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豫南旧事在线阅读 - 邓州市篇

邓州市篇

    邓州位于南阳盆复部偏西南,南连荆襄,西纳汉水,东接宛洛,古为南阳盆地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今政府治所住地新华路。邓州辖三办事处、十三镇、十一乡、一旅游区。面积二千三百六十九平方千米,人口一百七十八万余。

    邓州在二千三百一十一年前,东周战国时为楚人魏冉封邑。

    《史记·穰侯列传》:秦昭王十六年公元前二百九十一年,封魏冉于穰。

    公元前三百零一年秦伐穰,《史记·韩世家》:襄王十一年,秦伐吾,取穰。

    《史记·穰侯列传》:秦昭王十六年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

    秦置穰县,地属南阳郡。西汉续秦制。邓州在西晋时期归属义阳郡,后属新野郡。北魏太和中荆州移治所于穰县。隋开皇七年改荆州治所于邓州,大业初改邓州治所于南阳郡。唐武德初复置邓州,天宝初改邓州治所于置南阳郡,乾元年治所复置邓州。宋续唐制、元续宋制。明洪武二年废穰县并入邓州。清续明制。民国二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属豫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属汝阳道,民国十三年1927年直属HEN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1949年属南阳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1969年属南阳地区。1988年置邓州市,1994年邓州市由NY市代管。

    邓州主要河流有湍河。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芝麻、烟叶、棉花等。工业有机械、电器、化工、卷烟等。焦柳铁路和207国道、南邓、邓襄、确内、邓西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太子岗遗址、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墓、宋福胜寺塔、汉华表、花洲书院和冠军、涅阳、临湍、乐成、安众、邓州等古城址。

    根据邓州发现的八里岗仰韶文化遗址推断,在6400多年前邓州便有人类生存。夏、商、西周、春秋早期诸侯国邓国的国都就在邓州

    邓国还有一个附属国鄾国(在今襄樊市北),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国灭邓国,结束了邓国长达1274年的历史,随后楚国在今天邓州城区穰城路一带取“禾实丰登”之义设置“穰邑”,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韩国袭楚,夺取穰邑;秦朝秦昭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秦国打败韩国,取穰,穰遂为秦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设置南阳郡(治宛),邓州隶属之,当时邓州境内设有三县,即穰县(治今邓州内城东南隅)、山都县(治今构林古村)和邓县(辖今构林以南)。

    东汉建安二年(197年)曹cao率大军发起“宛城之战”,围张绣于穰。邓州航运顺畅,湍河经新野汇白河入汉水再通长江,建安十三年(208年),曹cao在穰城南郊开挖运粮河(今为小漕河),把邓州作为后方粮仓,为“赤壁之战”运粮草,供应前方作战。

    南北朝至两宋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从邓州区位、地理、物产等方面综合谋略,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辖8郡41县达37年,穰随之成为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邓州历史上辖区最大的时期,自隋开皇三年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的175年间,皆以穰城为治所,曾有三次置“以邓州为中心的南阳郡”;

    五代时,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五月,升邓州为“宣化军节度”(相当于省级行政机构),治所设在穰,军区管辖泌州、随州、复州(今湖北天门市)、郢州和邓州,行政辖穰、南阳、向城、临湍、内乡、菊潭、淅川、顺阳(治所在李官桥)和新野共九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宣化军”改称“威胜军”,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又改称“武胜军”,武胜军节度设在邓州长达323年,为南阳盆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达225年。北宋初,仍设“武胜军”(治穰),领穰、内乡和南阳三县,徽宗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辖穰、南阳、内乡、顺阳和淅川五县,政和二年(1112年)将原为“上郡”的邓州升为“望郡”。

    范仲淹在邓州上任,为邓州的人文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南宋初,邓仍归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议和,南宋对金称臣,将邓州割给金朝,以邓州以西40里和以南40里为界,邓州处于金之前沿阵地,曾三设榷场(买卖交易的地方),与南宋互市。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人被宋军击败,邓州复归南宋,二年后,金人南下,这一带又归金国。

    金代的邓州,属南京路,州治于穰,并于此设武胜军节度。邓州辖3县:穰(含顺阳、新野、穰东、板桥4大镇)、南阳(含张村镇)、内乡(含西峡口镇)。

    历代统治者曾六度考虑迁都邓州。

    元明清时期元朝初至元十年(1273年),邓州隶属于襄阳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邓州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南阳府管辖,府治在南阳(今宛城区),州治仍在穰。原领六县,有穰、南阳、内乡、淅川、西峡、顺阳等。后又领三县:穰、新野、内乡。其辖境相当

    第一次:北魏孝武帝永熙二年(533年),高欢将入洛阳,北魏孝武帝为了避开高欢,接近荆州刺史贺拔胜,考虑迁都邓州穰城,但散骑侍郎柳庆劝武帝迁都长安,权衡利弊后,孝武帝最终决定迁都长安。翌年,高欢入洛阳,后建东魏于邺;

    第二次: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秋,突厥颉利和突利二可汗自宁夏固原侵入渭水以北,唐朝大臣认为突厥之所以觊觎关中,是因为关中太富饶,建议迁都他处,可选襄、邓一带。唐高祖同意了大臣的建议,但秦王李世民竭力劝阻,最终未能成行;

    第三次:唐昭宗干宁三年(896年),唐朝左谏议大夫兼同平章事朱朴上书朝廷讨论迁都襄、邓之事。朱朴认为:“国步多艰,当迁都图存,襄、邓之地,实惟中原,人心质良,去秦咫尺,而有上洛为之限,永无夷狄侵轶之虞,此建都之极选也。”据《新唐书》称,唐昭宗确曾有意迁都襄、邓,但考虑到依靠赵匡凝以自全,且由于朱温的牵制而未能实现;

    第四次: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国准备攻打开封。北宋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等谋划奉皇帝之命出逃襄、邓,以避开金人的攻势,但遭留守李纲竭力阻止;十一月,金兵再次进攻,南道都总管张叔夜劝钦宗“暂诣襄、邓,以图西据长安”,但钦宗未给明确答复。第二年,北宋灭亡。

    第五次: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逼近应天府(今SQ市),高宗欲迁都以避开金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郎李纲等人主张迁都襄、邓,说:“臣尝言车驾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邓次之,建康为下,陛下纵未能行上策,犹当且适襄、邓,以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但由于宰相黄潜善等人的极力反对,高宗最后采纳了黄潜善等人的建议,最终移都临安。

    第六次:金哀宗天兴元年(1233年),蒙古军围攻金国都城开封,元帅猪儿主张迁都归德(今河南商丘南),但丞相赛不和右司郎中白华等人主张入邓州。第二年,哀宗先逃至归德,又逃蔡州(今汝南县),又一次计划进入邓州,却在蔡州遭到宋、元联军的包围而未能成行,最后帝亡国灭。

    在内陆邓州的地理决定了他有两种命运。一是被西安武汉郑州包围抽血四面楚歌。二是集中精力瞄准一个点制作个超级炸弹产业中心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