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采访中的采访
离子通道顾名思义,就是供离子进出细胞膜的通道。 而细胞膜,就等于是细胞的保护层了。 能够进出细胞膜的物质,就是最有能力作用于细胞的物质。 正因为如此,离子通道作为药物的作用靶点,是新药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 从60年代开始,离子通道就是医药公司研究的重点,也是少数他们会做研究的基础科学。从靶点到新药的过程是很繁琐的,至少还有两三个大的步骤,耗时起码十年,但医药公司依旧会花钱在这里,也是因为离子通道的研究实在是太过于重要。 任何想要比竞争对手更早推出明星药物的医药公司,都得对离子通道相关的研究付出大量的心血。而著名的心脏病药β受体阻滞剂,就是离子通道研究的翘楚。由此诞生的重磅炸弹数不胜数,仅用于心脏病的,就有噻吗洛尔、吲哚洛尔、普拉洛尔、氧烯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艾司洛尔、卡维地洛、比索洛尔…… 因此,做离子通道的学者,也是生理学专家。 诺贝尔生物奖的全名是生物学与生理学奖,亦是同样的原因。 无论是学术还是常识中,都很难将生物学和生理学,或者医学区分开来的。 只有早期的博物学家,也就是达尔文时代的生物学家的名头,才略有不同,但到了现代,认识动植物多只是一种基本功而已,不管是动物学家还是植物学家,又或者微生物学家,归根结底,最终还是要研究到细胞乃至于基因层面,因为这是更容易研究的一种方法,是理解和分析生物的更快捷的途径。 杨锐坐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要说他不懂医学,观众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学术界首先要笑起来了。 许文石本来是想和杨锐争辩一下他的个人能力的,毕竟,杨锐才是刚过20岁的样子,就算是有能力跨界,也不应该跨多远。 他没想到,杨锐一下子就把北大的衔给举了起来。 要说这种行为,其实是有些不好看的,奈何杨锐的年龄和北大的名头之间的差距,却只让人感觉到了光环加身。 许文石至今还没有资格拥有独立的实验室呢,对此也只能羡慕嫉妒恨的圆场道:“医药界的主流观点是赞同抗心律理论的,我说的话的意思是,就因为你不了解医药界,所以,你才会抗拒目前的主流观点……” “主流观点并不代表正确观点。”杨锐挑挑眉毛,道:“学术难道也要搞个投票制吗?谁投的票多,谁就是真理?那我们还搞什么研究?” “主流学者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你不能在没有了解之前,就哗众取宠的说别人是错的。” “哪位主流学者的研究?” “什么?” “你可以说三位主流学者的名字,看我了解不了解他们的研究,这样是否能证明我没有哗众取宠?”杨锐是有绝对的自信的,若是谈冷门理论,他还可能不知道,但各时期的主流观点,他满脑子都是。 国内老师和学生经常用来骗影响因子的综述,其标准写法就是历史上的研究如何如何,目前的研究如何如何,主流的观点如何如何,我们的看法如何如何……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要写这样的一篇综述,实在不是太困难的事,因为资料太好查了,做的快一点,三天时间就能搞定一篇综述,其中大部分时间还是用于英文写作了。 许文石却有些不适应杨锐这样的说话方法,这是要在电视里播的辩论啊,怎么像是中学生吵架一样。 不过,许文石还是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他稍微想了一下,道:“amaguchi。” 杨锐随口道:”TP-te间期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药源性的厂QT综合征的病人研究。” “shah……” 杨锐不用他说完,就道:“TRIaD概念提出,强调动作电位形态三角花作用,药物的反作用依赖,电不稳定性和离散在预测西女了市场方面的作用。” 1 提出三个名字,瞬间用掉了两个。 许文石的脸再次变成了酱色。 &nbsbsbsbst。”王老院士咳嗽一声,代替许文石喊出了第三个名字。 杨锐的眼睛眯了一下,笑道:“细胞内钠钙交换,引起的细胞内钙超载,出发的心律失常,以及人和犬的心力衰竭模型……您这是送分题啊。” 几个人在紧张的气氛中一愣,都笑了出来。 王老院士也微微笑,道:“您做的钾离子通道的工作,比这些问题复杂的多的多,问三个问题没有用,问三十个也不一定有用。” 主持人周想就差用星星眼看杨锐了,装模作样的看向王老院士,道:“这么说,刚才的辩论,杨锐赢了?” 王老院士看向许文石,笑道:“辩论嘛,要对手承认才算。” 被一名学部委员盯着,许文石只好乖乖的道:“的确是我输了。” “恭喜杨锐委员,先下一城。”周想立即拍手称赞,看的蒋同化直翻白眼。 杨锐只是微微一笑,就开口道:“接下来谁上?” 蒋同化与狄河颂互相看看,都有些不太乐意。 杨锐气势正浓,若是和许文石一样丢了脸,可就难看了。 别看京城电视台的覆盖面不广,可是北@京一地就占了中国学术界七八成的菁华,更不要说政治人物众多,学者好名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争取经费,获取权力吗? 蒋同化和狄河颂,都不想成为坏事传千里的注脚。 这个时候,蒋同化突然有些后悔了,杨锐年轻帅气,站在几个人里面,就像是鹤立鸡群一样,连主持人都感觉偏向他,另一方面,即使蒋同化等人辩论赢了杨锐,又能怎么样? 杨锐才20岁,辩论不过四名中老年学者有什么了不起的? 在不见面的情况下,想法是一回事,但见了面,站到一起,感觉就不同了。 “狄研究员,您先请?”蒋同化装作谦让的样子,将狄河颂推上前台。 狄河颂也谦让,道:“蒋所长先吧,您说完了,我再查遗补缺。” “还是您来吧。” “您来好了。” 杨锐看着他们俩人谦让来谦让去的,却是一副并不在意的样子。 他的确是不怎么在意,他的目的,就是说明自己的论点,阻止京西制药总厂的生产,至少,让受害人数减少一些。 除此以外,事态与最初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反而是导演,看不得两人的谦让,咳嗽一声,站起来道:“狄研究员,您是二号嘉宾,要不然,您先说吧。” 摄像机的红灯灭了一下,狄河颂莫名的觉得轻松一些,也就点头说好了。 “砰砰” 演播间的门,此时却被敲了敲。 “看看是谁。”导演有些皱眉。 孙璇连忙跑去开门,却是一长串人走了进来。 “都在啊。”门外打头的是外联部的主任,他呵呵的笑两声,道:“我看你们暂停了,就赶紧敲门,这里有两位国外的记者,想旁听一下咱们搞的这个辩论,台长已经同意了,多一部摄像机不影响吧。” 导演心想,台长都同意了,影响我能怎么样。 他烦闷的点点头,道:“摆三号机位吧,不出声就行。” “好,没问题了。”外联部的主任连忙招呼身后的老外过来架摄像机。 只见两组共四名老外,一组架起摄像机,一组架起粗管的照相机,然后兴致勃勃的问翻译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