不少人与朱元璋年纪相差不大。 大抵是朱元璋从二十四岁从军,到而今三十多年。如果一开始,跟随朱元璋的年轻人。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五十多岁了。当然了,一切前提是能活下来。 至于年长的自然有,朱升这些年纪大的谋士,大都不在了。而李善长也七十多岁了。 这些人都已经淡出了。或者被朱元璋淡出了朝廷。 张赫说道:“驸马。等候多时了。” 何夕说道:“有劳侯爷久等。没有耽搁时间吧?” 张赫说道;“自然是没有的。驸马如果有意的话,现在就去看看?”
何夕说道:“我自然是想看看了。不过,侯爷不要称呼我驸马了。我不过是区区小官。来侯爷这边听用的。” 张赫说道;“你也无须称呼我侯爷了。我这个侯爷才是算的什么?你如果不嫌弃,称呼一声张兄,我就叫你何老弟了。” 何夕说道:“那就拜见张兄了。” 张赫哈哈一笑,两人的关系看上去更密切了一些。 其实张赫说得不错,他虽然有爵位,但是并不属于开国功臣,他的航海侯,就是主持海运,再加上他之间的一些功劳才有的,年俸几百石。算不得什么。 而且很多事情不是俸禄的问题。 封侯的时间,也是资历的问题。因为不是大明第一批封爵。张赫也与开国功臣失之交臂。 当然了,这是狭义的开国功臣。也就是朱元璋开国建基的同时册封的功臣。但是如果说广义的开国功臣,就是参与大明开国一系列战斗的人,张赫也算。 不过,现在开国功臣们还在,虽然有一些人过世了。但是开国功臣这个群体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后者,也就不能冒头了。 这也是为什么张赫与何夕要兄弟相称呼,而不敢让何夕叫他张叔叔。 因为两者地位上根本不同。 何夕跟着张赫,来到码头上,刘家港是后来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同时也是而今长江口最大的港口。后世的上海,而今一半在水里。等刘家港被长江的泥沙给淤塞了。长江出海口的码头才渐渐东移,才有了上海的形成。 何夕不是第一次来刘家港了。但是此刻,刘家港分外壮观。几十艘船都停在码头上,并高出码头很高。一根长长的木板,一端放在船头,一边放在码头堆砌的高坡上,每一个人扛着麻袋,走在颤颤巍巍的木板上,将一麻袋粮食送上船只。然后从一侧下来,继续去扛粮食。如此周而复始的。 将这么多船只都一一装满。 张赫为他解释说道:“今年一共海运两次,一共有七十万石,上一次送了四十万,转北平布政司,在塘沽下船。而这一次,却是要送到辽东。一共有三十万石。” “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何夕看着几十艘船,说道;“只有这些船只吗?” 张赫说道:“自然不是。装满粮食的船,已经在外面候着了。等全部装满了再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