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汉龙骑在线阅读 -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徐州之战(119)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徐州之战(119)

    刘澜现在面临的困境其实和曹cao差不多,当然这样的困难刘澜深信以后会得以解决,他现在要做的只要大力发展江南就行,毕竟这个时代南方还普遍落后,不像北方得到充分发展,就拿袁绍不过就靠着一个冀州就能够维持他现有的实力,也许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现实,毕竟在东汉朝,幽州不仅需要冀州运输大量粮食以解决郡内粮食不足,甚至包括京师雒阳,同样靠着冀州援助着。

    就说群雄讨董,所有诸侯都在前线奋战,但却又一位诸侯在做着粮草官,一直未到前线,而他就是韩馥,可以说群雄讨董,盟友的粮食供给完全是靠着韩馥支撑着,如果没有了韩馥,联军别说把动作赶去长安了,就是出兵都是一件难题。

    所以有了冀州的袁绍在加上家族百年来的积累,能够得以一飞冲天,这一点曹cao比不了,就算是刘澜,曹cao也要望尘莫及,毕竟一个没被黄巾破坏过的徐州,再加上陶谦多年的积累,刘澜能够快速壮大,正是得益于此,但刘澜可没有坐吃山空,就好像他一早就规划好的那样,江南是他未来重要的粮食基地,当然有地没人可不行,所以他更多还是瞄向了山越,虽然剿灭山越无比困难,但一旦他能效仿孙坚收服山越部众,那必然是如虎添翼,不仅多了兵源,连粮食的问题也能够彻底解决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江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冀州的麦子一年一收,可是他在南方,大力发展水稻,一年两收甚至三收,到那个时候,就这一点,刘澜就不怕任何人,而最重要的一点,现在的南方生产还比较落后,可随着兵械厂大力生产的农具问世,与北方的差距,刘澜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拉近,甚至接近以及超越。

    别看现在部队多粮食吃紧,可他未来的潜力是无限的,最少刘澜是这样认为,现在只是一段困难时期,毕竟以前部队只有六七万人的时候,他控制的人口土地面积足够养活这些士兵,可现在就比原来多出了一个秣陵丹阳军,但部队的数量却要比原先多了一番,这样规模的扩军,压力也就都出现了。

    所以在南方还无法短时间内得到发展之前,他只能在节流上动脑筋,不然部队消耗实在太可怕了,所以他尽量的把原先的杂牌部队裁剪,虽然依旧保留部队,不过却是由他的直属部队填充。

    所以部队虽然缩减了,但只是把以前未被计入军册之中的士兵裁剪了,但部队的数量在军册之中却并没有减一人,所以张昭老头才会吹胡子瞪眼找刘澜,说实话这样的人还真有些让人头疼,但最少张昭敢说真话,也敢当面质问自己,刘澜有时候还真有点觉得唐朝的魏征是不是就是张昭这样的,如果是那这种人虽然感觉做什么事情都让他看不顺眼,但最少能够时刻让自己警惕,思考是不是考虑不周甚至是太过鲁莽了,他就像一面镜子,就算自己是穿越者,但有时候一些想法虽然比较好,但在这个时代也许会有些水土不服甚至是不合时宜,有他这样的人时刻提醒自己,也能避免少发生很多错误。

    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刘澜把他一早想好的内阁制度先运行了起来,以张昭为首开始负责内政事物,这个制度刘澜一早就想过了,后世的制度拿到现在显然不合时宜,但是仿效明朝却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刘澜成了真正的甩手掌柜,除非重大事件,刘澜可以说给了内阁极大的权利。

    而内阁的组成,除了张昭、还有关羽、糜竺、步鹭、孙邵五人,这五人是刘澜经过仔细思考,尤其是以地域为主,就好像带兵辽东系的关羽,而且他又是部队主要的负责人,军队的事情能说上话,不过因为他主要以带兵为主,所以最后经过关羽的推荐,改为了甄俨,他在部队待过,现在又兼着秣陵县令一职,由他出任,更为合适。

    而且甄家和辽东系本来就关系较近,甄俨为辽东系的代表关羽那边点了头,别人那里也就不会有二话。

    而糜竺自不用说,代表着徐州系,至于步鹭就更不用说了,代表着南方氏族,而孙邵则是刘澜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最初刘澜在国渊和他之间出现过犹豫,但因为国渊兼着丹阳太守扬州刺史的职,而且从刘繇时期就主政秣陵,对周围的情况无比熟悉,而且他的能力也是极为突出的,甚至在刘澜眼中,他的能力甚至远远要超过陈群,就这一点,他是最合适的那个人。

    现在内政,每日里会由这五人处理,每天早晨五人会在将军府内负责所有内政,然后各到各的衙门办公,毕竟除了内阁长史这样的虚职之外,他们各有自己的主责。

    内阁的组建,彻底让刘澜可以把心思放在别处,最主要的一点,就好像之前徐州之战时,当站在结束回到徐州牧府之后,各种文书堆积成山,很多事情都无法及时处置,虽然一些事情当地的官员当机立断,可如果他们稍有犹豫,不就要酿成大祸了?

    但是在九江之战前内阁成立,刘澜再也不用为这些事情担忧了,内阁五人完全可以处理,而且对这五人刘澜也极为放心,他们的忠诚毋庸置疑,其实最担心的还是圈子文化,而这也是为了刘澜会如此选择这五人,因为他们不急具有域性,更有各自背后的势力,也许他们会出现圈子,但是也只会是两拨人,就好像现在徐州的糜竺和秣陵的步鹭甚至是甄俨,就绝不可能走到一起。

    至于做这些,刘澜倒不是不放心他们,只是一个预防,也许他们不会出现对自己的不忠,但是他们若要为自己谋取私利,却又极为容易,而现在,刘澜就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了。

    其实灵帝朝之前他不太清楚,但是灵帝在这方面绝对算得上是他的前辈,他在自己治下搞了三哥派系,而东汉朝因为历史原因,却也可以分为三大派系,世人、宦官与外戚,而灵帝甚至是东汉朝的众多天子则将这三系耍的团团转。

    外戚势力庞大时,借助宦官消灭外戚,宦官势力庞大时,借助外戚与氏族,可以说正是这三方势力保证了东汉朝两百年的天下,假如不是董卓杀奔雒阳,一举捣毁了宦官和外戚这两大势力的话,东汉朝亡不了。

    而现在刘澜有了开源的想法,就等着逐步实现了,而节流的事情刘澜则彻底交给了内阁,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裁军,但就是这样,还不让内阁满意,不过刘澜但世界内只能拖着内阁了。

    而他现在更多的还是关注着这一次袁绍的平原之行,虽然和陈宫以及达成了默契,但是就陈宫而言,其实局势应该还有危急,因为他在做出留守沛县的决定之后,并对袁绍此行的目的进行了分析。

    刘澜现在面临的困境其实和曹cao差不多,当然这样的困难刘澜深信以后会得以解决,他现在要做的只要大力发展江南就行,毕竟这个时代南方还普遍落后,不像北方得到充分发展,就拿袁绍不过就靠着一个冀州就能够维持他现有的实力,也许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现实,毕竟在东汉朝,幽州不仅需要冀州运输大量粮食以解决郡内粮食不足,甚至包括京师雒阳,同样靠着冀州援助着。

    就说群雄讨董,所有诸侯都在前线奋战,但却又一位诸侯在做着粮草官,一直未到前线,而他就是韩馥,可以说群雄讨董,盟友的粮食供给完全是靠着韩馥支撑着,如果没有了韩馥,联军别说把动作赶去长安了,就是出兵都是一件难题。

    所以有了冀州的袁绍在加上家族百年来的积累,能够得以一飞冲天,这一点曹cao比不了,就算是刘澜,曹cao也要望尘莫及,毕竟一个没被黄巾破坏过的徐州,再加上陶谦多年的积累,刘澜能够快速壮大,正是得益于此,但刘澜可没有坐吃山空,就好像他一早就规划好的那样,江南是他未来重要的粮食基地,当然有地没人可不行,所以他更多还是瞄向了山越,虽然剿灭山越无比困难,但一旦他能效仿孙坚收服山越部众,那必然是如虎添翼,不仅多了兵源,连粮食的问题也能够彻底解决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江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冀州的麦子一年一收,可是他在南方,大力发展水稻,一年两收甚至三收,到那个时候,就这一点,刘澜就不怕任何人,而最重要的一点,现在的南方生产还比较落后,可随着兵械厂大力生产的农具问世,与北方的差距,刘澜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拉近,甚至接近以及超越。

    别看现在部队多粮食吃紧,可他未来的潜力是无限的,最少刘澜是这样认为,现在只是一段困难时期,毕竟以前部队只有六七万人的时候,他控制的人口土地面积足够养活这些士兵,可现在就比原来多出了一个秣陵丹阳军,但部队的数量却要比原先多了一番,这样规模的扩军,压力也就都出现了。

    所以在南方还无法短时间内得到发展之前,他只能在节流上动脑筋,不然部队消耗实在太可怕了,所以他尽量的把原先的杂牌部队裁剪,虽然依旧保留部队,不过却是由他的直属部队填充。

    所以部队虽然缩减了,但只是把以前未被计入军册之中的士兵裁剪了,但部队的数量在军册之中却并没有减一人,所以张昭老头才会吹胡子瞪眼找刘澜,说实话这样的人还真有些让人头疼,但最少张昭敢说真话,也敢当面质问自己,刘澜有时候还真有点觉得唐朝的魏征是不是就是张昭这样的,如果是那这种人虽然感觉做什么事情都让他看不顺眼,但最少能够时刻让自己警惕,思考是不是考虑不周甚至是太过鲁莽了,他就像一面镜子,就算自己是穿越者,但有时候一些想法虽然比较好,但在这个时代也许会有些水土不服甚至是不合时宜,有他这样的人时刻提醒自己,也能避免少发生很多错误。

    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刘澜把他一早想好的内阁制度先运行了起来,以张昭为首开始负责内政事物,这个制度刘澜一早就想过了,后世的制度拿到现在显然不合时宜,但是仿效明朝却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刘澜成了真正的甩手掌柜,除非重大事件,刘澜可以说给了内阁极大的权利。

    而内阁的组成,除了张昭、还有关羽、糜竺、步鹭、孙邵五人,这五人是刘澜经过仔细思考,尤其是以地域为主,就好像带兵辽东系的关羽,而且他又是部队主要的负责人,军队的事情能说上话,不过因为他主要以带兵为主,所以最后经过关羽的推荐,改为了甄俨,他在部队待过,现在又兼着秣陵县令一职,由他出任,更为合适。

    而且甄家和辽东系本来就关系较近,甄俨为辽东系的代表关羽那边点了头,别人那里也就不会有二话。

    而糜竺自不用说,代表着徐州系,至于步鹭就更不用说了,代表着南方氏族,而孙邵则是刘澜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最初刘澜在国渊和他之间出现过犹豫,但因为国渊兼着丹阳太守扬州刺史的职,而且从刘繇时期就主政秣陵,对周围的情况无比熟悉,而且他的能力也是极为突出的,甚至在刘澜眼中,他的能力甚至远远要超过陈群,就这一点,他是最合适的那个人。

    现在内政,每日里会由这五人处理,每天早晨五人会在将军府内负责所有内政,然后各到各的衙门办公,毕竟除了内阁长史这样的虚职之外,他们各有自己的主责。

    内阁的组建,彻底让刘澜可以把心思放在别处,最主要的一点,就好像之前徐州之战时,当站在结束回到徐州牧府之后,各种文书堆积成山,很多事情都无法及时处置,虽然一些事情当地的官员当机立断,可如果他们稍有犹豫,不就要酿成大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