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节 打通一条体系
新书《大国崛起1900》求收藏。 ———————————— 杨潮这次来可是带了一大群工部官员的,连工部左侍郎白磊都带了过来。 白匠头本来是杨潮看重的工部尚书人选,可是科举中出现了一个水平和实际经验比他更强的人才,因为卷子都是糊名的,文字也都是誊抄的,杨潮还以为那张卷子是白磊的,结果最后拆封后才发现,那张卷子竟然是张国维答的。 张国维可是一个水利专家,过去虽然也是一个文官,但是此人讲究身体力行学以致用,跟那些四体不勤的文官可不同,他在江南做十府巡抚长达七八年,尤其是苏州一带,至今都受惠于他的政绩,他还编写了《吴中水利全书》将苏州一带的水系和水力分析的清清楚楚,当年也亲自修筑了大量水利工程,不讲究摆谱,治水的时候,不是一人一马,就是一人一舟,到处视察,亲自参与。 张国维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自然是比白磊这种干出来的家伙眼光开拓多了,他能用宏观的眼光来分析水系布局等等,就比白磊强。 但是杨潮没想到,这个曾经做过兵部尚书,进入过内阁的家伙竟然也愿意来考杨潮的科举,他还以为这种人拉不下脸呢,后来才知道,是很多人劝说下,他才出山的,作为缙绅阶层的代表,不让匠户把持大权。 杨潮不在意缙绅阶层这种权力争斗,只要他们合理合法的取得权力,那就是允许的。 张国维主张工部,其实也是名副其实,整修吴淞江就是他主持完成的。 有张国维在头上,白磊完全沦为了一个下手,竟然被张国维指派去各地施工,他也没有任何反抗,作为一个工匠。他实在是没有政治手段对抗这种官僚人物。 这次杨潮将白磊带过来,目的是培养一下他的施政能力。 站在山坡上,山坡下面有一条小河,可以通小船。直接能够进入苏州的运河网,与苏州城只有五里地。 “白匠头,在这里修一座小码头,到时候我们丝场的生丝和丝绸直接可以进入苏州,然后运到吴淞去。” 杨潮指着山下的道。白侍郎连忙用小本记下来。 杨潮又对他道:“还有沿着河,修建一排大房子。不需要多高大,但是一定要宽敞。最靠河一排只开天窗采光,尽量密封,但是要有通向河面的暗道。这样房中一定很湿润而且气温不会高,将来用来储藏桑叶、桑枝。第二排屋子,同样不能要大窗,以密闭为主,用来养小蚕。第三排房子,大窗透气。天窗也要开,要通风、透光,这是养大蚕的。” 这样三排大房子,容量比一百家小蚕户的蚕室加起来都大,但是杨潮要求产量必须达到一千家农户的产量,没有十倍的产出,不会吸引到地主阶层投资的。 要做到这些,除了这些房子空间足够大之外,还要完全利用起来,每间蚕房。基本上都是通的,中间没有多余的墙。而且高度也要完全利用上,使用高大的架子,一层一层的堆高到屋顶。每一层都用来养蚕,光是养蚕面积估计就不会比一千家农户小了。 最关键的是,这些专业的建筑,比农户的民居更能够保证气温,农户都是在自家卧室养蚕,大小蚕需要的环境不同。不但蚕养不好,他们的生活还受到影响。 专业化养蚕。 但也不仅仅是养蚕,杨潮如果只是要发展一下专业养蚕,那也不会这么大费周章了。 他已经让人从各地运来了蚕种,广东的蚕种、山东的蚕种,加上江南本地的优良蚕种,这些蚕种分化之后,基因肯定不同,通过杂交,杨潮希望培育出新品种来。 甚至杨潮已经委托郑家和荷兰人从印度和日本也进口一批蚕种,在这里大力繁育培养,一定要让大明朝的蚕种始终领先于全世界。 蚕种基地,这才是杨潮的最终目的。 “工部,你们工部可不仅仅是修修运河,搞搞灌溉。还要负责推广工业!” 杨潮对白磊说道。 过去的工部,基本上就是为农业服务的,所以主要作用除了修道路,修宫殿,修运河,就是搞水利工程,但是杨潮要改组社会,将农业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就势必要将工部的功能改组成为工业服务,至少也要坚固工业。 白磊继续记录,这两年官当的他是心力交瘁,比过去修工程累多了,在家中整天抱怨,但是如果让他放弃这个侍郎,打死他都是不愿意的,当匠人当到了侍郎,这样的事情,几千年也没有过,他很享受呢,为此家里的生意都已经完全教给两个儿子了。 让白匠头留下人在这里负责建筑,并且让养蚕的老媪们一个个提意见,提一条合理的意见奖励十两银子,这些妇人十分积极呢。后来他们提出了在小蚕场房里加土炉子,在大蚕场房地面上铺设木渣和砂砾等有用的意见。 “另外还要修建大纺织场。砖墙加屋架,什么都不要,就是要够大的空地就行。对了你丈量过纺织机没有,以最大型的纺织机为基础,场房中至少要摆得下一千家织机。缫丝场也需要进行这样的设计,必须满足缫丝的各种设备和工具,这些你可以负责咨询那些老蚕户。这样的场房我需要在这里加盖三座。另外还需要储藏生丝的原料库,存放丝绸的库房。” “半年时间,半年后我就要看到这里有丝绸产出来。一年后,我要看到这里的效益抵得上一千户农家。还有工人不需要太多,绝对不能超过两百个男女劳力。” 没有这样的效率,如何说服广大的地主投资。 从养蚕到纺织,一条龙的大工场就形成了。 这样的大工场,在原料可以统一进口,产品统一出售的情况下,效率如果比不上一家一户自己采购原料,加工和销售的效率的话,工业化也就是扯淡了。 在技术能力没有突破的情况下,管理也能让效率翻一倍,工业革命革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管理模式的革命。 在苏州建立这个模范丝织工场,杨潮还要在松江府建立一个同样的棉纺工场,雇佣工人不能少于一千人,同样需要有突出的效益,至少要比那些管理松懈的作坊要强的多。 此时的大明,哪怕是千架织机的工场,管理上也都很业余。个体织户就不说了,早上买丝、纱,纺织后自己拿到集市上出售,这种效率简直太低了。就是大型的工场,也是早上主人在庙市招呼工人,告诉大家今天要纺织什么类型的纺织品,然后招募工人到他家里生产,所谓机户出机织工出力的模式。
连工人都不是固定的,都是所谓的短工,杨潮则大规模招募长工,签订劳动契约,让他们常年在工场中劳动,同时给与他们丰厚的酬劳,还进行专业化生产,一张织机就只生产一种织物,甚至一座场房都只生产一种产品。 将这种管理引入进来,还必须有人监督和执行,人选杨潮用了王潇。 虽然王义和接受了杨潮的分股不分产的建议,回家就写了契约文书,并且让县令监督,盖上大印,杨潮也发了政令配合。 可是王潇已经心灰意冷,他不愿意继续给王家出力了,拒绝当王家大掌柜,而且把他爹给他的一成股份直接就卖给了几个兄弟,抽出了三十万两现银出来了。 杨潮见到这种情况,也不能浪费这个人才,所幸就拉来搞纺织场了。 而这些纺织场的投资中,就有王潇的三十万两银子,杨潮投入了二十万两银子,等于是让王潇控股了,当然也让他全权管理。 尽管是模范工场,杨潮也没想搞官办工场,那玩意见效是很快,但是后遗症太大了。 动用了官府中最好的工匠配合,一个月工场建好,两个月开始养蚕,夏天第一批蚕丝就收获了,只是品质还是参差不齐。 不是管理的问题,而是经营没有理顺。 大量的老蚕妇作为顾问和管理者,招募了大量的年轻姑娘养蚕,她们的经验还不丰富,难免出现问题。 秋蚕的情况就好多了,良品率达到了七成,已经比农户精心饲养的效率平齐了。 因此十月竟然就有了盈利,同时纺织品也生产出了第一批,质量也还可以,比不上最好的织户生产的,但也能达到大众化的水平了。 随着工人技术的提升,以及工场运转的正常,会越来越好,一年后达到普通蚕农和织户的十倍效率不是幻想。 邀请苏州、湖州一带经营桑蚕产业的大地主、大商人来参观,并且在报纸上大大宣传,并且制作了规范化的养蚕场和纺织场的管理手册,送给那些人,欢迎他们模仿经营。 同时让王潇将所有的利润都投入到扩大经营上来,杨潮表示十年内他不需要任何分红。 不过蚕种的选育工作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良种,只是让最好的养蚕女不断的杂交蚕种。 然后挑选出来个头最大的,蚕茧光泽最好的,蚕丝韧性最大的,然后不断的进行繁育,总能培育出几种不同特质的蚕种的。 这是一个长期工作,着急不来的。 同时印度蚕、波斯蚕也通过荷兰人引进了,日本蚕、越南蚕甚至柬埔寨等地的蚕种,也弄了一批过来饲养,用来杂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