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宋之荣耀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五章 王晨的慷慨激昂

第一百零五章 王晨的慷慨激昂

    在王晨的认定中,宋朝的立国之策存在严重的问题,宋初的一系列国策是依据当时的情况制定的,崇文抑武、以文制武、虚外守内,它对稳定宋初局势起过积极作用,但到了北宋中期特别是靖康的时候,已经成了积弊,“以救弊之策为立国之本,以权宜之计为久安之道”。

    王晨在穿越以前,曾嘲笑过宋朝统治者的目光短浅,穿越过来后,他也真实地感觉到了这样的政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他认定的一点就是,如果大宋朝廷不改变极度崇文抑武的政策,那外患根本不可能消除,大宋永远做不到富国强军。当然他也知道,要改变这一切,难于登天。

    但既然穿越来到了这个时代,他已经身居高位,而且与小皇帝的关系非常特殊,他就必须为此做出努力,慢慢改变这一切。王晨也知道,要改变这一切仅靠他是穿越人,与小皇帝关系亲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争取到同盟军,让那些在朝堂上有足够话语权的人支持他。而宗泽就是他认为可以争取到支持的人,今日他也不厌其烦地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试图说服宗泽这个当朝宰执。

    宗泽想不到,他的一番话引来王晨这么长篇大论的陈述,不过这话题既然由他引开,他也只能耐着心与王晨讨论下去,何况王晨说的非常有道理,他也想听听这个小同乡还有哪些想法,他会不会认同。当下也马上说道:“晓初,你说的有些理。辽国被金人打败的时候,我大宋军队攻击其残部还吃了大败仗,更不要说在与金人作战时候的处境。要不是有你,有你制作出来的火药和火器,怎么可能数次击败金人呢?你现在是殿前司都指挥使,武将中职位最高的人。你又是陛下和两位帝姬的救命恩人。或许只有你能改变现在我大宋文武之道顾此失彼的局面。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尽管与老夫说。老夫可以替你参谋一下,哪些话适合当殿陈述,哪些话只适合与少数人说。晓初,你有任何想法,都可以与老夫说说。”

    听宗泽如此说,王晨有些感激,“宗相公既然不怪小子乱说话,那小子就把想到的都与你说说吧。其实小子所想到的重文抑武的弊端实在太多,要是真的说出来。那肯定是有说先人坏话的嫌疑,所以一会说话间有什么说的激动之处,还请宗相公别见怪。”

    “我不会介意的!”宗泽笑笑,示意王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其实太祖皇帝如此做,压制武将而重用文臣,唯一的目的就是怕武将造反,重蹈唐末节度使割据的乱局。杯酒释兵权之策是将武将造反的可能性大大下降,但也直接导致了大宋军队战力的直线下降。我大宋刚刚开国的太祖、太宗朝,理应是军队战力最强的时候。但数次北征,却没办法击败北方的蛮夷,燕云十六州终没办法夺回……”

    “放眼我大宋百年,实是没有拿的出手的名将。根本没办法与汉、唐开国时候猛将如云的境况相比。大唐立国不到三十年,已经将北方蛮夷收拾了遍,疆域扩展到极大。我大宋为何会这么弱,相信宗相公也是明白道理的。主要是朝廷重文抑武,极度压制武将地位,不让他们在指挥作战时候依据战场形势变化有关。唐初时候。有太多的将领在对外征战中立下不世的战功,他们的战绩彪炳史册,让后人敬仰,也让蛮夷心服口服。但我大宋,可曾有这样的经历?在对外征战中,我大宋从未取得战略级的胜利,燕云十六州一直不可得,长城再也不能成为屏障我大宋安全的防线。可悲可叹啊!”王晨感叹了句后,再道:“其实唐初时候,并没有什么武将起兵造反,依我所想,只要制度制定妥当,无论是文臣和武将,都没机会造反。”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造反,那是朝廷给予了他们太多的权力,军、政都归节度使管,其治内的官员任命也由节度使说了算,俨然是一个独立的王国,节度使拥兵自重的情况下,造反的事怎么可能不生?我大宋现在虽然压制武将,但镇边的许多武将也依然握有军政大权。要是他们有二心,也会起乱的,即使是在朝廷极度压制武将的情况下。试问,要是军政分开,统兵的武将没有权力插手政务,所需钱粮都要经过另外渠道而得,岂是这么容易造反?”王晨说着,拿起了边上的水杯,猛喝了一口水后,深呼吸了两口,想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许多话说着说着就会激动起来的,他开始拿宋与唐相比,以唐初时候的强大来贬低宋朝。

    他是一个崇尚唐朝的强大,不屑宋朝的软弱。

    后世时候,许多人拿战马数量比较唐与宋的军事力量,还责怪唐朝时候将牧马地丢失,导致宋朝没有牧马的地方,没办法展骑兵。但这些人怎么不去想,李渊和李世民起兵时候,身边的军队才多少?两三万而已。那时候他们连数千骑兵都凑不起来,所据才太原一地,好的牧马地离他们太远太远了。但李氏父子正是凭借并不兵强马壮的力量打下了天下,并在李世民时候最终横扫了北方的游牧部落。可以说,无论是军队、马匹、牧马地都是凭他们自己的能力打下来的。反观宋朝,宋太祖赵匡胤陈桥起兵时候,身边的军队有三四十万,骑兵至少是唐朝李氏父子起兵时候的数倍,十数倍,可以说,先天条件是宋朝开国时候好上很多很多,按道理,应该是宋朝比唐朝强大很多才对。

    但事实就是,唐朝自贞观三年开始,大唐军队横扫了北方游牧部落,大唐的兵威直到后来俄罗斯的咸海一带,安西、北庭、安北、安东、安南等大都护先后建立,直接统治北方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地方,诸夷都臣服于大唐之下。但宋朝呢?空有这么好的先天优势,最后连燕云十六州也夺不回来。

    所有一切,并不是什么牧马地与马匹数量的问题,唐朝的牧马地和马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李氏父子及他们麾下的将领拼死打下来的。但这些,起兵时候有三四十万军队的赵宋,却没将优势利用,在开国之初,武力最强的那些年,与北方游牧民族打仗也没办法取胜,甚至宋太宗自己都受了伤。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切的呢?王晨认为是制度,是极度崇文抑武的制度。

    宋真宗的《励学篇》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也就是后世时候大家耳熟能详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出处。这些“教诲”让宋朝的读书人渐渐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这与唐朝时候的读书人相差甚远,著名的诗人李白都曾仗剑游天涯,李靖、李世勣、裴行俭等等一大批人,文才非常不错,而他们又是著名的战将,军事韬略影响了数百年,他们是能出将入相的人才。放眼整个宋朝,文武之道兼修的人几乎没有,记载在史册中出将入相的人,好像一个都没有。

    宋朝的文化方面展的倒是不错,继唐诗之后,宋词将汉文化的展推向了又一个顶峰,有名的道夫子非常多。但道夫子与战略家相差的太多了,朝中大多的人永远也提不出救国济世的良策,想不到屯田、练兵、改革军制、选拔将才这些富国强军之策,他们喜欢彼此争斗,“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随着时间的流逝,**盛行,宋朝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低,近百年以后要依靠称臣与纳贡乞求和平,花钱买平安。百年之后,被金人打成这个样子,京师被攻破,两个皇帝及成千上万的皇室、宗室人员当了俘虏。

    更要命的是,被金人打成这副样子,朝中的那些大臣还有皇帝竟然没有好好反思为什么,不知道重视武备,广募军士,反而仍然寄希望于和谈。他这个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武将,因为表现张狂了一点,文臣们轮番上表弹劾。于军中杀了几个不听号令、抢掠百姓的将领,竟然也有许多人攻击。

    何其悲哉!

    听了王晨一番引古论今的讲述,宗泽听的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想不到,王晨竟然会如此“意气用事”。但王晨所说的,竟然又十分有道理,放眼大宋百多年历史,与唐朝时候李靖、李勣、裴行俭等文武之道兼修、能出将入相的人真的没有,唐朝时候战功卓著的名将可以说灿若星河,许多人的大名可以吓退蛮夷的入侵。但大宋这百多年以来,从来没有这么辉煌过。原本用来屏障汉人安全的长城,如今大部位于胡人所居的地方,扼守胡人南下的门户燕云十六州,也一直没办法夺回来。

    “晓初,你说的真不错,我大宋一直没有辉煌的战绩,在武备上与唐初唐中时候完全没办法相比,现在到了任人欺凌的地方,这情况必须改变!”宗泽基本认同了王晨的说法,但又不无担忧地说道:“只不过你的这些提法,现在还万不能与其他人说,不然你的前程可是堪忧啊!即使你非常得陛下信任也是如此。这些事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