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末当军阀在线阅读 - 第四百四十二节 改革

第四百四十二节 改革

    改革其实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比如让黄fèng府丈量整个南直隶的土地。

    但是之后黄fèng府依然没有留在杨潮身边,而是让他开始处理政务,整个天下的政务都交给他处理。

    不过却一直没有进行大的调整,此前无论是收商税,还是清丈土地,可以说都只是一种调整,将不合理的现象先扭转过来,远远算不上什么改革。

    “一旦行动,就要雷厉风行,我们拖延不起。”

    “属下知道了。”

    改革最重要的是,打造一个干练,高效的政府。

    满清入关之后,也只是占据了北方,但是却能一边跟李自成作战,一边将地方安抚下去,这点大明王朝此前根本做不到,正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个干练的政府,人员精练,没有冗员,而且有一股朝气。

    大明王朝的官府,则是贪腐成性,各项制度繁复,如同一台生锈了的机器,根本转动不起来,加上cao作这架机器的官员们,一个个迂腐透顶,不是忙着捞钱以权谋私,就是消极渎职不务正业。

    现在杨潮就要开始处理政事了。

    此时南直隶等地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大明王朝的旧员,为了最快的稳定地方,杨潮并没有动这些人,一开始南直隶地区,知府以上的官员基本上不配合杨潮,当朱慈焕在福建登基之后,大多数都跑到了福建当官,那时候杨潮只能任用大量的吏员。

    后来收复山东浙江以及现在的江西的时候,这些文官的所谓的气节就降低多了,大多数都留了下来。甚至积极的讨好杨潮,毕竟满清来的时候,他们都投降了一次了,还有什么气节可言。

    因此整个治下的官府都是老班底,官员没有什么品德。既没有在外地入侵的时候抵抗的勇气,又没有一心为民的使命感,浑浑噩噩只为求财,所以杨潮治下,所有地方的贪腐情况依然严重。

    “我军中的读书人还是不够,我只能给你一千人。这一千人不可能塞进每一个衙门去,所以一个县派两到三人,每一个府不能超过十人。依然需要大量留任原官。革除痹症只能先从贪腐开始,反正无论贪与不贪,就没有一个办实事的。与其如此。不如先用廉洁的庸官。等这批秀才们成长起来,才能够担当大任啊。”

    “属下知道。每一县设督查官三员,当地知县官吏但有贪污不法,即刻查办。”

    “不,不用督查官之名,设练兵官一员,督粮官一员,以及执法官一员。将当地县令手里的大权收一部分过来。以后知县只管行政,司法专属。我军中读书人大多兼领军法官,也算是有些经验。让他们设法庭专司审理,日日开庭不得有误。督粮官严查夏秋而粮税赋,严禁官吏上下其手,商贾低买高卖,一两银子的保底收粮需要坚持下去。至于练兵官,让他们在劳力富裕地方。招募兵丁训练,一来震慑地方。二来将来可以给军中源源不断的增添生力军。”

    黄fèng府道:“属下明白了。他们明是练兵督粮和司法,暗中负责监察百官。”

    杨潮摇头:“不是让他们监察。而是让他们先学着处理政务。那些百官是贪腐不干事,但也有制度原因存在。第一是俸禄太低了,当官的吗,总得讲求一个面子,太祖时期甚至有外地官员卸任,没有盘缠回家而自杀的。我们不能让这种老实不贪污的人活不下去,不是人人都是海瑞,可以一年到头不吃rou。所以治理贪腐的同时,你得提高俸禄。还要减少这些官员的开销,此后凡是官员不得雇用师爷,你就是去当官的,还请一个师爷干什么,事情都让师爷干了,要你干什么?”

    黄fèng府又道:“若不请师爷,县老爷们可不会算账,不懂律法,这钱谷和刑名两个师爷怕是少不了的。”

    杨潮哼道:“当官,当官,这当的什么官,又看不懂钱粮账册,又不通大明刑律,却手抓地方财政,负责审理案情,这能合格吗?老子还不如直接招募钱谷和刑名师爷当县令呢。”

    黄fèng府一惊道:“大人打算废除科举?”

    如果以后杨潮都直接招募官员,科举制度岂不是作废了。

    杨潮摇头道:“科举还是好的,不好的地方在于科考的内容根本不实用。四书五经是教读书人做人的,不是教他们做官的。做官还是得有事干之才,今后科举不用四书五经,分科取士。户科则靠钱粮账册算数之学,刑科则靠律法条文刑名之学,以此类题,礼部吏部皆如此。”

    杨潮一直不认为科举是一项落后的制度,要知道这种制度被西方一直颂扬,相比西方一直玩的贵族政治强了不止一分,这可是全民取材啊,人才的基础比贵族大了太多,而且也更加公平,英国人在十九世纪才开始学习,不过中国人掩耳盗铃将英国人的科举叫做公务员制度,其实就是一回事,不过人家考的不是道德文章,而是实学而已。

    黄fèng府暗喜,他终于套出来杨潮到底还是要科举的,只要科举,就能收读书人之心,不管考的是什么,只要通了这条路,学就是了,他一直以来都对杨潮跟江南读书阶层对立忧心忡忡,没有士大夫阶层的支持,始终没有一个筑基立业的样子。

    “那大人,是不是该开课取士了。”

    黄fèng府试探道。

    杨潮摇头道:“先不急。哪里有位置给他们,而且一个个都没有经验,还不如现在用这群吏员好使。不过可以现在军中试行,只要是认字读书的,都可以考。先分三科,用来选拔练兵官督粮官和执法官。估计还是那群秀才占便宜啊。”

    黄fèng府忙道:“属下这就去准备。”

    杨潮点头:“虽说这群秀才占便宜,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自己扫盲的那些士兵,基础太差了,很多人现在也就是学会读书识字而已,就是王璞这群军官,让他们读兵书也有些吃力,更不用说其他士兵了。”

    黄fèng府道:“大人放心,这些秀才已经不是过去的秀才了。”

    杨潮点头:“那倒也是,上过数次战争,见过血的秀才了。”

    提到这些秀才,杨潮倒也感慨,一开始这群人确实比普通人要怕的多,这跟接受的文化有关,也跟出身的阶层有关,一个个非富即贵,吃喝不愁的家伙,你让他们拎着刀子杀人,不害怕才怪。

    所以他们初次战阵的表现,比普通农家子弟差多了,甚至有大量逃跑的,对此杨潮一视同仁,直接杀头。

    几次之后,秀才们也就适应了,不过他们的阵亡率显然高过普通新兵,一万多秀才,现在剩下的还不到八千人,比杨潮军队去年一成的阵亡率高了一倍。

    但是经过与豪格三顺王甚至北伐几战之后,这些秀才不知道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一个个性情大变,此时跟普通士兵没有两样,在军中大声说话,骂娘,打架,一个都少不了,让杨潮不无感叹,他们似乎接受了另一种文化,兵痞文化

    其实杨潮自己何尝不是被这种文化感染过,在军中待着,口头禅就是老子你娘之类的,可到了外面,顿时就文明礼貌起来。

    “先在军中宣传,让这些秀才们好好准备。科考的内容,练兵官自然是考兵法,从孙子兵法尉缭子司马法纪效新书练兵纪实等出内容,结合实例,最后让军中将官阅卷。督粮官则靠算盘记账,同时也出一些实例给他们算。执法官则考大明律,同样出实例。”

    杨潮打算考试分两部分,一部分考贴文,也就是后世的填空题和选择题,考的是他们的知识,第二考实例,类似后世的案例题,考的是活学活用的能力。

    “属下就去准备。”

    杨潮点头:“你可不要徇私。你出的题,还是我来选。要是提前暴露出去,就是你本督也决不轻饶”

    杨潮有些怕作弊,科举的流程是没有问题的,卷子上的名字都是糊着的,但是最怕是泄露考题,大明朝这种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唐伯虎就是因为此事被取消了考试资格的。

    “属下不敢”

    杨潮还是相信黄fèng府的cao守的:“记住,我们大业未成,得以国为重”

    杨潮继续用功业来刺激他,杨潮知道功业心对一个大明文人何等重要,几乎没人摆脱的了这种建功立业的野心,而黄fèng府则是功业心极重的一个人,用的好了,这种人工作的积极性能达到工作狂的程度,用的不好,这种人也会玩弄各种见不得人的勾当。

    黄fèng府立刻去准备,十天后就整理出一整套题目来,同时已经让军中读书人都知道了,杨潮要开科举,并且在军中选拔人才,这让这些人疯狂了,至于科考的内容不是四书五经,他们早就不在乎了,开始疯狂的读兵书,看钱粮账目,学习打算盘,读大明律条以及研习往年各种案例。

    已经是十月了,杨潮打算年前就将这批人选拔出来,然后分派到各个县府去。

    革除痹症第三步,终于迈开了,杨潮要用一年时间,将政务问题解决掉。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