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魏文魁在线阅读 - 第五章、小人挑唆

第五章、小人挑唆

    是家在洛阳城外自有别业,管氏父女居焉,是复在结婚前,也基本上住在姥爷和亲娘身边。△,可是一来别业在城东,而是勋自西来,二则受召而返,依礼在拜谒天子之前不当先归家门,所以他才暂居驿舍。

    然后等到半夜,果不出其所料,城里来人了,穿着黑衣,裹着兜帽,直到进了屋子,把门掩上,这才摘下帽子,露出真面目来。是勋匆忙从榻上跳下来,拉着来人的手:“元则,吾待卿久矣。”

    原来此人非他,正乃是勋的心腹门客桓范桓元则是也。桓范见了是勋便即跪拜,口称:“主公西行,嘱范善辅公子。然先帝驾崩,关中密布关卡,不使消息传至蜀中,范因未能及时通报主公,死罪。”

    是勋赶紧伸双手把桓范给搀扶起来,说:“此亦无可奈何事,吾不罪卿。”拉着桓范到榻上对面坐下,低声问道:“天子云先帝遗诏,使邢子昂责我,褫太尉衔,卿知之乎?”

    桓范说我一开始不知道,可是纸里终究包不住火,前些天消息终于透出来啦,如今是洛中洛外,咸所知闻——“群臣因以责王中书,中书乃云先帝遗诏,不敢封驳;再谏天子。而太学生亦联名为主公喊冤矣……”

    照道理说新帝登基,就该大赦天下,复赏群臣,以收买人心,粉饰太平也,结果曹髦你倒好,上来第一条旨意,便是责备有功无过的是勋,还褫夺他太尉之衔。不管是纯出公心。认为这么做对国家社稷不利。还是暗含私意。就怕皇帝以此开头,将来再收拾到自己头上来,群臣都不可能缄口不言哪。所以贬谪是勋的消息一泄露出去,立刻举朝哗然。

    群臣不敢直接把矛头指向天子,于是纷纷上奏,弹劾让这条诏旨通过的中书台,要求王朗引咎辞职。王景兴赶紧自辩,说此非时君之诏。乃先帝遗诏也,所以我才不敢封驳哪。群臣质问他:“既云先帝遗诏,何以为证?”还有人说得更露骨:“令出中书,即帝命有未妥亦当封驳,何分先帝、时君?”

    王朗不敢找曹髦去要证据,可是曹髦尚且年轻,不知道归谤于下,还觉得挺对不起王老头的,竟然主动站出来帮老王说话,谁料如此一来。矛头瞬间转向,直朝御座刺去。对于群臣来说。一则此亦无可奈何之事——本来我们只想借着骂骂王朗提醒陛下您,没敢直斥君非,可你非要跳出来帮王朗挡箭,箭在弦上,即便靶子突然变了,那也不得不发啦;二则曹髦尚且未冠,又是才登基,并无当年曹cao那般威势,臣子们也不甚惧。

    骂骂皇帝又怎么了?如此才显得自己忠诚耿直嘛。再说了法不责众,你又能奈我何?

    而且别忘了,是勋不仅仅是朝廷重臣,他还是一代儒宗,郑门的精神领袖——起码是推到前台的吉祥物——故此曹髦此举不但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就连普通士大夫乃至学生,也多恼恨。郗虑、许慈、任嘏等当即煽动太学生联名上书,请朝廷收回成命。

    国家名器,朝廷自掌,轮不到我们置喙,想要削掉是宏辅的太尉衔你就削好了。问题所列罪状,多为捕风捉影,这有损是公的声望啊,进而还可能打击到郑门乃至整个儒学的根基,吾等既受圣人之教,安可知其非而不言是?

    曹髦没想到会遭到如此强力的反制,当场就傻了。终究他还是个半大孩子嘛,又天性忠厚,不似那些历史上的暴君——臣若谏君,必有其私,罢之;民若怨君,罪不可恕,遣巫觇而族之——当场就手足无措了。而且才略略表示不满,当即就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道路以目”等等成语糊了一脸。

    当然啦,桓范也老实禀报是勋,说群臣聚谏、学生联奏,其中也有他和是复在暗中串联、挑唆的因素存在……否则你是太尉的人缘再好,威望再高,也还不致于闹到如今这般地步。

    正巧这个时候,青州传报,说秦朗出使东海倭岛,前后整整三年的时间,终于乘船返回,并且带来了倭地二十三国的使者,一起前赴洛阳朝贡称臣。群臣皆贺,说陛下甫登基即有外夷来朝,远国向化,此真天大喜事,可彰我中国之繁盛、天子之圣明也。然后趁着曹髦小年轻因为爱面子而喜不自胜的机会,贾诩上奏,说:“秦朗为是宏辅弟子,此赴海外,亦昔是宏辅征辽时所遣,则论使远夷归服之功,宏辅必居其首。盍因此收回成命,复其勋位,以显天子之宽仁耶?”

    桓范跟是勋说,他和是复虽然煽乎起了为自家主子喊冤的群众运动,但还真没有想出完美的收场办法来——除非曹髦自己认怂,但这必然在皇帝心中留下一颗钉子,对是勋将来也未必见得有利啊。最好是得着个合适的台阶,曹髦借此下台,于是一天乌云散去,双方皆大欢喜。无疑倭使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台阶,可桓范和是复还在暗中串联,要拿这事儿说情呢,老jian巨猾的贾文和倒比他们抢先了一步……

    贾诩奏上,曹髦不禁犹豫,便召重臣相商:“罢是勋太尉衔,实先帝之遗诏也,朕安敢擅改?即因其功而恢复之,亦似不可急于一时,朝令夕改,恐伤朝廷之威也。”曹洪就说啦:“前臣将兵,有卒乱军伍,即鞭笞之;复有奏前获首级,将功抵过,吾乃亲为疗伤,并赐百金。有过则罚,有功即赏,皆不可迟,胡云朝令夕改?”

    华歆、贾诩、刘晔等人闻言瞥一眼曹洪,心说这大老粗,你就别跟这儿帮倒忙啦。贾诩拿倭使说事儿,请皇帝收回成命,那只是给个台阶下而已,并没有提什么“将功折罪”;而你曹子廉今天举的这个例子,以之类比是勋,反倒好象坐实了此前所罪是勋四事……

    刘晔赶紧开口,好不容易才把曹洪的话给圆过来,那意思希望皇帝以倭使事下诏,复是勋太尉衔,而至于之前那道诏书,就当从来也没有发生过好啦。是勋是不是真有过错,咱们含糊过去就得啦。

    最终曹髦说了:“远使尚在途中,未至洛也,而是宏辅亦始出蜀。且待彼归,再定可也。”先等是勋返回洛阳,我再下决断吧,你们且让我多思忖两日,如何?

    是勋听桓范说到这里,不禁皱眉:“天子因何而必罪我耶?”那么好的台阶都不知道下,这孩子是真傻呢,还是一定要跟我过不去?“其乃迂执孝道,不敢变先帝成命耶?抑或深怨我耶?”

    这个问题一定要先搞清楚,曹髦是因为没有政治经验,所以不知道是否应该收回成命呢,还是他压根儿就不想收回成命,他心里对我有怨气呢?只有搞明白了这个问题,才能确定我等该当如何出招应对。

    是勋已经基本上打消了返乡隐居的念头啦。倘若曹髦是真不懂事,所以办岔了,好,我可以原谅他——左右不过太尉一个勋职、虚衔而已,老子没有那么小肚鸡肠,这点儿都放不下——然而原谅归原谅,直接把国家交到他手上,我不可能放心啊。就曹德、华歆、王朗辈,真能扶得起一个阿斗吗?我必须继续立朝,甚至寻机辅政,尝试着一步步把他教育成熟了,然后才能说得上“功成身退”。辛辛苦苦辅佐曹cao打下天下来,可不能交给个熊孩子玩儿坏了。要是自己返乡十年二十年,历史惯性却又搞出个“永嘉南渡”来,那可怎么好?!

    即便实在教不好,没有关系,曹家还那么多人呢。彼若真敢为昌邑,我独不能效霍光耶?!

    倘若曹髦确实在内心深处怨恨着自己呢?那自己此时抽身,就更是太阿倒持,不智之甚。等小家伙长大成人了,羽翼丰满了,布置妥当了,谁说他肯定杀不了我?!人若溺水,得草即扶,难道还不许我提前挣扎一下吗?

    当然啦,不肯退步,反欲归朝,大方向上虽然相同,但因应两种不同的情况,应对的具体方略也当有所差异。要是曹髦真傻,我就必须强力反击——从来熊孩子都是大人惯出来的,这时候就该先照丫脸上来几个响亮的耳光,给他长长记性,然后再徐徐教导之。倘若曹髦怨恨自己呢?那就不可硬来啦,以免对方恼羞成怒,铤而走险。必须先放低姿态,只求得立朝中,然后继续厚植党羽,实掌权柄,再找机会为伊尹、霍光事……

    所以是勋没等桓范把最近洛中的情况汇报完毕,就忍不住抢先问他,皇帝为什么一定要责罚我,褫夺我太尉之衔?缘由何在,你们在洛阳可曾探查明白其中的真相了吗?

    桓范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拱手向是勋道:“以公子与范之揣测,天子如此,恐实受小人之挑唆也。”

    是勋双眉微皱,忙问:“小人者谁?”

    桓范反问道:“据公子云,主公曾与崔季珪有隙耶?”

    ps:明天正月十五,要回父母家吃团圆饭,估计得停更一次了。而且临近尾声,重新铺陈朝局,为了不烂尾,费的心思也更多一些,创作速度被迫放慢……还请读者朋友们谅解。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