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阉党的开端
五月九日大清早,柳子堡镇东头一户普通人家,院门开了,一个头戴斗笠中等个子的男子,背着个包袱出了这户人家,穿过柳子堡往西而去。 走了一个半时辰,远远的看到县城的轮廓,“真不想离开家乡啊。”男子留下一句留恋的叹息,紧紧背上的包袱,继续往西走去,看他的方向,正是去青州府昌乐县的方向。 。。。。。。。 京城紫禁城,司礼监值房,外房有五六个身穿团领红袍的太监在那来回的处理奏章文牒等公务,内房只有一人,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宫中盛传今日王安就要加升一步,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内廷二十四衙门的第一人。 王安喜静,外房的几个随堂太监,虽说在外面一个个都是权势滔天的大太监,可在王安面前,还不够看,一个个轻手轻脚的在那处理着公事。 一身大红袍的王安,当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捧起桌案前一碗香茗,平时稳重的性格,此时也忍不住喝口茶水,哼两句小曲。 宦官,从小进宫,运气好进入内书堂,跟随翰林们读书识字,长大后再经过挑选,进入文书房帮着处理杂务,经过岁月的洗炼,一般在三十岁之后个别宦官能当上文书房的掌房,这时就可以称为太监了,职能就是接受通政司上来的奏折,在京京官也可以直接通过文书房递折子,还有各地藩王的奏本,位置不高却权力不小,再经过一些年历练,自身能力加上宫中攀附上贵人的运气,进入司礼监当随堂太监,数目不等,这时的身份,放在外廷,已经可以和各部尚书相提并论了。 至于提督,秉笔,掌印,这就看自家攀附的贵人有多贵气了,如果攀附上当朝皇帝,那当然是当掌印的机会大,至不济也是个提督,王安就是因为光宗朱常洛才当上的秉笔,实际已经是内廷第一人,只不过朱常洛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驾鹤西游去了,王安当时也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勇敢的去乾清宫李选侍手里救出了天启皇帝朱由校,自此朱由校对王安甚是感激,王安也能继续当他的内廷第一人,外又有东林党人的暗地支持,当真风头无两,时间长了,人难免得意忘形,也不把才十五岁的天启看在眼里,久而久之,王安真的有点不知自己姓谁了,加上前不久干儿子王体乾等人的鼓动,为他更进一步造势,天启前两日的口风好像也是要允了这事,于是就在昨日,王安按照宫中惯例上了请辞的本子,眼看今日就会被天启把本子驳回来,不予受理,谦让两次,他就可以当真正的内廷第一人,司礼监掌印太监了。 王安真是越想越美,不由得意的低声自语:“某今日,就好比那冯双林。(万历前十年的掌印太监冯保,权倾朝野。)”光想到冯保式的风光了,他却忘了,冯保当年的悲催结局。(被放逐南京,很快就吓的得病死了,弟弟侄子捉拿下狱,死!家产被抄没。) 当当两下敲门声,门外一道尖利谄媚的声音响起:“祖宗,到午膳的时辰了,祖宗今儿中午想吃点什么?” “唔,鸭舌羹,烩飞龙,剩下的随便再来几个~吧。” “是,孩儿明白了,孩儿这就去御膳房吩咐下去。” 王安淡淡的回道:“去~吧。” “是。” ……吃过午饭,回到司礼监值房,王安在内房小憩一会,开始一边看折子,一边听着门外的动静,圣旨也该来了。 “这王化贞真是一派胡言,守都未必能守稳,还想在一年内主动出击,哎,某为冯保,东林党这些人却没有张居正啊。” 王安看着右佥都御史王化贞上的这本洋洋洒洒光彩无限,实则屁用没有的折子,不由在那感叹,颇有天下在手的感觉。